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台湾少数民族:太鲁阁
:30.00元
售价:20.4元,便宜9.6元,折扣68
作者:鲁洪柯,陈杰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801415547
字数:
页码:15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台湾原住民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台湾社会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影响力不容小觑。近年来,出于选举和政治上的各种考虑,台湾当局的原住民行政管理部门和立法部门对原住民事务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用心和细心,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无论从“立法”、原乡土地流转的限制、特殊预算的编列、各种保护区和文化园区的设立、都会区原住民就业的辅导、原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原住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重建等方面,都逐步取得一些看得见的进展。但是,由于历史账太多,问题太过严重,原住民人口基数太低,生存状态过于脆弱,目前这些常规的建设和保护措施有些杯水车薪。随着金融和经济危机下的台湾财政状况的持续恶化,用于原住民事务的预算很难维系。如果没有特殊的强力干预,也许再经过几十年两三代人,原住民特别是一些人口稀少的平地原住民的民族特性,将可能只会存在于书本里和博物馆中。
序(梁国扬)
跋(陈杰)
章 族群概况
节 起源和迁徙史
第二节 正名运动
第三节 分类与分布
第四节 语言和文字
第二章 族群制度与组织结构
节 部落特点
第二节 社会结构
第三节 人际关系
第四节 婚姻财产制度
第五节 族群教育
第三章 社会经济与生产形态
节 生产情况
第二节 饮食文化
第三节 狩猎生活
第四章 文化与艺术
节 服饰与纺织
第二节 生活技艺
第三节 住居艺术
第四节 音乐舞蹈
第五章 信仰和祭仪
节 祖灵信仰
第二节 主要祭仪
第六章 风俗习惯和神话传说
节 纹面风俗
第二节 猎首风俗
第三节 其他风俗
第四节 各种禁忌
第五节 神话与传说
第七章 抗日战争
节 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抗日战争中的主要事件
第三节 抗日战争中的主要人物
第八章 旅游产业
节 旅游圣地——太鲁阁公园
第二节 重要的观光景点
参考文献
太鲁阁人的传统舞蹈有几项特色。,舞步方面女性舞步简单,表现温雅单纯。男性粗犷跳跃,伴着马步或跨步式的步伐;第二,动作方面女性动作温文含蓄,动作不大,强调双腿不可张开,不论舞步多大、舞蹈多剧烈,女性的舞姿始终是保持双腿不张,这是女性舞姿的特色。男性则表现出英雄式的威武,动作大方,呼喊跳跃,勇猛有力,可单独、集体跳唱或穿梭其间。除此之外,可一边吹奏竹制的口簧琴,一边舞蹈、呼喊、唱歌,表现出兴奋欢愉的情绪。第三,盛装方面女性衣裙要盖过膝盖以下,平时的一举一动或舞蹈中的动作都不可随意敞开,这是一种禁忌。第四,男女不可相互牵手或对着脚跳舞。男女分别牵手跳舞,或可在团体舞中独跳。不牵手,表示尊重团体生活规范及孝敬父母大人,这也是一种禁忌。
平时闲在家、团体性的婚丧喜庆或年中各重要祭典活动中,都各有相关的歌舞配合。在工作、行进间较少,一般会在晚间或喜庆欢聚时段设营火或烤火。大型活动地点大部分在部落首领的家或门户外庭院,小型三、五家族则在主办者家中办理。
序(梁国扬)
跋(陈杰)
章 族群概况
节 起源和迁徙史
第二节 正名运动
第三节 分类与分布
第四节 语言和文字
第二章 族群制度与组织结构
节 部落特点
第二节 社会结构
第三节 人际关系
第四节 婚姻财产制度
第五节 族群教育
第三章 社会经济与生产形态
节 生产情况
第二节 饮食文化
第三节 狩猎生活
第四章 文化与艺术
节 服饰与纺织
第二节 生活技艺
第三节 住居艺术
第四节 音乐舞蹈
第五章 信仰和祭仪
节 祖灵信仰
第二节 主要祭仪
第六章 风俗习惯和神话传说
节 纹面风俗
第二节 猎首风俗
第三节 其他风俗
第四节 各种禁忌
第五节 神话与传说
第七章 抗日战争
节 抗日战争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抗日战争中的主要事件
第三节 抗日战争中的主要人物
第八章 旅游产业
节 旅游圣地——太鲁阁公园
第二节 重要的观光景点
参考文献
读完《台湾少数民族:太鲁阁》,我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这本书以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坚韧不拔、充满智慧的民族。作者的文字朴实而真挚,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字字句句都透露着他对太鲁阁族深厚的感情和敬意。书中对于太鲁阁族传统生活方式的细致描绘,让我对他们的生存智慧有了全新的认识。例如,他们如何巧妙地利用山地的资源,如何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这些都体现了他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哲学。关于太鲁阁族人的信仰和精神世界,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那些关于祖灵的传说,关于祭祀的仪式,都让我感受到一种古老而神圣的力量。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太鲁阁族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故事所吸引,他们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努力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又如何与时俱进。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贡献,都值得我们去尊重和学习。它不仅是一本关于太鲁阁族的介绍,更是一本关于人类多样性、关于文化传承的深刻教材。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原住民文化的研究者,最近有幸拜读了《台湾少数民族:太鲁阁》,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深入浅出地描绘了太鲁阁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图景。从宏观的历史演变到微观的社会结构,再到日常生活的点滴,都得到了详实的呈现。书中关于太鲁阁族神话传说的部分尤其引人入胜,那些关于祖灵、关于自然的古老故事,仿佛带领我穿越了时空,亲身感受了他们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精神世界。族人的生活习俗、祭祀仪式、音乐舞蹈,都被生动地记录下来,让我对他们的生命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太鲁阁族社会组织和亲属关系的阐述,这有助于我更清晰地认识到他们在维系族群认同和传承文化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此外,书中还对太鲁阁族面临的现代挑战进行了探讨,例如文化流失、经济发展与传统保护的平衡等,这使得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文化记录,更是一份对当下原住民议题的深刻反思。它启发了我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既能保持文化独特性,又能获得可持续的发展。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视角,让我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太鲁阁族的独特魅力。
评分我一直对台湾的原住民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那些深藏在崇山峻岭之中、拥有独特生活方式的族群感到好奇。《台湾少数民族:太鲁阁》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太鲁阁世界的大门。从第一页开始,我就被作者生动的叙述吸引住了。他不仅仅是在罗列事实,更是在讲述一个民族的故事,一个关于生存、关于适应、关于传承的故事。书中关于太鲁阁族人如何利用自然环境、如何与险峻的山川搏斗的描写,让我惊叹于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和智慧。那些关于编织、关于狩猎、关于农耕的细节,都充满了原生态的生命力。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太鲁阁族人社会交往和家庭伦理的部分,从中我看到了一个紧密联系、充满温情的社群。他们的互助精神、对长辈的尊敬,都深深打动了我。通过阅读,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吟唱的古老歌谣,看到他们在节日里欢快的舞蹈,感受到他们对土地深沉的眷恋。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太鲁阁族并非只是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充满智慧和尊严的群体。它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台湾多元文化的认知,也让我对原住民的文化保护有了更迫切的关注。
评分作为一名对台湾历史与文化感兴趣的读者,《台湾少数民族:太鲁阁》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作者以其严谨的研究态度和流畅的叙事风格,为我们勾勒出了太鲁阁族清晰的历史脉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书中对于太鲁阁族社会组织、经济生活以及政治结构的分析,展现了他们在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努力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发展。我对书中关于太鲁阁族与外界历史接触的叙述尤为关注,这部分内容揭示了他们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他们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智慧。书中对太鲁阁族人精神信仰的探讨,也让我对他们的宇宙观和生命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拜,都构成了他们独特的精神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个民族的介绍,更是一份关于文化韧性、身份认同以及族群如何在时代变迁中寻求自身定位的生动例证。它引发了我对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与碰撞的思考,以及如何更好地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评分我一直对台湾的原住民文化充满好奇,总觉得在那些高山和溪谷之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台湾少数民族:太鲁阁》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这份好奇心。作者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太鲁阁族人的生活点滴。从他们居住的房屋,到他们食用的食物,再到他们使用的工具,书中都做了详尽的介绍。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太鲁阁族传统技艺的描述,例如精美的织布工艺,那些复杂的图案和精湛的技法,都凝聚着族人的智慧和心血。通过这些细节,我仿佛能触摸到太鲁阁族人的生活温度。书中关于太鲁阁族人的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的描写,也让我对他们的社群意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的相互扶持、共同劳作,展现了一种淳朴而美好的集体主义精神。此外,书中还穿插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内容的趣味性,更传递了太鲁阁族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本书就像一本活的民族志,让我能够以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去感受和理解太鲁阁族人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