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文化贸易研究报告(2014~2015)
定价:89.00元
作者:魏鹏举 李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097898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章 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总体分析,阐明了文化贸易研究的特殊意义,并利用现有数据介绍了我国文化贸易的竞争力情况,发现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很强,但是文化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较弱;第二章 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区域分析,通过海关贸易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我国文化贸易的主力仍然是经济发展比较好的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借助自身文化优势,正在慢慢获取更大的出口份额;第三章 主要国家的文化贸易竞争力,介绍了主要国家文化贸易的竞争力情况,以及这些国家文化贸易的特色;第四章 我国影视版权贸易发展专题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影视版权贸易的现状、特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第五章 进一步促进影视版权贸易的思路与对策,系统介绍了我国文化贸易分类标准,全面梳理了我国文化贸易政策,归纳了国家促进文化贸易发展的五个方面的政策,并系统描绘了这五个方面政策的演变趋势,发现我国的文化贸易政策的力度在不断加强,覆盖面在不断拓展。
内容提要
本书从文化贸易竞争力角度入手,全面整理了现有相关数据与资料,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文化贸易奠定了坚实基础。书中利用现有数据介绍了我国文化贸易的竞争力情况;分析了我国文化贸易的区域差异;介绍了主要国家文化贸易的竞争力情况以及文化贸易特色;系统分析了我国影视版权贸易的现状、特点、问题;系统介绍了我国文化贸易分类标准,全面梳理了我国文化贸易政策,归纳了国家促进文化贸易发展五个方面的政策,并系统描绘了这五个方面政策的演变趋势。
目录
章 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总体分析/001
节 国际文化贸易与竞争/001
第二节 中国文化贸易结构与问题/012
第三节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投融资状况/023
第四节 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总体情况/044
第五节 关于双边文化贸易影响因素的专门量化分析/086
第二章 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区域分析/117
节 研究意义/117
第二节 测量指标/117
第三节 数据来源及数据可靠性检测/119
第四节 分区域文化贸易竞争力状况/120
第五节 分省文化贸易竞争力状况/139
第三章 主要国家的文化贸易竞争力/189
节 创意产品与服务国际贸易的全球趋势/189
第二节 全球创意产业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印度/193
第三节 全球创意产业市场的主要竞争者——日本/205
第四节 全球创意产业市场的主要竞争者——韩国/217
第五节 全球创意产业市场的主要竞争者——美国/227
第六节 全球创意产业市场的主要竞争者——英国/238
第七节 全球创意产业市场的主要竞争者——德国/248
第四章 我国影视版权贸易发展研究/258
节 我国影视版权贸易发展现状/259
第二节 我国影视版权贸易现状/270
第三节 我国影视版权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278
第四节 他山之石:美国影视版权贸易发展分析/285
第五节 进一步促进影视版权贸易发展思路和对策/297
第五章 文化贸易政策/310
节 文化贸易统计框架研究/310
第二节 文化贸易优惠政策/322
第三节 总结/348
附 录/350
参考文献/434
有关文件/440
作者介绍
魏鹏举,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李兵,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专业而严谨的感觉,让我对《中国文化贸易研究报告(2014~2015)》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在于报告是否能呈现出中国文化贸易在2014-2015年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具体挑战与机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接受模式都在快速变化,报告能否捕捉到这些变化对文化贸易的影响?比如,数字媒体的兴起,是否为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带来了新的渠道和可能性?同时,文化多样性的呼声日益高涨,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如何克服文化隔阂,实现有效的沟通?我希望报告能就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具有建设性的见解。此外,报告是否会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贸易中的潜力?或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在现代商业模式下进行有效的转化和推广,是否有相关的案例分析?总而言之,我希望这份报告能提供一份既有理论高度,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的深刻洞察。
评分翻开这本《中国文化贸易研究报告(2014~2015)》,我期待的是一份能够触及中国文化“走出去”深层逻辑的分析。2014-2015年,恰逢国家大力倡导文化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时期,报告中若能展现出这一宏观政策背景如何转化为具体的文化贸易实践,那将极具价值。我希望看到的是,报告不仅仅是描述“有什么”在贸易,而是更深入地探究“为什么”以及“如何”进行贸易。例如,报告是否会分析中国在哪些文化领域具有比较优势?这些优势是如何形成的?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如何定位自己,以区别于竞争对手?我非常好奇,在当时,“中国制造”的文化产品,例如电视剧、电影、图书、音乐等,在国际上是否已经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市场认可度?报告有没有对这些具体的文化产品类别进行分类分析,揭示其各自的贸易特点和发展趋势?而且,如果报告能引用一些学者的观点、行业专家的访谈,或者对成功走出去的文化企业的案例进行深度剖析,那将为我提供更丰富、更立体的认知。
评分这本《中国文化贸易研究报告(2014~2015)》的出现,对于任何一个希望理解中国软实力输出战略的读者来说,都堪称是一场及时雨。2014-2015年,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对外贸易的动向,无疑是观察这一宏观趋势的重要维度。我特别关注的是,报告是否能呈现出文化贸易在当时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度,以及它在国家整体对外贸易结构中的地位。我想象着,报告中可能会包含大量的图表和数据,用来量化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额、进口额,以及贸易差额的变化。这些数据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市场接受度、品牌影响力以及竞争态势?我期待报告能不仅仅停留在数字的呈现,更能对这些数字背后的原因进行多角度的解读。比如,是否会分析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对文化贸易的影响?是否会探讨中国文化产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准入情况?又或者,是否存在一些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差异沟通等方面的挑战,并在报告中有所提及?
评分这本书刚入手,就被厚重的质感吸引了。我一直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它如何走向世界抱有浓厚兴趣,而“中国文化贸易研究报告(2014~2015)”这个书名,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它似乎是一份扎实的、基于数据的分析,为我提供了一个窥探过去两年中国文化贸易脉络的窗口。从内容上来说,我期待它能深入剖析2014年至2015年间,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分析其增长点、瓶颈,以及背后的驱动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在那个特定的时间段内,哪些文化领域(比如影视、出版、动漫、游戏、艺术品等)表现尤为突出,又有哪些新兴的力量正在崛起。报告里是否有对具体案例的深入研究?是否能展现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或项目的成功经验或教训?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知道的。而且,作为一份研究报告,逻辑清晰、数据翔实是必不可少的,我希望能看到严谨的分析框架和有力的论证,帮助我构建起对那个时期中国文化贸易的宏观认知。
评分阅读《中国文化贸易研究报告(2014~2015)》的初衷,是想了解中国文化产业在那个特定时期,如何在全球舞台上展现自身价值。我设想,这份报告或许能为我揭示出,中国文化贸易在2014-2015年期间,在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轨迹。我尤其期待的是,报告能否深入分析中国文化贸易的“质量”而非仅仅是“数量”。这意味着,除了关注贸易额的增长,更能评估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它们在海外市场上的品牌形象和文化附加值。报告中是否会有对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壁垒、跨文化传播策略等关键问题的探讨?我希望能从中找到关于如何提升中国文化产品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和影响力的真知灼见。如果报告中还能包含对未来趋势的预测,或者为文化产业的从业者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策略和建议,那这份报告的价值将更为显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