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女人 爱 恋爱
定价:26.80元
作者:郑絜心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505433786
字数:
页码:22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当真爱来敲门时,你是否能握住掌心的幸福?《女人·爱·恋爱》一书将教你创造幸福恋情的30种态度:我爱什么就尽量使它,这就是一种态度;其实,每个人都是程度不同的爱奴,如果你真心爱一个人,很难不当奴隶;真正的爱情来了,你根本不能去解释它到底是属于肉体的还是灵性的;很爱自己的男人,到后就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变成那种样子;在爱情面前,其实第三者和一者、第二者一样,都是被爱掌控的、卑微的灵魂。
目录
1.女人何必如此“便秘”
2.结婚好的年龄?
3.爱情坟墓的问题
4.谁弄得到你?
5.没有人是特地来伤害你的
6.优质男人的盲点
7.管他的爱与恨,做自己好
8.关於正名运动
9.你可以写自己的生活
10.粉红色的月亮
11.他不是在和你演偶像剧
12.善良的力量
13.别再复习他是怎 对不起你了
14.你其实已经够好了
15.每个女人都可以写自己的故事
16.你的爱情决胜点是什么?
17.要不要赌一把?
18.很爱之外的其他
19.女人该做的事情
20.女人,活出自己的态度
21.是「剩下来」的人生?还是「有结余」的人生?
22.别当求爱的女人
23.你是谁想保护的人
24.爱和奴
25.soulmate灵魂伴侣
26.男人,该不该管?
27.第三者
28.真爱和外遇
29.别为不值得的人伤神
30.什么样的男人值得托付终身?
31.快乐才是对的居所
作者介绍
郑絜心,国立中兴大学法律系毕业,专业文字媒体工作者、社会观察家。
研究男女心理学多年,现为婚姻幸福女人,擅长以法律人的理性和创作人的感性,找出新时代两性相处的平衡点。以细腻、创意及魅力的文笔,诠释出现代人需要的智慧。所累积各类型创作已超过六十余部,作品亦广受中国大陆读者支持,并受邀於报章杂志及电视媒体发表见解,至机关团体发表演说。
文摘
序言
1.女人何必如此“便秘”
2.结婚好的年龄?
3.爱情坟墓的问题
4.谁弄得到你?
5.没有人是特地来伤害你的
6.优质男人的盲点
7.管他的爱与恨,做自己好
8.关於正名运动
9.你可以写自己的生活
10.粉红色的月亮
11.他不是在和你演偶像剧
12.善良的力量
13.别再复习他是怎 对不起你了
14.你其实已经够好了
15.每个女人都可以写自己的故事
16.你的爱情决胜点是什么?
17.要不要赌一把?
18.很爱之外的其他
19.女人该做的事情
20.女人,活出自己的态度
21.是「剩下来」的人生?还是「有结余」的人生?
22.别当求爱的女人
23.你是谁想保护的人
24.爱和奴
25.soulmate灵魂伴侣
26.男人,该不该管?
27.第三者
28.真爱和外遇
29.别为不值得的人伤神
30.什么样的男人值得托付终身?
31.快乐才是对的居所
说实话,《荒野觅食者日记》这本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它竟然成了一本能让人感到平静的生存指南!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血腥或过度戏剧化的野外求生手册,但作者,一位经验丰富的生态学家和旅行家,用一种近乎诗意的口吻,记录了她在北美落基山脉进行为期一年独居考察的经历。这本书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在地感”。你几乎能闻到潮湿泥土的味道,感受到清晨薄雾拂过皮肤的凉意。作者的叙述极其克制,她很少直接表达恐惧或兴奋,而是通过精准地描述她如何识别可食用的植物、如何搭建庇护所、如何追踪动物的痕迹来展现她的专业和坚韧。她对于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贯穿始终。其中有一段关于她与一只受伤的灰狼共处几天的内容,描写的细腻又充满张力,展示了物种之间最原始的试探与共存。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野外求生的“How-to”指南,而更像是一本邀请你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关系的“Why”的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刚从一次漫长的、有益的远足中归来,内心充满了被自然清洗过的清爽感。
评分哇塞!《机械之心的颂歌》简直就是科幻迷的狂欢派对!我很少读到能将硬核的科学设定与如此饱满的人文关怀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的作品。故事背景设定在人类殖民火星后的第三代,社会结构被高度精密的AI系统所支配。主角是一个负责维护底层能源站的“清洁工”,他偶然发现了一个被系统隐藏的“情感核心”——一个似乎拥有自我意识的古老机器人。作者对于机械伦理和人工智能觉醒的探讨,不是那种老生常谈的“机器人是否会反叛”的俗套路数,而是深入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类价值”的层面。书中的技术细节描写得相当扎实,什么量子纠缠通讯、地幔能源抽取,读起来既有知识性,又完全没有让人感到枯燥。而且,人物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那位清洁工,他的那种对“被定义”的抗拒,对自由的渴望,通过他与冰冷机械的互动,被衬托得淋漓尽致。高潮部分,那场发生在轨道防御系统中的数据战,场面调度简直是史诗级的,我感觉自己都能听到数据流碰撞的火花声。读完后,我甚至开始怀疑,我们现在依赖的科技,是否也在悄悄塑造着我们无法察觉的另一种“人性”。非常推荐给所有对未来科技和社会结构感兴趣的读者。
评分天呐,这本《夜色迷踪》简直是近几年我读到过的最令人心悸的悬疑小说!作者的笔触如同最细腻的丝绸,包裹着一颗跳动不安的心脏。故事从一个看似平静的北欧小镇开始,女主角艾米莉亚,一位才华横溢但内心深藏秘密的植物学家,卷入了一桩陈年旧案。情节的推进如同解开层层叠叠的迷雾,每翻一页,都能感受到那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最绝妙的是,作者对环境的描写达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那冷冽的空气、永无止境的黑夜,以及被冰雪覆盖的森林,都仿佛成了推动剧情的另一个无形角色。我尤其欣赏作者处理人物内心挣扎的方式,艾米莉亚的每一次犹豫、每一次微小的选择,都精准地牵动着读者的神经。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英雄,她的脆弱、她的黑暗面,都让她无比真实,让人忍不住想要保护,却又害怕她会再次跌入深渊。读到一半时,我几乎无法放下书,完全沉浸在那种“真相就在眼前,却触不可及”的煎熬中。那几个关键的伏笔埋得极其精妙,直到最后一章揭晓谜底时,那种豁然开朗的震撼感,伴随着一丝丝的寒意,久久萦绕在脑海中。如果你喜欢那种需要全神贯注去梳理线索,并且享受被情节反复拉扯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它不仅仅是一个侦探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幽暗角落的深刻剖析。
评分这本书,嗯,怎么说呢,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存在”的哲学散文诗集,名字叫《尘埃的低语》。我通常不太偏爱这种意识流的作品,但这本书成功地把我拉入了一种近乎冥想的状态。它没有一个明确的、线性的故事主线,更多的是由无数个碎片化的瞬间、哲思片段和抽象的意象构筑而成。作者似乎对时间的概念有着独特的理解,文字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自由穿梭,语言的节奏感非常独特,时而缓慢得像滴水穿石,时而又迅疾得如同电光火石。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记忆的不可靠性”的那几章,那些描绘童年记忆模糊边缘的句子,充满了画面感,让我忍不住停下来,思考自己生命中那些模糊不清的片段。它不追求给你一个明确的答案或一个圆满的结局,它更像是在邀请读者共同参与一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放下书,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车水马龙,思考着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坦白说,对于追求快节奏、强情节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会显得有些“慢热”甚至“晦涩”,但如果你恰好处于一个需要沉淀和内观的阶段,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沉默的智者,在你耳边轻声低语,为你梳理那些盘根错节的心绪。
评分我必须承认,《旧日钟声的回响》这本书,一开始让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因为它采用了非常古典、近乎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的叙事风格,语调庄重,用词考究。它讲述的是一个大家族在古老庄园中继承遗产和秘密的故事。初看,你会以为这是一部传统的哥特式小说,充满了阴影、未完的信件和家族间的猜忌。但随着剧情深入,我发现它其实披着一层古典的外衣,内核却极其现代和尖锐——它在解剖的是“权力结构对女性的压迫”。女主角伊莎贝拉,一个被时代束缚的年轻女子,她必须在遵守传统礼教和追求自我解放之间做出抉择。作者对细节的把握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从服饰的颜色到餐桌上的礼仪,无不体现出那个时代阶层的森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沉默”的描绘。很多关键的信息不是通过对话传达的,而是通过一个眼神的闪躲,一次不经意的停顿,或者一句被刻意省略的话语。这种“说与不说”的艺术,把那个时代女性的无力感表现得入木三分。虽然节奏偏慢,但那种层层剥茧,挖掘出人性深处阴暗面的功力,绝对值得细细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