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EDA实用技术(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定价:33.80元
作者:宋嘉玉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1152592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EDA的实用技术,讲述通俗易懂,将知识点与能力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对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书主要内容包含可编程逻辑器件、QuartusIl设计软件的应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Multisim9设计软件的应用、Protel 99SE电路原理图设计、Protel 99SE电路板图设计、开发系统案例。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目录
章绪论
1.1 EDA技术及发展
1.2硬件描述语言
1.3 EDA技术的基本设计方法
1.4常用的EDA设计工具
第2章可编程逻辑器件
2.1可编程逻辑器件
2.1.1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历程
2.1.2 PLD的分类
2.2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2.2.1 Altera公司MAX7000系列
2.2.2 MAX7000系列器件编程
2.3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2.3.1 Altera公司FLEXlOK系列
2.3.2现场可编程fl阵列FPGA的配置
2.3.3 Altera公司其他FPGA产品简介
2.4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设计流程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Quartus¨设计软件的应用
3.1 概述
3.1.1 Quartus Il软件简介
3.1.2 Quartus Il软件的安装
3.1.3 QuartosIl软件的用户界面
3.1.4 Quartus Il的开发流程
3.2 Quartus Il的基本操作
3.2.1 Quartus Il原理图输入法
3.2.2 Quartus II文本编辑输入法
3.3设计项目的编译与仿真
3.3.1项目的编译
3.3.2项目的功能仿真与时序分析
3.4层次化设计输入法
3.5器件的下载编程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硬件描述语言VHDL
4.1 概述
4.2 VHDL的基本结构
4.2.1 库(Library)
4.2.2 实体(ENTITY)
4.2.3 结构体
4.3 VHDL的基本知识
4.3.1 标识符(Identifiers)
4.3.2关键字(Keyword)
4.3.3数据对象(Data Objects)
4_3.4数据类型(DdtdTypes)
4.3.5运算符
4.3.6属性(Attributes)
4.4 VHDL语言的基本语句
4.4.1顺序(Sequential)语句
4.4.2并行(Concurrent)语句
4.5 VHDL设计举例
4.5.1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4.5.2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4.6 VHDL程序设计进阶
4.6.1子程序、程序包及配置
4.6.2 VHDL的结构描述方法
4.7数字系统层次化设计实例
4.7.1出租车计费器
4.7.2数字秒表
4.7.3智能函数发生器
4.8其他硬件描述语言简介
4.8.1 Verilog HDL
4.8.2 ABEL.HDL
本章小结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Multisim9设计软件的应用
第6章 Protel 99SE电路原理图设计
第7章 Protel 99SE电路板图设计
第8章 开发系统案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在一个高强度的项目收尾阶段强迫自己读完这本书的,当时的任务是优化一个已经接近定版的数字模块,主要是为了降低峰值功耗并确保在各种温度和电压角下的稳定性。这本书中的系统级功耗建模和分析部分,简直就是及时雨。它不仅讲了基本的门控和时钟树综合(CTS)的原理,还深入探讨了如何结合实际的功耗测量数据来回标(back-annotate)到仿真环境中,进行更精确的预测和验证。我尤其喜欢它对不同功耗优化技术(如动态电压与频率调节DVFS、并发时钟门控CCG)的比较分析,这帮助我迅速权衡了不同方案在面积、性能和功耗之间的取舍。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基础的网表处理到复杂的物理实现,层层递进,逻辑清晰,使得我在高压下也能迅速定位到我最需要的知识点,而不是被大段不相关的理论淹没。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是有点抱着怀疑态度的,因为市面上讲EDA工具的书很多,但真正能跟得上行业前沿、同时又具备足够深度的实在不多。但是,当我翻阅到关于高级时序分析和功耗优化的章节时,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作者显然对现代SoC设计中遇到的瓶颈问题有着深刻的洞察。它详尽地阐述了如何利用先进的静态时序分析(STA)技术来处理复杂的时钟域交叉(CDC)问题,这一点对于我们做高速接口设计至关重要。书中对跨工艺库的仿真模型的管理和校准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这在多模块集成的复杂系统中简直是雪中送炭。很多教科书上的内容往往是基于非常理想化的模型,但这本书明显是站在项目交付的第一线来编写的,里面提到的许多技巧,比如如何有效地利用P&R阶段的布局约束来指导预布局优化,都是我在实际工作中摸爬滚打才领悟到的真谛,能被系统地总结出来,非常难得。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绝不仅仅局限在教你如何点击工具栏里的按钮。它更像是一本“设计哲学”的入门手册。在涉及到物理设计和版图综合的章节里,作者反复强调了自顶向下设计的思想,以及如何确保设计意图能够无损地传递到最终的物理实现。例如,它对金属层选择的策略、via的放置密度控制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缓冲器(buffer)和驱动器(driver)来平衡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时间,这些细节的讨论都体现了资深工程师的经验。很多初级工程师会过于依赖工具的默认设置,但这本书告诉我们,工具只是实现我们想法的手段,真正的设计能力在于如何恰当地引导工具。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物理层面的约束理解深刻了许多,尤其是在处理高精度模拟IP和数字电路混合的设计场景时,这本书提供的跨域协调思路,极大地减少了后期的物理验证迭代次数。
评分作为一个在设计验证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通常对新出的教材持保留态度,因为很多内容都是对现有规范的简单复述。然而,这本关于EDA实践的书籍,成功地在“理论深度”和“工程实用性”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平衡点。它对最新的验证方法学,特别是基于UVM的高级测试平台构建中的约束随机激励生成策略,进行了相当详尽的剖析。书中关于覆盖率收敛和场景自动生成算法的讨论,远超了我预期的深度。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探讨如何处理那些难以复现的Corner Case时的那种细致入微的描述,它不是告诉你“要确保覆盖率”,而是告诉你“如何通过场景的巧妙设计来有效地暴露这些边界条件”。对于希望从普通的脚本编写者晋升为具备完整验证架构设计能力的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视角和方法论,无疑是极具启发性和指导意义的。
评分这本关于电路设计的工具书,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刚接触模拟IC设计的新手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记得我刚开始接触版图设计的时候,面对那些错综复杂的规则和参数设置,简直是无从下手,光是理解DRC报告里那些晦涩难懂的错误信息就花了不少时间。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平实,没有过多地堆砌那些高深的理论公式,而是紧密结合实际操作流程,用大量的实例图和步骤分解,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规范地完成一个设计流程。比如,它对寄生参数提取和后仿真环节的讲解就特别到位,清晰地指出了在不同工艺节点下需要重点关注的那些“陷阱”。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工具的使用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要在特定环节采取某种设计策略,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整个EDA流程的理解深度,而不是沦为一个单纯的“工具操作员”。对于那些希望快速上手、建立扎实基础的设计工程师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佳的伴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