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货币稳定: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
定价:29.80元
作者:孙音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5-01
ISBN:97870101201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货币稳定--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由孙音所著,本书试图从货币对内稳定与对外稳定两个方面阐述货币稳定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较全面地揭示维护货币稳定应注意的问题及采取的政策方案。具体而言,除导言外,本书正文将分四章展开论述。第二章回顾货币稳定的理论基础,包括**通货膨胀率的内涵与度量、汇率影响因素以及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影响及进程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第三章主要论述货币的对内稳定即物价水平及币值的稳定。**章从两个方面人手研究维持通货膨胀的稳定性,即明晰的目标规则与可操作的工具规则。第四章研究货币的对外稳定即汇率稳定及其影响因素。第五章阐述了货币对外稳定的制度安排,即国际货币体系重构问题,包括基于公共品纳什均衡供给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过程及其原因,几种主要货币国际化的进程及经验启示以及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及政策建议。
内容提要
本书试图从货币对内稳定与对外稳定两个方面阐述货币稳定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而言,除导言外,《货币稳定: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正文将分四章展开论述。第二章回顾货币稳定的理论基础,包括*通货膨胀率的内涵与度量、汇率影响因素以及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影响及进程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第三章主要论述货币的对内稳定即物价水平及币值的稳定。本章从两个方面入手研究维持通货膨胀的稳定性,即明晰的目标规则与可操作的工具规则。第四章研究货币的对外稳定即汇率稳定及其影响因素。本章根据宏观经济理论和以往学者的研究选取影响一国汇率变化的基本经济因素,并结合统计和计量经济理论分析,剔除非影响我国汇率波动的变量,终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于我国汇率变化的影响趋势及强度,为理解和分析在我国大的宏观背景下汇率变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显示,与汇率的相关性排序为外汇储备,利差、外商直接投资和通胀差,贸易顺差导致的外汇储备激增是影响我国汇率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以及针对其他因素管理的若干政策建议和解决方案。第五章提出货币对外稳定的制度安排,即国际货币体系重构问题。
目录
章 导言
节 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货币稳定的理论基础
节 优通货膨胀率:内涵、度量与估计
一 优通货膨胀率:Friedman与Phelps之争
二 优通货膨胀率的度量:方法与模型
三 优通货膨胀率的估计
第二节 汇率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20世纪50年代前
二 20世纪50年代5~_90年代
三 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三节 货币国际化的条件、影响与进程
一 货币国际化的含义、条件与测度
二 货币国际化的影响
三 货币国际化的模式、路径和进程
第三章 货币对内稳定――通货膨胀稳定性与优通胀率
节 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历程及历史特征
一 1979年以来历次通货膨胀及其特征
二 2008年至今此次通货膨胀及其特征
三 经验教训与政策启示
第二节 货币政策框架、规则及其特点
一 汇率目标规则
二 货币数量目标规则
三 名义收入目标规则
四 利率规则与通胀目标规则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规则――线性理性预期模型(LRE)
第四节 通货膨胀稳定性与优通胀率
一 正的稳态通胀的成本与收益
二 包含正的稳态通胀的新凯恩斯模型
三 优通胀率的求解与估计方法
第四章 货币对外稳定――汇率稳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节 我国汇率制度的浮动程度
第二节 汇率变动的因素及其影响
一 贸易收支、贸易条件及外商直接投资
二 利率水平差异
三 外汇储备、通货膨胀差异及货币供应增长率
四 财政收支状况:未清偿的债务
五 经济增长及其变动
六 外汇交易量、指令流和外汇买卖差价
第三节 多因素汇率决定的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一 变量选取和建模依据
二 模型构建与回归分析
第四节 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定与管理方案设计
一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及其规模测定
二 巨额外汇储备对汇率及经济产生的影响
三 新时期外汇储备管理的方案措施及政策建议
第五节 其他影响因素存在的现实问题与应对措施
一 通货膨胀、利率和汇率之间的传导机制不畅,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机制出现扭曲
二 外资流入领域单一,结构不合理,过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将对汇率产生诸多的消极影响
三 结合实际情况,我国应采取的解决方案及应对措施
第五章 货币对外稳定――国际货币体系重构
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及其原因――基于公共品纳什均衡供给的分析
一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进过程及原因分析
二 基于公共品纳什均衡供给分析国际货币体系演进和变迁原因
第二节 几种主要货币国际化的进程、特征及经验启示
一 几种主要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与特征
二 经验启示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展望
第三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一 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方向
三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难点与重点
四 我国的应对措施
附 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孙音(1978一),女,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货币理论与政策。主讲《金融学》与《货币银行学》。主持*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课题若干项。先后在《金融研究》、《社会科学辑刊》、《宏观经济管理》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本,教材两部。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露出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学术气息,封面的配色和字体都显得十分专业,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我对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直充满好奇,而“货币稳定”这个词语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理解货币的稳定与否,以及如何实现货币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货币政策的制定逻辑、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实际运行中的一些复杂情况有更深入的认识。书名中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也预示着这本书将兼顾抽象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案例分析,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吸引人的。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隐藏在复杂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尤其是在理解通货膨胀、汇率波动等问题时,能够获得更清晰的视角。我平时也阅读一些经济类的科普读物,但总觉得它们在深度上有所欠缺,而这本书则是我希望找到的能够填补这方面空白的学术力作。我希望孙音老师能够通过这本书,以一种既系统又易于理解的方式,为我们读者构建起货币稳定理论的完整图景。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在阅读之前,我对货币稳定这个概念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面,认为它仅仅是指物价的稳定。但读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货币稳定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命题。书中不仅探讨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还深入分析了汇率的稳定、金融市场的稳定,甚至是宏观经济整体的稳定。作者在书中构建的理论模型,涵盖了从微观个体行为到宏观经济调控的各个层面,为理解货币稳定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角。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分析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实现货币稳定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时,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研究。这种跨国比较的研究方法,不仅能够发现普适性的规律,也能揭示不同制度背景下货币稳定的特殊性。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了解全球经济动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货币稳定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其逻辑的严密性。从第一页开始,作者就为我们铺设了一条清晰的研究路径,先是阐述了货币稳定的理论基础,然后逐步引入不同的模型,再到最后结合实际数据进行验证。这种层层递进的结构,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感到迷茫,而是能够紧随作者的思路,一步步深入理解货币稳定的复杂性。作者在解释理论模型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抛出晦涩的公式,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详实的背景介绍,将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比如,在讲解某个货币传导机制模型时,作者引用了一个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经典案例,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个模型的核心逻辑。而当进入实证研究部分时,作者更是展示了扎实的数理功底,对各种统计方法和数据分析工具的运用恰到好处,得出的结论也显得非常有说服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文献时的严谨态度,大量的参考文献和脚注,不仅增加了本书的学术价值,也为我后续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总而言之,这本书在理论深度和实证力度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优秀著作。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喜。作为一本学术专著,我原本预想到的会是枯燥乏味、充斥着专业术语的文字。然而,孙音老师的文笔却相当流畅,甚至不乏一些生动有趣的表达。虽然书中包含了很多复杂的理论模型和数据分析,但作者在叙述时,总能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将它们呈现出来,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耐心讲解。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时,会先给出一个简要的背景介绍,然后再逐步深入,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这种非专业读者也能跟上思路。而且,作者在批判性地分析现有理论时,也展现了其独立的思考能力,并没有人云亦云,而是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在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观点,并尝试将其与我所了解的其他经济现象联系起来。这种互动式的阅读体验,让我感觉不仅仅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主动地参与到学术的对话中。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价值,在于它改变了我过去对货币稳定的一些固有认知。在阅读之前,我总觉得货币稳定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更多的是关于通货膨胀率的控制。但是,这本书通过深入的理论阐述和丰富的实证分析,让我明白货币稳定是一个动态且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关乎物价,也关乎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转,关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甚至关乎社会整体的福祉。孙音老师在书中对各种影响货币稳定因素的分析,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收支、预期等等,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锚定”理论的探讨,它让我对如何建立一个能够有效维持货币稳定的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份关于货币稳定的“诊断书”和“处方集”,为我们理解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