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修辭2016

中國修辭2016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鬍範鑄 張先亮 著
圖書標籤:
  • 修辭學
  • 中國修辭
  • 語言學
  • 文學
  • 傳播學
  • 文化研究
  • 2016
  • 學術著作
  • 漢語言
  • 中國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黃金屋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學林齣版社
ISBN:9787548613374
商品編碼:29783470298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8-03-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修辭2016

定價:38.00元

作者:鬍範鑄 張先亮

齣版社:學林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4861337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為中國修辭學會2016年度的學術年刊。內容主要有:1、中國修辭學年度論著選刊;2、中國修辭學會年會論文選輯;3、中國修辭學學術活動述評;4、中國修辭學博士論文簡介。書稿的作者為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暨南大學、南開大學等十多個高校的修辭學研究學者。

內容提要


本書為中國修辭學會2016年度的學術年刊。內容主要有:1、中國修辭學年度論著選刊;2、中國修辭學會年會論文選輯;3、中國修辭學學術活動述評;4、中國修辭學博士論文簡介。書稿的作者為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暨南大學、南開大學等十多個高校的修辭學研究學者。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中國修辭2016》:穿越古今的語言藝術之旅 一、 編織文字的精妙織錦:修辭,溝通的靈魂之舞 修辭,如同為語言注入靈魂的魔法,是人類錶達思想、傳遞情感、影響他人的藝術。它不僅僅是詞匯的堆砌,更是邏輯的編排、意象的勾勒、韻律的吟唱。一部偉大的作品,無論文學、政治還是日常生活,都離不開精妙的修辭。它能夠讓樸素的語言煥發齣璀璨的光芒,讓抽象的概念變得生動具象,讓冰冷的事實充滿溫度。 《中國修辭2016》便是一本緻力於深入探索這門古老而又常新的藝術的著作。它並非僅僅羅列古籍中記載的修辭手法,而是將目光投嚮當下的中國語境,審視在現代社會中,修辭的生命力如何延續,又如何演變。本書旨在揭示修辭在信息爆炸、傳播媒介多元化的時代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以及它如何影響著我們的思維方式、決策過程乃至社會文化。 二、 溯源而上,探尋修辭的中國根脈 中國擁有悠久而輝煌的修辭傳統。從先秦諸子的縱橫捭闔,到漢賦的鋪陳誇飾,再到唐詩宋詞的意境營造,無不閃耀著修辭的智慧。本書將帶領讀者迴溯曆史的長河,追尋中國修辭的源頭活水。 先秦時代的辯駁藝術: 探究《論語》、《孟子》、《莊子》等經典著作中蘊含的邏輯推理、比喻象徵、對比映襯等修辭手法,理解它們如何服務於哲學思辨和社會批判。我們將分析諸子百傢在辯論中是如何運用巧妙的言辭,說服對手,闡述觀點。 漢魏六朝的文體革新: 剖析漢賦的鋪張宏麗,注重排比、對偶、用典等修辭的運用,展現其對後世文學的影響。同時,也將關注魏晉時期文人如何追求語言的清峻與灑脫,以及駢文等文體的齣現所帶來的修辭新變。 唐宋的詩詞境界: 深入研究唐詩宋詞中“以景寫情”、“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等修辭境界的形成,理解疊字、藉代、通感等手法的精妙運用,如何將有限的文字轉化為無限的意境。我們將品味李白“飛流直下三韆尺”的豪邁,杜甫“硃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沉痛,蘇軾“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豁達。 明清小說戲麯的敘事技巧: 審視明清小說戲麯在塑造人物、推動情節、刻畫場景時所運用的誇張、比擬、擬人、反語等多種修辭手法,理解它們如何增強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們將剖析《紅樓夢》中人物對話的精妙,《三國演義》中戰爭場麵的渲染。 本書不僅僅是簡單地列舉這些古代的修辭手法,更重要的是分析它們如何在特定的曆史文化背景下産生,又如何影響瞭當時的社會和文化。通過對這些經典的解讀,讀者能夠深刻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修辭藝術的生命力。 三、 當下語境下的修辭變奏:新媒體、新時代 進入21世紀,中國社會經曆瞭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的飛速發展,特彆是互聯網和新媒體的興起,深刻地改變瞭信息的傳播方式,也為修辭帶來瞭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 《中國修辭2016》將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麵: 新媒體時代的語言景觀: 分析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新媒體平颱上的語言特徵。網絡流行語的産生與傳播機製,錶情包、梗圖等非文字符號在溝通中的作用,以及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如何重塑敘事與錶達。我們將探討“凡爾賽文學”、“yyds”、“破防”等詞匯的文化內涵和修辭功能。 廣告與營銷中的修辭策略: 剖析現代廣告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運用誇張、暗示、聯想、情感訴求等修辭手法,精準地抓住消費者的心理,激發購買欲望。本書將通過分析成功的商業廣告案例,揭示其背後的修辭邏輯。 政治話語的修辭重塑: 探討在信息公開化、傳播扁平化的今天,政治話語如何調整策略,以更具親和力、更易於理解的方式觸達公眾。我們將分析官方媒體如何運用故事化敘事、情感化錶達來構建話語體係,以及網絡輿論對政治話語的塑造作用。 日常溝通的修辭智慧: 即使是最普通的日常交流,也離不開修辭的潤色。本書將探討如何在傢庭、職場、社交等不同場閤,運用得體的語言技巧,化解矛盾,增進理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將分析如何運用幽默、諷刺、婉拒等策略,實現有效的溝通。 誤導與操縱的修辭: 在信息泛濫的時代,修辭的力量也可能被濫用。本書將警示讀者,識彆和批判那些帶有誤導性、煽動性甚至欺騙性的修辭手法,例如“訴諸情感”、“稻草人謬誤”、“滑坡謬誤”等,培養批判性思維。 四、 修辭的實踐與力量:從理解到運用 《中國修辭2016》不僅僅是一部理論性的著作,它更注重修辭的實踐意義。本書旨在幫助讀者: 提升語言敏感度: 通過對大量案例的分析,讓讀者更敏銳地感知語言中的細微之處,理解字詞選擇、句式結構、語氣語調背後所蘊含的深意。 增強錶達能力: 學習和掌握各種修辭手法,在寫作、演講、溝通等場閤,能夠更準確、更生動、更具說服力地錶達自己的思想。 深化理解能力: 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理解他人言語背後的意圖和情感,避免誤解和溝通障礙。 培養批判性思維: 能夠獨立分析信息,辨彆虛假信息和片麵論調,不被他人操縱。 本書將提供豐富的例證,從古代的詩詞歌賦、散文經典,到現代的新聞報道、網絡評論、商業廣告,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對話場景,都將成為我們分析的素材。通過對這些素材的深入解讀,讀者將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修辭的強大力量,以及它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五、 結語:讓語言的藝術之花在中國綻放 修辭,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個體心靈與廣闊世界的橋梁。在信息飛速發展的當下,掌握修辭的藝術,不僅是對語言的熟練運用,更是對思維的深刻訓練,對人文精神的尊重與傳承。《中國修辭2016》希望成為您開啓這場語言藝術之旅的嚮導,讓您在理解中國語言的深厚底蘊的同時,更能駕馭現代的錶達藝術,用精妙的語言,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 本書並非一本陳舊的學術專著,它充滿著對當下中國語言現象的敏銳觀察和深刻反思。它將引導您一同審視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語言,發現那些隱藏在日常溝通背後的匠心獨運,以及那些不斷演變的語言活力。無論您是文學愛好者、傳播從業者、營銷專傢,還是對語言本身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啓發和收獲。 讓我們一起,在《中國修辭2016》的引領下,穿越古今,領略語言的無窮魅力,讓修辭的藝術之花在中國大地,更加絢爛地綻放。

用戶評價

評分

閱讀《中國修辭2016》的過程,就像是在一場知識的盛宴中徜徉。我一直覺得,語言的魅力在於它的變化無窮,而修辭正是這種無窮魅力的具體體現。這本書對我而言,最大的價值在於它係統性地梳理瞭中國古代豐富多彩的修辭手法,並且用生動易懂的語言進行瞭闡釋。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藉代”的講解,作者通過分析“唇亡齒寒”、“衣食住行”等我們日常生活中早已習以為常的錶達,讓我意識到藉代這種修辭手法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隻是我們之前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書中的例子選取得都非常恰當,解讀也深入淺齣,不會讓人産生距離感。而且,書中對不同修辭手法的組閤運用也有精彩的分析,讓我看到瞭修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修辭的書,它更是一部關於如何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言的指南,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中國修辭2016》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學術著作,不如說是一部關於中國語言智慧的百科全書。我尤其欣賞其對修辭手法的分類和梳理,邏輯清晰,脈絡分明。書中不僅介紹瞭“比喻”、“擬人”、“誇張”等我們耳熟能詳的修辭手法,還深入挖掘瞭一些更為精妙的技法,如“用典”、“拈連”、“轉品”等。對於每一個修辭手法,作者都引經據典,旁徵博引,但又不會讓人感到信息過載。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仿佛在閱讀中不斷地發現新的知識寶藏。我個人非常喜歡書中對“反語”的分析,作者通過對比不同語境下的反語運用,展現瞭其在錶達諷刺、幽默、情感上的巨大張力。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學會瞭如何“識彆”修辭,更學會瞭如何“運用”修辭,讓自己的語言更加精準、生動、富有感染力。這對於我從事寫作工作來說,無疑是巨大的幫助。

評分

說實話,我拿到《中國修辭2016》的時候,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畢竟“修辭”這個詞聽起來就有點“高冷”。但翻開目錄,看到裏麵涵蓋瞭那麼多我熟悉的古代文學作品,頓時來瞭興趣。整本書的編排非常閤理,從最基礎的修辭概念講起,循序漸進,每一章都像是在解鎖一項新的語言能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通感”的章節,作者通過對“感官錯位”的細膩分析,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很多詩句能夠如此觸動人心,原來是巧妙地調動瞭讀者多感官的體驗。比如“落霞與孤鶩齊飛,鞦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的句子,我以前隻是覺得美,讀完這本書纔知道,它運用瞭視覺和聽覺的暗示,營造齣一種宏大而寜靜的意境。書中還穿插瞭一些現代的案例分析,說明修辭並非隻存在於古籍之中,而是活生生存在於我們日常的語言交流裏,這讓我感覺修辭學離我們並不遙遠。這本書讓我對語言的魅力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更加珍惜那些凝練而富有錶現力的文字。

評分

這本《中國修辭2016》簡直是一場盛宴,讓我這個修辭學門外漢也看得津津有味。我原本以為修辭學是那種枯燥乏味、充斥著專業術語的學科,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以一種極為生動有趣的方式,將中國古代那些精妙絕倫的修辭手法娓娓道來。書中沒有生硬的理論堆砌,而是選取瞭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文章作為例證,每一個例子都配以詳盡的解讀,讓我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優美的文字背後蘊含著如此巧妙的心思。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藉代”和“比喻”的闡釋,通過一個個生動的例子,我不僅理解瞭這些修辭手法的定義,更體會到瞭它們在增強語言錶現力、激發讀者想象力方麵的強大作用。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擁有瞭一雙能夠洞察文字背後奧秘的眼睛,看什麼文章都覺得更有味道瞭。而且,書中的語言通俗易懂,即使是對古代漢語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輕鬆閱讀。這真是一本將學術性與可讀性完美結閤的佳作,極力推薦給所有熱愛文學、希望提升語言錶達能力的朋友們!

評分

從這本書裏,我看到瞭中國文字深厚的底蘊和無窮的魅力。《中國修辭2016》不僅僅是在羅列各種修辭手法,它更是在探索如何用最少的文字,錶達最豐富的情感和最深刻的意義。書中關於“對偶”的講解讓我印象深刻,那種對稱、工整的美感,以及在對仗中産生的音韻和諧,簡直是語言的藝術。作者通過對大量經典對聯、詩句的拆解,讓我體會到對偶在增強語言的錶現力、節奏感和感染力方麵的獨到之處。此外,書中還探討瞭“藉喻”和“隱喻”的微妙區彆,以及它們在不同語境下的不同效果。這種細緻入微的分析,讓我對語言的理解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我尤其贊賞作者在舉例時,不局限於文學作品,還會涉及一些曆史文獻、民間諺語,這極大地拓展瞭修辭的應用範圍,也讓我認識到修辭無處不在。這本書讓我對漢語言的精妙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激發瞭我對中華文化的濃厚興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