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教出的孩子,从父母做起:德国父母的教子心经
定价:29.80元
售价:20.3元,便宜9.5元,折扣68
作者:杨亮亮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6-01
ISBN:97871221660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想象力
培养德国式的“钢铁精神”,
丢掉教科书,带孩子动手做,
……
学习德国精英教育法,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明天的精英
德国人发明了一格的教育方法——德国精英教育法,也叫职业技能教育法。正是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德国在培养大批高级技术应用性精英的同时,也提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民的生活质量。本书结合具体事例,向家长朋友们介绍德国的精英教育法,阐明为什么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信心,让孩子在学习中实践。这本书会对所有父母有所启发,并真正影响孩子的一生。
目录
章 教育是一项事业
“德国制造”的含义——你不知道的德国010
德国人坚信:教育改变一生012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从德国“双元制”
教育谈起014
路很长,让我们与孩子一路同行016
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乎所以018
德国“特殊”教育法020
重视细节022
用人不疑——德国人的智慧024
让鼓励成为一种习惯026
“会说话”的德国父母028
第二章 教出的孩子,从父母做起
德国父母一直相信:鼓励会使宝贝成为天才032
提早选择职业方向——德国父母的秘诀034
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036
孩子的路,请让他们自己选择038
控制欲望——德国父母教孩子学会舍得040
为人要讲信用042
让孩子变得冷静044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046
重视法律的德国人048
让孩子坚守梦想050
第三章 用德国式精英教育,孩子的人生
用嘴说不如动手做054
兴趣是好的老师056
引导孩子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德国父母,
亦师亦友058
时刻培养孩子独立行为的能力060
不要忽视小事情062
规范你的言行064
切忌贪婪066
在心里,留出别人的空间068
小事要做好070
重视教育072
第四章 丢掉教科书,带孩子动手做
让孩子在次摔跤中学会成长——德国
父母的“狠心”076
从0岁开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078
从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耐心080
给孩子自己的存钱筒——德国人的理财教育082
亲近大自然,从身边开始084
效率解决问题086
朋友是人生大的财富088
要学会互相帮助090
自己的命运自己做主092
不要追求华丽的外表094
第五章 你不知道的德国教育
德国——一个阅读的民族098
比成绩更重要的是想象力——德国人的
“能力至上”原则100
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德国父母的
音乐教育102
帮助孩子改正粗心的习惯104
“随心所欲”的学前教育106
教育孩子要培养特长108
教出彬彬有礼的孩子110
孩子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体112
信任——德国教育的精髓114
守时观念极强的德国人116
第六章 培养德国式的“钢铁精神”
让孩子学会自信——德国父母的睿智120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厉的德国父母122
承受生命之重124
教育孩子清廉的重要126
告诉孩子其实他很出色128
把重要的事情放在位130
德国人的人性观——让心灵软着陆132
教育孩子做人要靠自己134
德国的儿童教育136
珍惜资源138
第七章 以爱之名
学会原谅孩子的错误——宽容的德国人142
把孩子当成朋友144
告诉孩子责任的重量146
爱,你的名字叫父母148
让所有人知道你的名字150
没有人可以十全十美152
德国父母的节约和爱心154
待人诚恳,注重礼节156
注重规则158
讲究秩序的德国父母160
第八章 用心,您可以比德国父母做得更好
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164
谁说德国孩子不快乐166
正确看待不幸——眼光长远的德国父母168
毅力可以成就一切170
支持孩子的爱好172
努力做好的自己174
鼓励孩子摆脱恐惧176
德国父母鼓励孩子相信自己178
永远忠于自己的团体180
学会发现通往成功的道路182
德国父母——玩游戏,进行机会教育184
对孩子也要讲原则186
自立——德国父母好的礼物188
阅读的习惯,是孩子一生的宝藏190
杨亮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研究员,杨亮亮 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主要研究教育学和青年学领域相关理论知识,了解各国教育模式,善于结合理论总结分析各国教育特点。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教出的孩子,从父母做起:德国父母的教子心经》,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几个画面:一是德国人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二是他们对规则和秩序的重视,三是那种内敛而深厚的家庭情感。我好奇的是,这两者是如何完美地融合在育儿之中的?是说德国父母不会过度溺爱孩子,但也不会过于严苛?他们是如何在“放手”和“陪伴”之间找到那个黄金分割点的?这本书的书名,尤其“从父母做起”这部分,直接指向了父母自身的成长和反思。我认为,这非常关键。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试图改变孩子,却忽略了我们自己才是孩子最直接的榜样。如果父母自身都充满了焦虑、抱怨或者不良的习惯,又如何期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呢?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帮助我们父母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沟通方式,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态度,然后将这些积极的改变转化为对孩子的积极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养育一个优秀的孩子,首先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评分看到《教出的孩子,从父母做起:德国父母的教子心经》这个书名,我感觉仿佛找到了救星。作为一位正在经历育儿“摸索期”的父母,我深切地感受到,育儿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旅程,而我们常常因为缺乏清晰的方向而感到迷茫。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从父母做起”这几个字,让我觉得它不是一本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育儿书,而是强调父母自身成长的重要性。我非常好奇,德国父母是如何在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同时,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亲密关系?他们的“教子心经”是否包含了那些能够帮助我们父母调整自身心态、改善沟通方式、建立家庭规则的实用方法?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深刻的洞察,让我明白,育儿不仅仅是关于孩子,更是关于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从而为孩子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教出的孩子,从父母做起:德国父母的教子心经》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痛点。现在的父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育儿压力和信息爆炸。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常常陷入“别人家的孩子”的比较中,却忘了自己和孩子的独特性。这本书的核心——“从父母做起”,让我觉得非常受启发。我知道,很多教育问题的根源,往往不在孩子身上,而在父母身上。我们自己的情绪管理、沟通方式、价值观的传递,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我特别好奇,德国父母的“教子心经”究竟是怎样的?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如此有条理、有智慧地教育孩子?他们是否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复制的实践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明白,育儿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充满爱的过程。它能帮助我从自身出发,审视我与孩子的互动模式,找到那些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从而真正地“教出”一个健康、快乐、独立的孩子。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股朴实而又深沉的欧洲家庭气息,暖黄色的背景,几本叠放的书籍,以及一本被翻开的、带有清晰手写笔记的笔记本,似乎在无声地诉说着“用心”二字。我拿到它的时候,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终于有一本不讲空泛理论,而是直击痛点的育儿书了。作为一位新手父母,我们常常被各种育儿信息轰炸,一会儿说要鼓励孩子独立,一会儿又说要给予足够的安全感;一会儿强调规则的重要性,一会儿又说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这些观点看似都有道理,但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却常常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甚至适得其反。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从父母做起”这几个字,恰恰点出了问题的核心。育儿从来不是单向的输出,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我们的行为、情绪、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这本书是否真的能引导我们审视自身,找到那个平衡点,让爱与规则并存,让独立与依赖共舞?封面传达出的信息让我充满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德国父母那些被称之为“心经”的育子智慧,究竟是如何体现在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常举动中的。我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的,更是给父母的一份深刻的自我对话。
评分当我看到《教出的孩子,从父母做起:德国父母的教子心经》这个书名时,一股强烈的认同感油然而生。现在的父母,特别是新手父母,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以为育儿就是不断地学习各种“技能”和“方法”,然后去“管理”和“塑造”孩子。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们的言行举止、情绪状态,都会被孩子无声地模仿和吸收。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从父母做起”这几个字,直接点出了这个核心。它暗示着,真正的育儿智慧,不在于我们给孩子灌输了多少道理,而在于我们自身是否活出了值得孩子学习的样子。我非常好奇,德国父母的“教子心经”究竟是怎样的?是怎样的理念和实践,让他们能够在注重规则和独立性的同时,又传递深厚的家庭情感?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接地气的、可操作的建议,帮助我反思自身的育儿方式,从而真正地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评分我一直对德国的教育理念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他们那种严谨、注重细节、强调实践的风格,一定能孕育出独立自主、思维缜密的下一代。而这本书的书名,直接将“德国父母”与“教子心经”联系起来,让我感觉触碰到了一扇通往真实欧洲家庭教育的窗口。我好奇的是,在德国,父母们是如何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找到与孩子高质量相处的秘诀的?他们是否也有过我一样的焦虑和困惑?如果是,他们又是如何克服的?书中的“心经”是否包含了那些能触及灵魂的、经过时间检验的育儿哲学?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如何将复杂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父母可以轻松理解和实践的方法的。是具体的案例分析?还是循序渐进的指导?我担心的是,很多育儿书会过于理想化,提出一些在现实中难以操作的建议,导致父母产生挫败感。但这本书的书名,以及“从父母做起”的强调,似乎暗示着一种更接地气、更具操作性的育儿方式。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工具和视角,帮助我成为一个更称职、更从容的父母。
评分初次翻阅《教出的孩子,从父母做起:德国父母的教子心经》的封面,就有一种朴实而又充满力量的感觉。书名中的“从父母做起”四个字,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内心深处的育儿焦虑。我常常会陷入思考,为什么我总是希望孩子变成我想象中的样子,却很少去关注我自己是否成为了孩子可以依靠、可以学习的榜样?我非常好奇,德国父母那些被誉为“教子心经”的育儿理念,究竟是怎样的?是否包含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如何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以及健全的人格?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帮助我更好地审视和调整自己的育儿方式,从而真正地做到“以身作则”,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评分初次看到《教出的孩子,从父母做起:德国父母的教子心经》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涌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在这个信息碎片化、教育焦虑普遍的时代,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种回归本质的育儿思路。我理解的“从父母做起”,意味着育儿并非是单向的对孩子的“改造”,而是双向的、甚至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我很想知道,德国父母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他们是否有明确的原则和界限,但同时又给予孩子充分的爱和支持?“教子心经”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那些经过时间沉淀、充满智慧的哲理,我期待书中能有那些能够点亮心灵、触及灵魂的见解,而不是一些浅尝辄止的技巧。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找到一种平衡,既能坚定地引导孩子,又不至于过于功利和焦虑,最终实现一种和谐、健康的亲子关系。
评分《教出的孩子,从父母做起:德国父母的教子心经》——这个书名给我一种沉甸甸的信任感。我总觉得,在西方的教育体系中,德国的教育方式似乎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既强调规则和纪律,又注重个体的自由和创造力。而“从父母做起”这句话,更是道出了育儿的真谛。我们总是在教导孩子,却很少反思自己是否做到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能够触及父母内心深处的反思,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行为模式和教育观念。我想知道,德国父母是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将这些“心经”融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的?是否有一些具体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父母更好地理解孩子,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育儿路上的一个灯塔,指引我前行的方向,让我能够更加从容、自信地陪伴孩子成长。
评分《教出的孩子,从父母做起:德国父母的教子心经》——这个书名瞬间吸引了我。我一直对“德国制造”有着特别的信任感,无论是他们的产品,还是他们的教育理念,都带着一种严谨、可靠的品质。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从父母做起”这几个字,直击了我作为父母的内心深处。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够优秀、独立、有责任感,但我们是否真正审视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这些期望?我们是否在无意中将自己的焦虑、缺点传递给了孩子?我非常想知道,德国父母的“教子心经”究竟包含了哪些方面?是关于规则的建立?还是关于情感的沟通?又或者是关于独立自主的培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育儿策略,帮助我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身的改变,来影响和引导孩子,最终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而非单纯的“管理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