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刚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技术(第3版)9787040245820吕国

正版刚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技术(第3版)9787040245820吕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吕国泰,白明友 著
图书标签:
  • 电子技术
  • 电路分析
  • 模拟电子技术
  • 数字电子技术
  • 通信电子技术
  • 高等教育
  • 教材
  • 电子工程
  • 电子技术(第3版)
  • 吕国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温文尔雅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245820
商品编码:2975926865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11-01

具体描述

【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电子技术(第3版)

定价:26.00元

作者:吕国泰,白明友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040245820

字数:

页码:320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电子技术(第3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高职高专教育),是在《电子技术(第3版)》(第二版)的基础上对原有内容进行了精选、改写、调整和补充修订而成的。《电子技术(第3版)》大幅度缩减模拟电子电路,增加数字电子电路,加强应用及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删除了原书的电力电子技术基础,增加了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控制器。全书共九章,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书中有丰富的例题和思考题,每章后有小结和习题,书末有附录及部分习题参考答案,还附有中英文名词对照表。

目录


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1—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一、半导体的特点
二、本征半导体
三、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练习与思考

1—2 PN结
一、PN结的形成
二、PN结的单向导电性
练习与思考

1—3 半导体二极管
一、二极管的结构
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三、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四、半导体二极管应用举例
练习与思考

1—4 稳压二极管
一、硅稳压二极管及其特性
二、硅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练习与思考

1—5 半导体三极管
一、三极管的结构
二、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与电流放大
作用
三、特性曲线
四、主要参数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一、基本电压放大电路的组成
二、各元件的作用
练习与思考

2—2 放大电路的分析
一、静态分析
二、动态分析
三、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练习与思考

2—3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一、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二、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三、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
练习与思考

2—4 多级放大电路
一、级间耦合方式
二、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练习与思考

2—5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一、负反馈的一般概念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举例
三、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练习与思考

2—6 射极输出器
一、电路的组成
二、工作原理
三、射极输出器的用途
练习与思考

2—7 功率放大电路
一、概述
二、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三、集成功率放大器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三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3—1 差分放大电路
一、直接耦合方式
二、差分放大电路
练习与思考

3—2 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和主要
参数
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符号
二、主要参数
三、电压传输特性
四、理想运算放大器
练习与思考

3—3 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一、反相输入运算电路
二、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三、加法运算电路
四、减法运算电路
五、积分运算电路
六、微分运算电路
七、PI调节器
八、交流电压表电路
九、电压源和电流源
十、有源低通滤波器
十一、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十二、精密放大电路
练习与思考

3—4 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一、比较器
二、方波发生器
练习与思考

3—5 运算放大器的选用及使用注意问题
一、选用元件
二、使用时的注意问题
三、运算放大器的保护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四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4—1 自激振荡
一、自激振荡平衡条件
二、振荡的建立与稳定
三、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练习与思考

4—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一、RC串并联选频电路的选频特性
二、桥式RC振荡电路
三、应用举例
练习与思考

4—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一、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二、三点式振荡电路
三、应用举例
练习与思考

4—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五章 直流电源
5—1 整流电路
一、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二、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练习与思考

5—2 滤波电路
练习与思考

5—3 稳压电路
一、稳压管稳压电路
二、串联型稳压电路
练习与思考

5—4 集成稳压电源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六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6一1 数字电路概述
一、数字电路的主要特点
二、脉冲信号波形与参数
三、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
练习与思考

6—2 基本逻辑门电路
一、三种基本的逻辑关系
二、与门电路
三、或门电路
四、非门电路
练习与思考

6—3 集成逻辑门电路
一、TTL与非门
二、TTL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
三、CMOS门电路
练习与思考

6—4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一、逻辑代数
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练习与思考

6—5 加法器
一、半加器
二、全加器
练习与思考

6—6 二一十进制编码器
练习与思考

6—7 译码器和数码显示
一、二进制译码器
二、二一十进制显示译码器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七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7—1 双稳态触发器
一、RS触发器
二、JK触发器
三、D触发器
练习与思考

7—2 寄存器
一、数码寄存器
二、移位寄存器
练习与思考

7—3 计数器
一、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练习与思考

7—4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一、数/模转换器
二、模/数转换器
练习与思考

7—5 555定时器
一、555定时器
二、555定时器的应用举例
练习与思考

7—6 数字电路应用举例
一、优先裁决电路
二、脉冲顺序分配器
三、数字钟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八章 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8—1 存储器概述
一、概述
二、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练习与思考

8—2 只读存储器(ROM)
一、固定ROM
二、可编程ROM(PROM)
三、ROM的应用实例
四、逻辑门电路的简化画法
练习与思考

8—3 存取存储器
一、RAM的分类
二、RA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集成RAM存储器
四、RAM存储容量的扩展
练习与思考

8—4 可编程逻辑器件
一、PLD的结构框图
二、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简介
三、可编程阵列逻辑PAL简介
四、通用阵列逻辑GAL简介
五、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六、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ISPPLD
七、PLD发展趋势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九章 非电量电测技术
9—1 非电量电测技术概述
一、传感器的作用
二、传感器的基本性能
三、传感器的选择原则
四、关于测量误差
练习与思考

9—2 温度传惑器
一、半导体热敏电阻及其应用
二、热电偶及其应用
三、集成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练习与思考

9—3 湿度传感器
一、湿敏器件的基本特性
二、半导体陶瓷湿度传感器
三、湿度的测量及湿度传感器的应用
四、结露传感器及其应用
练习与思考

9—4 光电传感器
一、光电二极管
二、光电三极管
三、光敏电阻
四、光电子器件的应用
五、电荷耦合摄像器件(CCD)
练习与思考

9—5 其他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一、接近开关
二、霍尔传感器
三、生物传感器
练习与思考

9—6 非电量电测系统
一、信号处理电路
二、信号的显示与记录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
附录一 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国家标准GB249—74)
附录二 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参数
附录三 集成电路型号命名(原部颁标准)
附录四 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方法(国家标准GB3430—82)
附录五 部分国标集成电路的品种、型号和引脚图
附录六 几种集成运算放大器和TTL电路的主要参数
附录七 常用电路图形符号新旧标准对照表
附录八 常用电阻、电容器型号
汉英名词对照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
1—1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一、半导体的特点
二、本征半导体
三、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练习与思考

1—2 PN结
一、PN结的形成
二、PN结的单向导电性
练习与思考

1—3 半导体二极管
一、二极管的结构
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三、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四、半导体二极管应用举例
练习与思考

1—4 稳压二极管
一、硅稳压二极管及其特性
二、硅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练习与思考

1—5 半导体三极管
一、三极管的结构
二、三极管的电流分配关系与电流放大
作用
三、特性曲线
四、主要参数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一、基本电压放大电路的组成
二、各元件的作用
练习与思考

2—2 放大电路的分析
一、静态分析
二、动态分析
三、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
练习与思考

2—3 放大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一、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
二、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三、放大电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
练习与思考

2—4 多级放大电路
一、级间耦合方式
二、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练习与思考

2—5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一、负反馈的一般概念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举例
三、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工作性能的影响
练习与思考

2—6 射极输出器
一、电路的组成
二、工作原理
三、射极输出器的用途
练习与思考

2—7 功率放大电路
一、概述
二、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三、集成功率放大器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三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3—1 差分放大电路
一、直接耦合方式
二、差分放大电路
练习与思考

3—2 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和主要
参数
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符号
二、主要参数
三、电压传输特性
四、理想运算放大器
练习与思考

3—3 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
一、反相输入运算电路
二、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三、加法运算电路
四、减法运算电路
五、积分运算电路
六、微分运算电路
七、PI调节器
八、交流电压表电路
九、电压源和电流源
十、有源低通滤波器
十一、电流、电压转换电路
十二、精密放大电路
练习与思考

3—4 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
一、比较器
二、方波发生器
练习与思考

3—5 运算放大器的选用及使用注意问题
一、选用元件
二、使用时的注意问题
三、运算放大器的保护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四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4—1 自激振荡
一、自激振荡平衡条件
二、振荡的建立与稳定
三、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练习与思考

4—2 RC正弦波振荡电路
一、RC串并联选频电路的选频特性
二、桥式RC振荡电路
三、应用举例
练习与思考

4—3 LC正弦波振荡电路
一、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
二、三点式振荡电路
三、应用举例
练习与思考

4—4 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五章 直流电源
5—1 整流电路
一、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二、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练习与思考

5—2 滤波电路
练习与思考

5—3 稳压电路
一、稳压管稳压电路
二、串联型稳压电路
练习与思考

5—4 集成稳压电源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六章 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6一1 数字电路概述
一、数字电路的主要特点
二、脉冲信号波形与参数
三、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
练习与思考

6—2 基本逻辑门电路
一、三种基本的逻辑关系
二、与门电路
三、或门电路
四、非门电路
练习与思考

6—3 集成逻辑门电路
一、TTL与非门
二、TTL三态输出与非门电路
三、CMOS门电路
练习与思考

6—4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一、逻辑代数
二、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练习与思考

6—5 加法器
一、半加器
二、全加器
练习与思考

6—6 二一十进制编码器
练习与思考

6—7 译码器和数码显示
一、二进制译码器
二、二一十进制显示译码器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七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7—1 双稳态触发器
一、RS触发器
二、JK触发器
三、D触发器
练习与思考

7—2 寄存器
一、数码寄存器
二、移位寄存器
练习与思考

7—3 计数器
一、二进制加法计数器
二、十进制加法计数器
练习与思考

7—4 数/模和模/数转换器
一、数/模转换器
二、模/数转换器
练习与思考

7—5 555定时器
一、555定时器
二、555定时器的应用举例
练习与思考

7—6 数字电路应用举例
一、优先裁决电路
二、脉冲顺序分配器
三、数字钟
本章小结
习题

第八章 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8—1 存储器概述
一、概述
二、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练习与思考

8—2 只读存储器(ROM)
一、固定ROM
二、可编程ROM(PROM)
三、ROM的应用实例
四、逻辑门电路的简化画法
练习与思考

8—3 存取存储器
一、RAM的分类
二、RAM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集成RAM存储器
四、RAM存储容量的扩展
练习与思考

8—4 可编程逻辑器件
一、PLD的结构框图
二、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简介
三、可编程阵列逻辑PAL简介
四、通用阵列逻辑GAL简介
五、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六、在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ISPPLD
七、PLD发展趋势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第九章 非电量电测技术
9—1 非电量电测技术概述
一、传感器的作用
二、传感器的基本性能
三、传感器的选择原则
四、关于测量误差
练习与思考

9—2 温度传惑器
一、半导体热敏电阻及其应用
二、热电偶及其应用
三、集成温度传感器及其应用
练习与思考

9—3 湿度传感器
一、湿敏器件的基本特性
二、半导体陶瓷湿度传感器
三、湿度的测量及湿度传感器的应用
四、结露传感器及其应用
练习与思考

9—4 光电传感器
一、光电二极管
二、光电三极管
三、光敏电阻
四、光电子器件的应用
五、电荷耦合摄像器件(CCD)
练习与思考

9—5 其他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一、接近开关
二、霍尔传感器
三、生物传感器
练习与思考

9—6 非电量电测系统
一、信号处理电路
二、信号的显示与记录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
习题

附录
附录一 半导体器件型号命名方法(国家标准GB249—74)
附录二 常用半导体器件的参数
附录三 集成电路型号命名(原部颁标准)
附录四 半导体集成电路型号命名方法(国家标准GB3430—82)
附录五 部分国标集成电路的品种、型号和引脚图
附录六 几种集成运算放大器和TTL电路的主要参数
附录七 常用电路图形符号新旧标准对照表
附录八 常用电阻、电容器型号
汉英名词对照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现代电子系统设计导论》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现代电子系统设计入门。我们致力于讲解电子系统设计背后的核心原理、关键技术和实践方法,帮助读者理解从基础的模拟电路和数字逻辑到复杂的嵌入式系统和通信网络的构建过程。本书侧重于培养读者系统性的工程思维,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读者在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通信工程等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电子系统设计基础 第一章:电子学概论与系统构成 本章将首先介绍电子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电学量及其相互关系。我们将探讨不同电子元器件(如二极管、晶体管、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等)的特性、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引入“电子系统”的概念,阐述电子系统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电子单元组成的复杂整体,其设计目标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功能。我们将分析典型电子系统的组成框图,例如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器或一个数字显示系统,介绍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输出等基本流程。通过对系统构成进行分解,读者将初步掌握如何从宏观角度理解和分析电子系统。 第二章:模拟电路基础 本章将深入探讨模拟电子电路的设计原理与应用。我们将从最基本的放大电路入手,讲解不同类型的放大器(如单级放大器、多级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以及频率响应等关键参数。之后,我们将介绍滤波器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以及它们在信号处理中的重要作用。运算放大器(Op-Amp)作为模拟电路设计中的核心元器件,我们将详细讲解其理想模型、基本特性以及在各种应用电路(如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微分器、比较器等)中的设计方法。此外,本章还将涵盖振荡器电路的设计,讲解不同振荡器(如RC振荡器、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稳定性分析。最后,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模拟信号处理技术,为读者理解更复杂的模拟系统打下基础。 第三章:数字逻辑电路基础 本章将聚焦于数字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实现。我们将从最基本的逻辑门(AND, OR, NOT, NAND, NOR, XOR)开始,讲解布尔代数的基本定律和定理,以及如何利用它们进行逻辑函数的简化和优化。接着,我们将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包括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数据选择器和加法器等。之后,我们将转向时序逻辑电路,讲解触发器(SR, D, JK, T触发器)的基本原理和状态转换,以及如何基于触发器构建寄存器、计数器等。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有限状态机(FSM)的设计方法,包括状态图、状态表和状态方程的推导,以及如何将FSM应用于实际的数字系统控制。本章还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数字集成电路芯片,例如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等,为后续的数字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第二部分:现代电子系统设计技术 第四章:微处理器与微控制器系统 本章将重点介绍微处理器(MPU)和微控制器(MCU)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我们将深入讲解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包括CPU、存储器接口、输入/输出接口以及总线系统。我们将探讨指令集架构(ISA)的概念,并介绍不同类型的指令(如数据传输、算术逻辑运算、控制转移指令)及其执行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详细讲解微控制器的设计,包括其集成的CPU、存储器(RAM, ROM)、外围设备(如定时器、计数器、ADC、DAC、通信接口如UART, SPI, I2C)等。我们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分析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开发流程,包括硬件平台选择、编译、调试和固件烧录。读者将学习如何利用微控制器构建各种嵌入式应用,例如数据采集系统、电机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等。 第五章: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 本章将全面深入地探讨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我们将从嵌入式系统的特点出发,分析其在资源受限、实时性要求高等方面的挑战。我们将详细讲解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与使用,包括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优势、任务调度、进程间通信、内存管理等核心概念。我们将介绍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开发流程,包括交叉编译、调试工具的使用、性能优化以及功耗管理。此外,本章还将关注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微控制器、存储器、传感器、执行器以及电源管理单元。我们将讨论嵌入式系统中的通信接口设计,例如SPI、I2C、UART、CAN总线等,以及它们在连接不同模块和外部设备中的作用。最后,我们将通过实际案例,例如智能家居控制、工业自动化设备等,来展示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完整流程和实际应用。 第六章:通信系统原理与设计 本章将为读者揭示现代通信系统的奥秘。我们将从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出发,讲解信息源、信源编码、信道编码、调制、信道、解调、信宿译码以及信息接收等各个环节。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调制技术,例如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以及它们在模拟通信中的应用。对于数字通信,我们将探讨数字调制技术,例如ASK、FSK、PSK和QAM。本章还将深入讲解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例如噪声、失真、干扰及其对信号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通信系统的鲁棒性。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通信协议和标准,例如TCP/IP协议族,以及它们在互联网通信中的作用。最后,我们将探讨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例如电磁波的传播、天线的设计以及多址接入技术,为读者理解手机通信、Wi-Fi等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高级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 第七章:传感器技术与数据采集 本章将聚焦于传感器技术及其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我们将介绍各类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我们将深入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例如电阻变化、电容变化、压电效应、霍尔效应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介绍数据采集系统(DAS)的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如放大、滤波)、模拟-数字转换器(ADC)以及数据存储和传输接口。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ADC(如逐次逼近型、Σ-Δ型)的性能指标和选择原则。本章还将讨论数据采集系统的校准、精度和稳定性等关键问题,并介绍一些实际应用案例,例如环境监测系统、医疗设备中的生理信号采集等。 第八章:电源管理与功耗优化 本章将关注电子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电源管理和功耗优化问题。我们将从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基本概念讲起,讲解线性稳压器和开关稳压器的工作原理、效率和设计要点。我们将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电源转换拓扑,例如Buck、Boost和Buck-Boost转换器,以及它们在提高电源效率方面的作用。本章还将重点讲解低功耗设计技术,包括时钟门控、动态电压频率调整(DVFS)、低功耗模式(如睡眠模式、待机模式)以及电源开关技术。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元器件、优化电路设计以及软件控制策略来降低电子系统的整体功耗,这对于电池供电设备和节能电子产品至关重要。 第九章:电磁兼容性(EMC)设计 本章将深入探讨电磁兼容性(EMC)设计的重要性及其实现方法。我们将介绍EMC的基本概念,包括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性(EMS),以及它们对电子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的影响。我们将分析EMI的产生源,例如高频信号、开关电源、时钟信号等,以及EMI的传播途径,例如传导、辐射。本章将详细讲解EMC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电路布局优化、屏蔽技术、滤波技术、接地技术以及共模/差模干扰抑制等。我们将介绍相关的EMC标准和测试方法,例如传导发射、辐射发射、静电放电(ESD)等。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读者将能够设计出符合EMC要求的电子产品,避免潜在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第十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本章将引导读者完成电子系统的最后集成与测试环节。我们将讨论模块化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不同的电子模块有效地集成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中。我们将介绍系统集成的流程,包括硬件连接、软件移植以及接口调试。本章将重点讲解电子系统的测试策略和方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以及性能测试。我们将讨论不同类型的测试设备和工具,例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信号发生器、功率计等。我们将讲解测试用例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根据系统需求制定有效的测试计划。此外,本章还将关注系统调试和故障排除的技术,帮助读者快速定位和解决系统中出现的问题,最终确保电子系统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达到设计要求。 结论 《现代电子系统设计导论》力求提供一套系统、实用的电子系统设计方法论。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能培养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在电子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提供坚实的支撑。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如果你期望找到一本快速入门、只讲应用不谈原理的“速成指南”,那这本书可能不太适合你,它更像是一份需要你投入时间和精力的“硬通货”。在我看来,它最大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极度可靠的知识框架,让我能够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面对新的电子技术分支(比如电源管理、传感器接口等)时,总能找到可以引用的基础理论支撑点。比如,当我们讨论到滤波器设计时,书里关于二阶系统的特征方程和阻尼比的概念,立刻就能将我们带回到最初的RCL电路分析中去。这种跨模块的理论贯穿能力,才是国家规划教材的真正体现。它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如何做”,更是“为什么这样做会有效”。对于有志于从事硬件研发或对电子科学有探索欲的读者,这本书是打磨功底、建立系统思维的绝佳选择,尽管封面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内里的知识密度是毋庸置疑的,绝对值得反复研读。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设计,在那个年代的教材里算是相当不错的了,但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某些章节的图形化表达还是稍显陈旧了一些。比如在讲解集成电路的发展历程和典型的逻辑门电路时,如果能多加入一些现代CMOS工艺的微观结构图示,或者对比一下TTL和CMOS技术的优劣,可能对我们理解现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会更有帮助。不过,瑕不掩瑜,它在运算放大器部分的讲解深度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作者对理想运放的假设前提、虚短和虚断的概念解释得极为透彻,接着就立刻过渡到各种经典应用电路,如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求和电路、积分电路等等,每一个电路的传递函数推导都详细到每一步,绝不含糊。我尤其欣赏它在“负反馈”理论上的着墨,这部分内容是理解所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电路设计的基石,作者通过波特图和相频特性曲线的分析,把反馈对电路稳定性的影响讲得非常到位,让原本抽象的频率响应概念变得可视化了许多。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另一个深刻印象是它在数字电路模块处理上的那种“百科全书式”的完整性。当你翻到后半部分,会发现它对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覆盖面非常全面。从最基础的布尔代数化简、卡诺图应用,到复杂的译码器、多路复用器的设计,再到触发器的基本原理(SR、JK、D、T触发器)及其状态转移图的绘制,几乎没有遗漏。我特别喜欢作者处理时序电路同步化问题的方式,他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异步电路陷阱,而是通过引入统一的时钟信号和寄存器的概念,巧妙地将时序设计规范化。虽然这本书可能没有大量篇幅去介绍最新的FPGA或CPLD设计流程,但它对底层逻辑门电路和时序单元的深刻剖析,是理解任何高级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的基础。掌握了书中的这些基本原理,再去学习Verilog或VHDL,会发现那些HDL语言只是将这些硬件逻辑进行了一种更高级的文本描述而已,本质从未改变。

评分

这本号称是“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的《电子技术(第3版)》真是让我这个电子专业的学生大开眼界,尤其是在我刚接触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那会儿。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得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半导体器件原理讲起,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晶体管的工作特性,无论是BJT还是MOSFET,作者都给出了清晰的物理图像和等效电路模型。我记得当时对着书上的那些负载线分析和共射、共集、共基极放大电路的参数推导,简直是爱不释手。特别是它对三极管开关特性的讲解,结合了实际的开关电路应用,让我对数字电路中的逻辑门是如何搭建起来的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而且,书中大量的例题和习题都紧密围绕着教材内容,设计得非常巧妙,有些题目光是看着图示就要花很长时间去构思解题思路,真正做完之后,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看其他一些浮于表面的教材完全体会不到的。它不仅仅是在教你公式,更是在培养你对电路系统的整体把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一个想打下扎实基础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是毋庸置疑的。

评分

我手上的这本是第三版,拿到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它确实像一本工程技术人员的案头参考书,而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入门读物。它没有过多地去渲染电子技术的“神奇”和“未来感”,而是非常务实地聚焦于“如何让电路稳定工作”的核心问题上。对于功率放大器部分,教材对不同工作状态(甲类、乙类、甲乙类)的效率和失真分析,简直是教科书般的严谨。特别是对乙类推挽放大器中“交越失真”的描述,配合着输出波形图,那种失真表现得淋漓尽致,随后马上就给出了甲乙类工作点调整的解决方案,逻辑链条非常完整。当然,也许对于纯粹的硬件设计新手来说,这本书的前半部分可能会显得有点枯燥,因为它花了大量篇幅在基础理论的建立上,比如半导体PN结的势垒电容、瞬态响应等,这些内容在考试中或许能拿分,但在实际动手搭板时,很多人可能更倾向于直接使用现成的芯片模型。但正是这种深挖本质的做法,才保证了我们面对新器件时,能迅速理解其内部机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