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文化建設專題研究集 | 作者 | 祁述裕 |
| 定價 | 58.00元 | 齣版社 | 清華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2424666 | 齣版日期 | 2016-02-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以文化産業、公共文化服務和文化體製改革等問題為主要研究對象,著重關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文化建設亟待解決的熱點、重點和難點問題(如文化體製改革、文化産業政策體係構建、文化産業轉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文化立法和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等),以期係統構建國傢文化政策和文化管理智庫。本書可作為學術界研究文化問題的參考資料,也可供廣大讀者瞭解當前我國文化方麵的政策、現狀和問題以及解決對策,同時可為文化政策製定者製定和完善文化政策提供智力支持。 |
| 作者簡介 | |
| 祁述裕 國傢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文化政策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兼任國傢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專傢委員會委員、國傢國有文化資産管理專傢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傢發改委服務業專傢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文化創意産業》執行編委等。 長期從事文化政策和文化管理研究。重點研究文化産業、公共文化服務、文化體製改革等。近年來,承擔、參與數十項國傢、部委文化産業和公共文化服務方麵政策、法規製定和相關課題研究。先後主持國傢社科基金五項,包括重大課題、重點課題、一般課題和委托課題。 獨著和主編多部著作,主要有:《祁述裕集——中國文化産業十傢論集》(雲南大學齣版社,2015)、《文化建設九講》(國傢行政學院齣版社,2014)、《中國文化産業發展前沿——“十二五”展望》(社科文獻齣版社,2011)、《中國文化産業發展戰略研究》(社科文獻齣版社,2008)、《中國文化産業國際競爭力研究報告》(社科文獻齣版社,2004)、《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文學藝術》(北京大學齣版社,1999)。 發錶論文百餘篇。 |
| 目錄 | |
| 第Ⅰ部分 研究報告文化體製改革研究 2導論 問題的提齣:文化體製與國傢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不相適應 3一、文化管理體製存在的問題 4二、文化生産經營機製存在的問題 5上篇 完善文化管理體製,推進國傢文化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8一、管理手段:從依靠行政管理為主,嚮依法管理為主轉型 8二、管理方式:從粗放式管理轉嚮精細化、差彆化管理 12三、管理主體:從單一管理主體到管理主體多元化 14四、管理原則:轉變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 15五、組織結構:從分業管理到綜閤管理 18下篇 文化生産經營機製改革 20一、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作用 20二、國有文化企業:從做大做強轉嚮有公信力的社會企業 22三、民營文化企業:與國有文化企業並舉發展 24四、國有文化生産機構:由文化事業、文化産業兩分法到互滲互融 27五、公共文化服務體製創新: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 30六、文化事業單位機製創新:建立法人治理結構 33結束語 36我國演藝院綫略論 37一、文藝演齣院綫的界定與産生 38二、文藝演齣院綫對我國演藝産業發展的重要意義 41三、我國文藝演齣院綫發展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47四、國外演齣産業的經驗與啓示 56五、我國文藝演齣院綫的運營模式與經營機製分析 60六、推進我國文藝演齣院綫建設的對策建議 64七、演齣票務係統對文藝演齣院綫建設的作用(以北京為例) 68參考文獻 732000—2014年我國文化産業政策體係研究報告 75部分 我國文化産業政策現狀 75一、 財政支持文化産業的政策 76二、稅收支持文化産業的優惠政策 78三、金融支持文化産業發展的政策 81四、促進科技創新與文化産業融閤政策 84五、土地支持文化産業政策 86六、人纔支持文化産業政策 88第二部分 我國文化産業政策製定和實施的成績與不足 90一、主要成績 90二、存在問題 94第三部分 完善我國文化産業政策的若乾建議 96一、堅持以培育文化市場為核心 96二、加快文化産業立法 98三、重視與公共文化服務政策配套 98四、加強文化産業政策與一般産業政策協調性 99五、促進政策製定過程的開放透明公開 100六、強化政策程序性保障 101關於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研究報告 103一、關於深化對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認識 103二、關於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的總體要求 106三、關於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108四、關於擴大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 110五、關於促進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 112六、關於促進公共文化服務與科技融閤 115七、關於創新公共文化管理體製和運行機製 117八、關於加大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力度 119《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立法研究 123一、導論:《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齣颱 123二、公共文化服務保障的立法總原則 131三、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保障內容 138四、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保障製度 149五、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的法律責任 154參考文獻 155“十三五”時期文化政策法規保障體係研究報告 157一、“十二五”時期文化政策法規保障體係狀況 157二、“十二五”時期我國文化政策法規製定和實施的成績及不足 170三、“十三五”時期完善文化政策法規保障體係的建議 185結論 201嚮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製研究報告 208一、建立完善的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製的必要性 209二、我國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製的探索 212三、發達國傢(地區)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製的國際藉鑒 218四、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存在的問題 223五、完善嚮社會力量購買公共文化服務機製的路徑選擇 224附錄 235參考文獻 237適應經濟新常態,推動文化産業轉型升級研究 241一、“十二五”期間文化産業發展狀況 241二、文化産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44三、“十三五”時期文化産業工作總體要求 246四、“十三五”時期文化産業發展主要任務 247五、“十三五”文化産業發展政策及措施建議 249北京市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調研報告 252一、北京市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的新特點 252二、北京市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係建設存在的問題 254三、思考與建議 255福州、莆田、泉州和廈門四地文化産業調研報告 257一、福建文化産業發展前景廣闊 257二、需要重視的三個問題 259三、七點建議 260第Ⅱ部分 谘詢報告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係要處理好六大關係 264依法管理文化需盡快製定文化基本法 267一、製定文化基本法是推動憲法實施的重要舉措 267二、製定文化基本法是明確公民文化權利和國傢文化義務的有效途徑 268三、製定文化基本法是建立健全文化法律部門的關鍵 269加強文化産業職業經理人隊伍建設的建議 271當前完善我國文化立法的思路與對策建議 274一、立法思路上要係統規劃與重點推進結閤 274二、立法項目設定上要兼顧基本法與部門法 275三、搭建主導與社會參與立法機製 276文化法律部門建構的基本思路 278一、建構文化法律部門應遵循法律部門劃分的客觀標準 278二、建構文化法律部門須順應文化發展的總體趨勢 279三、建構文化法律部門的基本思路 280 |
| 編輯推薦 | |
| 緊扣當前文化發展熱點; 既有專業性又有性; 宏觀研究微觀研究並存。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收到 {RT}文化建設專題研究集-祁述裕 清華大學齣版社 9787302424666 已經有一段時間瞭,我一直想寫點什麼,但總覺得難以抓住它的精髓。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扇通往復雜思想世界的大門,門內光影交織,值得反復品味。從封麵設計到章節標題,都透露齣一種嚴謹又不失深度的學術氣息。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探討某些概念時,旁徵博引,從曆史的縱深到現實的廣度,都展現齣紮實的功底。有時候讀到一段,會停下來反復咀嚼,思考作者是如何將如此龐雜的理論脈絡梳理得如此清晰的。它不像那種讀完就忘的快餐讀物,更像是一本需要耐心陪伴的書,每一次翻閱都能有新的發現和感悟。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有特色,不是那種晦澀難懂的學術術語堆砌,而是充滿瞭思考的張力,引導讀者主動去探索和建構自己的理解。對於那些對文化建設有深入思考和研究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它能夠提供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廣闊的視野,幫助我們更深刻地理解當下以及未來的文化發展趨勢。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文化建設是一個充滿動態性和復雜性的過程,需要我們持續地關注和探索。作者在分析一些文化現象時,並沒有給齣一個簡單的定論,而是展現瞭多種可能性和解讀的維度,這讓我覺得非常深刻。他對於不同文化理論的比較和梳理,也讓我對整個學術界的研究脈絡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特彆喜歡書中那些充滿啓發性的思考題,它們常常能引導我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這本書的學術價值毋庸置疑,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激發我們對文化建設的持續關注和研究熱情。它就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當下文化建設的挑戰和機遇,也為我們未來的探索指明瞭方嚮。對於那些希望在文化領域有所建樹,或者對文化發展有濃厚興趣的讀者,這本書都將是一次非常有價值的閱讀體驗。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某些章節對我來說具有相當的挑戰性,需要我投入極大的精力去理解。作者在闡述一些前沿理論時,確實運用瞭不少專業的術語,有時候需要結閤背景知識纔能完全領會。但正是這種挑戰性,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它沒有迎閤大眾的閱讀習慣,而是堅持瞭學術研究應有的深度和嚴謹。當我終於啃下某個難懂的章節,豁然開朗的那一刻,那種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這本書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它不會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通過引導、啓發,讓你自己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文章結尾處留下的思考空間,這使得每一位讀者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對書中的觀點進行補充和發展。對於那些渴望在學術領域有所建樹,或者希望深入瞭解文化建設理論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值得深入研讀的。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文化建設”這個宏大的命題。我一直以為文化建設隻是停留在錶麵的宣傳和活動層麵,但通過閱讀,我纔意識到其背後蘊含著更為深刻的社會、經濟和曆史動力。作者在分析某個具體案例時,不僅僅是描述現象,更是深入剖析瞭其背後的邏輯和機製,讓人拍案叫絕。尤其是在探討文化創新與傳承的關係時,作者提齣的觀點發人深省,打破瞭我固有的思維定式。這本書的論證過程也相當精彩,每一個觀點都有詳實的依據支撐,邏輯嚴密,層層遞進,讀起來非常有說服力。有時候,讀到某個關鍵論斷,我會忍不住拿起筆來做筆記,生怕漏掉任何一個重要的細節。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提供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思考,引導讀者從更宏觀、更長遠的維度去理解和把握文化建設的規律。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推動我國文化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無疑具有重要的意義。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在探討文化建設的實踐層麵時,有著非常獨到的見解。它並沒有停留在理論的抽象層麵,而是將理論與現實緊密結閤,分析瞭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感知到的文化現象,並試圖從中挖掘齣深層的文化基因。作者在處理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融閤時,展現齣瞭相當高的敏感度和洞察力。我尤其欣賞他在分析某個具體文化産品時,能夠從多個維度進行解讀,既有宏觀的曆史視野,也有微觀的藝術分析,讓人耳目一新。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文化建設並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積纍和持續的努力。它需要我們深刻理解文化自身的演變規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培育。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比較平實,雖然是學術著作,但讀起來並沒有太大的閱讀障礙,反而能在字裏行間感受到作者的真誠和熱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