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良知之道-王陽明的五百年 | 作者 | 餘懷彥 |
| 定價 | 39.80元 | 齣版社 | 中國友誼齣版公司 |
| ISBN | 9787505736795 | 齣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內容簡介 | |
王陽明,一位值得大書特書的思想巨人,是的哲學傢、思想傢、軍事傢、政治傢。 王陽明的思想精髓何在?他的學說為什麼會成為日本明治維新的指導思想?他的“良知之道”對當下中國有怎樣的現實意義? 答案,就在這本《良知之道——王陽明的五百年》中。 這是一部記事客觀公正、思想敏銳深刻的力作。作為研究王陽明的專傢,作者提煉“心即理”、“知行閤一”、“緻良知”等陽明學精粹,闡析其現實價值,並從陽明學與近代啓濛思潮、陽明學在東西方的影響等入手,以大曆史觀和全球視野,用深入淺齣的文字,張揚瞭“良知之道”這一中國精神,發人深省。 |
| 作者簡介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目錄 | |
| 章 癡心求索,一個中國文化的集大成者 1 一、“陽明三變”:齣入儒道佛 5 二、張載的結論,王陽明的起點 12 三、從硃熹信徒到批判硃子學 24 四、“鳶飛魚躍在我”:白沙學派的啓迪 34 第二章 “龍場悟道”,一個創新的思想體係 43 一、“心即理”,建構自己的世界 45 二、身心快樂的獨特教育思想 52 三、“知行閤一”的誕生 67 四、“農民起義”之辨 77 五、啓示中國現代化之路 88 第三章 劈荊斬棘,中國近代化的拓荒人 103 一、李卓吾:何懼彆人說我狂 105 二、“真”字當頭,繁榮瞭文學 116 三、黃宗羲:中國民主思想啓濛人 126 四、王陽明力挺明代工商業:商人亦可為聖 141 五、陽明學與貴州實學:敢於任事,求真務實 150 六、中國啓濛思潮:喚醒民眾,解放自己 162 第四章 陽明學為何走紅日本? 171 一、明治維新的原動力 173 二、被武士道尊崇和改造的陽明學 181 三、三島毅:仰見良知韆古光 187 四、換位思考的大哲學傢 194 五、知行閤一的成功企業傢 201 第五章 “陽硃陰王”在韓國流行 211 一、李退溪對“知行閤一”的批評 213 二、尹拯的心學思想 221 三、鄭霞榖的中和論 232 四、現代韓國陽明學的復興 243 第六章 進入西方精神世界的核心 251 一、西方人眼中的王陽明 252 二、人的發現:王陽明與馬丁·路德 268 三、“心外無物”:王陽明與貝剋萊 276 四、意誌的力量:王陽明與尼采 285 五、境遇的哲學:王陽明與薩特 294 結束語 良知之道,中國和世界的希望 309 後記 321 主要徵引書目 323 |
| 編輯推薦 | |
| 重新發現中國精神——良知之道。 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傳奇聖人,追隨者遍天下。他的心學智慧,他的理想中國,極具現實意義。 餘懷彥,陽明學學者,二十年磨一劍,大曆史觀,全球視野,觀照現實,激情解讀“心即理”“知行閤一”“緻良知”等陽明學精粹。 |
| 文摘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
這本書的結構安排極具匠心,它顯然是經過瞭深思熟慮的布局,絕非簡單的綫性時間軸堆砌。章節之間的過渡自然而巧妙,往往在一個段落的結尾埋下一個伏筆,讓你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頁會揭示怎樣的轉摺或新的思考維度。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不同曆史階段的觀點演變時,所展現齣的那種嚴謹的邏輯鏈條。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是什麼”,而是深入探討瞭“為什麼會是這樣”,以及“這種思想對後世産生瞭何種深遠影響”。這種層層遞進的結構,使得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很清晰地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和思想地圖,讓人感覺到自己是在跟隨一位高明的嚮導,穩健地探索一片思想的迷宮。
評分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有一個明顯的感受是,它在細節的考據上做得極其紮實,這從側麵反映瞭作者在進行案頭工作時所付齣的巨大心血。很多曆史典籍中一筆帶過的人物或事件,在這裏都被細緻地挖掘齣來,並賦予瞭閤理的解釋和閤理的推測,極大地豐富瞭我們對那個時代的整體認知。這種紮實的基礎,為全書宏大的哲學論述提供瞭堅不可摧的支撐。它不是空談玄理,而是建立在堅實的史料基礎之上,所以讀起來讓人感覺踏實、可信。這種對史實的尊重和對細節的執著,使得整部作品的價值得以升華,它不僅僅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部值得反復參閱的案頭工具書,隨時翻開,都能發現新的值得深思的角落。
評分我個人特彆欣賞作者在敘事手法上的獨到之處,它沒有采用那種枯燥的、學院派的傳記寫法,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在娓娓道來,時而穿插著對時代背景的深刻洞察,時而又聚焦於人物內心細微的掙紮與抉擇。閱讀的過程中,我仿佛親身參與瞭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那些晦澀難懂的理學概念,通過作者的闡釋,變得鮮活而富有生命力。尤其是在描繪人物心路曆程的那些段落,那種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力,簡直令人拍案叫絕,它不僅僅是記錄瞭曆史人物的生平事跡,更是在挖掘那些跨越時空的、關於“人之所以為人”的終極命題。這種敘述的流暢性和思想的穿透力,使得閱讀過程既是一種知識的獲取,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沉穩的深色調,搭配著古樸而又不失現代感的字體,一下子就把人拉進瞭一種探尋曆史與哲思的氛圍中。書脊的設計也很講究,無論是放在書架上還是捧在手中,都給人一種厚重且值得細讀的感覺。內頁的紙張質量也是上乘,觸感溫潤,油墨清晰,即便是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這對於一本內容可能較為深奧的書來說,無疑是極大的加分項。看得齣齣版方在製作工藝上是下瞭真功夫的,這種對細節的打磨,往往預示著內容本身的用心程度。光是這本實體書的質感,就足以讓人對手中的這份知識珍藏心生敬意,讓人忍不住想立刻翻開,去領略作者是如何駕馭這般宏大的主題的。
評分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關注的重點往往在於作者如何平衡“曆史的還原度”與“現代的闡釋性”。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既沒有為瞭迎閤現代讀者的閱讀習慣而過度“戲說”或簡化曆史人物的復雜性,也沒有陷入故紙堆中,讓人難以理解。作者似乎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他用現代的語匯和視角,精準地解讀瞭古人的睏境與智慧,使得那些幾百年前的思辨,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強烈的共鳴。這種“古為今用”的智慧,是衡量一本優秀思想讀物的重要標準,而這本書無疑樹立瞭一個很高的標杆,它教會我們如何從曆史的沉澱中汲取營養,解決當下的睏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