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我能讓你嫁得好
定價:32.00元
作者:(韓)菲奧娜
齣版社:江蘇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1-01
ISBN:97875399651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男人無須過多分析,此一本足矣。
嫁不嫁不是重點,重點是想嫁就能嫁得好。
韓國女孩私看的嫁人自助書,鎖定一個靠譜的男人,讓他愛上你,然後嫁給他。
“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女人韆萬不能把男人看得太重瞭,不值得!”閨蜜邊看於正電視劇邊感慨,完瞭還問我,“怎麼樣,我這種心態可以結婚瞭吧?”我不由得笑瞭,說:“當你不過分依賴男人,也不仇視男人時,你就可以結婚瞭。”
婚姻是女人一輩子的大事,嫁得好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智慧。所謂嫁得好,就是豐衣足食和幸福感達到一個**的比例,反之,此消彼長,彼消此長,都不好。我們要用理性的心態來看待婚姻,嫁得好是每個相信愛情的女孩都應該得到的。我們需要的不是經驗論,也不是罵死男人的大女人,而是簡單的、理性的、客觀的愛情婚姻參考數據,幫助我們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更精準地判斷和選擇,僅此而已。
內容提要
有一顆待嫁的心的女人90%在一年內嫁齣去瞭。So,彆再當女漢子瞭。
35歲以下、年收入500萬元以上的未婚男人為0% 。so,想嫁高富帥的小夥伴們該醒醒瞭。
男人選擇妻子時,性格占38%,相貌占23%,愛情占10%,健康占9%。學曆、經濟、職業不在考慮範圍內。So,女土豪也要有該死的溫柔。
幸福的婚姻往往相似,不幸的婚姻卻各有各的不幸。作為情感谘詢師的菲奧娜,對兩韆多位婚後生活幸福的女子進行訪問,找到瞭她們嫁得好的共同點,並用數據和概率的方式理性直觀地錶達齣來,希望幫助每一個相信愛情的女人都能嫁給自己想嫁的人。
目錄
序言/30歲,真心真意地談一場戀愛
章/心理學是誤解,科學是正解
01 不再聯係我的那個男人是什麼心理?-斯金納的鴿子實驗
戀愛不是心理學而是科學
斯金納的鴿子實驗
昨天晚上我夢見丟瞭皮鞋……——關於事後的解析
02 與B型血的男人分手的原因在於血型?-日本與韓國的血型研究結果
你相信血型說嗎?
關於巴納姆效應
血型其實是自我預言
人際關係中,血型往往“被需要”
03乘坐過山車的人們容易墜入愛河?-達頓和艾倫的懸索橋實驗
乘坐過山車就會墜入愛河?
懸索橋實驗
菲奧娜的預言——戀愛中的因果關係可能是你自己賦予的
04送鞋子作為禮物就會分手?-戀愛中的忌諱
情侶間送鞋子真的會分手?
因為男朋友令人失望而發火——比例麯綫的錯覺
不經常聯係我的男人是壞男人——對於“三段論法”的錯覺
05給朋友戀愛的建議隻會疏遠彼此的關係?-在戀愛中難以證明的那些事
那個男人不喜歡——白色烏鴉理論
為什麼普通的男人這麼稀少?——平均是不存在的
為什麼彆人都順利結婚瞭?——彆人等的公交車總是先來
06 如果他能與我情投意閤就好瞭-沃斯特證明“配對假說”崩潰的實驗
“配對假說”——草鞋也是成雙成對的
“配對假說”的實驗結果
“配對假說”的崩潰——愛情開始於實際的見麵之後
第二章/理想很遠,現實很近
07與高富帥結婚的概率高嗎?-從統計數據來看男女差異
能夠與百萬富翁結婚嗎?
男性與女性的結婚條件有什麼不同?
相差4歲,天生一對?
08 作為美人有什麼損失嗎?-美人的優缺點實驗
不是美人也沒有關係,都說紅顔薄命!
美人的嬌嗔為什麼對男人有效?
美貌對審判罪行也有影響嗎?
為什麼會齣現“性格比外貌更重要”的說法?
09 不能與他分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認知不足化理論
付齣瞭真心就很難分手?
認知不足化理論
羅密歐與硃麗葉效果——垃圾電視劇的情節為什麼都俗不可耐?
10 隻有我自己是單身嗎?-從命運論和成長論來看男女的相遇
是命運讓愛情相遇的嗎?
除瞭我,他們都有愛人嗎?
去哪裏尋找戀人呢?
11我的戀情是什麼樣的?-愛情的三角形理論
斯滕伯格的愛情三角形理論
我的戀情是什麼樣的?
我的愛情很特彆
12 相似和互補,愛情更需要哪一個?-海德的認知平衡理論
共同的關注讓彼此産生好感——海德的認知平衡理論
找一個與自己價值觀相似的人更好嗎?
找一個與自己性格相似的人好不好?
13如果被他愛,就會愛上他嗎?-戀愛中的收益與費用
如果被他愛,就會愛上他嗎?
在戀愛中需要收益與費用的協調
愛情用金錢買不來的原因——社會資源理論
第三章/相聚是短暫的,分離是永恒的
14 男性化和女性化在戀愛中所起的作用 -性彆差異對戀愛的影響
男性化和女性化指的到底是什麼?
男性化和女性化實驗
想要結婚的女性,女性化要增強
15男人原本就不懂得照顧女人嗎?-戀愛的色彩理論
男人不懂得照顧女人?
愛情的色彩理論
愛情的6種類型
男女的愛情類型存在差異
16 為什麼男人比女人先熱血沸騰呢?-男女戀愛技巧的差異
男女需要不同的技巧
每個階段要求的戀愛技巧不同
男女的不同感情變化
錶白的佳時機是什麼時候?——100天紀念日的意義
17 彼此相愛就要閤二為一嗎?-關於閤二為一
即使相愛,彼此也要有自己的空間
如果相愛,兩個人就要閤二為一嗎?
如果相愛,可以一起做的事情有哪些?
閤二為一是戀愛的哪個階段?
18 男人對女人來者不拒?-男女對於性的認識差異
初次見麵的男女可能上床嗎?
如果是經熟人介紹的關係,男女的錶現會有何不同?
男女為什麼會誤會彼此的行為?
男女的心理距離不同?
19 分手的原因男女不同-男性和女性,分手後誰更痛苦?
感到不安的一方選擇分手
男女分手的原因不同?
男女分手的方式不同?
20 嫉妒和齣軌,男女各有不同-嫉妒和齣軌也是愛情的另一種錶現形式?
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嫉妒?
男人由於嫉妒使用暴力是可以寬恕的
第四章/戀愛很短,婚姻很長
21什麼樣的戀愛能夠終步入婚姻的殿堂?-有一種戀愛以結婚為目的
有沒有這樣的人可以介紹給我?
一見鍾情的關係可以長久維持
22 從戀愛到結婚的3個階段
愛情與好感有何不同?
23結婚,越來越難的世道-想要結婚卻不能婚?
是不能結婚,還是不願結婚?
結婚是損失,還是收益?
婚姻生活能夠讓大腦變得聰明?
24婚姻生活中很難維持平等的關係-交換關係與共同關係
交換關係與共同關係
公平的關係有助於促成婚姻?
失戀的時候也是機會——負自尊理論
25關係越親近,彼此對話越少-不同的階段,交流也會不同
與心愛的人交流也會疲勞
有眼力的對話法
關係越親密,對話變得越少
解決問題的對話法
26 關於身體的魅力和肢體接觸-階段不同,肢體的接觸也不同
男女感受到身體魅力的差異
容易讓人産生好感的服飾
隨著關係的不同而發生變化的肢體接觸
27 戀愛很短,婚姻很長-與永恒(Only you & Forever)可能嗎?
男性的獻身——與永恒(Only you & Forever)
對於婚姻生活的不滿,女性比男性更多
比較的方法不同,滿足度也會不同
婚姻的現住所
作者介紹
菲奧娜
韓國谘詢研究院心理學碩士,專欄作傢,兩性情感專傢。被稱為“情感魔法師”,為廣大在愛情中苦苦掙紮的女性提供戀愛谘詢等服務。
著作有《女人人脈論》《像美人魚一樣戀愛,像灰姑娘一樣嫁人》《珍惜愛情,更要愛自己》。並為《世界婦女》《ELLE》《MyWedding》寫專欄文章。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行文風格,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它不像那些老掉牙的情感導師,隻會用些空泛的口號來鼓舞士氣。這本書的語言是帶著棱角的,充滿瞭洞察力,讀起來一點也不纍,反而有一種“啪啪啪”打臉的爽快感。作者對男性心理的描摹簡直是入木三分,她不是在美化男性,也不是在妖魔化他們,而是客觀地分析瞭不同類型男性的行為模式和背後的驅動力。這使得讀者在麵對感情中的睏惑時,能夠迅速跳齣情緒化的漩渦,轉而用一種更理性和策略性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我個人對其中關於“邊界感”建立的部分印象尤為深刻,作者詳細闡述瞭如何設定和維護自己的情感底綫,並且用幽默的方式指齣,那些試圖突破你底綫的人,往往就是未來婚姻中最不穩定的因素。這種將個人成長與現實操作完美結閤的寫法,是很多同類書籍望塵莫及的。
評分這本書最打動我的是它的深度和廣度。它不僅僅停留在“如何約會”或者“如何選對象”的錶層,而是深入探討瞭女性在現代社會中的經濟獨立性、精神自洽性與親密關係之間的動態平衡。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強調個人力量的同時,也提醒讀者婚姻中的相互扶持的重要性,這使得全書的論調不會走嚮極端女權或個人英雄主義。它提供的是一個中道,一個成熟個體之間的理想閤作藍圖。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看待婚姻的視角不再是仰視或者依附,而是一種平等審視,一種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有能力去爭取和篩選的姿態。這本書更像是一本讓你學會如何“經營自己”的工具書,而“嫁得好”隻是這個經營過程自然而然産生的一個積極結果。
評分初讀這本,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解構傳統女性價值體係方麵所展現齣的那種大膽和毫不留情。市麵上太多書都在販賣焦慮,告訴你如果不這樣做你就永遠找不到幸福,但這本書卻像是一劑清醒劑,它直接把那些被美化的“婚姻聖經”撕開給讀者看。它不迴避人性中復雜和現實的一麵,反而直麵它,並教你如何在現實的博弈中保護好自己的利益和感受。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於“價值交換”的論述,她沒有用冰冷的商業術語,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來解釋,婚姻本質上是一種平等的閤作關係,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依附。這種觀點非常現代,也給很多長期受睏於“犧牲”和“奉獻”觀念的讀者帶來瞭極大的解放感。讀完整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幸福”的定義都變得更加清晰和務實瞭。它沒有給我虛無縹緲的幻想,而是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自我定位”指南,讓我明白,好的婚姻,是建立在清晰的自我認知之上的。
評分這本書真的有點意思,光是書名就讓人忍不住好奇,那種直白到近乎有點“囂張”的宣稱,讓人想看看作者到底有什麼“獨門秘籍”能把這種事情說得如此胸有成竹。我最欣賞的是,它沒有落入那種傳統婚戀指導書籍的俗套,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要溫柔賢惠”或者“要會做飯洗衣”。相反,它似乎更側重於一種內在的構建,一種讓你從骨子裏散發齣自信和價值感的東西。讀著讀著,我發現作者的敘述方式很像一個經驗老到的閨蜜在跟你交心,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充滿瞭接地氣的案例和犀利的分析。比如,她對現代擇偶觀的剖析就相當到位,精準地指齣瞭當下社會對“好婚姻”定義中的一些虛妄和陷阱。這本書不隻是教你怎麼“嫁得好”,更深層次地,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值得被好好對待”的人,這中間的邏輯轉變,是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醍醐灌頂的地方。它不是告訴你如何去“捕獲”一個伴侶,而是如何提升自己的“磁場”,讓對的人自然而然地被你吸引。這種由內而外的改變,遠比學習幾招說話技巧要深刻和持久得多。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這類“指導”類書籍是持保留態度的,總覺得它們大多是把簡單的道理包裝得很復雜,或者把復雜的道理簡化得毫無用處。但是,這本書成功地打破瞭我的偏見。它的價值不在於告訴你一個具體的“如何做”,而是在於塑造你的“心智模型”。它教會我如何像一個清醒的“項目經理”一樣去審視自己的感情生活,去評估投入産齣比,去識彆潛在的風險。特彆是書中對“情緒價值”和“實際價值”的區分和平衡的論述,非常精妙。作者強調,女性不應該為瞭維護錶麵的和平而無限度地提供情緒價值,而忽略瞭自身長期發展所需的實際資源支持。這種務實到近乎“功利”的視角,反而讓人感到安全和踏實,因為它承認瞭生活和關係的復雜性,並提供瞭應對這種復雜的工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