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西文化
定价:168.00元
作者:李向玉 刘泽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201016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澳门理工学报》2011年第4期至2016年第3期“中西文化”专栏文章的汇集。内容涉及外国传教士、使臣在华活动,近代国外汉学,近代中国文化翻译、澳门本土文学等内容。本书为《澳门理工学报》2011年第4期至2016年第3期“中西文化”专栏文章的汇集。内容涉及外国传教士、使臣在华活动,近代国外汉学,近代中国文化翻译、澳门本土文学等内容。
目录
前言【陈志雄】
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许 平】观念、知识与西方形象的建构:以乾隆三大家为例【李 鹏】
作者介绍
李向玉,澳门理工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历史学博士,精通葡语,曾参加澳门回归工作。著有《汉学家的摇篮——澳门圣保禄学院研究》。刘泽生,《澳门理工学报》主编。
文摘
序言
从书名和作者信息来看,这本书很可能涵盖了社会文化层面中西方的比较,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我一直认为,一个社会的文化,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人际交往的模式,到家庭观念的演变,再到社会制度的运行,都能折射出深层的文化基因。我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探讨,例如,东方文化中强调的集体主义和人情社会,与西方文化中注重个体权利和规则至上的社会组织方式,在实际运作中会产生怎样的冲突与融合?又比如,在家庭观念上,代际关系、婚姻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是否与各自的文化传统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希望作者们能够运用翔实的案例和严谨的分析,带领读者走进真实的中西方社会生活,去感受那些细微之处的文化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价值判断。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文化变迁的视角,例如,在现代化进程中,中西方社会文化各自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又如何相互影响,那将是更有价值的。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一次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深刻洞察,充满着现实意义和启发性。
评分从这本书的章节标题来看,作者李向玉和刘泽生似乎对中国传统哲学在与西方思想碰撞中的演变有着深入的探讨。我一直对儒家、道家等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很感兴趣,而当这些古老的东方智慧与西方理性主义、存在主义等思潮相遇时,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是我非常好奇的。这本书的结构,似乎也暗示了这一点,可能从某个具体的哲学流派出发,分析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变异与发展。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一些核心概念,例如“天人合一”如何被西方的个体主义观念所挑战,又如何在现代语境下获得新的诠释;或者“无为而治”的思想,在接受西方组织管理理论后,是否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一个好的研究,不仅要指出差异,更要揭示背后的逻辑,以及这种碰撞如何塑造了我们当今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这个角度看,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将极具价值,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古老的东方哲学并非停滞不前,而是在不断的对话与融合中,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的引言部分,就如同一次精巧的开篇,瞬间将我带入了一个宏大的叙事之中。作者们并未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理论概念,而是从一个引人入胜的引子切入,巧妙地勾勒出中西文化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的复杂关系。这种叙述方式,比直接灌输理论更加吸引人,仿佛是在娓娓道来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我尤其欣赏作者们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尊重与开放的态度,他们在探讨文化差异时,并非简单地褒扬一方贬低另一方,而是力求呈现出一种平等对话的姿态。这种立场,对于理解和化解文化间的误解与隔阂,具有非凡的意义。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古老的东方丝绸之路与西方的海上贸易在历史的交汇点上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又看到不同文明在碰撞中学习、吸收、创新,最终演变成各自独特而又互相借鉴的文化形态。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文化比较研究,更是一次对人类文明多样性与共通性的深刻探索,其叙事风格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历史的温度。
评分本书中对艺术领域的中西文化比较,是我非常期待的篇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往往是该文化精神内核最直接的体现。想象一下,中国山水画中那种“遗世独立”的空灵意境,与西方油画中对光影和人体比例的精细刻画,它们各自承载着怎样的美学追求和哲学思考?我希望书中能够对这些具体的艺术形式进行深入的解读,例如,从构图、色彩、笔触等角度,分析中西绘画的显著差异,并探讨这些差异背后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同样,在音乐、文学、建筑等领域,我们也常常能感受到强烈的文化烙印。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有理由相信,它会为我打开一扇通往不同文化审美世界的大门。我尤其希望作者能够讨论,在现代全球化浪潮下,中西艺术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又有哪些新的艺术形式从中诞生。这种跨文化的艺术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艺术视野,更能加深我们对人类共同情感和创造力的理解,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从它的装帧和初步翻阅来看,就充满了学者的严谨和对文化研究的热情。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书名“中西文化”四字赫然在目,辅以作者“李向玉”、“刘泽生”的名字,透着一种厚重感。翻开扉页,精美的排版和清晰的字体立刻让人感受到作者们的用心。虽然还未深入章节,但单凭这份制作的诚意,就足以让人期待这是一本内容扎实的学术著作。我通常喜欢从目录入手,了解作者的整体框架和研究思路。目录的设置清晰地勾勒出了书中可能涉及的论题,从宏观的文化碰撞与融合,到微观的哲学思想、艺术表现,甚至是社会习俗的差异与互鉴,都似乎涵盖在内。这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相信,两位学者,李向玉和刘泽生,必定是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为我们呈现一幅关于中西文化交融互鉴的精彩画卷。初步感受,这是一本值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学术佳作,从视觉到内容,都传递出一种严谨而引人入胜的学术气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