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在新西兰刚刚好 9787508636924 中信出版社

停在新西兰刚刚好 9787508636924 中信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巴道 著
图书标签:
  • 新西兰
  • 旅行
  • 游记
  • 生活
  • 文化
  • 散文
  • 海外生活
  • 慢生活
  • 个人成长
  • 纪实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花晨月夕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36924
商品编码:2990596989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停在新西兰刚刚好

定价:36.00元

作者:巴道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086369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00%新西兰=1%旅行 1%打工 98%成长
全世界年轻人都在打工度假!
错过30岁就等下辈子!

她叫巴道。26岁那年,她发现一个书本上从来没有提过的秘密:
全世界年轻人都在打工度假。
拿到打工度假签证,你不必承担巨额旅费,也不必羞于张口找父母要钱,因为你可以像当地人一样打工赚钱。
你不会成为一个无趣又匆忙的观光客,因为你可以花一年的时间,看细水长流。
目前向中国大陆开放这种签证的国家,只有新西兰——《霍比特人》和《魔戒》的故乡,纯净的蓝天白云,山川牧场。
世界向年轻人敞开了一道门。
门外光芒万丈,门里波谲云诡。
巴道发现,自己心动了……

内容提要


《停在新西兰刚刚好》讲述的是一个与旅行、打工和成长有关的故事:26岁的巴道,跨越10000公里,摘苹果,挤牛奶,看生活本来的样子。
这一年,幸运的橄榄枝砸中了巴道,她获得了一张适合年轻人廉价旅行的“打工度假旅行签证”,这就意味着,她能在全世界100%纯净的国家新西兰待上至多15个月,允许打工,赚取旅费。这一回,她想都没多想,马上买了张机票,辞职出发了。一场小白领发动的休假革命正式开始。孤身上路的小女子独闯新西兰,她的未来会怎样?
在神奇的新西兰,巴道不仅收获了奇异果厂包装、在佛教中心换宿、自驾环游新西兰岛等经历,她还一直思考着旅行的意义。在她离开新西兰的那一刻,她会得到答案吗?
每个青春都有一条非走不可的弯路。
就像宫崎骏所说:所有的成长到后总是一次旅行。

目录


作者介绍


巴道,80后,电影工作者,现游学美国。21岁独自前往西藏,从此开始一个人的旅程。26岁那年,误打误撞开始了在新西兰的打工度假之旅,并拜访了澳大利亚、斐济和瓦努阿图。行程共计15个月。
不像纯粹的生活,也绝不是简单的旅行。
比生活多了份刺激,比旅行多了份现实。

文摘


序言



《停在新西兰刚刚好》:一篇关于生活重新选择的絮语,关于平凡中的闪光 生活,就像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大多数时候,我们习惯于顺流而下,不去过多地打探河的源头,也鲜少去探寻河的终点。我们循着既定的航道,重复着日复一日的节奏,直到某一个不经意的时刻,被岸边一抹不寻常的风景吸引,或是被河水突如其来的暗流裹挟,才猛然惊觉,原来前方的风景可以如此不同,原来自己也可以选择另一种漂流的方式。 《停在新西兰刚刚好》并非一本描绘波澜壮阔史诗的巨著,也不是一本解答人生终极奥秘的哲学鸿篇。它更像是一本散落着生活细碎却闪光的片段的随笔集,是一场关于“放下”与“拾起”的内心对话,是一次在喧嚣尘世中寻找宁静角落的旅行。作者并非以一个高高在上的“过来人”姿态,向读者贩卖“成功学”的鸡汤,也不是以一个“冒险家”的身份,去炫耀多么惊险刺激的经历。相反,他以一种近乎于倾诉的真诚,将那些曾经的迷茫、挣扎、不安,以及最终的释然与喜悦,娓娓道来。 故事的开端,或许是我们很多人都熟悉的场景。当生活的齿轮咬合得过于紧密,当工作的压力如影随形,当社交的应酬变得越来越程式化,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感便会悄然滋生。我们或许拥有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西——稳定的工作,体面的收入,甚至是别人眼中的“成功”。然而,内心的那个声音却越来越微弱,它在呼唤着一种简单,一种真实,一种不再被消耗的生命状态。作者正是被这样的空虚所驱使,踏上了那片遥远的南半球土地——新西兰。 选择新西兰,并非一时冲动,也非全然的逃避。它更像是一种对内心渴望的响应,一种对未知可能性的好奇。在这个国度,作者没有去追逐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旅游景点,没有去挑战那些极限的户外运动,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更渺小的事物,以及那些最本真的生活体验。他记录了清晨薄雾中,与牧羊犬一同赶羊的牧民,他们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眼中却闪烁着平和的光芒。他聆听了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感受了风吹过草地的自由。他品尝了当地最朴实的食物,在一次次的味蕾体验中,找回了被遗忘的简单快乐。 《停在新西兰刚刚好》中最动人的部分,并非那些壮丽的自然风光,而是作者在这些风景中所捕捉到的,关于“刚刚好”的生活哲学。在这个国家,他学会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再是征服者,而是参与者。他观察着四季的轮回,感受着生物的生长,理解了生命周期的自然规律。他不再执着于“更多”,而是开始懂得“足够”。 作者笔下的新西兰,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却又带着一种质朴的留白。这里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和浮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悠闲自在的节奏。人们似乎更懂得享受生活,更珍视与家人朋友相处的时光,更愿意花时间去感受生命中的点滴美好。这种“刚刚好”的状态,并非意味着安于现状,停滞不前,而是一种在充分体验和感知后,找到的与自己内心最契合的生活方式。 然而,这场新西兰之旅,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放下”的开始,更是一个“拾起”的过程。当作者逐渐褪去过去的标签,卸下过多的负担,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发掘那些被忽略的潜能,重拾那些曾经的热爱。他可能在某个宁静的午后,在一家古朴的书店里,翻阅一本泛黄的书籍,重新点燃对知识的渴望;他可能在漫步于乡间小路时,被一株野花的美丽所打动,重新唤醒对艺术的感知。 《停在新西兰刚刚好》并不是在宣扬一种“不工作”的生活方式,也不是在鼓吹一种“逃离现实”的浪漫主义。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提醒着我们,在忙碌的人生旅途中,偶尔停下来,审视一下自己的方向,问一问自己,什么才是真正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的。有时候,“刚刚好”的生活,并非需要远方的诗意,而是可以通过调整内心,改变视角,在熟悉的日常中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真实性。作者没有刻意去营造某种戏剧化的冲突,也没有强行去制造某种励志的转折。他只是平静地记录着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思考,自己的成长。那些细微的情绪波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顿悟,都构成了这本书最真实动人的底色。读这本书,仿佛是在与一位老友促膝长谈,听他分享生活的点滴,感受他内心的起伏。 《停在新西兰刚刚好》可以被看作是一本关于“重新连接”的书。重新连接自己,重新连接生活,重新连接自然。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很容易与真实的自我渐行渐远,被各种外在的标准所裹挟。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有机会慢下来,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感受生活最本真的滋味。 对于那些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感到迷茫和焦虑的读者来说,《停在新西兰刚刚好》或许能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视角。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但它会让你思考,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它告诉我们,生活并非只有一条既定的轨道,选择权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而“刚刚好”的状态,或许是一种平衡,一种和谐,一种在取舍中找到的内心的安宁。 这本书的文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带着一种朴实而温暖的力量。它像一股清泉,涤荡着心灵的尘埃,带来一丝清凉和舒缓。读完这本书,你或许不会立即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但你可能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停在新西兰刚刚好”一样,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最舒适,最自在,也最闪耀的姿态。这不仅仅是一次关于旅行的记录,更是一次关于心灵的探索,一次关于生活意义的追寻。它鼓励我们,在人生的长河中,偶尔选择一个宁静的港湾停靠,重新校准航向,然后,带着更加清晰的自我,继续前行。

用户评价

评分

从语言风格上来说,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且极富表现力,但绝不卖弄技巧。他擅长使用一些非常精准且富有画面感的动词和形容词,使得抽象的情绪和感觉被具象化了。比如,描述某处山谷的静谧,他用的词汇不是简单的“安静”,而是更具动态的、仿佛连空气都在凝固的描摹。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笔下的幽默感是内敛而高级的,并非是那种外放的段子式笑料,而是从他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洞察中自然流露出来的会心一笑。这种恰到好处的幽默,像是在漫长旅途中遇到的一口清泉,既解渴又让人心头一亮。这种文字的调性,非常适合在安静的夜晚,泡一杯热茶,慢慢品味。它没有试图去迎合快节奏的阅读习惯,而是邀请读者放慢脚步,去欣赏那些被现代生活快速略过的美好。这种对文字质感的坚持,是这本书能长久留存价值的关键。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到了中信出版社一贯的精致和用心。封面那种低饱和度的色彩搭配,带着一种沉静又充满故事感的气息,仿佛一下子就把人拉到了那个遥远又向往的国度。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阅读起来触感温润,即便是长时间沉浸其中,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而且,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字号、行距都拿捏得恰到好处,留白的空间处理得非常大气,让人在阅读文字本身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舒展和放松。装帧的细节处理,比如书脊的粘合度、侧边的切口打磨,都体现出一种匠人精神,让人忍不住想一遍又一遍地摩挲。从这本书的物理形态上就能感受到作者和出版方对“阅读体验”这个概念的尊重,这对于一个注重阅读仪式感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加分项。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收藏的艺术品,放在书架上,光是看着它,心里就泛起一种宁静的满足感。这种从里到外的质感,足以让任何一个爱书之人驻足细品。

评分

这本书最迷人的一点,在于它构建了一种独特的“时空错位感”。作者的观察角度非常独特,他似乎总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审视着新西兰的生活,但同时,他又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姿态去体验每一个细节,这种矛盾的统一,让文字充满了张力。他没有大肆渲染异国情调,反而专注于那些微小到可以被忽略的日常片段: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树叶投下的斑驳光影,当地人打招呼时那种不紧不慢的语调,甚至是对某个地标建筑在不同季节光线下细微色差的捕捉。这种对“当下”的执着记录,让书中的世界变得异常立体和真实,仿佛能闻到雨后泥土的清新味道。它并非那种高高在上的文化评论,而是带着温度的、身体力行的记录。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在脑海中构建着作者所描绘的场景,甚至能感受到那种因环境变化带来的内心微妙的松弛或紧绷,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沉浸式体验”。

评分

我常常会思考,一本好的旅行文学作品,究竟应该给人留下什么?这本书留给我的,是一种非常坚实的“存在感”。它没有给我一个必须去某个景点的清单,也没有过度强调“人生必做某事”的鸡汤论调。相反,它给予了我一种更重要的东西:重新审视“日常”的勇气和视角。作者在新西兰的经历,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转移,但内核却是精神层面的自我校准。这种校准不是突如其来的顿悟,而是日复一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缓慢渗透。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停下来”,不是物理上的静止,而是心境上的接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在陌生的环境中,依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不被外界干扰的内在秩序。读完之后,我没有强烈的“我也要去”的冲动,反而多了一份平静的力量,去整理和优化自己此刻所处的环境,这才是真正的“游历”带来的馈赠。

评分

我发现作者的叙事节奏掌控得非常老道,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感,完全没有那种刻意煽情或者故作高深的架子。他似乎只是在非常平和地记录,但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平淡,反而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很多段落的转折非常巧妙,你以为会是故事的高潮,结果却突然收住,转而去描绘窗外的一片云彩或者街角的一家咖啡馆,这种“慢下来”的叙事策略,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疏离尘嚣的氛围。我个人特别欣赏那种不急于给出结论的写法,他提供了一个观察的视角,但最终的感悟空间完全留给了读者自己。这使得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体会,因为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你当前的心境。那种文字的颗粒感很强,每一个词汇的选择都像是在精心挑选过,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不失文学性的韵味。读完一段,常常需要合上书本,静默一会儿,让那些细微的情感波动沉淀下来,这种深度参与感是很多流水账式的游记所不具备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