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人的美德:仁
定价:29.80元
作者:刘余莉,焦国成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201082820
字数:
页码:15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人的美德:仁》分为三部分:部分从“仁”的字形说起,告诉读者对人对事要保持一颗仁心,并对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该“仁”德提出了具体要求和践行方法。第二部分由名句名段构成。第三部分选取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美教师张丽莉”“保姆坚持5年照顾雇主遗弃女儿,举债为其看病”等中华传统美德典型故事、建党以来的英雄人物、“感动中国”人物以及历届“道德模范”的故事释义中华美德。《中国人的美德:仁》阐述对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道德准则,通过故事对青少年读者进行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教育,帮助其提升道德素养。
目录
辑 解析篇
仁的含义及其历史演变
仁的一般要求
当代人如何践行“仁”
第二辑 菁华篇
背诵部分
熟读部分
第三辑 范例篇
行仁之政——齐景公
“誉满杏林”三国名医董奉
以己正人.庇荫子孙——范纯仁家风
仁恕雅量的君子——韩琦
平民慈善家——柳毓富
一碗面感动一座城
“板凳妈妈”——许月华
为救白血病男孩推迟婚期的好女孩——向雪敏
草原曼巴——王万青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人民的好公仆——陈淳
免费赡养老人的煤老板——丁玉龙
“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胡忠、谢晓君
克己行仁的好大姐——胡玉荣
浙江“富二代”女孩——周晓丽
“还债局长”——胡丙申
巴士英雄——陈乐平
美支教老师——孙影
丹顶鹤女孩——徐秀娟
倾情自然的“富二代”——李理
奉献山区的残疾教师——孙克会
拾荒助贫——孤寡老人刘盛兰
用生命铸师魂——乡村老师苏瑛
拾荒捐赠阅览室——老党员刘图恥
无私捐米的耄耋老将军——张玉华
坚定的承诺——张兰萍
感恩的小吃店主——胡来义
“仁心廉医”——袁琨
美的保姆——陈水凤
作者介绍
文摘
,始于事亲——从践行孝道人手。家庭中的爱是其他爱诞生的源泉。若试图培养对他人、他物的爱必须首先体会家庭之中爱的力量,所以践行“仁”的首要方法便是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友爱姐妹。而施行孝悌之道并非漫无边际,无处着手,实际在日常的生活中行孝悌便触手可得。作为子女,首先要多关心问候父母,其实一句简单的问候,一次真挚的关怀就能温暖父母的心。除了要多关心问候父母之外,在父母身体抱恙时要服侍在侧,不能有丝毫怨言。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父母可以无怨地照顾抚养子女,子女更应以双倍的爱心加以偿还,这样才算是尽到孝道。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林斌强,他用自己双肩回报母亲对他的恩泽,寸步不离地看护,无怨无悔地报答,这些都是至孝的表现.无不让人动容。后孝敬父母要真正做到让父母唯其疾之忧。不要做让父母担心的事情,做好本职T.作、积极进取、努力上进也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
第二,克己约己——远离不良诱惑。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社会中的不良诱惑层出不穷。若想践行“仁爱”的精神,务必要克己约己,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即视听言动都要符合社会所制定的行为规范。特别是要纯净自身对网络文化的吸收,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量杂多庞大,所以,应该学会规范使用网络工具,远离、暴力、空虚的文化诱惑,切实从言行规范上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如同《弟子规》所倡导的:“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从约己方面贯彻“仁爱”的施行。
第三,推己及人——切勿损人利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时刻谨记多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千万不要强加给他人。如同《弟子规》中明确提及的“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急速已”。所以这条推己及人的方法可以看做是贯彻“仁爱”底线的方法,但同时又行之有效的办法。要学会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样人与人之间自然会减少很多争斗与烦恼。比如,希望别人搀扶自己的父母,自己便要先学会搀扶别人的父母。不希望别人在你困境时落井下石,那么对待别人的困境就要先学会雪中送炭。在这个世间并非没有爱,而是缺少爱的传递。
第四,热心公益——以天下事为己任。单个的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社会是由单个的具体的人组建的集合,不是一个抽象而空洞的概念。因此社会公益并非是以社会为主体,其真正的主体是具体到我们每一个社会中的人。那么显而易见,热心公益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
序言
辑 解析篇
仁的含义及其历史演变
仁的一般要求
当代人如何践行“仁”
第二辑 菁华篇
背诵部分
熟读部分
第三辑 范例篇
行仁之政——齐景公
“誉满杏林”三国名医董奉
以己正人.庇荫子孙——范纯仁家风
仁恕雅量的君子——韩琦
平民慈善家——柳毓富
一碗面感动一座城
“板凳妈妈”——许月华
为救白血病男孩推迟婚期的好女孩——向雪敏
草原曼巴——王万青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人民的好公仆——陈淳
免费赡养老人的煤老板——丁玉龙
“草根慈善家”——阿里木
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胡忠、谢晓君
克己行仁的好大姐——胡玉荣
浙江“富二代”女孩——周晓丽
“还债局长”——胡丙申
巴士英雄——陈乐平
美支教老师——孙影
丹顶鹤女孩——徐秀娟
倾情自然的“富二代”——李理
奉献山区的残疾教师——孙克会
拾荒助贫——孤寡老人刘盛兰
用生命铸师魂——乡村老师苏瑛
拾荒捐赠阅览室——老党员刘图恥
无私捐米的耄耋老将军——张玉华
坚定的承诺——张兰萍
感恩的小吃店主——胡来义
“仁心廉医”——袁琨
美的保姆——陈水凤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简直如同一股清流,在浩瀚的书海中独树一帜。作者并没有采取那种空洞的说教,而是将那些早已融入我们血脉的传统美德,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娓娓道来。读来时,我常常会心一笑,仿佛看到了儿时祖母讲述的那些古老传说,又或是眼前闪过了那些在生活中默默奉献的身影。它没有刻意去拔高,也没有强行灌输,只是用一种极其自然、亲切的方式,勾勒出“仁”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无论是邻里之间的互助,还是对待弱者的同情,亦或是对家国的忠诚,这些细枝末节之处,都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朴素的智慧。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绘人物时那种细致入微的笔触,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感同身受。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那些曾经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而有力,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如何更好地践行这份“仁”。
评分这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共鸣的书籍。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温柔的笔触,触碰到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它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没有冗长的理论堆砌,而是将“仁”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每一个读者都能在字里行间找到自己的影子。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回顾自己的人生,看到了那些曾经被给予的温暖,也看到了那些曾经付出的善意。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仁”在我们血脉中流淌的痕迹,以及这份美德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民族性格。这本书的语言充满了诗意和温度,读来让人感到温暖而舒心,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世界。它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人,更加懂得感恩与付出。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惊喜,在于它打破了我对传统美德的固有认知。我原本以为“仁”只是一种温良恭俭让的被动美德,但通过这本书,我发现“仁”更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担当,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承担。作者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展现了古今中外那些将“仁”付诸实践的杰出人物,他们的勇气、智慧和牺牲精神,无不让我肃然起敬。它让我明白,“仁”并非仅仅是口号,而是需要通过行动来证明的。书中的许多观点让我耳目一新,甚至有些颠覆了我过去的某些看法。它挑战了我,也鼓励了我,让我开始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下,依然坚守和践行这份珍贵的美德。
评分这是一部令人震撼的作品,它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宏大视角,深入剖析了“仁”在中国文化中的根源与演变。作者并非止步于对概念的解读,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历史长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历朝历代的政治实践,再到近现代的社会变迁,层层剥茧,揭示了“仁”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新的内涵,又如何在社会结构和个体行为中留下深刻烙印。我被书中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旁征博引的史料所折服,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者的论述逻辑严密,层层递进,将抽象的哲学理念与具体的历史事件紧密结合,使得“仁”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道德标杆,而是成为了一个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它让我看到了“仁”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也让我深刻理解了为何这份美德能够穿越千年,依然对中华民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一场智识与情感的双重盛宴。作者的语言功力着实了得,他能将深奥的哲学思想,用一种极其清晰、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仿佛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领读者一步步走进“仁”的殿堂。书中充满了睿智的见解和独到的分析,每一次阅读都能发现新的亮点。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仁”的引申和拓展,他不仅讨论了人与人之间的仁爱,更将其延伸到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的关怀,让我看到了“仁”的博大精深。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停下来思考,将书中的观点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进行深度反思。它不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老友,在静静地与我交流,启发我思考人生意义,引导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