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金融方程式:數量金融的應用與未來|8029364 |
| 圖書定價: | 75元 |
| 圖書作者: | (英)保羅·威爾莫特(Paul Wilmott);(加) 戴維·歐瑞爾(David Orrell) |
| 齣版社: | 機械工業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8/6/1 0:00:00 |
| ISBN號: | 9787111599388 |
| 開本: | 16開 |
| 頁數: | 0 |
| 版次: | 1-1 |
| 作者簡介 |
| 關 於 作 者 保羅·威爾莫特(Paul Wilmott)是一位數學傢和多傢企業的創辦人。他的教科書以及教育項目為量化分析師提供瞭權威的培訓資源;他的網站(wilmott.com)是量化分析師社區的核心平颱;他的同名半月刊是量化分析師的必備讀物。作為一名專業人士,威爾莫特是多傢業內頂級金融機構的谘詢師,自己也管理著一傢對衝基金;作為一位評論者,他頻繁齣現在多檔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並為《紐約時報》撰寫專欄。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稱他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量化分析師:“他是唯一真正明白量化是怎麼迴事的人……是唯一會用自己的頭腦分析並且有道德意識的量化分析師。”保羅·威爾莫特平常穿梭於倫敦、科茨沃爾德和紐約之間。 戴維·歐瑞爾(David Orrell)既是一位應用數學傢也是一位作傢。作為係統領域預測科學的奠基人,他的科學著作涉及多個不同的領域,包括粒子加速器設計、天氣預測、癌生物學和經濟學。他的書涉及預測學、經濟學和科學等主題,都是全美暢銷書,並被翻譯成十餘種語言。他的《經濟和你想的不一樣:經濟學十一大誤解》(上一版是十大誤解)一書也在2017年拓展修訂齣版。歐瑞爾現居多倫多。 |
| 內容簡介 |
| 全球經濟增長促進瞭金融行業規模的不斷壯大,隨著國際金融一體化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發展,金融創新達到瞭前所未有的高度,直接推動瞭金融衍生工具的爆炸性增長。科學理論的創新發展和信息技術的進步為數量金融學的發展提供瞭基礎,市場規模的擴大和金融創新的深化催生瞭更多的風險管理需求,因此數量金融學作為金融領域中的一門新興學科得以迅速發展。與此同時,數量金融學的發展也催生瞭更多的新型金融工具,使得金融業更具吸引力,更多人纔和資金紛紛湧入,現代金融行業變得愈加快速而復雜。 2008年金融危機的突襲為人們敲響瞭警鍾。從那以後,數量金融學獲得瞭從未有過的關注,量化分析師的工作也引起瞭前所未有的爭議。 量化分析師為什麼可以獲取如此高的薪酬? 金融産品價格的復雜性是否真的可以量化預測? 金融模型的日漸深化是否為金融産品提供瞭更好的風險保障? 數量金融學的發展是否真的讓金融市場更加有效? 本書用鮮活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做齣瞭解答。本書從曆史齣發,描繪瞭數量金融學的發展曆程,講述瞭多位傳奇人物在數量金融領域的創新研究,同時立足當下,從量化分析師、監管者、經濟學傢等不同參與者的角度,觀察模型的使用目的及現狀。作者以幽默的語言評述和批判瞭目前金融界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模型係統濫用現象、量化分析師激勵機製與倫理道德之間産生的矛盾,以及風險管理工具反而淪為金融係統的"減效裝置",進而積聚瞭更大的係統性風險等問題。作者對這種風險下蘊藏的巨大危機錶達瞭擔憂,並對如何防範和解決問題提齣瞭獨特的建議。 希望本書可以為國內的數量金融從業者、衍生品市場參與者以及所有希望進入這一行業發展的人們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同時也提醒我們牢記金融發展要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風險的本質,以降低下一場金融風暴到來的可能性。 |
| 目錄 |
緻謝 關於作者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早期的模型 1 金錢的魔力 4 金本位製 6 自然體係 9 理論基礎 12 尋找均衡 13 內涵價值 15 第2章 走嚮未知 19 投機理論 25 有效市場 28 非理性市場 30 非正態分布 33 精神上的病毒 35 第3章 風險管理 39 基本麵分析 42 “選美”比賽 44 技術分析 47 量化分析 50 相關性 53 重重疑慮 57 雙重有效 59 風險價值 61 混沌邊緣 64 第4章 市場締造者 67 期權 70 期權的類型 71 巴捨利耶的迴歸 73 終極機器 74 戰勝市場 77 對衝 81 數學的爆發 84 無風險 86 正反饋 87 第5章 金融衍生品 91 行權時間 95 決策成本 98 新品種期權 99 Delta並非萬能 102 再談市場風險價格 103 激情與瘋狂 105 偉大與荒謬 107 資産組閤 110 模型濫用 111 擊鼓傳花 113 貨幣緊縮 116 第6章 量化分析師 119 量化分析師的薪酬為何這麼高 125 量化分析師與監管者 131 作傢與經濟學 132 耀眼的科學 136 機器人 138 全球大腦 140 金融創新 143 第7章 模型更新 149 煙霧之謎 152 預測校準 156 睏惑之源 158 模型風險 161 盲目飛行 162 第8章 玩具模型 165 一個綫索 170 迴到本源 172 利率模型 174 一個參照 177 數學化原因 181 量子金融 183 混亂與秩序 185 第9章 濫用係統 189 練習1:交易新手 191 練習2:對衝基金經理 194 練習3:風險經理人 198 3A等級 203 減效裝置 205 第10章 係統性威脅 211 預見 216 麥高芬 218 流動性謊言 222 10.4韆萬億美元 225 仿生手 228 係統(約翰·勞vs.艾薩剋·牛頓) 230 尾聲 保持簡約 233 量化分析師:數學甜心 236 監管者:去冰島吧 237 經濟學傢:醒醒吧 239 銀行:學會失敗 241 交易員:為什麼我的奬金是負數 242 記者:注意破壞者 244 教育者:數量和質量 246 政治傢:為金融體係創建FAA 246 我莊嚴宣誓 248 核的選擇 250 譯後記 255 參考文獻 256 |
| 編輯推薦 |
| 投資顧問和基金經理希望你不要讀這本書,金融方程式的多種解法,量化分析師的工具箱 |
“金融方程式:數量金融的應用與未來”這個書名,聽起來就有一種撥開迷霧、直擊本質的感覺。我一直覺得,金融世界就像一個巨大的、由無數變量組成的復雜係統,而數量金融,就像是解開這個係統謎題的鑰匙。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配色也很有現代感,給人一種專業、可靠的印象。我個人對數據分析和建模在金融領域的應用非常感興趣,也一直想深入瞭解量化金融究竟是什麼,它又是如何被應用於實際市場的。我特彆期待這本書能夠解釋清楚那些聽起來高大上的金融模型,比如 Black-Scholes 模型,或者一些常見的量化策略,並且能有清晰的圖錶和案例來輔助理解。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更能給我一些關於如何將這些數量方法應用到實際投資中的指導,讓我能夠更好地把握未來的金融市場動態。
評分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被它“金融方程式”這個充滿力量的標題所吸引。我理解的金融,從來不是靠直覺或者經驗就能玩轉的,它背後一定隱藏著更深層次的邏輯和規律。這本書的副標題“數量金融的應用與未來”,更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理論讀物,更像是一本實操指南。我一直對如何用數學工具來分析金融市場感到好奇,尤其是在金融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數據驅動的決策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那些復雜的金融模型是如何被構建齣來的,它們是如何在實際交易中發揮作用的,以及未來量化金融的發展趨勢。我甚至想象著書中會有一些關於算法交易、高頻交易的介紹,或者一些關於如何利用大數據分析來發現市場機會的案例。這本書的尺寸和重量都比較閤適,拿在手裏很有分量,讓人覺得內容一定很充實,我迫不及待地想在裏麵尋找我一直渴望的知識。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給人一種冷靜而智慧的感覺,深邃的藍色與金色的綫條交織,仿佛預示著深奧的金融智慧。書名“金融方程式”直擊瞭金融世界的本質,我一直認為,金融的背後必然隱藏著一套嚴謹的數學和邏輯體係,而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提供瞭一把探索這套體係的鑰匙。副標題“數量金融的應用與未來”更是讓我眼前一亮,它不僅僅聚焦於現有的應用,更將目光投嚮瞭未來,這正是我所期待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那些在金融市場中被廣泛應用的數學模型和統計方法,例如如何用概率論和統計學來分析股票價格的波動,如何構建量化交易策略來獲取超額收益,以及如何利用機器學習等新興技術來預測市場趨勢。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解釋,豐富的案例,甚至是一些可以實踐的代碼示例,讓我能夠真正地將數量金融的知識轉化為投資的實戰能力。
評分這本書的氣質就和它的書名一樣,充滿著一種數學的嚴謹和對未來的探索。我一直覺得金融市場不僅僅是資金的流動,更是無數數據和概率的博弈。這本書的標題“金融方程式”就直擊瞭這個核心,我猜測它會深入剖析那些隱藏在繁榮錶象下的數學模型和統計規律。我對量化投資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但很多時候感覺門檻很高,不知道從何下手。這本書的副標題“應用與未來”則給我指明瞭方嚮,我希望它能不僅介紹理論,還能提供一些在實際中可行的操作方法,比如如何構建交易策略,如何進行風險管理等等。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翻開這本書,看看它能否為我揭開量化金融的神秘麵紗。我注意到這本書的裝幀質量相當不錯,紙張的質感也很好,閱讀起來應該會是一種愉快的體驗。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地介紹量化金融的書籍,這本書看起來非常符閤我的需求,希望它能夠成為我學習量化金融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很有吸引力,采用瞭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金色的幾何圖形,營造齣一種專業且充滿未來感的氛圍。封麵上“金融方程式”幾個大字十分醒目,旁邊輔以“數量金融的應用與未來”的副標題,讓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本關於金融科技和量化分析的書籍。我一直對金融領域的數據分析和模型構建很感興趣,但之前接觸的資料大多比較零散,缺乏係統性的梳理。《金融方程式》這個書名本身就帶有一種嚴謹和科學的意味,讓人期待它能提供一套清晰的框架和方法論,幫助讀者理解金融世界背後的數學和統計邏輯。書的定價也比較適中,我是在一次圖書促銷活動中發現它的,當時還附贈瞭一些學習資料,感覺物超所值。我特彆留意瞭作者的背景介紹,雖然不是完全瞭解,但從簡介中可以看齣作者在金融和學術界都有一定的造詣,這讓我對書籍內容的深度和專業性有瞭更高的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淺齣地講解量化金融的核心概念,並且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應用案例,讓我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聯係起來,真正理解數量金融在現代金融市場中的重要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