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套裝書籍,全套2冊,共630剋,總定價50元,分彆如下:
《做zui的父母》,25元
《父母是孩子zui好的老師》,25元
商品參數
書名:做zui的父母+父母是孩子zui好的老師【全2冊】
齣版社:北方婦女兒童齣版社
ISBN:TZE10049
頁碼:約210頁/本
裝幀:平裝
定價:50元
總重:630g
編輯
《父母是孩子zui好的老師——培養的孩子,從每日的生活習慣開始》
本書是一本很實用而又有趣的傢庭教育範本。作者野智可等是一位具有23年教育經驗的小學教師,他將自己多年來擔任教師的經驗、知識、心得以及竅門總結齣來,介紹給廣大的父母。讓那些雖然有心培養孩子,卻不知道該如何具體去做的父母,和那些並不懂得育兒技巧的父母們,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齣發,細心培養自己的孩子。通讀全書,您會發現,培養的孩子要從每日的生活習慣開始。努力去做好父母該做的事情,讓孩子精彩度過每,父母就是孩子zui好的老師。
1、日本纍計銷售超過20萬冊,YA馬遜網站五星。
2、10萬人在綫訂閱的“傢庭教育電子手抄本”,4000萬亞洲父母口口相傳的傢庭教育範本。
3、講述傢庭與學校生活的技巧和智慧。培養的孩子,從每日的生活習慣開始。
4、炙手可熱的樂學教育法,實現積極、快樂教育的22個啓示。日本纍計銷售超過20萬冊,YA馬遜網站五星,努力去做父母該做的事情,讓孩子精彩度過每,《父母是孩子zui好的老師》講述在傢庭和學校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技巧與智慧,培養的孩子從每日的生活習慣開始,4000萬亞洲父母口口相傳的傢庭教育範本。
《做zui的父母(一名小學教師曆經23年的經典筆記)》
給成長中的孩子更多快樂,父母與孩子建立密關係的成功之法,是父母炙手可熱的子教育筆記。生活中與孩子的關係是每個父母都要麵對的問題,但是不一定是每個父母都擅長的問題,《zui的父母》就是給父母zui的建議和意見,讓父母輕鬆麵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再為孩子的問題而煩惱。
目錄
《父母是孩子zui好的老師——培養的孩子,從每日的生活習慣開始》
第1章 建立穩固的日常生活基礎
力1 正確的握筆姿勢能夠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
力2 為何要在自己的物品上標注名字?
力3 不閤腳的鞋子是孩子成長的大敵
力4 如何應對孩子挑食的毛病?
力5 掉落的食物應該如何處理?
力6 大小便的自我管理
力7 大便通暢是一生的財富
力8 完全沒有必要糾正孩子左利手的習慣
第2章 學校生活中棘手問題的應對方法
力9 孩子不願談及學校的事情,傢長該如何應對呢?
力10 孩子突然對學校的事情隻字不提,傢長卻搞不清楚其中的原由,
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力11 隻是一味聽信孩子的說法有可能導緻巨大的失敗
力12 如何應對負麵思考的老師?
力13 我傢孩子學習不好,該怎麼辦呢?
力14 厭惡暑假到來的孩子
力15 害怕暑假到來的母
第3章 能夠讓孩子精彩度過每的積極想法
力16 大嗓門是充滿活力的標誌
力17 進餐過程中關掉電視,更注重情感交流
力18 讓孩子在戶外玩耍的好處是?
力19 為何要讓孩子擁有足夠的自我掌控時間?
力20 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就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養育他
力21 培養誠實的孩子
力22 為瞭解放孩子的心靈
特彆附錄 力的12月建議
結束語
《做zui的父母(一名小學教師曆經23年的經典筆記)》
第1章 讓孩子充滿乾勁的技巧
力1 使用秒錶能夠提高注意力
力2 端正的姿勢能提高學習能力!
力3 鈣質能夠鎮靜腦神經
力4 實物體驗會帶給孩子全新的想法
力5 讓孩子成為語言學傢
力6 能夠令孩子成長的傾聽方式
力7 子間愉快交談的益處
力8 幫助孩子迴憶,使他充滿乾勁
力9 暑假的特殊安排
力10 給父母的教科書活用法
力11 紀念日的建議
力12 用影像記錄下孩子努力的身影
力13 錶揚和提醒,誰先誰後?
力14 財物奬勵會令孩子的價值觀扭麯
力15 經常在班主任麵前說孩子的優點
第2章 有關“樂學”的建議
力16 拼圖玩具的作用
力17 看曆史劇的作用
力18 不可思議的地球儀魅力
力19 如何成為漢字天纔
力20 幫助孩子強化對漢字的記憶
力21 有分數的生活很重要
力22 解答數學應用題的竅門
力23 幫助孩子快速提高成績
力24 孩子踏入奇妙世界的入場券
力25 讓孩子愛上太空的捷徑
力26 天文館成為zui新的教育設施
力27 看其他版本教科書的益處
力28 其他版本教科書的用途
力29 翻繩遊戲的作用
力30 培養孩子豐富的想象力
第3章 為瞭更快樂地養育孩子
力31 成熟的果實會自然墜落
力32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成長
力33 情感教育比懲罰更重要
力34 孩子會經常揣摩大人是否公平
力35 請抽時間多陪陪孩子
力36 不隻為瞭自己孩子的幸福
力37 閱讀《力》叢書的好處是?
力38 讓自己輕鬆的51%主義
力39 養育孩子,沒有成功與失敗
結束語 獻給“迷霧”中的父母們
內容介紹
《父母是孩子zui好的老師——培養的孩子,從每日的生活習慣開始》
本書講述瞭作者在多年教育經驗的基礎上,為廣大父母總結齣的在傢庭和學校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技巧與智慧。告訴我們,培養的孩子,要從每日的生活習慣開始。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齣發,細心培養自己的孩子。努力去做好父母該做的事情,讓孩子精彩度過每,父母就是孩子zui好的老師。
《做zui的父母(一名小學教師曆經23年的經典筆記)》
《做zui的父母》是野智可等經曆23年的教學經驗後所整理的經典教育筆記,書中告訴父母們怎樣培養身心健康的孩子怎樣指導孩子幸福的成長以及怎樣讓孩子充滿生機力。父母們可以做到的子教育法,培養孩子必須注意的關鍵因素,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環境,要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學習氛圍,怎樣培養孩子的各種興趣,野智可等老是都會在本書中一一告訴你。
作者簡介
野智可等,1958年齣生,本名杉山貴一。在日本靜岡縣公立小學擔任教師23年,善於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傢庭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傳授傢長育兒經驗。齣版過多部育兒作品,曾在日本YA馬遜網站銷量位居,並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中文在發行。
我特彆喜歡這本書中關於“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那部分內容。我的女兒在遇到睏難時,總是第一時間求助,而且一旦遇到一點挫摺,就很容易放棄。我之前會習慣性地直接告訴她怎麼做,或者替她解決。但這本書讓我明白,這樣做剝奪瞭孩子成長的機會。書裏提齣瞭“引導式提問”,比如孩子說“我不會做”,我不再直接說“這樣做”,而是問“你覺得有什麼辦法可以嘗試一下?”“你之前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你是怎麼解決的?”一開始,女兒會有點茫然,甚至有點不耐煩,但隨著我一次次地重復和引導,她慢慢開始嘗試思考。有一次,她寫作業時遇到瞭一個數學題,她卡住瞭,我沒有直接告訴她答案,而是引導她:“你看看題目給瞭我們哪些信息?”“如果我們把這個數字代入,會發生什麼?”經過一番“頭腦風暴”,她自己找到瞭解題思路,雖然過程比我直接告訴她要慢,但她完成的那一刻,臉上洋溢著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是任何外在的奬勵都無法比擬的。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父母是孩子解決問題能力的“教練”,而不是“代辦員”。它教會我如何放手,如何信任孩子,如何通過巧妙的提問,激發孩子的潛能,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勇敢麵對挑戰。這種能力的培養,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遠遠大於一次考試的成績。
評分這本書中,關於“鼓勵式教育”的部分,讓我看到瞭一個全新的育兒視角。我一直以來都習慣於“錶揚”,但書中提醒我,單純的錶揚可能適得其反,尤其是在孩子做得不夠好時。而“鼓勵”則不同,它關注的是孩子的努力和進步,而不是結果。我開始嘗試用鼓勵代替錶揚,比如,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睏難,沒有取得預期的成績時,我不再說“你真笨”,而是說“你真的很努力地在嘗試,媽媽看到瞭你付齣的努力,下次我們可以再想辦法”。當孩子完成瞭某項任務,即使不是很完美,我也會鼓勵他:“你堅持完成瞭這項任務,真瞭不起!我們來一起看看哪裏還可以做得更好?”這種鼓勵,不是簡單的肯定,而是看到孩子內在的潛力和價值,並激發他們繼續前進的動力。我發現,當孩子感受到被鼓勵時,他們的自信心會大大提升,也更願意去挑戰自己。這本書讓我明白,父母的鼓勵,就像是給孩子插上瞭翅膀,讓他們敢於飛翔,敢於去探索更廣闊的天空。它不是簡單的肯定,而是對孩子內在力量的喚醒和激發,讓他們相信自己,相信未來。
評分《父母是孩子好的老師》這本書,讓我對“規則”的理解有瞭全新的認識。我以前總覺得,規矩就是用來約束孩子的,是為瞭讓他們聽話。所以,我會製定很多條條框框,一旦孩子違反,就會受到懲罰。但這本書讓我明白,規則的真正意義在於“界限”和“責任”。它不是為瞭限製孩子,而是為瞭幫助他們建立安全感,理解社會秩序,並且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書裏提到瞭“共同製定規則”的重要性,而不是父母單方麵的強加。我開始嘗試和孩子一起討論傢庭中的規則,比如,關於看電視的時間,關於睡覺的時間,關於完成作業的責任。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協商,並且把規則寫下來,貼在顯眼的地方。當孩子違反規則時,我們不再是簡單的責罵,而是迴顧規則,和他討論為什麼違反,以及違反規則可能帶來的後果,並根據之前約定好的方式進行彌補。這種方式,讓孩子覺得規則是他們自己參與製定的,因此更能遵守,並且在違反規則時,也能理解和接受相應的處理。這本書讓我明白,規則不是枷鎖,而是導航,它能幫助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並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震撼,是關於“錯誤”的重新定義。我一直以來都對孩子犯錯這件事感到焦慮,總覺得孩子不應該犯錯,犯錯就會讓他們落後,讓他們失敗。我總是試圖提前預判,防止他們犯錯,或者一旦犯錯,就嚴厲地批評。讀瞭這本書後,我纔明白,錯誤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學習的寶貴機會。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引導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案例,讓我深受啓發。我不再一味地指責,而是嘗試著和孩子一起分析錯誤的原因,尋找解決的辦法,並且鼓勵他們下次做得更好。比如,一次,孩子不小心打翻瞭牛奶,我沒有像以前那樣大發雷霆,而是冷靜地和他一起收拾,然後告訴他:“下次拿杯子的時候,要小心一點,可以把它放在桌子的中間位置。”並且還引導他思考:“下次如果又發生這種情況,你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避免嗎?”讓孩子意識到,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這種教育方式的改變,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不再害怕嘗試,也更能從失敗中站起來。這本書讓我明白,父母的態度,決定瞭孩子麵對錯誤的勇氣和智慧。
評分《做個好爸媽》這本書,對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它讓我從一個“功利性”的教育者,轉變為一個“享受過程”的陪伴者。我以前總是過於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他們的分數,他們的排名,總覺得孩子就應該“贏在起跑綫上”。但這本書讓我看到,教育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它強調的是孩子的人格塑造,是他們的品德培養,是他們對生活的熱愛。我開始放慢腳步,不再僅僅盯著孩子的試捲,而是更多地去關注他們生活中的點滴進步。比如,看到孩子主動幫助瞭鄰居奶奶,我會給予高度的肯定;看到孩子在遊戲中學會瞭分享,我會為他感到高興。我開始學著去享受和孩子一起度過的時光,一起做手工,一起去公園,一起讀繪本。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孩子身上有很多我之前從未注意到的閃光點,他們的創造力,他們的好奇心,他們的善良。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教育不是一場“比賽”,而是一段“旅程”。父母的任務不是把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的人,而是陪伴他們“成為”他們自己。這種觀念的轉變,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和愉悅,也讓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親密和自然。
評分讀完《父母是孩子好的老師》,我最大的感悟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而是“態度”和“榜樣”。書裏反復強調,孩子是父母的一麵鏡子,父母的行為舉止,點滴都會被孩子模仿和吸收。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還算開明的傢長,但當我仔細反思後,發現自己身上很多負麵的情緒和習慣,都或多或少地影響瞭孩子。比如,我平時工作壓力大,迴傢就容易煩躁,有時會對著孩子發脾氣。讀瞭這本書後,我纔真正意識到,我的情緒管理能力,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情和安全感。我開始有意識地控製自己的情緒,在感到不開心的時候,會先深呼吸,或者找個地方獨處一會兒,而不是把負麵情緒傾瀉在孩子身上。同時,我也開始更注重自己在孩子麵前的言行,比如,我希望孩子愛閱讀,我就會在傢裏的顯眼位置放上書,並且自己也經常閱讀,而不是強迫孩子去讀。我希望孩子有禮貌,我就會在和孩子交流時,也使用敬語,並且在與人交往時,展現齣禮貌和尊重。這本書讓我明白瞭,做一個好父母,首先要做一個好的“自己”,一個值得孩子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管教”孩子,而是教你如何“影響”孩子,如何通過自身的成長,來引領孩子的成長。
評分這本書中關於“溝通的藝術”的章節,簡直是我及時雨。我的兒子正處於青春期,我們之間的溝通越來越睏難,常常是話不投機,爭吵收場。我以前總是覺得,是孩子叛逆,不聽話。讀瞭這本書,我纔意識到,很多時候,是我們父母的溝通方式齣瞭問題。書裏提到瞭“同理心溝通”,即在與孩子交流時,先去理解他們的感受,而不是直接否定。我嘗試著在兒子錶達不滿時,不再立刻反駁,而是先說“媽媽理解你現在可能覺得很不公平/很委屈/很生氣”,然後再錶達我的看法。第一次嘗試時,他似乎有點驚訝,但態度明顯緩和瞭很多。他還主動和我解釋瞭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雖然我們不一定能立刻達成一緻,但至少,我們之間的氣氛不再那麼劍拔弩張瞭。書裏還提到瞭“積極傾聽”,我過去總是急於打斷孩子,發錶自己的意見,卻很少真正聽他說完。現在,我努力在孩子說話時,保持眼神交流,適時點頭,在他講完後,再用自己的話復述一遍,確認我是否理解正確。這種溝通方式的改變,讓我驚喜地發現,兒子願意和我分享的事情多瞭,我們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加融洽。這本書讓我明白,溝通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掌握瞭它,纔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建立起信任和理解。
評分《做個好爸媽》這本書,讓我深刻認識到,傢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一個“獨立思考、有責任感、內心充滿愛”的人。我以前可能會把教育的重心放在知識技能的傳授上,但這本書提醒我,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書中關於“培養孩子的同情心和同理心”的章節,讓我受益匪淺。我開始更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關注他人的感受,去理解他人的處境。比如,在看電視或閱讀時,我會引導孩子去體會角色的情感,去思考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在生活中,我也會鼓勵孩子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即使是很小的事情,比如,撿起彆人掉落的東西,主動給老人讓座。我發現,當孩子能夠理解和體會他人的情感時,他們會變得更加善良和包容。同時,書裏也強調瞭“責任感”的培養,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和社會産生影響。這種對孩子內在品質的關注,讓我覺得,我不僅僅是在教育一個孩子,更是在塑造一個未來可能影響世界的人。這本書讓我從一個“管理者”變成瞭一個“引導者”,讓我看到瞭傢庭教育的深遠意義,以及作為父母的責任和使命。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如何引導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認知。在“你是獨一無二的”這一章節,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案例,講述瞭不同性格的孩子如何在傢長的引導下,逐漸發現自己的優點,並發揮齣來。我一直覺得我兒子有點“慢熱”,在幼兒園不太敢主動和小朋友玩,總是躲在角落裏。我以前也嘗試過鼓勵他,但效果都不大,反而讓他覺得自己不夠好。讀瞭這本書,我纔明白,我一直強調的是“你應該像XXX一樣”,這無形中給孩子帶來瞭壓力。書裏提倡的是“發現你自己的光芒”,即使是慢熱,也是一種沉靜和觀察力。我開始調整策略,不再強求他立刻變成社交達人,而是鼓勵他在安靜的環境中發揮優勢,比如畫畫,他畫得特彆細緻。我開始在他畫的畫裏找到他獨特的色彩和綫條,然後具體地錶揚他“這裏用瞭這個顔色,讓畫麵感覺特彆有生氣”、“你畫的這個小細節,彆人都沒有注意到”。我發現,當他感受到自己的特長被看見,並且被肯定的時候,他臉上的笑容也多瞭起來,甚至開始主動找我分享他的畫作。這種由內而外的自信,比我強行灌輸的“你要自信”要有效得多。這本書教會我,父母的職責不是把孩子塑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而是幫助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它讓我從一個“控製者”變成瞭一個“賦能者”,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巨大的觀念轉變。
評分《做個好爸媽》這本書,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沒有給我一個標準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我記得其中有一章講到“傾聽比說教更重要”,一開始我沒太在意,覺得道理都懂。但當我嘗試著在孩子犯錯後,不再第一時間劈頭蓋臉地指責,而是先坐下來,問他“你當時是怎麼想的?”,“你為什麼會那樣做?”,結果非常 surprising。孩子雖然一開始有點吞吞吐吐,但在我耐心引導下,他竟然能清晰地錶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他告訴我,當時是因為小夥伴嘲笑他,他感到很生氣,所以纔把玩具扔瞭。聽到這裏,我纔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作為父母,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瞭解孩子的一切,卻忽略瞭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這本書並沒有直接告訴我“你應該怎樣懲罰孩子”,而是讓我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去關注他們的情緒需求。這讓我明白,教育不是簡單的管教,而是一個與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它教會我如何放下父母的架子,放下“我都是為你好”的優越感,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那些“經驗之談”,很多時候,它們隻是我單方麵的理解,並沒有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反而可能加深瞭他們內心的隔閡。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共情”,也讓我意識到,理解孩子,是解決一切教育難題的第一步。它不僅僅是一本講方法的書,更是一本引導父母自我成長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