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不要用爱控制我3:倾听受虐者的声音,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定价:32.00元
作者:(美)埃文斯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158049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不要用爱控制我3:倾听受虐者的声音,激发心灵的正能量》中摘录了很多读者的来信,她们讲述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并且让我们看到了女性是如何处理夫妻关系中言语虐待的,如何坚强的站立,勇敢向前,*终走出了充满压迫的环境。此外,为了让大家注意到言语虐待的各种类型,作者在书中做了概述,从“控制”开始,希望读者朋友们认识到言语虐待,实际上就是试图“控制”他人,试图拥有“支配他人的力量”。
《不要用爱控制我3:倾听受虐者的声音,激发心灵的正能量》向读者揭示了关于夫妻关系中言语虐待调查的结果,回答了诸如“在存在言语虐待的夫妻关系中,*为常见的言语虐待类型有哪些?”“受到言语虐待的广大女性中,有多少对伴侣心存恐惧?”
*后,《不要用爱控制我3:倾听受虐者的声音,激发心灵的正能量》给读者呈现了一份女性对于治愈和康复的深刻体验,其中的建议和推荐有助于言语虐待的受虐者继续他们的努力,鼓励她们从受虐者变成创造者,从受伤到痊愈,从部分到,从崩溃到整装待发,一步步向前。
目录
部分
章受虐者//003
第二章压迫与控制//020
第三章崩溃//035
第四章觉醒的意识//048
第五章责备//071
第六章扼神//085
第七章困在“怪兽的领域”中//101
第八章逃脱//123
第二部分
第九章调查和野猫的故事//141
第十章位于榜首前五位的虐待手段及封闭型的夫妻关系//151
第十一章处理//158
第三部分
第十二章改变//181
第十三章治愈和康复//203
第十四章60分钟的自我和自尊//219
第十五章支持团队//228
第十六章肯定//237
作者介绍
帕萃丝·埃文斯,埃文斯人际关系研究中心创始人,畅销书作家,心理咨询顾问。埃文斯在全美建立了许多工作室,并在众多媒体上露面,为大众治疗心理创伤。其本著作《不要用爱控制我》被誉为人际关系领域的一次“根本性的突破”!现居住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
文摘
序言
最让我欣赏的是这本书所体现出的那种深厚的同理心,它不是廉价的安慰,而是一种建立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尊重。它似乎在对每一个正在经历风暴的灵魂说:你的感受是真实的,你的挣扎是有价值的,但你并非孤立无援。这种“看见”的力量,是任何理论框架都无法替代的。作者通过对不同背景人物故事的梳理,构建了一个多元的、立体的“受苦者群像”,避免了将任何单一的创伤经历“通用化”。它允许个体经验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得以完整保留,这对于那些长期感觉自己的声音不被理解的人来说,无疑是莫大的慰藉。这本书最终导向的,是一种建设性的、以赋权为核心的积极展望,它让你明白,理解伤口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迈向前方的每一步。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用“清冽”来形容最为贴切。它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堆砌,所有的表达都像是经过了无数次提纯的蒸馏水,直接、干净,却又蕴含着强大的渗透力。我发现作者在描述那些极端情绪和复杂心理状态时,展现出了一种惊人的克制。比如,在处理一些极具争议性的话题时,它总是能保持一种审慎的距离感,不轻易陷入道德审判的泥潭,而是专注于描摹现象本身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影响个体的。这种冷静的叙事基调,反而赋予了文字更强大的情感穿透力,因为它没有煽动,只有呈现。这种叙事策略,对于想要真正理解复杂人际困境的读者来说,是极为宝贵的。它教会我,在面对人性的幽暗面时,最好的武器可能不是愤怒,而是清晰而冷静的洞察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视觉上的享受,拿到手里就感觉爱不释手。封面那种略带粗粝感的纸张,配合着深沉而富有故事感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把人的思绪拉进了一个需要深思的领域。我尤其喜欢它在字体选择上的那种克制与张力并存的感觉,既有学术书籍的严谨,又不失人文关怀的温度。内页的排版也做得极其用心,字里行间留出的呼吸空间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惫。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控能力,从目录的设计就能窥见一斑,它不像传统书籍那样平铺直叙,而是像一张精心绘制的地图,引导读者逐步深入主题的肌理。每一次翻页,都能感受到设计者与内容创作者之间的默契配合,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经过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阅读体验”这件事的价值,远不止于信息获取,更是一种沉浸式的精神漫游。这种对形式美的追求,本身就为书中可能探讨的深层议题奠定了坚实而尊重的基调。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简直像是一部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它并不是线性的发展,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分散的案例或思考片段,最终汇聚成一个宏大而统一的主题景观。初读时,可能会觉得某些章节的跳跃性很大,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惊喜地发现,每一个看似独立的“音符”都在为最终的高潮做铺垫。作者非常擅长运用类比和隐喻,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与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却又保持了学术的深度。这种螺旋上升的阅读体验,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吸收知识,更是在参与一个探索复杂系统的过程。它挑战了我们习惯性的线性思维,鼓励大脑进行多路径的关联思考,阅读结束后,思维的活跃度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评分我最近在思考,我们是如何构建起对“痛苦”和“挣扎”的集体认知框架的。这本书的论述方式,给我提供了一个极具穿透力的视角。它似乎避开了那些宏大、空泛的哲学思辨,而是选择了一条扎根于具体生命体验的路径。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对于“权力动态”在亲密关系中微妙作用的剖析,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让我对自己过去的一些经验产生了全新的、甚至有些令人不安的理解。它没有简单地贴上标签,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精准地切开表象,展示出潜藏在日常互动下的复杂张力。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停下来,反复揣摩某一个段落,因为那种细腻到近乎残忍的真实,要求读者必须以同等的专注度去回应。它不是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更高维度的提问工具,迫使你直面那些被习惯性忽略的角落。这种挑战性的阅读过程,无疑是对心智的一次深度淬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