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非视觉太极——太极拳劲意图解
定价:158.00元
作者:万周迎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304945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陈照奎—杨文笏一脉陈式太极拳精要
磨盘桩、鹤形桩、二郎担山桩等内功
呼吸开合,内劲缠丝,按图而动
为膝盖损伤等运动伤害提供解决方案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讲解陈照奎—杨文笏一脉陈式太极拳的内功、心法、劲法等。介绍了非视觉太极的故事、流派传承等背景;分桩功和缠丝两个部分,讲解了陈式太极拳的独特练法;教授了太极七式、太极十三式,两种套路功法;还提示了太极拳练习的风险、注意事项、常见错误的预防和改正。
目录
推荐阅读
序一
序二
自序
非视觉太极的故事
缘起
传承
路在何方
弘扬
动静桩功
混元桩
开合桩功
磨盘桩
二郎担山桩
鹤形桩
缠 丝
瓦垄手
顺逆缠丝
太极七势问道
侠友太极问道拳概述
动作详解
三种练法
太极十三势
太极十三势解
图说太极十三势
十三势练法
练习太极拳的风险
外伤类
如何防止膝关节损伤
内伤类
附 录
学员习拳感悟
非视觉太极摄影展
太极拳文化经典选编
作者介绍
万周迎,当代知名太极拳家、太极养生专家,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祁家通臂拳第八代传人。北京侠友太极书院创始人。师从陈式太极拳大师杨文笏。
热心慈善事业,义务传授盲童、聋哑、留守儿童太极功夫。现为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侠友心?太极梦”项目负责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华社、中新社、BBC等上百家中外媒体多次报道其慈善事迹。
在多年传授学员、弟子的过程中,万老师潜心摸索,总结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综合理念,提出“医武相合、以身证道”和“非视觉太极”的宗旨。用科学、合理、自然的方式,教授太极拳。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认为,太极拳的魅力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的渗透,而不仅仅是套路招式的堆砌。市面上很多太极拳的书籍,往往侧重于动作的分解和要领的讲解,这固然重要,但总感觉缺少了一份“神”韵。真正的高手,他们的太极拳是活的,是随着呼吸、随着意念而流动的,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言语和图解完全传达的。万周迎先生的《非视觉太极》,这个书名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对太极拳更高层次的追求,一种超越表象的探索。我曾无数次在练习中思考,那些口传心授的“耳听八方”、“气沉丹田”、“身如转轮”等说法,究竟该如何去具体实践?它们并非仅仅是物理上的描述,更是一种内在的感知和调控。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深入的解读,如果能教会我如何在没有外在视觉引导的情况下,通过内在的感受去调整身体姿势、去调动内在力量,去实现太极拳的“以意导气,以气运身”,那将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的宝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新的认知维度,让我对太极拳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太极拳的理解都建立在视觉的基础上,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看着各种教学视频来学习。但有时我会觉得,这种学习方式似乎总是在模仿一种“形式”,而未能真正触及太极拳的“内在”。我常常在想,那些真正的太极大师,他们在练习时,是否还会依赖视觉?抑或,他们已经进入了一种更加深层、更加内在的感知境界?“非视觉太极”这个书名,如同一声低语,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它预示着一种超越表象的学习方式,一种更侧重于身体内在感受的探索。我非常想知道,作者万周迎先生将如何打破我们对太极拳的固有认知,如何用文字引导我们去“听”身体的声音,去“感受”能量的流动,去在没有具体视觉提示的情况下,捕捉并运用太极拳的“劲”和“意”。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太极世界,一个更加注重内在修炼的可能性。我期待它能为我的太极之路带来新的启发和方向。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武术充满敬畏的读者,我一直对太极拳那种“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独特魅力深深着迷。然而,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我时常会遇到一个瓶颈——动作的表象似乎掌握了,但那种内在的、绵延不绝的“劲”却难以体会。很多时候,我感觉自己只是在机械地模仿,而未能真正领悟到太极拳的核心精髓。万周迎先生的《非视觉太极——太极拳劲意图解》,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探索性。它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似乎在告诉我,太极拳的真谛并非仅仅在于眼睛所见,更在于身体的内在感知和意念的引导。我无比好奇,作者将如何用文字去描绘那些超越视觉的体验,如何教会我如何在没有具体形体参照的情况下,去调动内在的“意”,去生成和运用“劲”,从而达到太极拳的至高境界。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指导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邀约,邀请我去探索太极拳更深层、更内在的奥秘。
评分我是一名资深的太极拳爱好者,练习多年,也拜访过不少名师,但即便如此,总感觉太极拳的境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曾听过一些老前辈说,练到一定境界,就不需要看招式了,全凭感觉。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但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找到真正能引导我进入这种“凭感觉”状态的方法。大多数的教学,无论多么细致,都还是会回到“你看,这个动作应该是这样的”的范畴。而“非视觉太极”,这个概念恰恰击中了我的痛点。我渴望理解,如何在失去视觉参照后,依然能够精准地控制身体的每一个细节,如何在内心深处去感知那股“劲”的生成和传递。这本书能否帮助我打开感官的另一扇窗,让我用身体去“听”音乐,用内在的感知去“看”招式?我非常好奇作者万周迎先生将如何解读太极拳中的“意”,如何将其与“劲”巧妙地结合,从而创造出一种不依赖视觉的训练体系。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太极世界,让我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神”与“气”。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我了。“非视觉太极”——光是这四个字,就已经勾勒出了一种别样的太极意境。我一直对太极拳抱有浓厚的兴趣,也尝试过一些教学视频和线下课程,但总感觉隔靴搔痒,似乎总抓不住那股“劲”的精髓。很多时候,即便动作模仿得再像,身体也只是在机械地重复,而内心的那份圆融、那股绵延不绝的力量感,却始终难以体会。我常常想,如果太极拳不仅仅是眼睛看到的形状,而是身体能切身感受到的流动,那该是多么奇妙的体验?万周迎先生的这本书,似乎正是一扇通往这个神秘领域的门。我非常好奇,他将如何用文字去描绘那些超越视觉的感受,如何去引导读者用心去体会,去感受身体内部能量的流转,去捕捉那“意”在“劲”中的微妙变化。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就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让我看到了探寻太极真谛的希望。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如何在没有具体视觉参照的情况下,去领悟太极拳的核心,去达到那种“心领神会”的境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