姚江波著的《行家带你选琥珀蜜蜡》从历代琥珀 蜜蜡制品、琥珀蜜蜡的定义、特征、常见品种、产地 、价格、保养、市场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对消费者*关心的琥珀蜜蜡的真伪、优劣等问题做了 详细的叙述,对仿制品、相似品、优化品、没有石化 的天然柯巴树脂等的鉴定方法等都有讲解。力求令读 者读过此书后从新手变行家,真正领悟收藏,从收藏 中获益。
姚江波,全国**社会科学普及作品奖获得者,副研究员,武汉大学博士学位(候选):199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博系,同年开始在河南三门峡博物馆、虢国墓地等从事文物研究工作。由于一线出土器物的多样性,其专业涉及瓷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诸多领域。之后曾先后在郑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韩国大佛大学、武汉大学学习,出版专著30多部,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大公报》《江汉考古》《中州学刊》等报刊上发表专业类文章50余篇。接受河南电视台专访《中华古代瓷器鉴赏系列》100期,受到观众好评。长期从事博物馆的业务和保管工作,先后整理馆藏文物数万件。
第一章 赏琥珀蜜蜡
琥珀蜜蜡的概念
商周秦汉时期的琥珀蜜蜡
六朝隋唐辽金时期的琥珀蜜蜡
宋元明清时期的琥珀蜜蜡
民国及当代的琥珀蜜蜡
第二章 辨真伪
硬度辨伪
断口辨伪
产地辨伪
相对密度辨伪
折射率辨伪
油炸辨伪
染色辨伪
盐水试验
香韵辨伪
针烧辨伪
脆性辨伪
声音辨伪
牙咬法辨伪
绺裂辨伪
点燃辨伪
气泡辨伪
光泽辨伪
沸煮辨伪
透明度辨伪
静电辨伪
手感辨伪
紫外线辨伪
刀刮法辨伪
柯巴树脂
非洲老蜜蜡
第三章 知优劣
第一节 质地鉴定
纯净程度
精致程度
老蜡判定
新蜡判定
时代判定
品种判定
优化情况
产地判定
绺裂情况
出土位置
第二节 选择方法
断时代
辨真伪
评价值
第三节 成色、工艺鉴定
造型情况
我一直对天然宝石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琥珀蜜蜡,那温润的色泽和独特的质感,总让我着迷。但现实情况是,在购买之前,我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买到假货或者经过过度优化的产品。市面上充斥着太多信息,许多文章都说法不一,让人无所适从。偶然间看到了《行家带你选琥珀蜜蜡》这本书,我立刻被它的标题吸引了。翻阅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讲解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太多枯燥的术语,而是用一种轻松易懂的方式,把我这个初学者带进了琥珀蜜蜡的世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用了很多篇幅来介绍“如何从“源头”辨别”。它不仅仅停留在教你怎么看表面特征,而是深入到琥珀蜜蜡的形成环境、产地差异。例如,它会详细介绍不同产地的琥珀,比如波罗的海琥珀的形成年代、地质条件,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同颜色、净度、以及内部包裹体的特征。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了解了“为什么”,才能更好地理解“是什么”。书中还特别提到了“矿皮”的价值,这一点是我之前从未注意过的。很多时候,人们只关注琥珀蜜蜡的内部,却忽略了那些带着原始印记的矿皮,而这本书却告诉我们,保留完好的矿皮,恰恰是天然未经雕琢的重要标志,甚至还能增加收藏价值。此外,它关于“瑕疵”的解读也让我耳目一新。过去我总觉得瑕疵就是缺点,但这本书却教会我,很多所谓的“瑕疵”,比如筋、纹、杂质,恰恰是琥珀蜜蜡的“灵魂”所在,它们是大自然留下的独特印记,让每一块琥珀蜜蜡都与众不同。这种价值观的引导,让我不再对细微的“不完美”耿耿于怀,而是学会去欣赏它们的美。
评分终于拿到这本《行家带你选琥珀蜜蜡》了!说实话,当初被这本书吸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身边的一些朋友纷纷开始玩琥珀蜜蜡,他们朋友圈里晒的那些漂亮的随形吊坠、手串,确实让我心动不已。但每次问起他们怎么挑,他们总是含糊其辞,说得天花乱坠,但具体到我身上,又觉得无从下手。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最喜欢的是它关于“优化处理”的部分。现在市场上的仿品、优化品太多了,价格差异巨大,如果不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真的很容易交“智商税”。这本书详细地列举了各种常见的优化处理方式,比如压制、烤色、注胶等等,并且配有清晰的图片对比,直观地展示了处理前后的区别。特别是它提到的一些微观特征的观察方法,比如用放大镜看气泡的形态、流淌纹的走向,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技巧。书里还强调了“证”的重要性,虽然不是所有的优化品都需要鉴定证书,但对于价格较高的品类,有靠谱的鉴定证书确实能让人安心不少。作者在这里给出的建议非常中肯,不是一味地强调“必须有证书”,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给出专业的指导。另外,书中关于“性价比”的分析也让我眼前一亮。它并没有一味地追求高价位的琥珀蜜蜡,而是结合市场行情,分析了不同品类、不同品质的琥珀蜜蜡在价格上的合理区间。这对于我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太有参考价值了。我不再盲目追求那些天价的“极品”,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这本书让我明白,琥珀蜜蜡的美,并不只在于它的价格,更在于它独一无二的自然之美和其中蕴含的故事。
评分我对珠宝首饰一直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带着天然气息的宝石,总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行家带你选琥珀蜜蜡》这本书,在我众多珠宝类书籍中,显得尤为突出。我并非专业人士,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却让我倍感亲切。它没有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了琥珀蜜蜡的“前世今生”。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包裹体”的讲解所吸引。我一直觉得,琥珀蜜蜡中的包裹体,就像是亿万年前的“时间胶囊”,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点点滴滴。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的包裹体,比如植物碎片、昆虫、气泡等等,并且生动地描述了它们是如何被封存在琥珀中的。它甚至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包裹体,比如“水胆”和“云雾”,并解释了它们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鉴别。这些信息让我对琥珀蜜蜡的认知,从“一块漂亮的石头”上升到了“一段凝固的历史”。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关于“俏色”的鉴赏心得。在我看来,大自然赋予琥珀蜜蜡的颜色,本来就是一种艺术。而作者在这方面,更是给了我很多新的启发。它教我如何去欣赏那些天然形成的“俏色”,如何去理解这些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琥珀蜜蜡的整体美感。我不再仅仅追求单一的颜色,而是开始学会去欣赏那种多层次、富有变化的色彩组合。这本书让我明白,琥珀蜜蜡的美,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充满生命力的美,它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
评分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喜欢玩琥珀蜜蜡,他们经常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淘到的宝贝,看得我心痒痒的,但每次问他们怎么挑,他们都说得模棱两可,让我觉得他们可能自己也没搞清楚。这本《行家带你选琥珀蜜蜡》刚好满足了我这个“好奇宝宝”的需求。我最看重的是它在“常见误区”的讲解。市面上关于琥珀蜜蜡的知识太多了,各种说法五花八门,很多都是似是而非。这本书很巧妙地把一些最容易被大家忽视或者误解的点给拎了出来,并且做了详细的解释。比如,它提到了“颜色越深越好”的误区,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浅色蜜蜡比深色蜜蜡更具收藏价值,这让我大开眼界。我还学到了关于“内含物”的价值判断。以前我总是觉得有虫子、有植物的琥珀蜜蜡才值钱,但这本书却告诉我,并非如此,有些所谓的“杂质”,反而可能是天然形成的独特纹理,是判断天然性的重要依据,甚至能增加美感。这一点让我对琥珀蜜蜡的看法有了颠覆性的改变。它让我明白,不能用简单的“好”与“坏”来评判一块琥珀蜜蜡,而是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它。书中还分享了一些关于“保养”的小贴士,虽然不是本书的重点,但这些细节的补充,让我觉得作者非常用心。它考虑到了购买者在拿到宝贝之后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并且提供了实用的解决方案。这一点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选购指南”,更像是一个贴心的“管家”。
评分我对珠宝饰品有着强烈的热情,尤其是那些能够体现自然之美、蕴含历史韵味的物品。琥珀蜜蜡,无疑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然而,我一直对这个领域知之甚少,每次看到市面上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都感到有些茫然,生怕自己成了“待宰的羔羊”。这本《行家带你选琥珀蜜蜡》的出现,就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指南针”。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蜜蜡的“活”与“死””的讨论。作者在这里并没有使用过于学术的语言,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比喻,来解释蜜珀和枯珀的区别,以及它们各自的价值所在。他让我明白,所谓的“活蜜蜡”,那种温润、饱满、富有生命力的质感,是多么的难得;而“枯蜜蜡”,虽然可能颜色深邃,但却可能失去了那种独特的“灵魂”。这种通俗易懂的解释,让我立刻领会到了蜜蜡的精髓。书中还深入地探讨了“流淌纹”的魅力。我一直觉得,琥珀蜜蜡的纹理,就像是大自然留下的“指纹”,每一个都独一无二。作者详细地分析了不同形态的流淌纹,比如“鸡油黄”蜜蜡中常见的“天然流淌纹”,以及它们如何决定了蜜蜡的独特美感和价值。他甚至教我如何去欣赏那些“有故事”的流淌纹,那些仿佛能勾勒出远古海洋和山川的痕迹。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让我对琥珀蜜蜡的美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选”,更是让我学会如何去“欣赏”和“感受”这大自然的馈赠。
评分我本身是做一些文玩杂项的朋友,平时接触的东西也不少,但对于琥珀蜜蜡这个领域,总觉得隔了一层纱。虽然我也知道它值钱,也见过不少漂亮的成品,但自己上手的时候,总感觉心里没底,怕被“老师傅”们一眼看穿,被当成“小白”。这本《行家带你选琥珀蜜蜡》真是太及时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经验非常丰富,他并没有直接教你“买什么”,而是从一个收藏者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大量实战经验。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市场动态与价值判断”的章节。书中非常客观地分析了当下琥珀蜜蜡市场的行情,哪些品类正在兴起,哪些品类相对稳定,以及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它不是那种“一本通”的定价说明,而是教你一套分析方法,让你自己能够去评估一件琥珀蜜蜡的大致价值。例如,它会考虑到蜜蜡的“蜡质”、“光泽”、“透明度”、“体色”、“内含物”以及“形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并给出了不同组合下的价格区间预估。这一点对于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我以前总觉得价格就是商家说了算,现在才知道,原来背后有这么多可以量化的因素。另外,书中还提到了“周期性”和“炒作”的概念。这一点非常重要,玩任何东西都不能只看眼前,要对市场有长远的眼光。作者提醒我们,很多时候,市场的涨跌可能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我们要学会辨别,不被短期的炒作所迷惑。这种“看透”市场的分析,让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选购指南”的范畴,更像是一本“投资”或“收藏”的入门教材。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带有岁月痕迹的古董和宝石情有独钟,而琥珀蜜蜡,无疑是其中最能代表时光沉淀的宝石之一。然而,我对此领域的知识一直比较匮乏,每次看到市面上各种各样的琥珀蜜蜡,都感到无从下手,生怕被“套路”。这本《行家带你选琥珀蜜蜡》的出版,对我来说,无疑是及时雨。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产地鉴别”的详细讲解。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产地名称,而是深入地分析了不同产地的琥珀蜜蜡在形成环境、地质条件、以及因此带来的颜色、净度、内部包裹体等方面的差异。例如,书中详细介绍了波罗的海琥珀的特点,包括它的形成年代、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烤色”现象,以及常见的“包裹体”类型。同时,它也对比了其他产地的琥珀,比如缅甸的“金丝琥珀”或者多米尼加的“蓝珀”,并解释了它们各自的独特之处。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了解了“根源”,才能更好地理解“结果”。它让我明白,为什么有些琥珀在特定光线下会呈现出奇特的色彩,而有些则显得更加温润朴实。此外,书中关于“天然与优化”的辨别方法也让我受益匪浅。在如今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中,掌握真正的鉴别技巧至关重要。它详细地列举了各种常见的优化处理方式,并且配以直观的图片对比,让我能够清晰地分辨出天然琥珀和经过人工处理的琥珀之间的细微差别。这种实实在在的干货,让我觉得这本书记载的知识非常宝贵。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和研究古玩收藏的人,琥珀蜜蜡无疑是近几年非常热门的一个品类。但我也注意到,随着热度的攀升,市场上充斥的假货和劣质品也越来越多,让很多新手望而却步。这本《行家带你选琥珀蜜蜡》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给这个混乱的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对于“皮色”和“杂质”的解读。在传统的收藏理念中,我们往往追求“干净”、“无瑕”,但对于天然琥珀蜜蜡来说,那些所谓的“杂质”,比如筋、纹、甚至一些细小的矿石颗粒,恰恰是它们“身份”的重要证明。这本书深入地分析了不同产地、不同形成年代的琥珀蜜蜡,其“皮色”和“杂质”的特点。例如,它会让你知道,为什么一些老蜜蜡的皮色会呈现出一种深邃的、沉淀感十足的颜色,而一些新蜜蜡则可能显得比较“浮”。它甚至还教你如何通过观察“纹理”来判断其天然性。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有一定收藏经验的人来说,是很有价值的。这本书没有止步于“入门级”的知识,而是提供了更深入、更细致的鉴赏角度。此外,书中关于“复古”和“做旧”的辨别技巧也让我受益匪浅。现在的造假手段越来越高明,有些做旧的处理方式,如果不仔细观察,真的很容易被蒙蔽。这本书提供的几种关键的辨别点,比如对“包浆”的细节观察,对“痕迹”的解读,都非常实用。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老”和“自然”是有其独特痕迹的,而人为的做旧,往往会在细节处露出破绽。
评分我一直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力充满了好奇,而琥珀蜜蜡,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代表之一。然而,我之前对这类宝石的了解非常有限,每次看到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都感到无从下手,生怕被不良商家欺骗。这本《行家带你选琥珀蜜蜡》的出现,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特别喜欢它在“如何挑选”这一部分,提供的“五感鉴赏法”。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用眼睛看,还建议用鼻子闻(感受天然的松香味)、用手触摸(感受其温润的质感)、甚至是用听觉(虽然不直接,但间接影响了其文化价值的传递)。这种多维度、全方位的鉴赏方法,让我觉得非常新颖和实用。它打破了我以往只注重外观的单一认知,让我从一个更全面的角度去感受琥珀蜜蜡的魅力。书中还举了大量的实例,通过对比图,清晰地展示了不同等级、不同品类的琥珀蜜蜡在“五感”上的差异。例如,它会告诉你,为什么有些蜜蜡摸起来特别“涩”,而有些则特别“顺滑”;为什么有些蜜蜡会有浓郁的香味,而有些则几乎没有。这些细节的讲解,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能够站在商家的角度,去思考一件蜜蜡的优劣。此外,书中关于“价值与审美”的平衡分析,也让我印象深刻。它没有一味地强调价格,而是教导我们如何在追求经济价值的同时,不忽略其内在的审美价值。这一点对于我这样的普通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它让我明白,购买琥珀蜜蜡,不仅仅是为了保值增值,更是为了获得一份心灵的愉悦和对美的追求。
评分这本《行家带你选琥珀蜜蜡》真是太及时了!我之前对琥珀蜜蜡一直很感兴趣,但又怕被坑,市面上各种信息真假难辨,很多所谓的“专家”说法也自相矛盾。看到这本书的名字,简直像是看到了救星。我特意去书店翻了翻,里面的排版清晰,图文并茂,这一点就让我非常满意。要知道,对于珠宝这种需要视觉鉴定的物品,没有好的图片指导,纯文字描述是多么苍白无力。这本书的图片质量很高,色彩还原度也很好,能够真实地展现琥珀蜜蜡的质感和光泽。更重要的是,书中对于不同种类的琥珀蜜蜡,比如波罗的海琥珀、缅甸琥珀、多米尼加琥珀,以及它们的各种形态(如纯蜜蜡、珀根、金珀、血珀等)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些介绍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名词,而是深入地讲解了它们的形成原因、地质特点、以及由此带来的光学和物理性质的差异。比如,它会告诉你为什么有些琥珀在特定光线下会呈现出猫眼效应,或者为什么有些蜜蜡会有天然的“松香味”。这种细致的讲解,让我觉得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行家”,能够对这些美丽的宝石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琥珀蜜蜡的保养知识,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新手来说,简直是太有用了。我之前一直担心买回来后不知道怎么打理,万一不小心养坏了就太可惜了。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琥珀蜜蜡这么娇贵,需要注意避免高温、强光照射,还要避免接触化学品。这些细节的提醒,让我对这些宝石的态度更加敬畏,也更能懂得如何去呵护它们。总而言之,这本书对于想要入门琥珀蜜蜡的朋友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它不仅教你如何“选”,更教你如何“懂”,如何去欣赏琥珀蜜蜡的美,如何去感受它们背后亿万年的时光沉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