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超级羽毛球技术
定价:29.00元
售价:20.3元,便宜8.7元,折扣70
作者: 田儿贤一;张世响,金晓平,陈思淼 等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500945284
字数:
页码:17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超级羽毛球技术》是日本引进的一本羽毛球技术图书,作者是日本羽毛球选手田儿贤一,《超级羽毛球技术》以循序渐进的教学指导和栩栩如生的图片,引导羽毛球爱好者快速入门并提升球技,为羽毛球爱好者提供了快速掌握羽毛球运动技术的佳途径。书中涵盖了羽毛球基本技术、战术和训练方法等多方面内容,以田儿本人的成长和学习羽毛球的经验为例,具有很强的参考和指导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田儿贤一,1989年7月出生于日本国崎玉县。曾就读于垮玉县荣中学、荣高中,后就职于东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从小学开始,多次获得日本全国羽毛球比赛的冠军,在日本高中对抗赛中蝉联冠军。高中二年级时,在亚洲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中获得冠军,也是日本队获得该项赛事的冠军。从此,田儿贤一登上了世界羽毛球的舞台。2008年高中毕业后,加入日本国内队的东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羽毛球队。在尤尼克斯日本羽毛球公开赛(2010年)中获得季军,成为日本全国有史以来羽毛球多项比赛综合排名中年轻的王者,从而一举成名。2009年在日本全国羽毛球比赛中两次获得多个项目的冠军。2010年在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子单打中闯入决赛,这也是日本队时隔44年后的又一次闯入决赛。其母亲良子(旧姓米仓)曾10次获得日本全国羽毛球比赛的多个项目的冠军。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真是太抓眼球了!那种充满力量感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搭配,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运动的激情。我原本对羽毛球的了解仅限于偶尔在公园里随便打打,对那些专业的术语和技巧一窍不 '通。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作者似乎在耳边讲解的文字风格,一下子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它似乎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练,用最生动的故事和最直观的图解,耐心地引导着你。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步伐”的那几章,文字描述得极其细腻,什么“启动步”、“蹬跨步”的细节,甚至连脚掌接触地面的角度和力量传递的路径,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仿佛真的在场上跑动,那种对空间感和速度感的理解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这本书的排版也很用心,大量运用了留白和高清的实战照片,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舒适,一点也不会让人觉得信息量过载而感到疲惫。它成功地将复杂的运动原理,转化成了可以被大众理解和模仿的艺术,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拿起球拍去实践一番。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绝对是超乎预期的,它不仅仅停留在“如何击球”的表层,而是深入到了“为什么这样击球”的运动科学层面。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旋转力学”和“空气动力学”在羽毛球中的应用解析。一开始我对这些物理名词感到有些畏惧,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他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公式,而是通过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比如将球拍挥动想象成投掷标枪,或者将高远球的弧线比作抛物线,让我对球的飞行轨迹和受力分析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满足了我这个“刨根问底型”读者的求知欲。读完这些章节,我开始思考自己以往击球时那些模糊的“感觉”,现在都有了清晰的理论支撑。比如,为什么有时候我感觉“发力不顺”,现在我能从腕关节的内旋和外旋时机来分析问题所在。这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南,更像是一本运动生物力学入门读物,对于任何想从“会打”到“精通”的进阶爱好者来说,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让人感觉每一次挥拍都有了科学依据的支撑。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富有个人魅力,夹杂着一种自信而又不失谦逊的“江湖气”。它不像某些翻译过来的教材那样刻板,而是充满了作者鲜活的个性和对羽毛球这项运动近乎偏执的热爱。在描述某些高难度动作时,作者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些简短有力的口号或者充满画面感的比喻,读起来让人热血沸腾,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当年在赛场上那种乘风破浪的豪迈。比如,他形容正手高远球击中甜点时的感觉是“像用钉锤砸中了一块坚硬的砧板,力量瞬间被放大并精准地导入球中”,这种描述极富张力和感染力。此外,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有趣,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章节递进,而是更像是一系列精心编排的“训练模块”,你可以根据自己目前最薄弱的环节随时切入阅读,而不是必须从头读到尾。这种灵活的阅读方式,非常适合时间碎片化的现代读者,也体现了作者对不同水平读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照顾。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读起来让人精神振奋,能带来切实提升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细节描述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简直就是为“细节控”量身定做的。我特别留意了关于“赛前准备”和“赛后恢复”的部分,这在很多技术书籍中往往是一笔带过的内容,但在这本书里却被提升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讨论如何进行针对性的热身拉伸,甚至细化到了不同肌群的静态拉伸和动态拉伸的时长和频率,这对于防止运动损伤至关重要。更让我惊讶的是,书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心理建设的内容,比如如何在关键分到来时保持冷静,如何通过肢体语言向对手施加压力,以及如何调整呼吸来控制心率。这些“场外”的要素,恰恰是区分优秀运动员和平庸爱好者的关键。阅读这些内容,我仿佛感受到作者不仅是一位技术大师,更是一位全方位的“运动导师”。他关注的不仅仅是球拍与羽毛球的接触瞬间,而是运动员从踏入球馆到离开球馆的整个过程,这种全景式的关怀,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单纯的技术手册的范畴。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感把握得极佳,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传统体育书籍的沉闷感。它似乎采用了“情景代入式”的教学方法,每一项技术点都嵌入在一个具体的比赛场景或训练困境中。比如,在讲到“网前小球处理”时,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握拍姿势,而是先描述了一个非常真实的“被动放网”的尴尬局面,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如何通过预判和微调手腕,将劣势球转化为得分机会。这种“问题—分析—解决方案”的结构,非常贴合我们日常训练和实战中的痛点。而且,书中对“战术布局”的阐述也极其精彩,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进攻型”或“防守型”打法,而是教会读者如何根据对手的习惯、体能变化以及场上局势,灵活地切换战术组合。我感觉自己读完后,思维模式都被打开了,不再只是机械地重复动作,而是开始学着用“棋手”的眼光去看待整个球场。这种注重“智慧”而非仅仅是“蛮力”的教学理念,着实让人耳目一新,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