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原理学习辅导(第2版)(高等院校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列教材)
定价:23.00元
作者:张甫翊、张若渊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30226540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通信原理学习辅导(第2版)》以张甫翊、徐炳祥、吴成柯等教授编著的《通信原理(修订版)》一书中的内容和习题以及某些大学近期的“通信原理”考研入学试题为研讨对象。内容涉及通信系统基本概念、确定、*过程、信道、模拟通信系统、数字基带传输、正弦载波数字传输、模拟信号数字传输、数字信号*接收、信道编码、伪*序列和同步等原理。
各章提供教学大纲知识点,以明确教学要求。解题中都指出解题根据,给㈩解题过程,以便于读者理解。书末给出通信中常用公式和补误差函数表,以方便读者在阅渎时随时查用。书中提供大量通信专业名词的中英对照,以利于渎者提高阅读和查找英文有关参考文献的能力。
《通信原理学习辅导(第2版)》可作为“通信原理”课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辅导书,也可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同时可作为相关大学教师和科学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目录
章 绪论
1.1 本章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1.2 习题精解
第2章 确定
2.1 本章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2.2 习题精解
第3章 过程
3.1 本章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3.2 习题精解
第4章 信道
4.1 本章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4.2 习题精解
第5章 模拟通信系统
5.1 本章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5.2 习题精解
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6.1 本章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6.2 习题精解
第7章 正弦载波数字调制解调系统
7.1 本章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7.2 习题精解
第8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8.1 本章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8.2 习题精解
第9章 数字信号的佳接收
9.1 本章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9.2 习题精解
0章 差错控制编码
10.1 本章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10.2 习题精解
1章 伪序列
11.1 本章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11.2 习题精解
2章 同步原理
12.1 本章教学大纲的知识点
12.2 习题精解
3章 硕士入学试题精解
13.1 2000年硕士入学试题精解
13.2 2001年硕士入学试题精解
13.3 2002年硕士入学试题精解
13.4 2003年硕土入学试题精解
13.5 2004年硕士入学试题精解
13.6 2005年硕士入学试题精解
4章 高教自学本科试题解
14.1 某省套试题解
14.2 某省第二套试题解
14.3 某省第三套试题解
14.4 某省第四套试题解
附录a 常用公式
附录b 补误差函数表
附录c 英文缩写名词对照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紧跟时代的技术前沿和工程实践的结合。通信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很多经典的教材内容略显陈旧,理论知识和现代工程应用脱节。然而,这本“第2版”显然是做了大量的更新和打磨。比如,在介绍数字调制技术时,它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PSK、QAM,还对一些先进的MIMO原理和OFDM的基础概念进行了简要而准确的介绍,虽然深度上可能不如专门的进阶书籍,但作为一本基础教材,它为后续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指引和视野。更重要的是,书中的许多例题和习题都带有明显的工程背景,让你在计算和分析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思考“如果我要设计一个实际的系统,这个参数应该怎么选”。这让学习过程不再是纯粹的数学游戏,而是与实际的工程问题紧密相连,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动力和实用价值。
评分从一个考研学生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习题设计简直是神来之笔。很多教材的习题要么过于简单,只能检验你是否记住了公式,要么就是难度陡增,完全不符合考试的常规范围。但这本书的习题,特别是章节末尾的“综合应用题”部分,覆盖了历年来各个高校研究生的真题类型。它们巧妙地将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迫使你必须对整个通信系统的流程有全局的认识才能解出来。我过去做题时,经常是这部分知识点忘了,那部分公式记串了,但通过反复练习这些习题,我的系统性思维被极大地锻炼了。而且,书中的一些关键推导过程,如果能自己动手复现一遍,对考试中遇到变形题目时的应变能力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我感觉,只要能把这本书的习题做到融会贯通,应对大多数主流院校的初试,基本是十拿九稳了。它不仅教你知识,更是在训练你的解题思维和应试能力。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是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之一。现在很多教材,为了追求篇幅的紧凑,图画得跟简笔画似的,关键信息点都难以捕捉。但这本教材在这方面做得极为出色。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化。例如,在讲解卷积和滤波器的频率响应时,书中所配的图形不仅清晰准确,而且色彩搭配和标注都恰到好处,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信号在不同域中的变化趋势。我特别欣赏它在推导过程中对关键步骤的“可视化”处理,比如对噪声在接收端的叠加过程,用不同的曲线和区域来划分,让你对信噪比的提升过程有直观的感受。我之前在别的教材上看到类似的内容时,常常需要对照着公式反复琢磨半天,但这本书几乎没有这种困扰。它仿佛预判了读者可能在哪里产生困惑,并提前用精妙的图示给出了答案。这种对读者学习体验的重视,是很多老牌教材所不具备的,也使得学习过程变得非常流畅和愉悦。
评分这本书的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平滑,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刚接触通信原理的时候,感觉就像被扔进了一个全是德语的房间,各种概率论、随机过程的概念把我搞得晕头转向。但这本书的章节安排似乎深谙“循序渐进”的道理。它不是一开始就抛出那些复杂的数学工具,而是先用非常直观的语言和简单的例子铺垫基础,比如最开始对模拟调制的讨论,完全可以用初级的三角函数来理解。等到读者对“信息传输”的基本概念有了扎实的把握后,才会逐步引入更复杂的随机过程和信息论的基础。这种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门槛。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是因为一开始被其他教材的难度劝退,但用了这本之后,信心大增。它真正做到了让“小白”能够稳步迈入“高手”的行列,而不是一下子就把你推到悬崖边上让你自生自灭。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里,第一感觉就是厚重,那种沉甸甸的质感让人觉得内容一定非常扎实。我记得我之前学这个专业的时候,很多参考书都是那种轻飘飘的,翻几下就觉得没什么干货。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光是目录就让人眼前一亮,涵盖了从最基础的信号与系统,到后面复杂的数字通信、信道编码等等,脉络清晰得不像话。特别是对于一些核心概念的阐述,比如傅里叶变换、Z变换在通信中的应用,作者的解释简直是深入浅出,让人茅塞顿开。很多我之前死记硬背的公式,在这里读完之后,都能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而且,书中的例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既有基础的计算题来巩固概念,也有一些综合性的设计题来考察应用能力。我记得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来啃完其中关于限带信号的章节,感觉整个人都被拉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本书绝对不是那种应付考试的工具书,它更像是一个耐心的导师,一步步引导你走进通信世界的殿堂。对于那些想真正弄懂通信原理,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的朋友来说,这绝对是值得反复研读的宝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