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李存義武學輯注——三十六劍譜
定價:80.00元
作者:李存義著,閻伯群、李洪鍾校注
齣版社:北京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3048449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接近傳奇,從讀懂原著開始集天津中華武士會教範之精華
內容提要
建立於民國初年的中華武士會,在確立瞭形意、八卦、太極三大內傢拳格局的同時,把國粹武術普及到學校、軍隊,繼之上升為“國術”,其肇始之功當首歸李存義。然而,這位在北方武林享有盛名的一代大傢,其著作卻在今天少有齣版。本輯注收錄瞭李存義先生傳世的多部著述,原版影印對照簡體字版,並邀請中華武士會首批教員、李存義弟子閻道生之孫閻伯群,定興“李氏三傑”之一李星階曾孫李洪鍾閤力校注,參閱多種版本,加以詳明闡釋,確保內容正宗且。
目錄
章 總論第二章 分論
作者介紹
李存義(1847年—1921年),字忠元,河北省深縣南小營村人。少時傢貧,以幫人趕車為生。及長,習長短拳技並周遊各地。師從形意拳名傢劉奇蘭,並兼從董海川習八卦掌。後至保定開設萬通鏢局,兼收徒授藝。1900年,以53歲之齡,毅然投身義和團,手持單刀上陣,奮起抗擊外敵,一時間“單刀李”之名不脛而走。晚年棄鏢行,專誌授徒。1911年在津創辦中華武士會。於北方武術界威望甚高。李存義的形意拳特點鮮明,兼有河北、山西形意拳的傳承特徵,融閤瞭八卦掌、太極拳的一些技法風格,部分動作還保留瞭外傢拳械套路的影子。李存義先生的武學著述,在我國形意拳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在奠定河北形意拳理論基礎的同時,也促進瞭民國時期武術黃金時代的到來。
文摘
序言
這本《李存義武學輯注——三十六劍譜》的齣版,對於傳統武術愛好者來說,絕對是一件值得慶賀的大事。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武學傳承,離不開對經典著作的深入挖掘和解讀。李存義先生作為一代武術大傢,他的武學思想和實踐,對後世影響深遠。而“三十六劍譜”,作為他武學體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不言而喻。這本書的“輯注”形式,預示著它並非簡單的文本搬運,而是經過瞭嚴謹的學術研究和整理。我期待看到編校者們如何去梳理、考證、並用現代的語言去解釋那些古老的武術概念,讓這些珍貴的武學知識能夠被更廣泛地理解和傳承。單是這份對經典負責的態度,就足以讓我充滿信心,相信這本書會是一部極具價值的武學著作。
評分我最近入手瞭一本《李存義武學輯注——三十六劍譜》,拿到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不僅僅是書的重量,更是它所承載的厚重曆史和武學積澱。我雖然不是形意拳的科班齣身,但對中國傳統武術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喜歡那些有曆史淵源、有實戰價值的拳種和器械。李存義先生的名字,在武術界可謂如雷貫耳,他代錶瞭一個時代的武術精神。這本《三十六劍譜》的輯注版,讓我看到瞭整理者們對傳統武術傳承的這份執著和用心。我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更直觀地瞭解李存義先生在劍術上的造詣,學習那些可能已經失傳的技擊要訣。我猜想,書中的注釋和解說,一定會包含很多關於發力、身法、步法乃至心法上的獨到見解,這是普通武術書籍難以企及的。
評分說實話,我是抱著極大期待買下這本《李存義武學輯注——三十六劍譜》的。我本人是形意拳的愛好者,對李存義先生的敬仰之情溢於言錶,他的拳術造詣和武德一直是我學習的榜樣。之前就聽說過他精通多種兵器,尤其是劍術,但資料一直不多。這本集注的齣版,簡直是雪中送炭。從書的版式來看,編校者們應該做瞭大量的整理和考證工作,力求還原原貌。我特彆關注“輯注”二字,這意味著除瞭原有的劍譜,還會有大量的解釋、考證和闡釋,這對於理解武術的精髓至關重要。我希望通過這本書,不僅能學習到三十六劍譜的具體招式和用法,更能體會到李存義先生在講解過程中所蘊含的武學哲理和實踐經驗。想象一下,能夠親手翻閱並揣摩大師的劍術要訣,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武術傳承,真是令人激動不已。
評分我一直對民國時期的武術大傢們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實打實的拳師,他們的技擊之道,是如何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傳承下來的。最近偶然間看到瞭《李存義武學輯注——三十六劍譜》,雖然書名聚焦於劍譜,但李存義先生作為一代形意拳宗師,其武學思想定然是融會貫通的。我拿到書後,首先被它厚重的裝幀所吸引,一種古樸沉靜的氣息撲麵而來。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研讀,但光是翻閱目錄和前言,就能感受到編校者們的嚴謹態度和對武術研究的這份敬畏之心。他們對原著的考證、注釋、以及可能包含的圖譜,都傾注瞭大量心血,這對於我們這些武術愛好者來說,無疑是莫大的福音。我期待著能從中窺見李存義先生對三十六劍譜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如何將形意拳的勁力、身法、呼吸等精髓,融入劍術的練習之中。這不僅僅是一本武術技藝的書,更是一扇瞭解那個時代武術精神的窗口。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武術懷揣著深厚情感的愛好者,我一直關注著那些真正有分量的武學經典。李存義先生的名字,自然是繞不開的一座高峰。當得知《李存義武學輯注——三十六劍譜》齣版的消息時,我的內心是無比激動的。從書的裝幀和整體風格來看,就能感受到編校者們對待這份寶貴遺産的嚴謹與敬畏。我一直認為,武術的精髓在於“練”和“悟”,而好的注疏,就像一盞明燈,能夠指引我們少走彎路,更快地理解和體會其中的奧妙。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三十六劍譜”背後隱藏的技擊原理,以及李存義先生是如何將他的形意拳功夫融會貫通到劍術之中的。這不僅是對一種器械的學習,更是對一種武學思想的探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