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套装书籍,全套2册,共630克,总定价50元,分别如下:
《做zui的父母》,25元
《父母是孩子zui好的老师》,25元
商品参数
书名:做zui的父母+父母是孩子zui好的老师【全2册】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ISBN:TZE10049
页码:约210页/本
装帧:平装
定价:50元
总重:630g
编辑
《父母是孩子zui好的老师——培养的孩子,从每日的生活习惯开始》
本书是一本很实用而又有趣的家庭教育范本。作者野智可等是一位具有23年教育经验的小学教师,他将自己多年来担任教师的经验、知识、心得以及窍门总结出来,介绍给广大的父母。让那些虽然有心培养孩子,却不知道该如何具体去做的父母,和那些并不懂得育儿技巧的父母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出发,细心培养自己的孩子。通读全书,您会发现,培养的孩子要从每日的生活习惯开始。努力去做好父母该做的事情,让孩子精彩度过每,父母就是孩子zui好的老师。
1、日本累计销售超过20万册,YA马逊网站五星。
2、10万人在线订阅的“家庭教育电子手抄本”,4000万亚洲父母口口相传的家庭教育范本。
3、讲述家庭与学校生活的技巧和智慧。培养的孩子,从每日的生活习惯开始。
4、炙手可热的乐学教育法,实现积极、快乐教育的22个启示。日本累计销售超过20万册,YA马逊网站五星,努力去做父母该做的事情,让孩子精彩度过每,《父母是孩子zui好的老师》讲述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技巧与智慧,培养的孩子从每日的生活习惯开始,4000万亚洲父母口口相传的家庭教育范本。
《做zui的父母(一名小学教师历经23年的经典笔记)》
给成长中的孩子更多快乐,父母与孩子建立密关系的成功之法,是父母炙手可热的子教育笔记。生活中与孩子的关系是每个父母都要面对的问题,但是不一定是每个父母都擅长的问题,《zui的父母》就是给父母zui的建议和意见,让父母轻松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再为孩子的问题而烦恼。
目录
《父母是孩子zui好的老师——培养的孩子,从每日的生活习惯开始》
第1章 建立稳固的日常生活基础
力1 正确的握笔姿势能够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力2 为何要在自己的物品上标注名字?
力3 不合脚的鞋子是孩子成长的大敌
力4 如何应对孩子挑食的毛病?
力5 掉落的食物应该如何处理?
力6 大小便的自我管理
力7 大便通畅是一生的财富
力8 完全没有必要纠正孩子左利手的习惯
第2章 学校生活中棘手问题的应对方法
力9 孩子不愿谈及学校的事情,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力10 孩子突然对学校的事情只字不提,家长却搞不清楚其中的原由,
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力11 只是一味听信孩子的说法有可能导致巨大的失败
力12 如何应对负面思考的老师?
力13 我家孩子学习不好,该怎么办呢?
力14 厌恶暑假到来的孩子
力15 害怕暑假到来的母
第3章 能够让孩子精彩度过每的积极想法
力16 大嗓门是充满活力的标志
力17 进餐过程中关掉电视,更注重情感交流
力18 让孩子在户外玩耍的好处是?
力19 为何要让孩子拥有足够的自我掌控时间?
力20 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就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养育他
力21 培养诚实的孩子
力22 为了解放孩子的心灵
特别附录 力的12月建议
结束语
《做zui的父母(一名小学教师历经23年的经典笔记)》
第1章 让孩子充满干劲的技巧
力1 使用秒表能够提高注意力
力2 端正的姿势能提高学习能力!
力3 钙质能够镇静脑神经
力4 实物体验会带给孩子全新的想法
力5 让孩子成为语言学家
力6 能够令孩子成长的倾听方式
力7 子间愉快交谈的益处
力8 帮助孩子回忆,使他充满干劲
力9 暑假的特殊安排
力10 给父母的教科书活用法
力11 纪念日的建议
力12 用影像记录下孩子努力的身影
力13 表扬和提醒,谁先谁后?
力14 财物奖励会令孩子的价值观扭曲
力15 经常在班主任面前说孩子的优点
第2章 有关“乐学”的建议
力16 拼图玩具的作用
力17 看历史剧的作用
力18 不可思议的地球仪魅力
力19 如何成为汉字天才
力20 帮助孩子强化对汉字的记忆
力21 有分数的生活很重要
力22 解答数学应用题的窍门
力23 帮助孩子快速提高成绩
力24 孩子踏入奇妙世界的入场券
力25 让孩子爱上太空的捷径
力26 天文馆成为zui新的教育设施
力27 看其他版本教科书的益处
力28 其他版本教科书的用途
力29 翻绳游戏的作用
力30 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第3章 为了更快乐地养育孩子
力31 成熟的果实会自然坠落
力32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成长
力33 情感教育比惩罚更重要
力34 孩子会经常揣摩大人是否公平
力35 请抽时间多陪陪孩子
力36 不只为了自己孩子的幸福
力37 阅读《力》丛书的好处是?
力38 让自己轻松的51%主义
力39 养育孩子,没有成功与失败
结束语 献给“迷雾”中的父母们
内容介绍
《父母是孩子zui好的老师——培养的孩子,从每日的生活习惯开始》
本书讲述了作者在多年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为广大父母总结出的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技巧与智慧。告诉我们,培养的孩子,要从每日的生活习惯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出发,细心培养自己的孩子。努力去做好父母该做的事情,让孩子精彩度过每,父母就是孩子zui好的老师。
《做zui的父母(一名小学教师历经23年的经典笔记)》
《做zui的父母》是野智可等经历23年的教学经验后所整理的经典教育笔记,书中告诉父母们怎样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怎样指导孩子幸福的成长以及怎样让孩子充满生机力。父母们可以做到的子教育法,培养孩子必须注意的关键因素,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环境,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学习氛围,怎样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野智可等老是都会在本书中一一告诉你。
作者简介
野智可等,1958年出生,本名杉山贵一。在日本静冈县公立小学担任教师23年,善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传授家长育儿经验。出版过多部育儿作品,曾在日本YA马逊网站销量位居,并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在发行。
这本书中,关于“鼓励式教育”的部分,让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育儿视角。我一直以来都习惯于“表扬”,但书中提醒我,单纯的表扬可能适得其反,尤其是在孩子做得不够好时。而“鼓励”则不同,它关注的是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而不是结果。我开始尝试用鼓励代替表扬,比如,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时,我不再说“你真笨”,而是说“你真的很努力地在尝试,妈妈看到了你付出的努力,下次我们可以再想办法”。当孩子完成了某项任务,即使不是很完美,我也会鼓励他:“你坚持完成了这项任务,真了不起!我们来一起看看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这种鼓励,不是简单的肯定,而是看到孩子内在的潜力和价值,并激发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我发现,当孩子感受到被鼓励时,他们的自信心会大大提升,也更愿意去挑战自己。这本书让我明白,父母的鼓励,就像是给孩子插上了翅膀,让他们敢于飞翔,敢于去探索更广阔的天空。它不是简单的肯定,而是对孩子内在力量的唤醒和激发,让他们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评分《做个好爸妈》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从一个“功利性”的教育者,转变为一个“享受过程”的陪伴者。我以前总是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他们的分数,他们的排名,总觉得孩子就应该“赢在起跑线上”。但这本书让我看到,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强调的是孩子的人格塑造,是他们的品德培养,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我开始放慢脚步,不再仅仅盯着孩子的试卷,而是更多地去关注他们生活中的点滴进步。比如,看到孩子主动帮助了邻居奶奶,我会给予高度的肯定;看到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了分享,我会为他感到高兴。我开始学着去享受和孩子一起度过的时光,一起做手工,一起去公园,一起读绘本。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孩子身上有很多我之前从未注意到的闪光点,他们的创造力,他们的好奇心,他们的善良。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教育不是一场“比赛”,而是一段“旅程”。父母的任务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而是陪伴他们“成为”他们自己。这种观念的转变,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愉悦,也让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和自然。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如何引导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在“你是独一无二的”这一章节,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讲述了不同性格的孩子如何在家长的引导下,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发挥出来。我一直觉得我儿子有点“慢热”,在幼儿园不太敢主动和小朋友玩,总是躲在角落里。我以前也尝试过鼓励他,但效果都不大,反而让他觉得自己不够好。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我一直强调的是“你应该像XXX一样”,这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压力。书里提倡的是“发现你自己的光芒”,即使是慢热,也是一种沉静和观察力。我开始调整策略,不再强求他立刻变成社交达人,而是鼓励他在安静的环境中发挥优势,比如画画,他画得特别细致。我开始在他画的画里找到他独特的色彩和线条,然后具体地表扬他“这里用了这个颜色,让画面感觉特别有生气”、“你画的这个小细节,别人都没有注意到”。我发现,当他感受到自己的特长被看见,并且被肯定的时候,他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甚至开始主动找我分享他的画作。这种由内而外的自信,比我强行灌输的“你要自信”要有效得多。这本书教会我,父母的职责不是把孩子塑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它让我从一个“控制者”变成了一个“赋能者”,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观念转变。
评分这本书中关于“沟通的艺术”的章节,简直是我及时雨。我的儿子正处于青春期,我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常常是话不投机,争吵收场。我以前总是觉得,是孩子叛逆,不听话。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是我们父母的沟通方式出了问题。书里提到了“同理心沟通”,即在与孩子交流时,先去理解他们的感受,而不是直接否定。我尝试着在儿子表达不满时,不再立刻反驳,而是先说“妈妈理解你现在可能觉得很不公平/很委屈/很生气”,然后再表达我的看法。第一次尝试时,他似乎有点惊讶,但态度明显缓和了很多。他还主动和我解释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虽然我们不一定能立刻达成一致,但至少,我们之间的气氛不再那么剑拔弩张了。书里还提到了“积极倾听”,我过去总是急于打断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却很少真正听他说完。现在,我努力在孩子说话时,保持眼神交流,适时点头,在他讲完后,再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确认我是否理解正确。这种沟通方式的改变,让我惊喜地发现,儿子愿意和我分享的事情多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这本书让我明白,沟通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掌握了它,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建立起信任和理解。
评分我特别喜欢这本书中关于“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那部分内容。我的女儿在遇到困难时,总是第一时间求助,而且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很容易放弃。我之前会习惯性地直接告诉她怎么做,或者替她解决。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这样做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书里提出了“引导式提问”,比如孩子说“我不会做”,我不再直接说“这样做”,而是问“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尝试一下?”“你之前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是怎么解决的?”一开始,女儿会有点茫然,甚至有点不耐烦,但随着我一次次地重复和引导,她慢慢开始尝试思考。有一次,她写作业时遇到了一个数学题,她卡住了,我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引导她:“你看看题目给了我们哪些信息?”“如果我们把这个数字代入,会发生什么?”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她自己找到了解题思路,虽然过程比我直接告诉她要慢,但她完成的那一刻,脸上洋溢着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是任何外在的奖励都无法比拟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父母是孩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练”,而不是“代办员”。它教会我如何放手,如何信任孩子,如何通过巧妙的提问,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勇敢面对挑战。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孩子一生的影响,远远大于一次考试的成绩。
评分《做个好爸妈》这本书,读完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没有给我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框架。我记得其中有一章讲到“倾听比说教更重要”,一开始我没太在意,觉得道理都懂。但当我尝试着在孩子犯错后,不再第一时间劈头盖脸地指责,而是先坐下来,问他“你当时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那样做?”,结果非常 surprising。孩子虽然一开始有点吞吞吐吐,但在我耐心引导下,他竟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他告诉我,当时是因为小伙伴嘲笑他,他感到很生气,所以才把玩具扔了。听到这里,我才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作为父母,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了解孩子的一切,却忽略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这本书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你应该怎样惩罚孩子”,而是让我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去关注他们的情绪需求。这让我明白,教育不是简单的管教,而是一个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它教会我如何放下父母的架子,放下“我都是为你好”的优越感,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那些“经验之谈”,很多时候,它们只是我单方面的理解,并没有真正解决孩子的问题,反而可能加深了他们内心的隔阂。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共情”,也让我意识到,理解孩子,是解决一切教育难题的第一步。它不仅仅是一本讲方法的书,更是一本引导父母自我成长的书。
评分《父母是孩子好的老师》这本书,让我对“规则”的理解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以前总觉得,规矩就是用来约束孩子的,是为了让他们听话。所以,我会制定很多条条框框,一旦孩子违反,就会受到惩罚。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规则的真正意义在于“界限”和“责任”。它不是为了限制孩子,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理解社会秩序,并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书里提到了“共同制定规则”的重要性,而不是父母单方面的强加。我开始尝试和孩子一起讨论家庭中的规则,比如,关于看电视的时间,关于睡觉的时间,关于完成作业的责任。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协商,并且把规则写下来,贴在显眼的地方。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我们不再是简单的责骂,而是回顾规则,和他讨论为什么违反,以及违反规则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根据之前约定好的方式进行弥补。这种方式,让孩子觉得规则是他们自己参与制定的,因此更能遵守,并且在违反规则时,也能理解和接受相应的处理。这本书让我明白,规则不是枷锁,而是导航,它能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评分读完《父母是孩子好的老师》,我最大的感悟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态度”和“榜样”。书里反复强调,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行为举止,点滴都会被孩子模仿和吸收。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还算开明的家长,但当我仔细反思后,发现自己身上很多负面的情绪和习惯,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孩子。比如,我平时工作压力大,回家就容易烦躁,有时会对着孩子发脾气。读了这本书后,我才真正意识到,我的情绪管理能力,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情和安全感。我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感到不开心的时候,会先深呼吸,或者找个地方独处一会儿,而不是把负面情绪倾泻在孩子身上。同时,我也开始更注重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言行,比如,我希望孩子爱阅读,我就会在家里的显眼位置放上书,并且自己也经常阅读,而不是强迫孩子去读。我希望孩子有礼貌,我就会在和孩子交流时,也使用敬语,并且在与人交往时,展现出礼貌和尊重。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做一个好父母,首先要做一个好的“自己”,一个值得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管教”孩子,而是教你如何“影响”孩子,如何通过自身的成长,来引领孩子的成长。
评分《做个好爸妈》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个“独立思考、有责任感、内心充满爱”的人。我以前可能会把教育的重心放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上,但这本书提醒我,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书中关于“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同理心”的章节,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更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关注他人的感受,去理解他人的处境。比如,在看电视或阅读时,我会引导孩子去体会角色的情感,去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在生活中,我也会鼓励孩子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即使是很小的事情,比如,捡起别人掉落的东西,主动给老人让座。我发现,当孩子能够理解和体会他人的情感时,他们会变得更加善良和包容。同时,书里也强调了“责任感”的培养,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这种对孩子内在品质的关注,让我觉得,我不仅仅是在教育一个孩子,更是在塑造一个未来可能影响世界的人。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管理者”变成了一个“引导者”,让我看到了家庭教育的深远意义,以及作为父母的责任和使命。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关于“错误”的重新定义。我一直以来都对孩子犯错这件事感到焦虑,总觉得孩子不应该犯错,犯错就会让他们落后,让他们失败。我总是试图提前预判,防止他们犯错,或者一旦犯错,就严厉地批评。读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错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学习的宝贵机会。书中有很多关于如何“引导孩子从错误中学习”的案例,让我深受启发。我不再一味地指责,而是尝试着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并且鼓励他们下次做得更好。比如,一次,孩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我没有像以前那样大发雷霆,而是冷静地和他一起收拾,然后告诉他:“下次拿杯子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可以把它放在桌子的中间位置。”并且还引导他思考:“下次如果又发生这种情况,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避免吗?”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这种教育方式的改变,让孩子变得更加勇敢,不再害怕尝试,也更能从失败中站起来。这本书让我明白,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面对错误的勇气和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