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7年中國小麥質量報告
定價:68.00元
作者:王步軍
齣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11635327
字數:150000
頁碼:9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2017年中國小麥質量報告》根據品種品質分類,按強筋小麥、中強筋小麥和中筋小麥編輯質量數據,每份樣品給齣樣品編號、品種名稱、達標情況、樣品信息和品質數據信息。
《2017年中國小麥質量報告》科學、客觀、公正地介紹和評價瞭2016—2017年度中國主要小麥品種及其産品質量狀況,為從事小麥科研、技術推廣、生産管理、收貯和麵粉、食品加工等産業環節提供小麥質量信息。通過種糧大戶抽樣送樣,本質量報告中增加瞭樣品來源信息,實現種糧大戶和用麥企業有效對接。對農業生産部門科學推薦和農民正確選用優質小麥品種,和加工企業選購優質專用小麥原料,市場購銷環節實行優質優價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1 總體狀況
1.1 樣品分布
1.2 總體質量
1.3 達標質量
1.4 強筋小麥、中強筋小麥和中筋小麥典型粉質分析與拉伸分析
2 強筋小麥
2.1 品質綜閤指標
2.2 樣本質量
3 中強筋小麥
3.1 樣品綜閤指標
3.2 樣本質量
4 中筋小麥
4.1 樣品綜閤指標
4.2 樣本質量
5 附錄
5.1 麵條製作和麵條評分
5.2 關於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用優質強筋小麥
5.3 關於中強筋小麥和中筋小麥
參考文獻
剛拿到這本書,還沒來得及細讀,但僅僅是翻看目錄和一些章節標題,就足以讓我對其中的內容産生瞭極大的興趣。比如,其中一個章節似乎在探討不同地區小麥的蛋白質含量差異,這讓我聯想到,這可能不僅僅是關於食物本身的化學成分,更是背後復雜的農業生態係統以及種植技術差異的體現。想象一下,書中會詳細介紹哪些因素導緻瞭這種差異?是水土流失,還是肥料的使用?又或者是不同氣候條件下,小麥基因的自然選擇?我甚至可以預見到,書中可能會穿插一些引人入勝的案例研究,講述某個地區如何通過科學的方法,顯著提升瞭當地小麥的品質。這不僅能為農業生産者提供寶貴的經驗,也對消費者瞭解自己所食用的糧食來源有瞭更深的認識。同時,書中對“質量”的定義,我猜測也不會僅僅局限於蛋白質或澱粉含量,可能還會涵蓋口感、加工性能、甚至是一些更深層次的健康指標。這本書似乎在用一種非常科學且係統的方式,去揭示中國小麥産業的現狀,並可能指引未來的發展方嚮。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我非常喜歡,那種樸實中透著一絲嚴謹的風格,讓我立刻對即將翻開的內容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雖然書名直接點明瞭主題,但內心的好奇驅使著我去探索,究竟“2017年中國小麥質量”這個看似枯燥的領域,能夠展現齣怎樣的數據、分析和洞察?我猜測,這本書很可能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數字堆砌,而是背後隱藏著大量實地調研、科學檢測以及可能與農民、企業、科研機構的深入溝通。我期待看到關於不同區域小麥品種的産量、營養成分、抗病性、以及加工適應性等方麵的詳細對比,或許還能瞭解到一些影響小麥質量的自然因素,例如氣候、土壤條件,甚至是人為的種植管理技術。如果書中還能涉及一些對未來小麥種植趨勢的展望,或者提齣一些改善小麥質量的可行性建議,那就更令人驚喜瞭。總而言之,我從封麵和書名中感受到的,是一種對中國農業根基的關注,以及對“品質”二字不懈追求的精神,這讓我對閱讀這本書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農業數據的報告,更像是一份關於中國糧食安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深度調研。我猜想,其中肯定包含瞭大量的實地考察數據,比如在不同省份、不同農場的樣本采集,以及在專業實驗室進行的詳細檢測。書名中的“質量”二字,在我看來,含義非常廣泛,它可能涉及到小麥的物理指標,如粒重、容重,也可能包括化學成分,如蛋白質、澱粉、脂肪、維生素等,甚至可能還延伸到微生物的安全性以及農藥殘留等更關鍵的方麵。我特彆期待書中能有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分析的部分,例如,找齣影響小麥質量的關鍵因素,並提齣相應的改進措施。此外,書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小麥的加工性能,比如麵粉的筋度、吸水率、以及烘焙時的錶現?這些對於食品加工行業來說至關重要。如果這本書還能提供一些關於2017年整體小麥市場動態的分析,或者對未來小麥産業發展趨勢的預測,那就更具價值瞭。
評分拿到這本書,雖然還沒能深入閱讀,但書名本身就勾起瞭我濃厚的興趣。我個人對農業領域的瞭解不算特彆深入,但一直以來都非常關心糧食的品質和安全問題。“2017年中國小麥質量報告”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專業性和權威性。我很好奇,書中會如何定義“小麥質量”?是單純的産量數據,還是更深層次的營養成分分析?我猜想,這本書裏一定包含瞭大量關於小麥的物理指標,比如籽粒飽滿度、水分含量、雜質率等等,這些基礎數據對於瞭解小麥的優劣至關重要。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涵蓋一些更具科學性的內容,比如不同品種小麥的蛋白質含量、氨基酸組成、以及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等。如果書中還能涉及到小麥在病蟲害抗性、以及對不同氣候條件的適應性等方麵的研究,那就更加難得瞭。我希望這本書不僅能提供數據,還能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的解讀,從中提煉齣影響小麥質量的關鍵因素,並或許能夠為未來的農業生産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建議。
評分這是一本聽起來就充滿信息量和專業性的書籍。書名“2017年中國小麥質量報告”直接點明瞭其核心內容,但我的好奇心讓我想要進一步探究其內在的細節。我猜想,這本書很可能不僅僅是羅列數據,而是對2017年中國小麥的質量進行瞭全麵、係統性的評估。這種評估可能涵蓋瞭從産地的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到具體的種植技術、施肥灌溉,再到收割、儲存等一係列環節對小麥質量的影響。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關於不同區域、不同品種小麥在蛋白質含量、麵筋強度、容重、以及可能存在的農藥殘留等方麵的詳細數據和比較分析。此外,作為一本“報告”,我猜測其中必然包含對這些數據的專業解讀,比如,找齣影響小麥質量的關鍵瓶頸,並可能提齣一些針對性的改進建議。或許,書中還會涉及到小麥的加工用途,例如,分析不同質量的小麥在製作麵粉、麵包、麵條等食品時的錶現差異。這本書無疑是為關注中國農業、食品安全以及糧食産業發展的人士量身打造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