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重读北洋海军
定价:86.00元
作者:马骏杰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5474244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山东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项目库入库项目
内容提要
《重读北洋海军》北洋海军研究不容忽视的成果,也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丛书”中的一册,它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借助新史料、新发现对北洋海军某些问题的重新审视和总结,所以冠之以“重读”。近十几年来出版的新文献史料及公布的新发现,是“重读”的基础。既然是“重读”,就要有新思考和新观点,在《重读北洋海军》中,对一些老问题提出了新看法,对一些过去鲜有论及的问题也试图得出结论。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马骏杰 海军航空大学教授,全军教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长期从事军事历史与军事思想的教学与研究,在海军史研究方面成果颇丰,主持的“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丛书”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二五”“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山东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项目库项目。著有《中国海军长江抗战纪实》《档案里的中国海军历史》《甲午!甲午!》,编有《民国时期中国海军论集》《民国时期外国海军论集》《清末报刊载海军史料汇编》。
文摘
序言
无
这是一部让人掩卷长思的作品。它不仅仅讲述了北洋海军的兴衰,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近代中国在寻求富强道路上的艰难探索与反复。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海军装备与战术演变时所展现出的专业性,那份对船舶技术和海战策略的精通,让整个叙述显得格外可信。然而,真正的精彩在于,作者巧妙地将技术层面的论述与政治博弈、内部腐败等社会现实交织在一起。你会清晰地看到,一支看似强大的海军,是如何因为体制的僵化和人心的涣散而走向最终的覆灭。这种从硬件到软件、从技术到精神层面的全面剖析,使得全书的厚度和深度都远超一般的历史读物。
评分读罢此书,脑海中浮现的不是冰冷的史料堆砌,而是一幕幕鲜活的场景。作者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时而如涓涓细流般娓娓道来,细致剖析清末海军体制的弊病与困境;时而又如惊涛骇浪般激荡人心,将历史的关键转折点刻画得惊心动魄。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新旧思想激烈碰撞的年代,目睹着西学东渐的浪潮如何冲击着古老的帝国海军。书中的史料考证扎实,但作者的笔触却并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洞察力。他没有将历史人物简单地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而是深入探究了他们行为背后的时代逻辑与个人局限。这种客观而又充满温度的叙述,让人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敬意与同情。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一绝,它没有采用传统的时间线索的刻板叙述,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妙的主题切入,将北洋海军的“前世今生”立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筹建初期的雄心壮志,到内部管理上的积重难返,再到最终走向悲剧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作者都给予了足够的篇幅去铺陈和分析。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领悟。它不再是单纯的历史回顾,更像是一次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如何避免重蹈覆辙”的深刻警示。我必须承认,有些章节读起来令人心痛不已,但正是这种痛感,才更凸显了作者对历史真相的执着探求。这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力作,它拓宽了我对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理解边界。
评分我通常对军事史不太感冒,但这本书却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作者的文笔非常具有画面感,读起来简直像在看一部高质量的历史纪录片。他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令人称奇,比如描绘军舰的日常训练、官兵的生活百态,甚至是一些鲜为人知的宫廷对海军事务的干预,都写得栩栩如生。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梳理海军内部派系斗争时所展现出的耐心和洞察力,那种复杂的权力平衡和利益纠葛,最终如何反噬了海军的战斗力,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读这本书,不仅是对历史的重温,更像是对人性在极端压力下表现的一种深度观察。它让人深刻理解到,任何宏大的事业,都离不开自上而下的团结与清醒的认知。
评分这本关于北洋海军的历史著作,简直是一部充满沧桑感的航行日志。作者对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描摹,细腻入微,仿佛能让人听到甲午海战时炮火的轰鸣,感受到那些水兵们面对强敌时的悲壮与无奈。我尤其欣赏他对人物刻画的深度挖掘,不仅仅是记录了他们戎马倥偬的生涯,更展现了他们在时代洪流下的挣扎与抉择。读完后,我对那个时代的理解不再是教科书上扁平化的描述,而是充满了血肉与情感的复杂画卷。那些曾经辉煌的舰船,那些激昂的口号,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生机,也让人不禁思考,如果历史能重来,当时的决策者们是否会有不同的选择?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视角,让我们得以重新审视那段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