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与群众体育实践探索
定价:52.00元
售价:39.0元,便宜13.0元,折扣75
作者:田宝山
出版社: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02283902
字数: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与群众体育实践探索》从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及教学的现实需求出发,结合国内外体育社会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对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有关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高度概括与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情况,也有利于创新全民健身方式方法,更好地服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田宝山,男,1968年9月生。河南洛阳,汉族,上海体育学院高访学者,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的教学和研究。近年来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参与省级课题2项,现在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任教。
坦白说,这本书的实践指导意义远超我的预期。我一直以来都对如何组织一场成功的体育活动或者建立一个有效的体育社团感到困惑,而这本书则提供了一套非常清晰、可操作的框架。它从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如何制定发展目标、如何进行人员招募和管理、如何进行活动策划和执行,到如何进行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几乎涵盖了体育社会组织运营的方方面面。书中提供的各种工具、表格、流程图,都非常有参考价值,让我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行动方案。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社群运营”和“会员粘性”的章节,作者分享了许多非常实用的方法,例如如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增强会员的归属感和参与度,如何通过持续的创新和优化,让活动更具吸引力。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我,让我能够少走弯路,更高效地开展工作。我相信,无论是想要创办体育社团的初学者,还是已经有所成就的管理者,都能从中找到启发和帮助。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体育世界的新视角!我一直认为体育就是比赛、训练,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在光鲜的赛事背后,还有无数默默奉献的社会组织在支撑着这一切。它深入剖析了这些组织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那些创始人、管理者们面临的挑战,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凝聚人心、争取资源,最终让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书中充满了真实案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读起来既像是在听一个波澜壮阔的故事,又像是在上一堂生动的实践课。我尤其欣赏作者对细节的描绘,比如某个小镇的体育协会如何通过组织社区运动会吸引了大量居民参与,又比如某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如何通过引入专业的教练和科学的训练方法,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苗子。这些都让我深切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竞技场上的胜负,更在于它如何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连接人与人、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纽带。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群众体育”这四个字的分量,它不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由无数个组织和个人的努力汇聚而成。
评分这真是一本充满激情和温度的书!它让我看到了无数基层体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执着追求。与其说它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本记录时代变迁的史诗,讲述了中国群众体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我被书中那些鲜活的人物故事深深打动,有在偏远山区义务辅导孩子们踢球的乡村教师,有年近花甲依然坚持在社区组织老年人晨练的退休干部,还有那些为了推广一项新运动,不辞辛劳地奔走呼吁的年轻人。他们的故事虽然平凡,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让我看到了体育的力量是如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甚至是一个地方的面貌。书中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群众体育实践的描写,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体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城市里的健身广场舞,到农村里的篮球赛,再到各种新兴的户外运动俱乐部,这本书像是一部全景式的画卷,生动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热爱运动、积极生活的精神风貌。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也被点燃了,想要为推广群众体育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让我眼前一亮,远超我之前对体育社会学的认知。它不仅仅是罗列一些现象,而是从更宏观、更系统的高度,去解读体育社会组织在整个社会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作者运用了许多前沿的社会学理论,比如关于社群构建、社会资本、组织行为学等,来分析体育社会组织的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这使得这本书读起来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体育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组织管理、社会动员、甚至是基层治理的宝典。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社会资本”在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的阐述,作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说明了信任、互助、网络等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是如何成为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书中的分析逻辑严谨,论证充分,很多观点都发人深省,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建设和发展体育社会组织,以更好地服务于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虽然有些理论比较抽象,但作者通过清晰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将它们解释得通俗易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从中获益良多。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将体育社会组织建设与群众体育实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宏观的战略思考,又不乏微观的细节描绘。我之前读过一些关于体育管理的书籍,但往往过于侧重于商业化运作或者专业化训练,而这本书却将目光聚焦在“群众体育”这个更广泛、更接地气的领域。它让我看到了,体育不仅仅是专业运动员的舞台,更是普通大众参与、享受、乃至创造的平台。书中对不同类型体育社会组织的分析,从传统的体育协会到新兴的运动俱乐部,再到各种线上社群,展现了群众体育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发展趋势。我尤其欣赏作者对“参与式体育”的倡导,强调要让更多普通人成为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不是仅仅作为观众。这种理念的转变,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提升国民体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建设体育社会组织,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群众体育的普及和发展,让体育真正成为改善人民生活、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