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文化中国的十大品性
定价:29.00元
作者:史仲文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80234346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打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
宗教·习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的品性之门
内容提要
本书从大文化视野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宗教、习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十个领域,作了深入浅出的现代性解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贡献作了生动的描述与评说;对中国古代文化中蕴涵的丰富智慧作了充分肯定与剖析;对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杰出人物、重大事件和发展脉络作了言简意赅的分析与评论;对传统文化的不足与缺陷也作了一针见血的批评。
全书以史为本,史论结合,让历史在文化视野中显露真相,让文化在历史剖析中呈现真义,是一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选书,是一部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的参考书,也是一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品性的入门书。适合各层次关注中国文化的读者选读。
目录
作者介绍
史仲文,北方工业大学素质教育与现代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从教30余年,对东西方文化均有涉猎。曾主编《百卷本(中国全史)》、《百卷本(世界全史)》、《中国艺术史》,承蒙前辈学人提携,上述三书分别由张岱年、季羡林;周一良、林耀华和曹禺先生担任名誉主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绝对颠覆了我对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我一直以为中国文化就代表着孔孟之道、谦逊隐忍,或者是一些古老的神话传说。但《文化中国的十大品性》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者并没有枯燥地罗列那些宏大叙事,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细微的观察,将中国人的“韧性”与“变通”、“集体主义”与“个体创造力”这些看似矛盾却又和谐共存的品性,展现在我眼前。书中对“人情”的解读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不再是简单的“关系”代名词,而是上升到了对社会连接、信任构建和情感维系的高度。我看到了中国人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用智慧和灵活来应对挑战,如何在固守传统的同时,又勇于接纳和创新。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中国性”到底是什么,它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标签,而是一个多元、动态、充满生命力的集合体。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身边形形色色中国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也更加为这种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感到自豪。它不是一本简单的文化普及读物,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自我认知之旅。
评分老实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非常有限,可能停留在一些非常表面的认知,比如春节、中医、武术这些符号化的东西。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它让我意识到,文化远不止于此,它是一种深植于民族骨髓中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勤劳与节俭”、“乐观与坚韧”等品性,我平时生活中都能看到,但从未将其上升到文化层面的思考。通过书中一个个具体的案例和作者的精彩分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些看似平凡的特质,却是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风雨、生生不息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关于“兼容并蓄”的探讨,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能力,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生命力。这本书,不是让你去背诵那些枯燥的文化理论,而是让你去感受、去体会、去反思,最终形成自己对中国文化更为深刻和立体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东方智慧”抱有极大的好奇,但总觉得那些理论性的东西过于遥远。《文化中国的十大品性》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独特且贴近生活的方式,让我窥见了这种智慧的真容。它没有那些空泛的哲学思辨,而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一些行为和观念入手,比如中国人对“面子”的看重,对“细节”的关注,以及那种在逆境中不轻易放弃的“韧性”。作者通过这些具体的例子,将这些文化品性阐释得淋漓尽致,让我感觉它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鲜活地存在于我们身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道”的解读,它不再是某种宗教或哲学的教义,而是体现在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解决问题时的那种“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的智慧。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也更加理解了为何中华文明能够绵延数千年而不衰。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是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我一直觉得,中国文化里似乎有一种“矛盾”的存在,比如既有非常注重集体,又非常看重个人价值;既有传统保守的一面,又有创新开放的一面。我之前总是困惑于这种看似不协调的地方,直到读了《文化中国的十大品性》,我才明白,这些所谓的“矛盾”恰恰是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的体现。作者并没有回避这些复杂性,反而将它们一一剖析,并赋予了它们独特的文化内涵。例如,书中关于“人情”的阐释,就颠覆了我之前对“关系”的狭隘理解,将其提升到一种社会资本和情感纽带的高度。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人的行为逻辑和思维方式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认知,也更加欣赏这种复杂而又充满智慧的文化体系。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与中国文化进行深度对话的体验。
评分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总觉得国内关于中国历史的解读,要么太过侧重政治军事,要么停留在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上,很少有真正深入探讨文化内核的。偶然翻到这本书,本来没抱太大期望,结果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文化中国的十大品性》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接地气”和“有温度”。作者并没有像学术著作那样,用晦涩的理论和冷冰冰的数据来分析,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个人化的体验,将那些抽象的文化品性具体化、形象化。比如书中关于“礼”的解读,就不仅仅局限于古代的礼仪规范,而是深入到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细节,那种既讲规矩又有人情味的度,让我看到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读到关于“集体主义”的部分,我更是感同身受,它不是压制个体,而是在共同体的基础上,激发个体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这本书就像一位老朋友,用娓娓道来的方式,与我一同品味、探寻中国文化深层的肌理。它让我明白,我们所说的“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活生生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身上的特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