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上海魯迅研究2016鼕
定價:39.80元
作者:上海魯迅紀念館
齣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5201897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上海魯迅研究2016·鼕》主要包括“魯迅作品和思想研究”“魯迅比較研究”“青年讀魯迅”“史料·辯證”“魯海漫談”“讀書雜記”等主題,在這些主題下,計有20多篇相關研究,從不同的角度反映瞭目前外*新*前沿的外魯迅研究狀況。
目錄
綜述
不能忘卻的紀念——上海魯迅紀念館“紀念魯迅誕辰135周年、逝世80周年”綜述 鄭亞
紀念魯迅倡導新興版畫85周年暨張望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綜述 施曉燕
魯迅作品和思想研究
重讀《文化偏至論》 張夢陽
從“過客”意識看魯迅對故鄉的兩難心境 孫海軍
《傷逝》新解 管冠生
魯迅“理想人”哲學範疇體係研究(上) 馮章
“文學者”的魯迅與《野草》的“文學性”——論片山智行的《魯迅〈野草〉詮釋》 崔紹懷
魯迅比較研究
救世者的悲劇與基督受難——《藥》和《紀念日,在委員會辦公室》的比較 鬍欣裕
疾病、小說與當代中國——魯迅參照下的《第七天》解讀 何力 靳新來
魯迅同時代人研究
淺議魯迅關於孫中山的評說——為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魯迅逝世80周年而作 裘士雄)
孫中山·魯迅·郭沫若 王爾齡
“元周作人”——周氏早年日記(1898—1906)細讀(上) 彭小燕
花邊新聞——《社會日報》的摺射 北海
史料·辯證
《二心集》的“二心”及版權的齣售之謎 樂融
《青年雜誌》與《青年》的交集 汪耀華
蔡楚生的集外文《悼魯迅先生及其他》 宮立
夏衍佚文鈎沉 金傳勝 邱晶晶
附:序三 夏衍
對時局的一種看法 夏衍
關於中華同學新劇會次公演曹禺的《雷雨》 [日]小榖一郎 王建華譯
我與魯迅
走進魯迅的鄉土世界
——我的魯迅研究之迴顧 楊劍龍
魯海漫談
心香一瓣念魯迅——觀文獻劇《魯迅:1936年的鞦天》有感 詹鞦潔
導師正平先生瑣記 王吉鵬
神飛氣揚斑斕沉著——楊可揚的版畫世界 硃傑莉
讀書雜記
《苦魂》以“枝蔓”烘托魯迅 王者玉
近現代文學期刊研究的重大收獲——評劉增人等編著《1872—1949文學期刊
信息總匯》 劉濤
《八道灣十一號》:呈現溫情和善意 喬世華
文苑史話
左翼戲劇運動與抗日救亡劇的興起(1931—1937) 喬麗華
魯迅與江南圖書館 紀維周
青年讀魯迅
親切·震撼 陸懿婷
走近魯迅體味糾 葛金玥
真實的樹人形象 王之穎
上海魯迅紀念館紀事與研究
近現代文物著錄諸問題芻議——以魯迅及名人遺物為例 顧音海
編後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到來,簡直是給我這個業餘魯迅愛好者打瞭一劑強心針!長期以來,我對魯迅先生的瞭解主要停留在課本和一些通俗讀物上,總覺得意猶未盡。這次的《上海魯迅研究2016鼕》完全顛覆瞭我之前的認知。它收錄的文章,雖然是學術性的,但語言錶達非常清晰流暢,邏輯性也很強。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魯迅先生在上海時期的一些生活細節的描寫,比如他對食物的偏好,他對朋友的態度,他對翻譯作品的嚴謹等等,這些細枝末節之處,反而更能展現齣一個立體、真實的人物形象。書中有不少引用瞭當時報刊雜誌上的文章和信件,這些一手資料的加入,讓整個研究顯得更加有說服力。我感覺作者們花費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搜集和整理這些資料,這份對學術的認真態度,本身就值得我們學習。讀這本書,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洗禮,讓我對魯迅先生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還會繼續關注上海魯迅紀念館齣版的其他相關研究,這無疑是我書架上的一件珍貴藏品。
評分這次真是淘到寶瞭!一直對近現代上海的風土人情,尤其是魯迅先生在這座城市留下的足跡特彆感興趣。收到這本《上海魯迅研究2016鼕》的時候,雖然封麵設計樸實,但內容的厚重感撲麵而來。翻開第一頁,就深深吸引瞭我,文章的論述細緻入微,對魯迅先生在上海時期的生活片段、思想轉變,以及他對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貢獻,都進行瞭深入的挖掘。作者的考證非常嚴謹,引用瞭很多我之前不曾瞭解過的史料和文獻,讓魯迅先生的形象不再僅僅是書本上的一個名字,而是一個鮮活的、有血有肉的個體。尤其是對他在上海的幾次重要演講和作品創作背景的分析,讓我對當時社會思潮的演變有瞭更深刻的理解。這本書不僅僅是學術研究的成果,更像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見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以及魯迅先生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對魯迅先生的認識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也對上海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有瞭更深的敬意。強烈推薦給所有對魯迅先生、對上海近代史、對中國現代文學感興趣的朋友們,這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佳作。
評分我本來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想找點關於近代上海的書籍,沒想到偶然間發現瞭這本書。拿到手後,發現它竟然是上海魯迅紀念館齣版的,立刻就覺得更有分量瞭。迫不及待地翻閱,發現這本書的學術價值真的很高。裏麵的文章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報告,而是有很強的可讀性。作者們對魯迅先生在上海的生活、工作、交遊,以及他創作的許多重要作品,都進行瞭非常詳盡的研究和解讀。其中有一篇關於魯迅與當時上海文壇其他重要人物交往的文章,讓我對那個時代文人的風骨和思想碰撞有瞭非常直觀的感受。還有一些關於魯迅在上海的具體住址、他常去的書店、他的生活習慣的描述,都非常生動,仿佛我能穿越時空,親眼看到先生的日常。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原來研究一個偉大的思想傢,不僅僅是解讀他的作品,更要深入瞭解他所處的時代背景,瞭解他身邊的環境和人群,這樣纔能更全麵、更深刻地理解他的思想和價值。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的學術著作,它帶給我的知識和感悟是無法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的。
評分一直覺得魯迅先生是那個時代的巨匠,他的思想和文字深刻影響瞭中國。這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瞭這本《上海魯迅研究2016鼕》。這本書的內容,嚴格來說,是圍繞著魯迅先生在上海這段重要的曆史時期展開的。我並不是一個專業的曆史研究者,但這本書的敘述方式和內容深度,還是讓我驚嘆不已。文章的結構安排得非常閤理,從魯迅先生抵達上海的初期,到他在上海的創作高峰期,再到他對當時社會問題的深刻反思,都有涉及。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魯迅先生在上海的人際交往,特彆是他與當時進步知識分子的交流,進行瞭非常細緻的梳理。這些交流不僅促進瞭思想的碰撞,也深刻影響瞭魯迅先生的創作方嚮。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魯迅先生作為一位思想傢、文學傢,是如何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堅持自己的立場,發齣時代的最強音。這本書的齣版,無疑為我們瞭解魯迅先生提供瞭更豐富的視角和更深入的解讀,對於想要深入研究魯迅先生或者近代上海曆史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參考資料。
評分這本《上海魯迅研究2016鼕》簡直是我近期閱讀體驗的巔峰!作為一名對上海近現代史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些深入而又不失趣味的讀物。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所有的期待。裏麵的文章,雖然涉及的是魯迅先生在上海的研究,但並沒有我之前擔心的那種過於學院派的枯燥感。相反,作者們用非常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瞭魯迅先生在上海的生活圖景,以及他與這座城市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我尤其喜歡其中一些關於魯迅先生在上海的故居、他常去的公園、以及他與當時上海市民生活交融的片段的描述,這些細節讓我感覺魯迅先生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聖人,而是一個真實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與時代同呼吸的普通人。書中對魯迅先生作品的解讀,也更加貼近生活,讓我對他的思想有瞭更直觀的理解。這本書不僅拓寬瞭我的視野,也讓我對上海這座城市有瞭更深的文化認同感。強烈推薦給所有熱愛閱讀,尤其是對近代上海曆史和魯迅先生感興趣的朋友們,這絕對是一次驚喜的閱讀之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