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成就孩子一生》编著者牛琳。 妈妈对孩子的爱就像一盏灯,这盏灯时刻为他们照亮,只不过是在白天,显得有些微不足道。孩子在亲情的关爱下长大了,无论走到哪里,在忙碌的奔波中,在城市的喧嚣中,回过头,妈妈会永远站在孩子的背后,欣赏他/她、鼓励他/她、支持他/她。
《幸福家庭成就孩子一生》编著者牛琳。
《幸福家庭成就孩子一生》内容提要:在教育子 女的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说法:“别让孩子输在起跑 线上!”然而,起跑线在哪里?作者认为,孩子的起 跑线应该在父母那里。目前,各行各业都要培训上岗 、持证上岗,而人们的恋爱、婚姻、家庭、子女教育 ,却没有任何的培训学习。《幸福家庭成就孩子一生 》从寻找幸福、正确认识婚姻与家庭以及家庭的功能 入手,让人们懂得并学会用智慧去爱所爱的人,用智 慧去养育和教育子女。
作者希望通过《幸福家庭成就孩子一生》给读者 带去所在系统(家庭、职场、朋友)正面的影响和能 量,从而获得幸福、圆融的人生。
牛琳,她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她将东、西方教育有机结合,总结出适合中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实践,使儿子十七岁以当地高考状元的好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直至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她是一位深受孩子们喜爱的“知心妈妈”,一位深受家长欢迎的家庭教育专家。 主要著作:《教子有方》、《家长手册》(幼儿版、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婚姻家庭指导师教材》(初级版、中级版、**版)、《家庭教育讲师教材》、《牛琳谈教子》(教子篇、学习篇)、《成功教子的方法与技巧》等。
第一章 你幸福吗? /2
什么是幸福?/3
幸福是一种感受/5
幸福是一种知足/5
幸福是一种能力/5
幸福是一种创造/6
幸福指数评估/6
个人幸福指数评估/6
家庭幸福指数评估/14
说出心里话/17
改变影响我们幸福的三种心态/17
写下影响你幸福的事/18
给父母、爱人和孩子各写一封信/19
第二章 幸福家庭是孩子*好的学校 /26
为孩子培植爱的沃土 /27
1 选择对的人 /27
婚姻与家庭 /28
爱情与** /30
男人与女人 /33
2 嫁给爱的人 /36
有爱,还要学习爱 /36
学习处理好三个关系 /44
比翼双飞,共同进步 /46
为孩子提供*佳成长环境 /47
1 在家庭中**的奉献者 /47
建立幸福家庭 /47
完成好妻子的任务 /50
做美满婚姻的建设者 /51
2 在家庭中**的使者 /60
走出婚姻中的误区 /60
注重婚姻中的沟通 /65
化解婚姻中的冲突 /80
为孩子擎起一片蓝天 /93
1 在家庭中**的智者 /93
认识家庭危机 /93
应对家庭危机 /94
2 在家庭中**的强者 /103
勇敢面对不幸 /103
妈妈是孩子生命中的一盏灯 /105
第三章 做智慧型父母 /110
自测:你是合格的家长吗?/112
我们如何做父母?/114
1 父母要树立六种家教观念/115
家庭观/115
家长观/116
家教观/117
成长观/117
成人观/119
成才观/119
2 父母要扮演好六个角色/121
生理照顾的角色/122
管教的角色/123
生命教练的角色/125
知心朋友的角色/127
精神营养师的角色/129
拉拉队长的角色/131
3 父母要完成好六个基本任务/133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134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137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141
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149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150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153
第四章 学会说话是成功教子的基础 /160
父母应该怎样对孩子说话?/163
说话的重要性/163
说话的原则/166
明确你在对“谁”说话/171
明白你该怎样说话/175
不会说话的父母在说什么话?/189
说咒骂的话/189
说拒*的话/190
说吓唬的话/191
说攀比的话/192
说“算账”的话/193
说“定位”的话/194
说“哀求”的话/195
会说话的父母应说什么话?/196
说表扬的话/196
说肯定的话/199
说接纳的话/202
说鼓励的话/205
说宽容的话/207
说引导的话/211
说理解的话/213
说道歉的话/214
说减压的话/215
说祝福的话/216
第五章 智慧地解决孩子成长中的60个问题 /220
教育观念篇/221
001 家庭教育成功的奥秘是什么?/221
002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不当做法有哪些?/222
003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为什么总是急于求成?/227
004 当教育孩子的观点发生冲突时怎么办?/231
005 怎样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232
006 父母如何对孩子说“不”?/245
007 如何提高与孩子沟通的能力?/247
008 如何改变与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250
009 单亲母亲如何承担育儿重任?/253
010 怎样做一个称职的好父亲?/256
性格教育篇/258
011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258
012 孩子嫉妒心强怎么办?/261
013 怎样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265
014 怎样教育任性蛮横的孩子?/267
015 如何改变孩子过分依赖的毛病?/272
016 怎样克服孩子的羞涩和懦弱现象?/274
017 孩子性格孤僻怎么办?/276
018 怎样帮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278
行为教育篇/280
019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能力?/280
020 孩子爱顶嘴怎么办?/282
021 孩子爱吹嘘怎么办?/283
022 儿子总是丢三落四怎么办?/287
023 孩子逆反怎么办?/288
024 孩子为什么爱撒谎?/290
025 怎样矫正孩子的懒惰行为?/291
026 怎样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295
027 如何管教不听话的孩子?/297
学习教育篇/301
028 怎样让孩子产生学习兴趣?/301
029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03
030 孩子学习粗心怎么办?/306
031 孩子学习马虎怎么办?/310
032 孩子学习磨蹭怎么办?/314
033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319
034 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324
035 怎样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326
036 如何培养孩子的毅力?/328
037 成就感对孩子的学习重要吗?/329
038 如何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的自信心?/331
039 孩子厌学怎么办?/333
心理教育篇/337
040 儿童心理健康包括哪几个方面?/337
041 怎样培养和维护孩子健康的心理?/338
042 怎样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340
043 父母怎样帮助孩子摆脱和控制抑郁情绪?/342
044 怎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346
045 怎样帮助女儿克服害羞心理?/348
046 考试焦虑该怎样进行调节?/352
047 如何调节高考落榜后的心理?/356
青春期教育篇/358
048 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应该注意什么?/358
049 为何有的青春期孩子不愿与父母交流?/360
050 青春期的女孩为何多愁善感?/365
051 怎样对待青春期男孩常见的攻击行为?/367
052 青少年性心理发展特征有哪些?/368
053 如何与孩子谈论性问题?/371
054 中学生出现早恋,父母怎么办?/376
网络教育篇/378
055 怎样引导孩子安全上网?/378
056 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网络?/380
057 孩子迷恋游戏怎么办?/383
隔代教育篇/385
058 隔代教育有什么优势和劣势?/385
059 良好的隔代教育需要什么条件?/390
060 隔代教育的沟通方法有哪些?/391
参考文献 /393
这本书最令人称道的一点,或许是它对于“不完美育儿”的宽容与接纳。在充斥着完美父母焦虑的当下社会,这本书像一剂清凉的甘露,它坦诚地承认,没有人能做到100分,父母首先得是“足够好”的人,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孩子。作者没有鼓吹牺牲和奉献,反而大力提倡父母的“自我关怀”,她认为一个疲惫、情绪耗竭的父母,无法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因此,为自己留出“喘息空间”,是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责任之一。书中提到,偶尔的“失控”和“犯错”,只要伴随着真诚的道歉和修复,反而能教会孩子更宝贵的人生一课——关于原谅与接纳。这种充满人性光辉的论调,极大地减轻了我作为家长的心理负担,让我敢于面对自己的局限性。它不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祇,而是引导你如何成为一个有血有肉、不断成长的普通人,并在这个过程中,依然能够为孩子撑起一片稳固的天空。读完后,我感到的不是压力,而是一种释然和被赋权的积极力量。
评分我不得不说,作者在文字的运用上展现了一种近乎魔术般的感染力,她似乎有一种天赋,能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从未深思的日常瞬间,描绘得入木三分,引人深思。例如,书中描述清晨餐桌边那短暂而沉默的十分钟,是如何塑造孩子对“秩序”和“尊重”的最初认知,那种细腻的观察力,让我瞬间回想起自己家里的早餐时光,那些被忽略的微小互动,原来蕴含着如此巨大的能量。她的语言风格不是那种高高在上、充满专业术语的学者腔调,反而更像是邻家那位睿智而又充满生活智慧的长者,娓娓道来,亲切自然。她善于用比喻,把复杂的心理学理论包装成日常可见的场景,比如将父母的情绪管理比喻成家里的“天气预报”,阴晴不定对“家庭气候”的破坏性极强。读到一些特别触动我的段落时,我甚至会停下来,不是为了做笔记,而是纯粹地感受那种被理解和被肯定的情绪。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控得极好,有张有弛,该深入剖析时绝不含糊,该轻松一笑时也毫不吝啬,这种平衡感,让阅读过程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绝不会让人感到压抑或泄气。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柔和的米白色调,搭配着烫金的字体,散发着一种低调而温馨的气息,让人一拿在手就能感受到一种踏实感。我特别喜欢封面上那个抽象的“家”的符号,线条流畅,既现代又不失传统韵味,似乎预示着这本书将要探讨的家庭关系是一种平衡而和谐的状态。内页的纸张选择也相当考究,触感细腻,墨色清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装订得也非常牢固,即便经常翻阅,也不会担心书页松散。初读时,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说教意味浓厚的育儿手册,但翻开目录后才发现,作者的叙事角度非常巧妙,它更像是一部家庭相册的导览,而不是冰冷的教科书。这本书的排版疏密有致,很多关键性的观点都会用不同字体的斜体或加粗来强调,这一点对于快速抓住核心信息非常有帮助。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章节之间穿插了一些手绘的温馨小插画,这些小小的点缀,恰到好处地柔化了严肃的主题,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愉悦感,仿佛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闲聊家常。这种对细节的关注,足见出版方对这本书的用心程度。
评分从结构上看,这本书的逻辑推进简直是一次精妙的迷宫探索,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主题的简单堆砌,而是形成了一种螺旋上升的知识网络。每一章似乎都在为下一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同时又不断地回顾和深化前一章的内容,让读者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总能找到熟悉的锚点。我注意到,作者在每一小节的结尾都会设置一个“自省提问”,这些问题非常尖锐,直指人心,比如:“你是否把对伴侣的期望,不自觉地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这种设计迫使读者必须从书本中抽离出来,进入自我审视的状态,阅读体验因此变得极具互动性。我记得在处理“界限设定”那一块时,作者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将家庭成员的关系比作一个多层蛋糕,每一层都有其稳定的结构和不可侵犯的空间,任何一层试图僭越,都会导致整体的倾斜。这种具象化的表达,远比抽象的理论更容易被大脑吸收和记忆,它提供了一种立即可用的心智模型,帮助我重新审视自己家庭内部的权力分配和情感流通路径。
评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代际差异”的处理,它没有简单地将老一辈的教养方式定性为过时或错误,而是采取了一种更为复杂的、辩证的视角去审视。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探讨“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与融合点,她指出,许多看似过时的规矩背后,其实蕴含着祖辈对“安全感”和“责任感”的朴素理解。这种尊重历史的态度,让这本书的立意一下子拔高了,不再是单纯的“如何做个好父母”,而上升到了“如何构建一个具有韧性的家庭结构”的层面。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讨论“冲突解决”那一章时所使用的案例,它们大多来源于真实生活中的“灰色地带”,而非教科书式的完美情境。面对孩子发脾气时,书中的建议不是要求父母立刻压制,而是引导父母去探究脾气背后的“未被满足的需求”,这种由表及里的追问,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维边界。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应对”问题,而是主动地在“设计”解决方案,对家庭的掌控感油然而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