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全球化与公民社会
定价:29.80元
作者:李惠斌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4-01
ISBN:978756333888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中外学者有关全球化研究的30余篇专著,这些文章聚焦“全球治理”、“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信息时代与新经济”、“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等当代国际学术界*为关心的主题话语,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当代西方在全球化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辩析国际学术前沿的走向和流变,触及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危机和弊病,对当今时代普遍存在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现实性和前瞻性。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全球化现象的凸视,“全球化”成为时髦的词语,并与其他语词的“后现代”等构造了我们所在世界的知识语境。本书精选了中外学者有关全球化研究的30余篇专著,这些文章聚焦“全球治理”、“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信息时代与新经济”、“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等当代国际学术界为关心的主题话语,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当代西方在全球化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辩析国际学术前沿的走向和流变,触及人类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危机和弊病,对当今时代普遍存在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现实性和前瞻性。
目录
全球化时代:我们何为?(总序)
全球化:渗透与影响
全球治理
全球公民社会
数字鸿沟
信息时代与新经济
社会创新与社会发展
全球化与风险社会
公民社会与社会资本
人类发展与治理
附录
作者介绍
李惠斌,男,1954年12月生于山东省莱州市,北京大学哲学硕士,现任中央编译局当代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主编,台湾省中国文化大学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经济学,近期主要著作有:《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全球化:中国道路》、《重读〈党宣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学术的严谨和现实的紧迫感。我一直关注全球化对社会各个层面的影响,而公民社会作为连接个体与国家、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演变尤为值得深思。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深刻的分析,去揭示全球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又在多大程度上加剧了公民社会的碎片化和边缘化。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权力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这如何影响公民社会的活动空间?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观点,比如,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公民社会如何才能有效应对民族主义、保护主义的抬头,并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全球社会?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全球化与公民社会的复杂互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十分引人注目,采用了一种沉稳的蓝色调,上面点缀着一些抽象的地球和人群的剪影,给人一种宏大而又充满活力的感觉。我拿到书的时候,就被它那种浓厚的学术气息所吸引,但同时又不会让人觉得过于枯燥。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摸上去有一种温润的感觉,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全球化带来的复杂议题,尤其是在公民社会层面,它是否能清晰地勾勒出全球化与公民社会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性。例如,书中是否会分析一些全球性的公民社会运动,比如环保、人权、反贫困等,是如何在跨越国界的交流与合作中形成的?它又是否能揭示在信息时代,公民社会如何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来扩大影响力,推动社会变革?我尤其想知道,在强大的全球化资本和政治力量面前,公民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别是什么,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维护和发展公民社会的空间。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理解当今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评分当我看到《全球化与公民社会》这个书名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一定是一本具有深刻洞察力的著作。我一直觉得,理解全球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数据和贸易数字上,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它对社会结构,特别是对公民社会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剖析全球化如何塑造了我们对“公民”和“社会”的理解,以及这种理解在全球范围内的差异性。例如,书中是否会探讨,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一些原有的社会组织和动员方式是否面临挑战,又有哪些新的公民社会形态正在涌现?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对“全球公民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的探讨,它是否能帮助我们理解,在面对气候变化、贫困、疫情等全球性危机时,公民社会能够扮演怎样独特的角色?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理论工具,去解析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
评分自从得知有这么一本关于“全球化与公民社会”的书,我就一直对它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认为,在当今这个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里,理解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它对我们社会结构,特别是公民社会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跳出宏大叙事的框架,深入到微观层面,去探究在全球化浪潮中,个体的身份认同是如何被重塑的?公民社会组织又是如何在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同时,保持其在地性和独特性?例如,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讲述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边缘地区的公民社会,是如何在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下,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甚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我非常关注书中对于“全球公民”概念的探讨,它是否能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全球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这本书能否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面对全球性问题时,公民社会的独特作用和潜力,以及如何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解决这些问题的进程中去。
评分收到这本书时,它的分量和厚度都给了我一种充实感,预示着内容定然是丰富而深入的。我一直对全球化议题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它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重塑着我们与世界互动的方式。而公民社会,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又是如何发展和演变的,更是我一直以来想要深入了解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广阔的视野,去审视全球化如何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民社会,它们又如何反作用于全球化进程。比如,书中是否会分析一些跨国性的公民社会网络,它们是如何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共同的声音和行动?我也很好奇,在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下,公民社会如何才能在维护自身文化特性的同时,又能够拥抱全球化的多元价值?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理解这些复杂关系的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