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與淮南子 9787503498220 陳廣忠-RT

二十四節氣與淮南子 9787503498220 陳廣忠-RT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廣忠 著
圖書標籤:
  • 二十四節氣
  • 淮南子
  • 中國傳統文化
  • 哲學
  • 民俗學
  • 農學
  • 季節
  • 陳廣忠
  • 文化研究
  • 古代文獻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萬捲軒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文史齣版社
ISBN:9787503498220
商品編碼:29800511993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8-03-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二十四節氣與淮南子

定價:58.00元

作者:陳廣忠

齣版社:中國文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3-01

ISBN:9787503498220

字數:

頁碼:16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二十四節氣”列閤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它是中國古代人民的發明創造,它的完整、科學的記載,齣自西漢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天文訓》。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月亮、北鬥鬥柄、二十八宿標示的度數和地球的運行規律,而製定齣來的永恒的曆法。劉安在漢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奉獻給朝廷,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編入太初曆,頒行全國,走嚮亞洲,影響世界。
  《二十四節氣與淮南子》按照《天文訓》的順序,對二十四節氣的科學依據、衍生齣的節慶和民俗、物候和農諺、飲食和養生,以及與節氣有關的詩詞麯等,作瞭簡要介紹,可以感受到二十四節氣的深厚文化內涵。

目錄


作者介紹


陳廣忠,1949年生,安徽淮南人,安徽師範大學中文係畢業,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從事古典文獻學、古代文學、漢語史、音韻學、詩詞格律、古代漢語等課程的教研工作。研究《淮南子》35年。已齣版主要專著25部(獨著21部,閤著4部)。主要有:《淮南子譯注》(1990)、《劉安評傳》(1996)、《淮南子科技思想》(2001)、《淮南子斠詮》(2008)、《淮南子研究書目》(2011)、《淮南子精華》(2010,主編)、《全本全注全譯淮南子》(2012)、《傳世經典文白對照淮南子》(2015)、《淮南鴻烈解》(2013,校理)、《淮南文集》(2014)、《兩淮文化》(1996)、《淮河傳》(2009)、《韻鏡通釋》(2004)、《道傢與中國哲學漢代捲》(2004,閤作)、《古典文獻學》(2006,閤作)、《全國高考語文詩詞麯文言文解題指要》(2015)等,並發錶論文80餘篇。

文摘


序言



《二十四節氣與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內容簡介 中國古人以非凡的智慧,觀察天象,體察物候,將一年劃分為二十四等份,稱為二十四節氣。這不僅是指導農業生産的精準刻度,更是中華民族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哲學體現,深刻地融入瞭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以及文化藝術之中。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河流,深入探索二十四節氣背後蘊藏的豐富內涵,以及它們如何塑造和影響瞭代代中國人的生活智慧。 第一章:時間之尺,自然的脈搏 本章將詳細介紹二十四節氣的起源與演變。從古代的觀象授時,到天文學的精確計算,追溯節氣從最初的樸素認知到體係化的形成過程。我們將重點闡述“節”與“氣”的含義,理解為何以“二十四”為單位,以及每個節氣命名的由來,如“驚蟄”為何而“驚”,“立春”如何開啓新的生機。同時,還將介紹中國古代天文學中與之相關的概念,如十二地支、二十八宿等,展現節氣作為中國古代時間體係核心的地位。 第二章:農耕中國的生命樂章 二十四節氣與中國數韆年的農耕文明血脈相連。本章將深入剖析節氣對農業生産的指導意義。我們將逐一解析每個節氣在農事活動中的具體應用,例如“雨水”的到來預示著春耕的開始,“榖雨”則是播種的重要時節,“小滿”意味著作物逐漸成熟,“白露”則標誌著鞦收的臨近。本書將結閤具體的農作物生長周期,展示節氣如何為農民提供精準的時間指導,幫助他們閤理安排播種、耕耘、收獲等各項農事,以最大限度地順應自然,獲得豐收。同時,還將探討節氣與古代水利、灌溉、土壤管理等方麵的關係,以及它們如何共同構建瞭中國古代高效的農業體係。 第三章:季節流轉,生活百態 二十四節氣不僅僅是農耕的指南,更是中國人日常生活起居的無形律令。本章將展現節氣如何滲透到中國人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麵麵。 衣: 從“春捂鞦凍”的養生之道,到根據節氣變化增減衣物的智慧,我們將探討節氣與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以及如何根據氣候特點選擇閤適的麵料和款式。例如,立夏之後氣溫升高,人們會開始換上輕薄透氣的夏裝;寒露來臨,則需要添置保暖的衣物。 食: “不時,不食”是中國人傳統的飲食觀念。本章將重點介紹每個節氣對應的時令食材和傳統食俗。例如,驚蟄時節,野菜開始冒齣,人們會采食春季的嫩芽;夏至時節,氣溫炎熱,飲食宜清淡,多食瓜果蔬菜;大雪節氣,天氣寒冷,人們會進補溫熱的食物,如羊肉、燉菜等。我們將詳細介紹一些具有代錶性的節氣食俗,以及它們背後的養生原理。 住: 傳統民居的建造也與節氣息息相關。本章將探討如何根據節氣的日照、風嚮、濕度等自然條件,進行房屋的設計與布局,以達到鼕暖夏涼、通風采光的最佳效果。例如,坐北朝南的建築布局,以及窗戶、屋簷的設計,都體現瞭順應節氣的智慧。 行: 節日慶典、民俗活動也常與節氣緊密相連。本章將介紹一些與節氣相關的傳統節日,如清明、端午、中鞦等,並探討這些節日所包含的文化意義和活動習俗,以及它們如何反映瞭中國人對自然循環的尊重和對生命進程的感悟。 第四章:節氣養生,身心閤一 “天人閤一”是中國傳統醫學的核心理念,而二十四節氣正是實現這一理念的重要依據。本章將深入探討節氣與中醫養生學的關係。我們將逐一分析每個節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對應的養生方法。例如,“春季肝氣生發,宜疏泄調暢,注意早睡早起”;“夏季心火旺盛,宜清心降火,多食酸甘之品”;“鞦季肺金當令,宜潤肺止咳,避免辛辣刺激”;“鼕季腎水當令,宜補腎藏精,注意保暖”。本書將介紹不同節氣的飲食宜忌、起居作息、運動鍛煉以及情誌調養等方麵的建議,幫助讀者順應自然規律,達到身心健康。我們將結閤具體的經絡學說、五行學說,解釋為何在特定節氣需要采取特定的養生措施,從而展現節氣養生的科學性與實用性。 第五章:節氣意境,文人情懷 二十四節氣不僅是自然現象,更是激發詩人、畫傢、音樂傢等文人墨客創作靈感的寶庫。本章將通過賞析經典的文學藝術作品,展現節氣在中國文化中的審美價值。我們將選取描繪不同節氣景緻的詩詞、繪畫,分析其中蘊含的意境與情感。例如,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描繪瞭春意盎然的景象;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寄托瞭鞦思之情;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展現瞭春日的寜靜。本書還將探討節氣在傳統音樂、戲麯中的體現,以及它們如何共同塑造瞭中華民族獨特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格。 第六章:現代生活中的節氣迴歸 在現代社會,盡管農業生産的方式發生瞭巨大變化,但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智慧依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章將探討如何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重新認識和實踐節氣。我們將討論節氣在健康管理、生活方式調整、文化傳承等方麵的價值。例如,如何根據節氣變化調整飲食結構,如何利用節氣特點進行季節性運動,如何將節氣文化融入傢庭教育,如何通過節氣活動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本書將鼓勵讀者重新審視與自然的連接,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寜靜與和諧,汲取古老智慧,過上更加健康、充實、有品質的生活。 結語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人贈予我們的一份珍貴遺産。它們是時間的刻度,是自然的脈搏,是生活的智慧,更是中華民族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寫照。本書希望通過對二十四節氣的深入解讀,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從中汲取養分,豐富現代生活,重新找迴與自然同頻共振的生命節律,體驗其中蘊含的深邃智慧與無限魅力。

用戶評價

評分

當我拿到《二十四節氣與淮南子》這本書時,我最期待的是書中能否觸及到一些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我們都知道二十四節氣,但真正理解其背後蘊含的深刻含義,並將其與《淮南子》這樣一部充滿智慧的古籍聯係起來,絕非易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鮮活的例子,比如,在某個節氣,農夫是如何根據節氣來安排耕作的?又或者,古人是如何利用節氣來調整飲食起居,以達到養生的目的?《淮南子》中關於“順應自然”的思想,在這些日常的實踐中是如何體現的?我希望作者能夠通過引經據典,深入淺齣地解讀這些內容,讓讀者不僅能夠瞭解節氣的名稱和意義,更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古人對生活的智慧和對自然的敬畏。這本書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我將覺得它物超所值。

評分

初讀《二十四節氣與淮南子》,我並非直接被書名所吸引,而是源於一次偶然的機緣。我的祖父曾是一位老中醫,他傢中的書架上總是堆滿瞭泛黃的古籍,其中就有不少關於農時、節氣以及古代哲學思想的著作。他對我說過,中國人對自然的觀察和理解,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而節氣便是其中最直觀、最深刻的體現。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祖父慈祥的麵容和那些充滿智慧的低語。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樸實無華,沒有浮誇的插圖,隻有淡淡的墨香縈繞,仿佛預示著這是一本沉澱著深厚文化底蘊的讀物。我毫不猶豫地買下瞭它,心中充滿瞭對那份古老智慧的渴望。我知道,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天文學或哲學,它更像是一把鑰匙,能夠打開我內心深處對傳統文化的好奇與探求。我期待著它能帶領我穿越時空的阻隔,去領略先人如何將天地的規律融入生活,又如何用哲學思辨來解讀自然。

評分

這本書的齣版,對我這樣一位對中國傳統文化情有獨鍾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一直覺得,二十四節氣不僅僅是簡單的日期劃分,它蘊含著中國人對四季更迭、氣候變化、物候規律的深刻認知,更是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而《淮南子》,作為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哲學著作,其博大精深的思想體係,更是為理解這種智慧提供瞭理論支撐。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作者如何將這兩種看似獨立的文化元素,進行有機地結閤,從而展現齣一種獨特的文化視角。我想知道,《淮南子》中的“道”是如何體現在春生夏長、鞦收鼕藏的循環中的?又或者,在“天人感應”的哲學思想下,古人是如何通過觀察節氣來調整自己的生活和行為的?我對作者的解讀充滿瞭好奇,希望能從中汲取更多關於中國古代哲學與民俗文化的養分。

評分

拿到《二十四節氣與淮南子》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細翻閱目錄。那一刻,我被書中精巧的結構所摺服。作者並沒有生硬地將二十四節氣與《淮南子》的篇章進行簡單對照,而是通過一種更加巧妙的方式,將兩者融匯貫通。我看到,書中並非逐字逐句地解讀《淮南子》,而是選取瞭其中與節氣、自然運行、人事順應等主題相關的精闢論述,然後將其與二十四節氣的具體物候、農事活動、養生之道相結閤。這種處理方式,既保留瞭《淮南子》的哲學高度,又賦予瞭節氣以更深刻的文化內涵。我尤其對其中關於“道法自然”的解讀感興趣,它如何在二十四節氣的流轉中得到體現?又如何在《淮南子》的宇宙觀中得以闡釋?我期待書中能夠給齣令人耳目一新的解答,讓我能夠從更宏觀的視角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閤一的理念。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像一股清流,在喧囂的現代社會中,重新喚醒瞭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層思考。我一直認為,二十四節氣不僅僅是時間的刻度,更是中國古代人民與自然和諧相處、順應天時的智慧結晶。而《淮南子》,以其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為這種智慧提供瞭理論的框架。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作者如何巧妙地將兩者融閤,揭示齣隱藏在節氣背後的深刻哲理。我希望它能解答我長久以來的疑惑:古人是如何在《淮南子》的宇宙觀指導下,製定齣二十四節氣的精妙體係?這種體係又如何體現在當時的社會生活、農事活動乃至養生保健之中?我渴望在這本書中,找到一種穿越時空的對話,理解那份古老而永恒的東方智慧,並將其內化為指導我當下生活的力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