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百变豆浆188例
定价:26.80元
作者:无极文化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2290600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卖点1:操作简单,一学就会
步骤简单,操作轻松,简单易做,居家生活。
卖点2:花样创新,百变百搭
选用常见食材进行搭配,让日常豆浆口味独特又新鲜。
卖点3:口味升级,营养更好
针对不同人群定制专属豆浆,口感丰富,营养全面。
内容提要
《百变豆浆188例》全面介绍了各类豆浆的做法和营养,分别从豆类家族、经典豆浆、五色豆浆、不同人群、四季养生、对症养生、花样料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各款豆浆及料理的制作方法、制作叮咛及养生功效,花样创新,让你百变百搭。
全书搭配精美的成品图片,材料易见,过程详细,操作简单,一学就会,是你居家、开店盈利的实用全书。
在推崇健康养生的今天,自己动手制作的豆浆,不添加任何添加剂,飘香浓浆,为健康护航,何乐而不为呢?常见食材、简单方法、大众口味、营养健康——这几点正是出版此书的初衷,也是我们力图为读者呈献的特色之处。
目录
作者介绍
无极文化秉持“无限智慧传承,阅读享受”的宗旨,致力发展精品生活类图书出版事业,拥有菜谱美食类图书的专业采编、编辑队伍和的专家顾问团队,并与全国多家知名餐饮管理企业建立战略合作机制,为读者提供科学实用、优质低价、时尚健康的生活图书。经多年不懈努力,无极文化全面整合多方资源,积淀丰富实战经验,打造了从市场信息收集、选题策划、资源联合、拍摄制作、印刷出版、市场推广的完善运营体系。
无极文化部分畅销图书:
《正宗绝色川菜》
《防灾避险安全生活一点通》
《宝贝爱吃饭》
《利于孩子成长的1000道营养餐》
《0~3岁聪明宝宝营养全典》
《趣味儿童亲子餐》
《聪明健康宝宝营养餐》
《粥膳大全典》
《汤饮大全典》
《家常菜大精选》
《糖尿病这样吃》
《细说食物密码》
《怀孕40周》
《孕产期营养全书》
《实用易学的1688个厨房窍门》
文摘
序言
从一个资深美食爱好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百变”二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配料的丰富性。我仔细查看了书的后半部分,似乎有一些比较“硬核”的配方,比如涉及到用坚果、种子或者特殊香料来调味的豆浆。我特别好奇,这些非传统材料和豆类一起研磨后,是否会对豆浆机的刀头或加热元件造成额外的磨损?如果书中有关于“机器适用性”的提醒就太棒了。另外,很多食谱的成功与否,与豆浆机的型号和功率也有很大关系,这本书有没有针对不同类型豆浆机(比如免过滤型和传统型)提供不同的操作建议?这一点是衡量一本豆浆食谱专业性的重要标准。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内容庞杂,野心极大,试图一网打尽所有豆浆的可能性。虽然外在包装略显朴素,但内在的“份量感”是足够的,它更像是一个详尽的豆浆“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精致的“网红食谱”。我打算先从那些最基础但又稍微有点变化的食谱开始尝试,看看它的实操性究竟如何。
评分这本《满28包邮 百变豆浆188例》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没有什么花哨的图案,就是那种一看就知道是实用工具书的风格。我买这本书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学点新花样,毕竟家里的豆浆机闲置了也挺久,天天只做原味豆浆实在是有点腻味。这本书的厚度适中,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量应该挺扎实的。最吸引我的是那个“188例”,光是数字就让人充满期待,想象着能做出多少种不同的美味。不过,说实话,当我翻开目录的时候,心里稍微有点打鼓。这188例里,是不是很多都是细微的调整,比如“多放两颗红枣”和“少放半勺糖”也算一例?我更期待的是那些真正有创新性的,比如结合了时令水果的、或者有异国风味的豆浆。书里面的排版还算清晰,字体大小也适中,起码看起来不会太费劲。我注意到封面上的“满28包邮”字样,这感觉更像是一个电商的促销标签,而不是书名的一部分,有点影响专业度,但也说明了这本书的市场定位——走亲民路线,让更多人愿意尝试。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承诺提供大量的豆浆制作方法,希望能真正做到物超所值,不只是数字上的堆砌。期待接下来的内容能给我带来惊喜,尤其是在那些看起来不太寻常的配方上。
评分翻阅过程中,我注意到这本书在讲解每款豆浆时,似乎都附带了一段简短的“功效介绍”或是“风味描述”。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它决定了读者选择制作哪一款豆浆的动机。如果只是干巴巴地给出材料清单和步骤,那和网上的随意搜索没有太大区别。我更看重的是,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来引导我们的味蕾和健康诉求的。比如,是强调“滋阴润燥”,还是侧重于“补充蛋白质”?这种描述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读者的使用频率。而且,我特别想知道,这188例中是否有针对特定人群的定制食谱,比如给老人做的低嘌呤豆浆,或者给健身人士增蛋白的配方。书中的纸张质量中规中矩,油墨印刷清晰,但纸张有点偏薄,估计经常翻阅的话,边缘容易磨损。坦白说,这类食谱书最怕的就是“配方不精确”,希望这本书在用量上能做到克(或毫升)的精确计量,而不是“适量”、“少许”这类模糊的词汇,否则对于追求稳定口感的我来说,简直是灾难。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立刻被那些琳琅满目的标题吸引住了,虽然内容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但光是书名和章节划分就能看出作者下了不少功夫想要涵盖豆浆的方方面面。我以前总觉得豆浆就是黄豆加水打磨,最多加点花生,这本书显然颠覆了我的认知。我翻到其中一个章节,好像是关于“养生进阶篇”的,里面提到了好几种我听都没听过的食材和豆类的搭配,比如什么“紫薯山药”组合,还有“枸杞核桃”的秘方。这让我感到非常好奇,这些食材打在一起的口感和营养价值究竟如何?从排版上看,每种豆浆配方都配有相应的步骤图解,虽然图片清晰度中规中矩,但至少能帮助新手掌握大致的操作流程,这一点非常贴心。我特别关注了关于豆渣处理的部分,因为很多自制豆浆的尴尬之处就在于处理剩下的豆渣,如果这本书里能给出一些既实用又美味的豆渣再利用方法,那简直是加分项。这本书的装帧略显简陋,封面材质摸起来比较普通,但考虑到它的定价和“包邮”的暗示,这种成本控制是可以理解的。总体来说,它给我的感觉是内容厚实,野心勃勃,希望能真正做到“百变”,而不是徒有虚名。
评分这本书的开本不大不小,刚好适合放在厨房的操作台上,不容易被溅上的水渍弄脏,这一点很符合一个厨房工具书的实用性要求。我主要关注的是那些日常容易操作的食谱。比如,书中是否详细介绍了如何处理不同种类的豆子,比如黑豆、青豆、鹰嘴豆,它们在浸泡时间和研磨粗细上有没有特殊要求?因为我之前尝试用鹰嘴豆做过一次,结果打出来的豆浆味道有点奇怪,可能是浸泡或研磨出了问题。我很希望这本书能提供“扫盲”性质的入门指导,而不是直接跳到复杂的“188例”展示。另外,关于甜度的控制,这一点在很多食谱中都被一笔带过,我更喜欢看到作者能给出不同甜度等级的参考方案,比如“轻甜版”、“标准版”和“无糖版”的基准比例。从目录的结构来看,这本书似乎还涉及到了一些季节性豆浆的推荐,比如夏天适合清热的,冬天适合滋补的,这种应季的建议非常有人情味,能让人感觉到作者的用心。虽然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质量持保留态度,但这种针对不同需求的细分,还是让我看到了它作为一本参考书的价值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