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迈向共建共享新格局:广东探索社会治理创新
定价:46.00元
作者:陈天祥,郑佳斯等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3060603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本书是中山大学智库型2015年度课题计划中的“广东地方治理经验研究”项目的子项目“广东社会治理创新经验研究”的研究成果,是中山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和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联合打造的《广东地方治理创新研究丛书》中的一种。 2. 本书编写人员深入到各个案例之中,分赴广州、佛山、顺德、中山、东莞、深圳、珠海等地,进行实地调查工作,收集了大量的经验素材,力图将广东的社会治理先进经验呈现给读者,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广东这块改革的热土及其先行先试的动态。
内容提要
本书共6章。 *章迈向共建共享新格局:广东社会治理创新总论,包括广东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四大挑战,广东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三社联动,广东社会治理创新的经验启示;第二章顺德社会创新中心:一个社会体制综合改革的独特案例,包括顺德社会创新的困境、实践模式与效果,顺德社会创新的路径选择;第三章需求导向、多元参与、信息技术与治理结构,包括东莞市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大朗长富社区明上居小区“微自治”模式,需求导向、多元参与和信息技术,楼盘小区治理模式要义;第四章集众成墙,以爱筑城:“关爱桂城”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包括“关爱桂城”社会治理创新模式产生的背景,“关爱桂城”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的主要内容;第五章嵌入社区与协同治理,包括类型化、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广州家庭综合服务模式,购买家庭综合服务项目的成效:五大转变,家庭综合服务项目面临的挑战,总结与建议;第六章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社会善治,包括中山市积分制管理的主要内容,积分制实施的效果,进一步完善积分制的思路。
目录
章迈向共建共享新格局:广东社会治理创新总论一、广东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四大挑战
作者介绍
陈天祥,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改革、现代国家治理、绩效评估、基层治理与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出版著作10多部,在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获省部级多项学术研究成果奖和全国MPA教学奖,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和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其他科研项目40多项。
文摘
无
序言
无
这本书的作者团队背景看起来很扎实,横跨了学术界和实务部门,这通常意味着内容会比较严谨,论证过程也会比较充分。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种跨学科的视角,将社会学、政治学甚至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有效地融入到对广东实践的解读中。比如说,在探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时,是运用了冲突理论,还是协商民主的视角?如果能看到对既有理论框架的挑战和修正,那就更好了。我希望这本书不要害怕触及争议性的话题,比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以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治理决策是如何艰难权衡的。一本好的治理研究,就应该敢于直面这些复杂和灰色地带,而不是只描绘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图景。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走进了广东这个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治理实验室。我最想看到的是,他们是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核心价值的。毕竟,广东的社会结构复杂,人口流动性大,传统的那套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在这里肯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特别好奇,它在引入市场化、社会化力量参与治理方面,有哪些突破性的尝试?比如,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定位是如何界定的?有没有一些机制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半官方化”或者“搭便车”的现象?如果能提供一些清晰的制度创新路径和它们产生的具体社会效应数据,那就太棒了。这本书如果能做到,那它就不仅仅是区域性的经验分享,而可能成为全国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的范本。我希望它能提供足够细致的制度分析,而不是空泛的口号。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很有力量感,那种深沉的蓝色调搭配着简洁有力的白色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就对那种自上而下梳理宏大叙事的作品比较感兴趣,这本书的这个名字,直奔主题,让人感觉它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理论堆砌,而是实实在在地想探讨一些“干货”。我尤其关注“探索”这两个字,这意味着里面会有很多鲜活的案例和试错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总结。我希望它能深入到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里去,看看在具体的社会矛盾、社区服务这些微观层面,政策是如何被转化和执行的,这种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践的贯穿,往往才是检验一个治理模式是否真正有效的试金石。如果只是停留在政策条文的层面,那未免有些枯燥,我期待它能有精彩的田野调查和鲜活的个体故事来支撑起这个“新格局”的论述。
评分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看,我更关心的是这种“新格局”对我日常生活的影响。我希望这本书能回答一个问题:社会治理的创新,最终有没有让我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安全、更有人情味?例如,在数字化治理方面,广东的探索是否真的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便捷度?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的话语权和参与度有没有实质性的提高?我特别不喜欢那种把技术当作万能解药的叙事方式。我更倾向于看到技术如何赋能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建设,而不是仅仅用来提高效率的冰冷工具。如果书里能穿插一些普通市民对这些新治理模式的真实反馈和体验,哪怕是一些负面评价,都会让整本书显得更加立体和可信。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时间点非常关键,它正处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推进的阶段。因此,我希望它能对“现代化”这三个字做出广东式的独特诠释。这种诠释,不应该只是盲目地复制西方的治理模式,而是要根植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我特别关注“共享”这个词,它意味着成果的普惠性。在经济高速发展后,如何有效地通过治理创新,实现成果的更公平分配,这是任何一个快速发展的地区都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收入分配、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效果评估,那它就具备了更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我期待看到一种既有“广东速度”又有“广东温度”的治理叙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