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土地(精装) 九州出版社

人与土地(精装) 九州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阮义忠 著
图书标签:
  • 土地
  • 人文地理
  • 民俗
  • 文化
  • 九州出版社
  • 精装
  • 中国地理
  • 地域文化
  • 风土人情
  • 社会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北京群洲文化专营店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47660
商品编码:29781454917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人与土地(精装)

定价:58.00元

作者:阮义忠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08476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摄影教父”阮义忠
广受赞誉的摄影经典代表作
深情细腻的镜头,留存台湾乡土渐渐消逝的人情风景
温柔简净的文字,讲述照片背后人与自然的亲密依存

内容提要


《人与土地》是有“中国摄影教父”“台湾布列松”之称的阮义忠先生*为的摄影系列。书中照片拍摄于1974~1986年,展现了台湾乡村正在逐渐消失的人情与风景。《人与土地》系列作品中有12幅被巴黎现代美术馆珍藏。
  那时候没有任何旅游指南,阮义忠依靠一本台湾客运路线图,走遍岛上大大小小的角落,在都市的触须探达之前,记录下乡民*朴素的日常生活。这是人与自然还亲密依存的年代,人们在土地上成长、劳作,视勤俭与坚韧为生活的信仰,又*终归宿于土地。

目录


单元 成长
恒春放牛的祖孙 -10
美浓,回家的小孩 -14
忆浣衣图与二位友人 -18
多纳的夜明珠 -22
桃源村的过客 -26
血缘与亲情 -30
会回来的才让它离巢 -32
埔里的两兄弟 -36
都兰的蔗香 -40
二龙村的井田 -44
车城的海角几号 -48
心有灵犀一点通 -52
迷你小学的升旗典礼 -56
比利良的后人家 -60
品出输的甘味 -62
月光下的好故事 -66
澳花的三代同洗 -68
大地游戏与口琴舞 -72
鹿港的午餐 -76
永靖的好德之家 -80
双双对对的身影 -84
深山小学的算术课 -88
告别童年 -92
第二单元 劳动
布农人的床头话 -98
被爱串起的一家子 -102
风柜的蒙面女 -104
农妇的雕像 -108
山的另一边 -112
头社的米真香 -116
播种与传承 -120
消失的风景 - 122
红叶的一家四代 -126
摄影就像双面镜 -130
寂静的天地 -132
芦洲的沧海桑田 -136
花生田的乐章 -140
流笼里的农夫 -144
二水乡的十字路口 -148
碧侯村的浓烟 -152
西螺的惜福老人 -156
垦丁农场的孤单女工 -160
水埯的鹦鹉鱼 -164
兰屿的包袱 -168
蔺草的清香 -172
凤梨田的背影 -176
赛嘉村民的笑容 -180
第三单元 信仰
庙祝与小孩的对弈 -186
安平古堡的摆渡 -190
多纳的哺乳图 -192
苏厝的陆上行舟 -196
摄影与信仰 -200
北港的妈祖信徒 -204
多纳天主堂的小孩 -206
关庙的把关老妇 -210
在武界祈祷 -212
比利良的桂冠 -216
兰屿的白日梦 -220
和真诚 -222
美浓的伯公坛 -226
渐行渐远的朋友 -230
兰屿的头发舞 -234
旗津的酬神戏 -238
在利稻忏悔 -242
爸爸捕鱼去,为什么还不回家 -246
看守员与诗人 -250
举手宣誓或去煞仪式 -254
农夫与稻草人 -258
第四单元 归宿
光阴流逝中的光影 -264
头城竹器匠 -268
这世人和下辈子 -272
祖母和孙女的答案 -274
美而险的景与色 -278
灵魂的肖像 -282
永远的老师 -286
走入未知的旅程 -288
台上台下都是戏 -292
长白山上的日落与日出 -296
永浴爱河的人瑞 -300
空荡的告别式现场 -302
有葬礼和没有葬礼的死亡 -306
人生飨宴 -310
梦中梦 -314
离家或是返乡途中 -318
孩子,你记不记得 -320
走回童年之路 -324

作者介绍


阮义忠
  摄影家、摄影评论家,阮义忠摄影人文奖创始人。1950年生于台湾宜兰县。1972年于英文《汉声ECHO》杂志社工作,开始拍照。四十年来先后出版《人与土地》、《失落的优雅》、《正方形的乡愁》等十本摄影集,并于世界多国个展。论著《二十位人性见证者:当代摄影大师》、《摄影美学七问》被视为华人世界摄影启蒙书。创办的《摄影家》杂志被誉为*人文精神的摄影刊物之一。1988年开始于台北艺术大学美术系任教,2014年以教授资格退休。1999年台湾发生921大地震之后,成为台湾佛教慈济基金会的志工。近年来于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深圳商报、生活月刊等媒体撰写专栏,并在大陆各城市开设摄影工作坊。

文摘


序言



《人与土地》精装本,由九州出版社隆重推出,是一部深刻探究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复杂而悠久关系的史诗巨著。本书不局限于任何单一的文化视角或历史时期,而是以宏大的视野,穿梭于古今中外,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了土地如何塑造人类文明,又如何被人类反过来改造、利用乃至耗竭的壮丽过程。 本书的叙述并非线性,而是如同一张精密的网,将地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乃至哲学等多个学科的洞见编织在一起。它从人类最原始的生存需求出发,探讨了早期人类如何依循河流、森林、草原的脉络,寻觅食物、水源和庇护所,土地的馈赠是他们生存的根基。无论是穴居山洞的原始部落,还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土地都以其无私的慷 予,孕育了生命的最初火种。作者细腻地描绘了土地形态的多样性——肥沃的冲积平原如何催生了早期文明的曙光,如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险峻的山脉和广袤的沙漠又如何塑造了独特的文化基因,如喜马拉雅山脉下的藏族文化,戈壁荒漠中的绿洲城邦。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土地的意义和人类与之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的起源是人类与土地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本书详尽地阐述了从采集狩猎到定居农耕的伟大转型。种子如何在土地的怀抱中生根发芽,作物如何在一季又一季的耕耘中生长,这些都凝聚着先民的智慧与辛劳。土地不再仅仅是自然的恩赐,更是劳动创造价值的载体。本书深入分析了不同农业文明的兴衰,如中国的小农经济,欧洲的庄园制,它们都深刻地反映了土地所有制、耕作技术以及人口压力对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土地的分配不均、土地的兼并,也由此成为社会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根源,深刻影响着王朝的更迭和国家的命运。 本书并没有停留在物质层面,它更深入地探讨了土地的精神意涵。土地不仅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承载着人类情感、记忆和身份认同的独特空间。祖先的坟墓、童年的故乡、历史的遗迹,都与土地紧密相连,构成了人类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引用了大量古代诗歌、歌谣、民间传说,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对土地的眷恋、敬畏与热爱。山川河流被赋予神性,土地被视为母亲,这些都体现了人类在与土地的共生关系中,形成的深层精神寄托。这种与土地的情感联系,是人类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的重要动力。 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了人类与土地的关系。机器的轰鸣取代了牛羊的嘶鸣,工厂的烟囱刺破了蓝天。本书详细剖析了工业化进程对土地造成的巨大影响。大规模的城市扩张、矿产资源的疯狂开采、森林的砍伐,使得土地的生态系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土地的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的锐减,这些严峻的现实都在书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作者并未回避资本逐利和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而是力图展现一个更加复杂和多维度的视角,理解土地资源如何在工业化浪潮中被加速消耗,以及这种消耗对人类长远生存造成的潜在威胁。 进入现代社会,土地的意义更加多元化。土地不仅是生产资料,更是商品、是投资,是城市发展的空间,是生态保护的区域。本书探讨了土地商品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快速流转,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如房价飞涨、城乡差距扩大、农民的土地权益等。同时,本书也关注了土地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修复、绿色农业、湿地保护、国家公园的建立,这些都代表了人类在认识到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重要性后,所做出的努力和尝试。作者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土地政策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在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挑战时,人类探索与土地和谐共生的多种可能。 《人与土地》的叙事视角是动态的,它捕捉到了土地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呈现出的丰富肌理。它关注了那些默默耕耘的农民,他们用汗水滋养着土地,土地也回馈着他们朴实的生命;它也关注了那些规划城市、改造山河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的智慧如何改变着土地的面貌;它还关注了那些在土地上生活、劳作、生儿育女的普通人,他们的命运与土地的枯荣紧密相连。这本书既有宏观的历史演进,也有微观的人物故事,将人与土地之间的故事讲得淋漓尽致。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并非仅仅陈述事实,它更着力于引发思考。在人类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审视与土地的关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又该如何守护这片赖以生存的家园?土地的未来将走向何方?这些问题贯穿全书,引导读者深入反思。它提醒我们,土地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是我们共同的根基,需要我们以敬畏之心去对待,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守护。 《人与土地》(精装本)由九州出版社精心打造,封面设计典雅大气,内文印刷精美,纸质考究,无论是作为案头必备的参考书,还是赠予亲友的文化礼品,都极具收藏价值。本书汇聚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实地调研以及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内容翔实,论证严谨,语言生动,是一部集学术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鸿篇巨制。它适合所有对人类文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变迁以及土地议题感兴趣的读者,相信它将为您的思想带来一次深刻的洗礼,并为您理解我们与这颗星球的关系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用户评价

评分

《人与土地(精装)》这本书,由九州出版社出品,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种厚重而优雅的气质。作为一名对书籍品质有较高要求的读者,我尤其看重书籍的装帧设计和纸张触感。这本精装书的材质和工艺都堪称上乘,拿在手中,你能感受到它饱含的诚意。封面的设计简洁却不失力量,仿佛预示着书中蕴含的深刻思考。九州出版社一贯的出版风格,就是严谨与品味并存,这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信心。我喜欢将这类精装书籍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它们不仅是知识的宝库,也是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我的书架又增添了一位有分量的“老朋友”,我期待着与它进行一场关于“人与土地”的深入对话,相信它会带给我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收获。

评分

拿到《人与土地(精装)》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精美的装帧所吸引。九州出版社在书籍制作上总是精益求精,而这本书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厚实的封皮,舒适的纸张,再加上印刷的清晰度和排版的合理性,这一切都为我提供了一个完美的阅读基础。我是一个特别享受阅读过程的人,从翻开书页的那一刻起,就被它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所包围。我喜欢它那种不动声色的质感,仿佛能触摸到作者对“人与土地”这个主题的深切情感和严谨思考。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在我生活中注入了一股清流,让我暂时抛开外界的喧嚣,沉浸在一种宁静而富有启发的氛围中。我期待着它能够带我穿越时空,去理解人与土地之间那千丝万缕、生生不息的联系。

评分

这本《人与土地(精装)》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我是在书店偶然翻到它的,那一瞬间就被它厚实的精装本和封面散发出的沉静气质所吸引。回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扉页上“九州出版社”的印记让我对它的品质有了初步的信心。翻阅过程中,纸张的触感非常好,印刷的字迹清晰有力,阅读体验十分愉悦。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充满了人文关怀,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出版者的用心。我尤其喜欢它封面上那种淡淡的、略带复古的色彩搭配,让人联想到那些与土地紧密相连的悠久历史和故事。精装的装订也显得非常牢固,我可以直接将书本摊平,不必担心书页散开,这一点对于深度阅读非常重要。总而言之,从收到这本书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能够陪伴我度过许多美好时光的珍宝。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散发着知识与文化的醇厚气息,让人忍不住想要深入其中,探寻它所蕴含的深邃内涵。

评分

我最近入手了《人与土地(精装)》这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实在是一次令人惊喜的发现。一直以来,我都很欣赏那些能够深入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著作,而这本书从我浏览到它的那一刻起,就给我一种非同寻常的期待感。精装的质感让我觉得它非常有分量,拿在手中沉甸甸的,给人一种踏实而可靠的感觉。翻开书页,那种油墨的香气扑面而来,瞬间就勾起了我对知识的渴望。我喜欢这种厚重的纸张,它不仅能带给我良好的阅读手感,也暗示着书中内容的分量和深度。九州出版社的名字,在我心中一直代表着对高品质出版物的追求,所以这本《人与土地》自然不会让我失望。我在书架上为它专门腾出了一个位置,它静静地在那里,仿佛等待着我随时去揭开它层层叠叠的智慧之纱。我对这本书寄予厚望,期待它能带我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对“人与土地”这个宏大的主题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收到《人与土地(精装)》这本来自九州出版社的书,感觉就像收到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一向对那些能够捕捉时代精神、反映社会变迁的作品情有独钟,而这本书的名称就自带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温度。打开精装书的封面,那种沉甸甸的质感,以及扑面而来的油墨香,都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和期待。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考究,细节处尽显匠心,散发着一种低调而内敛的品味。我非常喜欢这种能够带来极致阅读体验的出版物,它不仅仅是内容的载体,更是一种美学的享受。我在购书平台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时,就被它的名字和出版社所吸引,我预感它会是一部引人深思、值得反复阅读的作品。现在,它终于来到了我的书桌上,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在它的文字世界里,去感受它所要传达的关于人与土地之间那复杂而又深刻的联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