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爱是一生的修行
定价:28元
作者:叶倾城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216074551
字数:209000
页码:27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开年推出情感随笔系列图书之
先锋作家叶倾城,两性随笔《爱是一生的修行》
多元视角 温柔笔触 婉约中见通透 犀利中显智慧
字真文切情更浓 篇篇点醒梦中人
苏芩、陈彤、曾子航真诚推荐!
内容提要
《爱是一生的修行》是新锐作家叶倾城继两性情感随笔《爱是一种修行》后的又一力作。该书依旧沿袭了她一贯的文风,睿智犀利而又不失婉约。书中有广受粉丝喜爱的“微爱情”、随笔散文以及情医信箱问答,时而缠绵悱恻,时而热络活泼,时而凉薄凄婉,时而冷静深刻,以多元的视角和独到的爱情观对爱情进行诠释和注解,全书着实为一场女性随笔的盛宴。
目录
作者介绍
叶倾城:先锋作家,媒体人,电视广播节目主持人,心灵导师。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内发行量大的杂志《读者》的签约作家,国内多本期刊的专栏作家。多篇作品选人新马等地中文课本。著有《倾城十年》《一杯闲半生愁》《爱或不爱都是事儿》《爱是一种修行》等多部情感散文集以及《原配》《心碎之舞》《麒麟夜》等多部长篇小说。写作之于她,越来越像一种宿命,一份天赐的枷锁。其与文字之间的默契每每如笔下生风,令其终日笔耕不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欣赏的一点,是它所蕴含的强大的人文关怀和同理心。很多探讨深刻主题的著作,往往会让人感到一丝疏离,仿佛作者在描述一个冰冷的哲学体系。但这部作品完全不是如此。你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人类困境的深刻理解和温柔的接纳。它不苛求完美,而是鼓励人在不完美中寻找意义和力量。这种“理解而非审判”的态度,为读者营造了一个非常安全的阅读空间,让我们敢于直面自己内心最柔软、最脆弱的部分。它不是提供一个简单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工具箱,教我们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持续地进行自我梳理和精进。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直接的口号式激励要持久和深刻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稳中带着一丝温暖的色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通常对那些封面花里胡哨的书不太感冒,但这个设计却恰到好处地传达了一种内敛而有深度的气质。拿到手里掂了掂,分量很足,那种扎实的质感让人感觉内容也必然是经过精心打磨的。我翻开扉页,看到那排版,真是舒服极了,字体大小适中,行距留白处理得当,阅读起来丝毫没有压迫感,完全就是为长时间阅读量身定做的。我迫不及待地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打算先试读几页,结果直接就陷进去了,那种一气呵成的流畅感,让我几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看得出来,出版方在装帧和印刷工艺上是下了大功夫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对读者的尊重。这本书的物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阅读享受的预告,让人对即将展开的精神旅程充满了期待和敬畏。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逻辑链条构建得如同精密的钟表。我注意到作者在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非常巧妙,即便是跨度较大的主题转换,也能通过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引子或小故事,实现平滑的衔接,绝不会让人有那种突兀跳跃的感觉。初读时,我还在猜测作者会如何平衡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之间的关系,但很快我就发现,这种担忧是多余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像是为前一部分做了有力的支撑,后一部分又对前一部分进行了升华和拓展。更难得的是,在如此严谨的框架下,作者依然保留了足够的叙事空间,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既有学术的厚重感,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完美地实现了知识的“可消化性”。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股清流,没有那些故作高深的晦涩词藻,也摒弃了时下流行的浮躁与轻佻。它用一种近乎于和老友娓娓道来的语气,将复杂的道理剖析得清晰透彻。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感,他似乎不需要用激烈的措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是通过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的论述,让你自然而然地信服。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合上书本,在脑海中反复咀嚼那些精妙的比喻和独到的见解。这种文字的质地,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消品”,而是像老酒一样,需要时间去品味,每次重读都能咂摸出新的味道。它不急不躁,仿佛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引导着读者去审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从未深究过的事物,这种行文的韵律感,非常治愈。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翻开这本书时,我还有点担心它会过于沉闷或过于偏激。毕竟涉及一些深刻的主题时,很容易走向两个极端。然而,作者展现出了一种令人惊叹的平衡感和宏大的格局。他似乎能站在一个非常高远的角度去俯瞰问题,既能体察到人性的微小挣扎和日常的琐碎烦恼,又能将这些个体经验放置在一个更宏大、更具历史纵深感的背景下去考察。这种“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的手法,使得书中的论述既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又充满了与我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贴近感。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诲,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邀请读者共同探索那些关于存在的本质性难题。读完一个章节,我感觉自己的视野被拓宽了,思维的边界似乎也随之松动了许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