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模糊组合投资模型、方法与应用 | 作者 | 付云鹏 |
| 定价 | 31.00元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14167634 | 出版日期 | 2016-04-01 |
| 字数 | 页码 | 188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将模糊理论和模糊决策的思想方法引入到组合投资模型的构建之中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组合投资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证券市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投资的收益和风险受到国际形势、政治经济政策、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自然灾害等多方面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收益和风险无法的描述和刻画。同时,在对投资方案进行判断和评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投资者的主观性。要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中做出科学的判断和理性的思考,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对于不确定性的信息进行处理。 |
| 作者简介 | |
| 付云鹏 (1978-),女,辽宁铁岭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模糊组合投资理论及其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及其应用。 |
| 目录 | |
|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2章 模糊收益率的预测方法 2.1 马尔可夫过程 2.2 基于马尔可夫链预测模糊收益率的方法 2.3 实证分析 第3章 基于可能性均值一方差(PMV)的组合投资模型 3.1 模糊数的可能性均值、方差和协方差 3.2 基于PMV的组合投资模型 3.3 存在融资条件下的基于PMV的组合投资模型 3.4 存在无风险资产和投资比例限制的基于PMV的组合投资模型 第4章 基于模糊线性规划(FLP)的组合投资模型 4.1 模糊线性规划模型 4.2 模糊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 4.3 基于FLP的组合投资模型 4.4 基于FLP的模型与不存在弹性约束的模型比较分析 第5章 基于加权可能性均值一方差(WPMV)的组合投资模型 5.1 加权可能性均值与方差 5.2 基于WPMV的组合投资模型 5.3 存在无风险资产的WPMV组合投资模型 5.4 存在投资比例限制的WPMV组合投资模型 第6章 基于模糊空间距离(FSD)的组合投资模型 6.1 基于FSD的均值与方差 6.2 模糊数的序关系 6.3 基于FSI)的组合投资模型 6.4 基于FSD的模型与MV模型比较分析 第7章 模型的比较分析 7.1 基于可能性分布的模型比较分析 7.2 收益率为模糊变量的模型比较分析 7.3 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第8章 结论 附录: 第2章 中实证分析的数据表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外研究文献综述 第2章 模糊收益率的预测方法 2.1 马尔可夫过程 2.2 基于马尔可夫链预测模糊收益率的方法 2.3 实证分析 第3章 基于可能性均值一方差(PMV)的组合投资模型 3.1 模糊数的可能性均值、方差和协方差 3.2 基于PMV的组合投资模型 3.3 存在融资条件下的基于PMV的组合投资模型 3.4 存在无风险资产和投资比例限制的基于PMV的组合投资模型 第4章 基于模糊线性规划(FLP)的组合投资模型 4.1 模糊线性规划模型 4.2 模糊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 4.3 基于FLP的组合投资模型 4.4 基于FLP的模型与不存在弹性约束的模型比较分析 第5章 基于加权可能性均值一方差(WPMV)的组合投资模型 5.1 加权可能性均值与方差 5.2 基于WPMV的组合投资模型 5.3 存在无风险资产的WPMV组合投资模型 5.4 存在投资比例限制的WPMV组合投资模型 第6章 基于模糊空间距离(FSD)的组合投资模型 6.1 基于FSD的均值与方差 6.2 模糊数的序关系 6.3 基于FSI)的组合投资模型 6.4 基于FSD的模型与MV模型比较分析 第7章 模型的比较分析 7.1 基于可能性分布的模型比较分析 7.2 收益率为模糊变量的模型比较分析 7.3 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第8章 结论 附录: 第2章 中实证分析的数据表 参考文献 |
读完《模糊组合投资模型、方法与应用》的简介,我脑海中立刻勾勒出了一幅关于金融前沿的宏伟画卷。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发展的从业者,我对能够将前沿数学理论与实际金融问题相结合的书籍总是情有独钟。这本书的“模糊组合投资”这一核心概念,立刻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在复杂的金融市场中,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不是非黑即白的清晰判断,而是充满了模糊地带的灰色区域。例如,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预测,甚至是对投资者情绪的评估,都很难用简单的数值来精确量化。而“模糊”理论,恰恰是处理这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有力工具。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将模糊理论的精髓,比如模糊集合、模糊关系、模糊推理等,巧妙地应用于构建投资组合的。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如何将模糊的语言描述,如“看涨”、“谨慎”、“高风险”等,转化为可以进行数学运算的模糊数值,进而指导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我期待书中能提供清晰的数学框架和算法流程,并且最好能辅以实际的案例分析,展示模糊组合投资在应对市场波动、提高投资组合的稳健性方面的优势。它是否能为我这样的金融专业人士提供一套全新的、更具鲁棒性的投资分析工具?
评分我在购买《模糊组合投资模型、方法与应用》这本书时,是被其“模型、方法与应用”这一结构所吸引。我是一名在金融领域有一定年头的研究者,深知理论的建立离不开严谨的方法论,而方法论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实际应用来检验。这本书的题目,恰恰点明了它要遵循的逻辑路径。我首先关注的是“模型”部分。对于“模糊组合投资模型”,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构建这些模型的理论基础,例如,它会基于哪些模糊数学的核心概念?是模糊集合论、模糊逻辑,还是其他更高级的模糊分析技术?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模型推导过程,以及对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定义和解释。接着是“方法”,我希望看到书中能详细阐述实现这些模型的具体步骤和算法。这包括数据预处理、模糊化过程的设计、模糊推理引擎的搭建,以及最终的投资组合优化和决策生成。理论模型最终需要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法,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最后是“应用”。这对我而言至关重要。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例如,如何将模糊组合投资模型应用于股票、债券、基金等不同资产类别的投资组合构建,如何利用它来管理投资风险,甚至是如何将其集成到现有的量化交易系统中。我希望书中能展示这些模型和方法在真实市场环境下的表现,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收益和风险优势。
评分在浏览《模糊组合投资模型、方法与应用》这本书的摘要时,我立即被它所提出的“模糊”概念深深吸引。作为一个对金融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深有感触的投资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更有效地处理这些挑战的工具和方法。传统的量化模型往往依赖于精确的数据和假设,但现实市场远非如此。很多时候,我们获得的信号是模糊的、不确定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模糊组合投资”这一理念,在我看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应对金融市场的复杂性。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模糊”在投资决策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如何将非精确的输入(如市场情绪、专家意见、历史数据中的异常值)转化为可供分析的模糊集,以及如何利用模糊逻辑和模糊推理来生成投资组合的决策。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构建模糊投资模型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模糊化函数、如何定义模糊规则,以及如何将这些模糊的输出整合起来形成最优的资产配置策略。此外,“方法与应用”的字样也表明了这本书的实践导向,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研究,展示模糊组合投资模型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如牛市、熊市、震荡市)的应用效果,以及它在风险管理和收益提升方面的潜在优势。能否提供一些可供实践的代码或算法伪代码,将是我非常看重的一点,它将极大地提升我学习和应用这本书内容的效率。
评分在书店闲逛时,偶然翻到了这本《模糊组合投资模型、方法与应用》,书名本身就透着一股科学与智慧的结合,让人充满了探索的欲望。我是一个对金融领域,尤其是量化投资和风险管理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平时也喜欢阅读一些关于投资策略和模型构建的书籍,但很多时候,市面上的一些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浅显,很难找到一本既有深度又能实际应用的著作。这本《模糊组合投资模型、方法与应用》的出现,似乎恰好填补了我的这种需求。从书名来看,它聚焦于“模糊组合投资”,这本身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议题。在投资决策中,我们常常面临信息不确定、数据不精确的状况,传统的精确数学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显得力不从心。而“模糊”概念的引入,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更贴近现实的分析工具。我对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模糊集合论、模糊逻辑在金融建模中的具体应用感到非常好奇。我期待它能解释清楚,如何将模糊的语言描述转化为量化的投资信号,如何构建基于模糊理论的投资组合,以及这些方法在实际市场中是否能带来更稳健、更优化的投资回报。书名的“方法与应用”字样,也让我对书中是否会提供详细的算法、模型搭建步骤,甚至是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可以直接借鉴的实践经验。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模糊组合投资模型、方法与应用》这本书,更多的是出于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我不是金融科班出身,但对投资理财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研究那些不那么“主流”的投资方法。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概念层出不穷,金融市场的分析工具也在不断更新迭代。当我看到“模糊组合投资”这个概念时,觉得它很有意思。它似乎不像传统的量化模型那样追求绝对的精确,而是允许一定程度的“模糊性”,这反而可能更符合现实世界中投资的不确定性。我希望这本书能用比较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什么是“模糊组合投资”,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对于我这样非专业人士来说,如果书中充斥着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晦涩的术语,可能会望而却步。我更期待的是,它能用一些生动的例子,来阐述模糊思想是如何运用到投资决策中的。比如,如何将投资经理的一些经验性判断,例如“这只股票看起来很有潜力,但风险也比较大”,转化为一种可以量化的投资信号。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简单的模型示例,让我能初步理解如何去操作?甚至,有没有可能介绍一些适合个人投资者尝试的入门级模糊投资策略?我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找到一些不同于传统方法的新颖的投资思路,并且能够理解其中的基本逻辑,而不是简单地照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