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现代爵士和声教程 |
| 作者/主编: | 林华 |
| 出版社: | 上海音乐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52305517 |
| 出版年份: | 2014/8/1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289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68元 |
| 实际重量: | 798g |
| 新旧程度: | 全新正版 |
爵士风格的真髓是流动在黑人民族血管中的那种原始的热烈,那种节奏交错的快感,那种深沉的忧郁,那种无法抹去的历史伤痛——这是一个民族的审美遗传基因,是任何他族乐手都无法学得的精神。本书也未敢以此为宗旨,只是希望通过一些介绍和浅易的练习,让读者获得一些爵士和声方面的知识,如果能够以此充实写作技法的武库,丰富和声语言和节奏样式,本书作者将为此深感荣幸。
——林华
前言
编者的话
一级
音阶与琶音C大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小夜曲》
二级
音阶与琶音F大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坦布兰舞曲》
三级
音阶与琶音G大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小步舞曲》
四级
音阶与琶音B大调、g和声小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罗西尼主题变奏曲》
五级
音阶与琶音D大调、b和声小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行板》
六级
音阶、分解三度、琶音 E大调、c和声小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 《夏日里后一朵玫瑰变奏曲》
七级
音阶、分解三度、琶音 A大调、f和声小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小协奏曲》
八级
音阶、分解三度、琶音 A大调、f和声小调;E大调、c和声小调;
练习曲1《风》
练习曲2
乐曲《卡门幻想曲》
九级
音阶、分解三度、琶音 D大调、b和声小调;B大调、g和声小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拿波里民歌幻想曲与变奏曲》
十级
音阶、分解三度、琶音 F大调、d和声小调;G大调、e和声小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大波兰舞曲》
演奏级
乐曲《匈牙利田园幻想曲》
前言
编者的话
一级
音阶与琶音C大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小夜曲》
二级
音阶与琶音F大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坦布兰舞曲》
三级
音阶与琶音G大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小步舞曲》
四级
音阶与琶音B大调、g和声小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罗西尼主题变奏曲》
五级
音阶与琶音D大调、b和声小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行板》
六级
音阶、分解三度、琶音 E大调、c和声小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 《夏日里后一朵玫瑰变奏曲》
七级
音阶、分解三度、琶音 A大调、f和声小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小协奏曲》
八级
音阶、分解三度、琶音 A大调、f和声小调;E大调、c和声小调;
练习曲1《风》
练习曲2
乐曲《卡门幻想曲》
九级
音阶、分解三度、琶音 D大调、b和声小调;B大调、g和声小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拿波里民歌幻想曲与变奏曲》
十级
音阶、分解三度、琶音 F大调、d和声小调;G大调、e和声小调;
练习曲1
练习曲2
乐曲《大波兰舞曲》
演奏级
乐曲《匈牙利田园幻想曲》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业余音乐定级考级活动正在我国蓬勃开展。其覆盖面之广、门类之全、参考人数之众。已大大超出有关人士所始料的规模。三四岁学琴,大人带孩子成群结队地参加考级,正成为城市生活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以上现象充分反映了人们对艺术生活的需求和渴望,充分说明了包括美育在内的全面素质教育观念正深入人心。这无疑对社会进步、教育发展、乃至国民素质的提高,均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并为之产生深远的影响。
音乐考级源于英国,起初是由英国音乐学院考级机构兴办的一种以器乐为主的校外音乐考级制度。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在我国青少中掀起的学习器乐的热潮,这一考级制度即开始为我国音乐界所关注。1988年,上海音乐家协会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业余钢琴定级考试活动。尔后,考级领域农步扩大,其各门类考级大纲的审定、分级标准和曲目的编订也逐年规范化,并在报名、考官、考试定级等所有环节的组织工作上,形成了一套科学而严密的程序与运行机制,从而确保和推动了考级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上海音乐家协会音乐考级曲集》系列丛书的出版发行,可以说是上海音乐家协会在积十五年音乐考级经验之基础上,使考级工作更加完善的必然产物。
这本教材的装帧设计得相当用心,封面简约又不失格调,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打磨过的出版物。内页纸张的质感也令人惊喜,那种略带纹理的触感,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轻易磨损,这对于需要经常翻阅参考的乐理书来说,简直是福音。更不用提印刷的清晰度了,谱例和文字的排版布局都非常考究,即便是复杂的和弦标记和不规则的节奏型,也能看得清清楚楚,对于在昏暗的排练室或者舞台侧边快速查阅时,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难度。通常市面上的教材,要么是纸质太薄,要么是油墨太淡,读久了眼睛会非常疲劳,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体现了出版社对艺术类教材的专业态度。我个人尤其欣赏它在版式设计上留白的艺术,没有把页面塞得满满当当,让人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舒畅和从容,而不是一种被信息轰炸的压迫感。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无疑让学习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让人更愿意沉浸其中。
评分深入研习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的深度远超出了我对一般“教程”的预期。它不仅仅停留在“如何构成”的层面,更深入探讨了“为何如此进行”的内在驱动力。书中对爵士乐和声演变的历史脉络梳理得非常到位,这对于理解特定和声进行背后的文化和音乐语境至关重要。例如,在讨论到比波普时期和声的复杂化时,作者不仅仅给出了和弦替换的方案,还剖析了当时乐手对调式和色彩的探索心理。这种带有“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方式,迫使读者不仅仅是模仿,而是要去思考和创造。对于那些想要真正“创作”爵士音乐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思维框架,帮助我们跳出传统的框架,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和声语言。
评分从使用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兼容性做得相当出色。它在讲解每一个和声概念时,都会附带针对不同乐器声部的编排建议,即便是钢琴手或者吉他手,也能找到直接适用的指法或和弦分布图,这一点非常人性化。我曾尝试将书中的一些练习曲目,运用到我的乐队排练中,发现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练习,对于提升团队成员之间的和声配合度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没有陷入纯理论的象牙塔,而是紧密地贴合了真实乐队演奏的需求。另外,书中提供的参考曲目清单也十分精准,每一条推荐都像是作者多年经验的结晶,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到可以验证理论的最佳听觉样本。
评分初学者拿到这本书时,可能会被它严谨的逻辑链条所折服。它不像有些入门书籍那样,上来就堆砌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采取了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渐进式教学方法。从最基础的和声概念开始,每一步的引入都像是为前一步做了扎实的铺垫,逻辑衔接得天衣无缝。我特别喜欢它在引入新概念时,总是会先用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爵士乐段落作为范例,这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论立刻拥有了“声音”和“画面感”,不再是枯燥的符号堆砌。这种“理论结合实例”的模式,对于我这种更偏向实践操作的演奏者来说,吸收效率高得惊人。很多复杂的色彩和声,通过作者精心的梳理和归类,变得清晰可辨,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级技巧”,而是一套可以被系统掌握的工具箱。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是一位身兼演奏家与教育家的双重身份的专家。从行文的语气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温和但坚定的引导力量。它不会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说教,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手把手地为你揭开音乐世界的面纱。即使是那些我自认为已经掌握得很扎实的乐理知识点,在这本书里也被重新审视,发掘出新的层次和可能性。最难能可贵的是,它成功地在“严谨的学术性”和“自由的爵士精神”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教会你规则,但更鼓励你打破规则,这种鼓励创新精神的教育理念,是任何一本优秀艺术教材的灵魂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