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风险均衡策略 金融与投资 书籍 |
| 作者: | (美)Edward E. Qian(钱恩平) ,郑志勇 曹传琪 译 |
| 定价: | 68.0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
| ISBN: | 9787121307799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小16开 |
| 内容简介 | |
《风险均衡策略》是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新发展的成果。该理论(国内也称风险平价策略)由磐安公司的钱恩平博士(本书作者)提出。它的特点是风险均衡,即将组合分成几个核心组成部分如股票、债 券等,根据各自在组合中的风险动态平均分配权重, 而非简单平衡资产的投资金额,这将使那些在经济增长、经济收缩等各种不同环境中表现良好的资产都能够为投资组合风险做出相似的贡献,从而使组合收益变得更稳健,追求长期更优的夏普比率。本书在金融理论基础上对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给出了一个崭新视角,并且进一步完善了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 |
| 目录 | |
| 目 录 第1章 风险均衡原理简介1 1.1 风险贡献及其金融含义3 1.1.1 风险贡献3 1.1.2 三类资产示例4 1.1.3 风险贡献的金融解释5 1.1.4 风险贡献与亏损贡献7 1.2 风险均衡9 1.2.1 风险均衡投资组合的构建9 1.2.2 含有三类资产的风险均衡组合10 1.3 真正有效的多元化投资组合12 1.3.1 在一个篮子里的鸡蛋12 1.3.2 从风险贡献到亏损贡献13 1.3.3 风险均衡投资组合13 1.3.4 风险均衡投资的“”15 1.3.5 运用适当杠杆达到目标风险/收益水平16 1.3.6 风险均衡投资组合的应用16 第2章 风险溢价的“颜色”18 2.1 高收益债券作为一个资产类别:披着债券外衣的股票20 2.1.1 高收益债券与股票的直接关系21 2.1.2 初识高收益债券21 2.1.3 高收益债券的其他不显著特征23 2.1.4 高收益债券作为股权资产24 2.1.5 年化收益波动率24 2.1.6 高收益债券的流动性25 2.1.7 相关性分析26 2.1.8 小结27 2.2 展期收益、价格与商品收益28 2.2.1 展期收益与三年级数学29 2.2.2 展期收益不是价值30 2.2.3 收益贡献31 2.2.4 黄金与铜31 2.2.5 横截面分析34 2.2.6 小结38 2.3 货币是否具有风险溢价38 2.3.1 风险溢价10139 2.3.2 货币风险溢价不存在的原因40 2.3.3 货币风险溢价在哪里40 2.3.4 货币风险溢价的持续研究42 2.3.5 套利交易风险溢价44 2.3.6 小结46 第3章 利率风险溢价的消亡48 3.1 债券的收益率是否太低49 3.1.1 答案是“Yes”50 3.1.2 答案或许是“Not”51 3.1.3 答案的确是“No”52 3.1.4 答案是“不一定”54 3.2 久期、收益波动与债券敞口54 3.2.1 利率下降时的久期55 3.2.2 美国国债收益率与收益率波动56 3.2.3 风险均衡的债券敞口60 3.2.4 收益率与收益率波动的趋势60 3.2.5 小结63 3.3 远期利率与未来利率存在什么关系64 3.3.1 “预测困难,是关于未来的预测”64 3.3.2 远期利率65 3.3.3 远期利率的经济学解释65 3.3.4 远期VS未来66 3.3.5 远期利率的实证检验67 3.3.6 远期利率与现实利率的比较69 3.3.7 小结71 第4章 透过树木看森林73 4.1 矛与盾74 4.2 透过树木看森林76 4.2.1 只见树木不见林77 4.2.2 关注森林78 4.2.3 我们需要担心什么80 4.2.4 防范未来的通胀冲击83 4.2.5 动态资产配置83 4.2.6 去杠杆化83 4.2.7 增加通胀风险敞口83 4.2.8 小结84 4.3 Risk-On/Risk-Off与风险均衡84 4.3.1 Risk On Risk Off84 4.3.2 Risk On Risk Off环境中的资产相关性85 4.3.3 广义资产相关性86 4.3.4 固定收益资产类别的相关性87 4.3.5 权益资产类别相关性88 4.3.6 大宗商品资产类别相关性89 4.3.7 Risk On Risk Off的原因90 4.3.8 对资产配置投资组合的影响91 4.3.9 传统平衡型资金配置投资组合91 4.3.10 风险均衡资产配置投资组合92 4.3.11 Risk On Risk Off对收益的影响95 4.3.12 小结95 4.4 风险均衡之踵:利率上升与收益上升96 4.4.1 不要让债券数学愚弄你97 4.4.2 风险均衡并非杠杆债券组合98 4.4.3 动态资产配置99 4.4.4 小结100 4.5 不再有关于风险均衡的争论100 4.5.1 不再为风险均衡争辩100 4.5.2 GMO 7年收益预测101 4.5.3 |
| 编辑 | |
本书使用基本面分析、定量方法和历史回测等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 ·风险均衡投资组合中宏观经济层面的风险是什么? ·风险均值投资组合中的适当风险溢价是多少? ·什么样的市场环境对于风险均衡有利或不利? ·杠杆在风险均衡投资组合中的作用是什么?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研究员和投资组合经理,作者创造了“风险均衡”这个术语,为您提供了对风险均衡投资方法的实际理解。您将了解风险均衡的优点及风险均衡投资的实际应用与潜在价值。 第1章介绍风险均衡的基本概念,包含*初创立风险均衡表述的那篇研究报告; 第2章介绍风险均衡投资组合获取风险溢价相关的问题; 第3章分析利率风险的角色; 第4章强调风险均衡投资组合多元化的益处; 第5章讲解风险均衡投资组合的许多技术细节,例如杠杆、业绩基准、投资组合再平衡及多元化收益; 第6章回顾风险均衡在各种市场环境下的历史经验教训; 第7章帮助投资者判断一个投资策略是否为风险均衡策略; 第8章展示风险均衡应用实践。 |
| 媒体评论 | |
“钱恩平博士的书对于风险均衡投资者与从业者来说是图书。对于投资者来说,它是一个金融产品类别的‘买家指南’,书中包含很多简单有效的案例。对于从业者来说,它是由从业者与理论家编写的一本DIY图书,巧妙地通过浅显易懂的类比讲解了复杂的数学概念。钱博士使得具有量化背景与非量化背景的读者深刻理解他的投资理念。钱博士仔细研究了许多关于风险均衡投资的重要辩论,并提供了深刻的分析。我们都可以从钱博士的新书中获得新知识。” ——高盛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 Ronald Hua |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在于,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风险”在投资中的角色。过去我总觉得风险是需要“规避”的,但这本书却告诉我,风险是可以被“管理”和“利用”的。作者的观点非常独特,他认为,过度的规避风险反而会错失很多潜在的收益机会,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度”。书中的“风险预算”概念,就像是给我们的投资“体检”,让我们清楚地知道每一笔钱背后承载了多少风险,以及这些风险是否在我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策略表现时,所表现出的严谨和客观。他没有夸大某种策略的优势,而是详细地阐述了其局限性,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案。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对冲”的部分,它不是简单地介绍一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而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解释了对冲的真正意义和作用。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强的收益”,而是“更少的损失”。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模型的全过程,对于我这种希望在投资方面有所建树的人来说,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它让我明白,投资的本质不是“预测未来”,而是“管理不确定性”,而风险均衡策略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工具。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内容比我预期的要更具实践性,也更富有深度。很多投资书写得像是一份操作手册,告诉你“买什么”,但这本书则更像是在给你“大脑”动手术,让你从根本上理解风险和收益的关系。它强调的“均衡”概念,不是简单的分散,而是对不同风险因子进行量化和管理,并通过动态调整来维持一种相对稳定的风险敞口。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因子投资”的章节,它把风险拆解成各种可识别的因子,比如价值、动量、低波动等等,然后解释如何通过配置这些因子来构建一个更具弹性的投资组合。这让我对“分散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简单地买一堆不同种类的股票,而是要理解它们背后驱动收益和风险的“因子”是什么。书中还提到了“风险平价”策略,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资产配置方法,它不是根据资产的市值来配置,而是根据其对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贡献来配置。这种想法非常有创意,也让我看到了传统资产配置模式的局限性。我还在思考书中关于“负相关性”的讨论,如何利用不同资产之间的负相关性来降低整体的波动性,这对于我这种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投资,更是关于如何“思考”投资,如何建立一种更加理性和可持续的投资体系。
评分这本书我当初买回来的时候,其实是对“风险均衡”这个概念挺好奇的。平时看新闻或者听别人聊投资,总觉得大家都在讲怎么“跑赢大盘”,怎么“选牛股”,但很少有人深入讲“风险”这件事,尤其是在收益和风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本书的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感觉它不是那种只给你几个“秘籍”让你一夜暴富的书,而是更偏向于一种长期、稳健的投资哲学。我刚翻了翻目录,发现它涵盖了从宏观经济分析到具体资产配置的方方面面,感觉内容应该会比较扎实。我对书中关于不同资产类别(比如股票、债券、大宗商品、房地产)在不同市场周期下的风险收益特征的分析特别感兴趣,毕竟市场波动是投资最大的敌人之一,如果能有个系统的方法来理解和应对,那对普通投资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我一直觉得很多投资书都会讲“如何做”,但很少讲“为什么这么做”,这本书既然叫“策略”,我想它应该会解释背后的逻辑,比如为什么选择某种比例的配置,它背后支撑的理论是什么,这样做的好处和潜在的风险又是什么。这对于我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至关重要。总的来说,我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启发,帮助我在投资路上少走弯路,更重要的是,能够更从容地面对市场的风风雨雨。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投资的认知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我一直觉得投资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回报,但这本书让我明白,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好地控制风险,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作者在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风险均衡”这一概念,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实施方法。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资产配置”的讨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分散投资,更是告诉你如何“策略性地”分散,让每一个资产都在整体组合中发挥最佳的作用。书中对不同资产类别(如股票、债券、商品、另类的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给出了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经济增长期、衰退期、通胀期、通缩期)的配置建议。这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动态和灵活的投资框架。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复杂模型时,善于运用生活中的例子和故事,让那些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例如,他将风险比作“食物中的盐”,适量则提味,过量则有害,这个比喻让我对风险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投资框架,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风险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有效地管理风险,从而实现更稳健的长期投资回报。
评分读到一半了,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有点出乎意料。我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书籍,但它的叙述方式却相当地引人入胜。作者在阐述一些复杂的金融模型时,并没有直接堆砌公式,而是用了大量的案例和比喻,让那些看似高深的理论变得易于理解。尤其是在讲到“风险预算”那一部分,它把风险比作一种“稀缺资源”,需要我们像管理现金流一样去分配和控制,这个类比让我豁然开朗。我一直觉得投资就是要把钱投出去,然后等着它升值,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更重要的是控制投入进去的“风险”。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分散投资,而是告诉你如何“策略性地”分散,让不同资产在不同时间点扮演不同的角色,以达到整体风险收益的最优。书里还提到了“目标导向型投资”,这一点也很有意思,它不是让你去追逐市场上的热点,而是让你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来设定投资策略,这让投资这件事变得更加个性化和有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景分析”的部分,作者列举了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加剧等几种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然后分析在这些情况下,不同的风险均衡策略会如何表现。这种预见性和应对性的分析,让我感觉自己像是获得了一份“投资黑匣子”的使用说明书,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