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丈夫这东西
定价:39.80元
作者:渡边淳一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10831409
字数:153千字
页码:23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渡边淳一两情爱指引四部曲之三。夫妻和谐,从知己知彼开始。你至少该知道,丈夫其实是这样的!已婚女性!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为步入婚姻的男女们增进了解、稳固婚姻而写的。在本书中,作者着眼于家庭的核心人物“丈夫这东西”,站在一个作家的立场,对丈夫在现代社会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丈夫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世界又是如何,进行了探讨和剖析。看了这本书的内容就会知道,男人或丈夫,会怎样看待自己的妻子以及妻子周围的人,对她们又有着怎样的期待。因丈夫而苦恼、而迷茫的女性们务必看一看这本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渡边淳一,日本文学大师、国民作家,日本“紫绶褒章奖”获得者。
1933年生于日本北海道。1958年自札幌医科大学博士毕业,在母校授课行医之余开始文学创作。初期作品以医情题材为主,逐渐扩展到历史、传记小说。
其以医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深入探究两性根本的情爱小说,尤受读者喜爱,仅《失乐园》一部在日本即畅销600万册,《》一书也突破500万册。
他获得多种文学奖项,作品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于各国出版,在全球拥有亿万读者。迄今出版三百余部作品,其中六十多部被改编成影视剧。2014年4月在东京逝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或许是它那种近乎冷峻的哲学思辨色彩。它不仅仅讲述了一个故事,更像是提出了一个关于存在、选择和宿命的深刻命题,而且它并不急于给出任何标准答案,反而是将这些沉重的问题抛给了阅读者,让你带着满身的疑问和思考离开书页。我注意到,作者在处理角色的道德困境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客观的疏离感,既不进行道德审判,也不提供情感慰藉。这种处理方式使得故事的探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它迫使我们跳出“好人”与“坏人”的二元对立,去审视人类行为背后的驱动力——那些源自本能的、社会化的、或是纯粹偶然的因素。每次合上书本,脑海中都会留下大片的留白,那是思想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人不得不去反思自己生活中的某些既定信条,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成功地成为了一个强有力的“思想催化剂”。
评分从文学手法上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是一场华丽的冒险。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讲述一个故事,他更像一个技艺高超的织工,用色彩斑斓的词语和结构奇特的句式,编织出了一张张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字挂毯。我发现自己经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个段落,不是因为情节发展需要,而是单纯为了欣赏那些句子本身的美感——那种对仗工整的排比,那种突如其来的、充满画面感的比喻,都展现了作者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独到的审美视角。这种风格的优点在于,它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愉悦度和层次感,让平凡的场景也镀上了一层诗意的光辉;但同时,对于追求信息效率的读者来说,这可能会成为一个略显沉重的负担,因为它要求你放慢呼吸,去关注“如何说”远胜于“说了什么”。但对我而言,这种繁复的美感正是其魅力所在,它迫使我从日常的思维定势中抽离出来,用一种近乎朝圣般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字符。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相当精准,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在掌舵,时而平缓地滑行在平静的水面上,让人可以悠闲地欣赏沿途的风光;时而又突然加速,卷入一场措手不及的漩涡,将你所有的感官都牢牢抓住。作者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达到了近乎残酷的坦诚,那些隐藏在日常琐碎下的焦虑、不甘与渴望,都被一层层剥开,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人物关系时的那种留白艺术,很多关键的冲突和情感的转折,都不是通过直白的对话来完成的,而是巧妙地隐藏在一次眼神的交汇、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甚至是一段长久的沉默之中。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必须得全神贯注,去主动填补那些空白,从而建立起一种更深层次的、个体化的理解。读完后,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非常强烈,总觉得还有很多深层的含义需要时间去沉淀和消化,这本书显然不是那种可以“快速消费”的作品,它更像一壶需要慢火细炖的好茶,每一次品茗都有新的滋味浮现。那种对人性复杂面的深刻洞察,着实令人佩服。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大胆且具有实验性,它挑战了传统叙事的线性逻辑。故事线索并非一条平滑的河流,而更像是一张密布着无数岔路和回响的迷宫。作者频繁地使用非顺序的叙事手法,比如在关键时刻插入一段回忆的闪回,或者突然转换视角到另一个似乎不相干的人物,这在初期阅读时确实带来了一些阅读障碍,需要不断地回溯和梳理人物关系的时间轴。然而,一旦我适应了这种跳跃式的节奏,便开始领略到其中的精妙之处——这些看似不连贯的碎片,其实是作者精心布局的拼图,只有当所有片段最终汇聚时,那个隐藏在故事核心的真相才得以完整显现。这种需要读者投入大量脑力去重构的阅读过程,与其说是在被动接受故事,不如说是在积极参与一场智力上的探险。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强烈的冲击,来自于其对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细腻捕捉。虽然故事似乎聚焦于几个核心人物的私人领域,但透过那些日常生活的缝隙,我清晰地看到了时代洪流对个体命运无情的裹挟与塑造。作者没有采用宏大叙事来描绘历史的波澜,而是通过生活化、甚至可以说是琐碎的细节,比如一件老旧的家具,一则被遗忘的旧新闻,或是对某种过时社交礼仪的描写,来构建起一个完整而具有年代感的氛围。这种“见微知著”的叙事策略非常高明,它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外部环境,是如何潜移默化地、甚至决定性地影响着人物的选择和最终的结局。读到某些段落,我甚至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时空错位感,仿佛自己也穿越回了那个特定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那种特有的压抑与挣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