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方圆之探——解码中西文化
定价:40.00元
作者:周松波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0100932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作者在探究中西文化的不同渊源的基础上,指出了中西文化的各自特征,深入分析了中西文化之间的不同,并进一步比较了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在本书中,作者不仅对中西文化中一些有特色的内容和亮点作了具体生动的介绍,而且力求道明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差异,在对比中向读者充分揭示中西文化各自的内在核心价值。
目录
序
自序
章 文化与文化差异
节 文化的概念
一、汉语“文化”的含义
二、西语“文化”的含义
三、近代学者对“文化”概念的不同理解
第二节 文化的层次与结构
一、洋葱的比喻:文化层次论
二、文化的冰山比喻
三、文化的正态分布
第二章 中西文化形成的不同渊源
节 中西文化的概念
一、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二、西方文化与西方的三大文明系统
第二节 中西文化形成的渊源
一、中西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渊源
二、中西文化形成的制度渊源
三、中国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与西方文化形成的宗教渊源
第三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要素及其差异
节 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
一、宗教
二、哲学
三、政治
四、文学
五、艺术
第二节 西方文化的基本要素
一、宗教
二、哲学
三、政治
四、文学
五、艺术
第三节 中西文化的基本要素差异
一、中西宗教的差异
二、中西哲学的差异
三、中西政治的差异
四、中西文学的差异
五、中西艺术的差异
第四章 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节 中西文化的特征
一、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西方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一、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二、中西文化的精神比较
三、中西文化的道德比较
四、中西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
五、中西文化的日常生活差异
第五章 中西企业文化的差异
第六章 文化导向论
第七章 中西企业文化的冲突、融合与协同
第八章 企业文化差异与跨国企业本土化策略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标题“解码中西文化”其实有点“轻描淡写”了,我原本以为它会像很多泛泛之谈的书一样,罗列一些中西方饮食、服饰、节日上的区别,然后就没了。但《方圆之探》完全不是!它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能够触及到更深层次的东西,那些藏在我们行为模式、价值观念、甚至潜意识里的东西。比如,书中对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探讨,不是简单的标签化,而是深入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适用性。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它用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说明了中国人是如何在“规矩”和“变通”之间找到平衡的,那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智慧,在书中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文化内涵。而且,这本书的论证过程也非常严谨,引用了很多历史典故、社会学研究,甚至心理学实验,但一点都不显得枯燥,反而增添了说服力。读完之后,我对很多自己曾经觉得理所当然的事情,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感觉自己的思维边界被大大拓展了。
评分我向来对那种“厚黑学”式的解读中国人的书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过于片面,甚至带有猎奇和贬低的心态。《方圆之探》这本书,则彻底颠覆了我这种印象。它并没有刻意去“捧”或者“踩”任何一种文化,而是以一种极其客观、冷静的态度,去剖析中西方文化在不同维度上的碰撞与融合。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敏感话题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平衡感和同理心。比如,书中在探讨“集体主义”的负面影响时,也同时强调了它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共同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反之亦然。这种不走极端、不贴标签的论述方式,让我觉得特别真诚和可靠。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文化中的优点和不足,也让我们看到了其他文化的长处和局限。它不是在教你如何“变”成别人,而是在帮助你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以及你所处的文化环境。这对于我们在这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找到自己的定位,非常有帮助。
评分这本书的“解码”能力,真的超乎我的想象。我之前一直以为,我们对某些文化现象的理解,已经足够深刻了,但读了《方圆之探》之后,才发现原来还有更广阔的天地。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将那些我们司空见惯的文化现象背后的逻辑和动因,一一揭示出来。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分析,而是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文化差异对我们个人发展、社会进步,乃至国际关系的影响。比如,在谈到“时间观念”的差异时,书中不仅分析了中国人“慢节奏”的文化根源,还指出了它在现代社会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进行调整和优化。这种前瞻性和实践性,让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般的文化普及读物。它不只是让你“知道”了,更是让你“理解”了,甚至“学会”了如何用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文化差异。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佳作。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被它的装帧设计吸引了,简洁而大气,很有质感。翻开内页,发现里面的排版也很舒服,字号大小适中,留白恰到好处,读起来一点都不费眼。而且,作者的文笔真的太好了!那种不卑不亢、不露痕迹的幽默感,贯穿在整本书的始终。有些地方,我明明知道作者是在讲一个严肃的文化话题,但读着读着就忍不住笑出声来。比如,在谈到东西方沟通方式的差异时,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幽默的比喻,把中国人含蓄委婉的表达比作“绕弯子”,把西方人直截了当的沟通比作“开直升机”,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区别。这种将复杂的文化现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正是这本书的独特魅力所在。我平时阅读涉猎比较广泛,但很少遇到能像这本书这样,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读物。它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在和你分享他的人生智慧,让你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悄悄地完成一次精神的升级。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很有意思,“方圆之探”,一开始我以为会讲一些古代的哲学思想,比如“外方内圆”什么的,结果翻开第一页,发现它其实是用一种非常现代的视角,去解构我们从小到大习以为常的各种文化符号和思维模式。比如,书中对“面子”这个概念的剖析,就让我脑洞大开。我们常说“爱面子”,但具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如此在意?它又如何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这本书不仅点出了这些问题,还从历史、社会、心理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甚至还拿西方的一些文化现象做对比,比如他们对“隐私”的强调,和我们对“关系”的看重,哪种更好,哪种更合理?完全没有预设答案,而是引导读者自己去思考。我最喜欢的是它那种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不是那种枯燥的说教,而是像和一位见识广博的朋友聊天,不知不觉就被带入进去,然后豁然开朗。读这本书,感觉就像在玩一场文化解谜游戏,每一章都是一个新的谜题,等待你去探索和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