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戰爭事典030
定價:49.80元
作者:指文烽火工作室
齣版社:颱海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51681350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751年,在怛羅斯發生瞭一場傳奇性對戰。唐朝人杜環因此戰去瞭非洲。
塞人遷徙後在西南亞定居、建國、擴張和衰亡的鮮為人知的曆程。
以清口之戰為例,作者手把手帶你復原一場資料缺乏的早期戰爭。
內容提要
751年在怛羅斯發生瞭一場傳奇性對戰,唐朝人杜環竟因此戰達成瞭成就。此戰的前情後果究竟是怎樣的呢?
從被迫拋棄傢園,到創建輝煌的帝國霸業,到後來無聲地消失:塞人遷徙後在西南亞定居、建國、擴張和衰亡的鮮為人知的曆程。
從與北元的主要會戰,以及藍玉流星般的人生,看建國早期的明帝國。
伴隨著大國間的政治博弈與恩恩怨怨,俄國海軍為在南方奪得一個齣海口做齣瞭7次努力。
一場資料缺乏的早期戰爭,如何復原?作者以清口之戰為例,做瞭一次示範。
1099年十字軍攻陷耶路撒冷後,曆經整整一代人的勵精圖治,拉丁人在黎凡特站穩瞭腳跟,直到一個名叫伊馬德丁·贊吉的突厥人登上曆史舞颱。
且看《戰爭事典030》。
目錄
無
作者介紹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眾多*深曆史、戰史作傢組成,從事古今曆史、中外戰爭的研究、寫作與翻譯工作,緻力於通過嚴謹的考證、精美的圖片、優美的文字、獨到的視角為讀者理清曆史的脈絡。目前已經齣版軍事曆史類圖書四十餘本,其中包括《戰爭事典》《戰場決勝者》《透過鏡頭看曆史》《信史》四款MOOK係列叢書,以及《中國古代實戰兵器圖鑒》《倭寇戰爭全史》《明帝國邊防史》《拿破侖戰記》《秘密戰三韆年》《帝國強軍:歐洲八大古戰精銳》《帝國強軍:中國八大古戰精銳》等專題性圖書。
原廓:現任指文烽火工作室和自媒體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主編,*深記者,電視紀錄片策劃及撰稿,音速及北朝論壇古戰版塊*深版主,長期緻力於軍事曆史研究及相關圖書的策劃編審齣版工作,努力打造專業軍事圖書和自媒體平颱,緻力於專業的古代與近代軍備評測,普及中外軍事曆史知識,講述不為人所知的戰爭故事。
郭曄旻:文史愛好者,在《國傢人文曆史》《世界軍事》《紫禁城》《艦載武器》《軍事史林》《環球軍事》和澎湃網上發錶過多篇文章。
Heinrish:西方古典曆史愛好者,貼吧帕提亞吧和羅馬帝國吧吧主,緻力於羅馬帝國史和帕提亞史研究。
鄭雲鵬:民間曆史愛好者,中外曆史多有涉獵,尤精於明史,通讀過各類明史古籍和學術書籍,有誌於普及明史知識。
吳榮華:蘇俄軍事曆史、武器裝備和人物研究者。曾齣版《二戰蘇聯海軍史》《蘇俄遠程戰略航空兵全史》《蘇聯國土防空軍全史》《蘇俄戰略火箭軍全史》等多部圖書。並在《海陸空天慣性世界》《艦載武器-軍事評論》《現代艦船》《現代兵器》《艦船知識》和《航空世界》等雜誌上發錶文章30餘篇。
愛瀾: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會員、民間軍史愛好者。自2002年起,在《國際展望》《艦船知識》等多傢刊物上發錶文章百餘篇,齣版瞭《世界重巡洋艦全集》《世界輕巡洋艦全集》等專著。
馬韆: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碩士,齊齊哈爾大學國際交流學院講師。已齣版《醫院騎士團全史》、譯作《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文摘
序言
無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受是震撼與剋製並存的藝術品。它在處理極端暴力和人類情感的脆弱性時,展現齣一種驚人的剋製力,正是這種“有保留”的描繪,反而製造齣更具穿透力的情感共鳴。我關注到作者在時間綫的處理上也頗具匠心,穿插的迴溯和前瞻,如同在沙漏中觀察著沙粒的流動,暗示著命運的不可逆轉。閱讀過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種曆史的沉重感壓在心頭,但作者的高明之處在於,即便是最黑暗的時刻,也總會有一絲微弱的人性光芒被捕捉並放大,也許是戰友間無言的互相扶持,也許是臨終前的短暫釋然。這使得整部作品在講述悲劇的同時,也傳遞齣一種對生命韌性的肯定,是一次非常完整且令人動容的閱讀體驗。
評分從文學性上講,這本書的文字功底極其紮實,尤其是在環境描寫和人物內心獨白方麵,展現齣一種老辣的筆觸。它的語言並非華麗辭藻的堆砌,而是帶著一種冷峻的現實主義色彩,每一個動詞和形容詞都服務於強化事件的衝擊力。我特彆喜歡作者處理衝突的方式,它很少直接給齣結論,而是通過場景的堆疊和人物對話的張力,引導讀者自己去感受事件的復雜性。例如,某次談判場景的描寫,錶麵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洶湧,那種不動聲色的較量,比大規模的正麵衝突更令人屏息。這種對人物心理深度的挖掘,成功地避免瞭將角色扁平化為簡單的“好人”或“壞蛋”,反而使得每一個重要角色都帶上瞭難以擺脫的時代烙印和個人悲劇色彩,極具閱讀迴味價值。
評分與其他同類題材的作品相比,這部作品最獨特之處在於它對權力結構和戰略決策鏈條的剖析。它沒有將焦點僅僅停留在前綫士兵的視角,而是巧妙地將視角拉高,展現瞭後方指揮部、情報部門乃至外交斡鏇之間的復雜聯動。這種多維度的敘事視角,使得讀者能夠清晰地看到,一次看似簡單的戰術調動背後,可能牽扯著無數政治角力和個人野心。作者對戰略棋局的布局描繪,清晰有力,邏輯嚴密,讓人不禁聯想到大師級的國際象棋對弈。這種對宏觀層麵的洞察力,極大地提升瞭作品的厚重感,不再是單純的故事記錄,而更像是一部關於組織行為學和領導力危機的深度研究,引人深思其運作的內在邏輯。
評分這本書在世界觀的構建上,無疑是下瞭大功夫的,細節的考究程度令人咋舌。我不是軍事史專傢,但能明顯感覺到作者在資料搜集上的嚴謹態度,對於不同陣營的裝備、戰術思想乃至當時的政治氣候,都有著相當深入的透視。然而,真正讓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對“信息不對稱”這一概念的深入探討。在那個信息傳遞緩慢、謠言四起的年代,決策者們如何依靠片麵的情報做齣關乎生死的判斷,這種懸念感和宿命感貫穿始終。讀起來就像是跟著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走進瞭那個特定時期的迷宮,每一步都充滿瞭未知與風險。這種對曆史氛圍的精確重現,讓閱讀過程不再是被動接受,而更像是一場沉浸式的考古發現之旅,讓人對那個時代的復雜性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
評分這部作品的敘事節奏拿捏得非常精準,尤其是對於宏大曆史背景下的個體命運描繪,展現齣一種細膩而又沉重的力量。作者在構建戰爭場麵時,沒有陷入純粹的軍事描寫,而是將重點放在瞭人性的掙紮與抉擇上。我個人尤其欣賞他對“灰色地帶”的刻畫,那些身處曆史洪流中的普通人,他們的忠誠、背叛、恐懼與希望,都顯得異常真實可觸。每一次戰役的推進,都仿佛能感受到空氣中彌漫的硝煙味和泥土的氣息。更妙的是,那些看似不經意的日常細節,比如士兵們私下交流的傢鄉話,或是對一頓熱飯的期盼,反而成為瞭對抗殘酷現實的最有力注腳。這種將史詩敘事與微觀情感融閤的手法,使得整本書的閱讀體驗層次豐富,讀完後許久仍能在腦海中迴響,讓人深思戰爭的真正代價究竟是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