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性与生活:走近人类性科学
定价:59.00元
作者: 拉瑟斯 等,甄宏丽 等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501958016
字数:
页码:46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关于性——生理的、心理的、科学的、社会的,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课题。本书围绕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系统地介绍了性科学和性心理学的知识,透视两性生理结构,探寻生命的孕育与成长,解读性心理与健康,讲授实用方法与技巧,直击与犯罪。作者以引人入胜的写作风格,把世界上多样化的性文化、性态度和融成一体,使读者对“性”有直观、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在此,希望读者对本书的内容和观点进行批判性的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为自己的健康和人生负责!
目录
章 什么是人类的性?
什么是人类的性?
关于人类的性的观点
第2章 人类的研究方法
人类研究的科学方法
总体与样本:代表多样化的世界
观察法
相关法
实验法
研究的道德规范
第3章 女性的性解剖学和生理学
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
乳房
月经周期
月经期问题
第4章 男性的性解剖学和生理学
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
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问题
男性性功能
第5章 性唤起和性反应
解读性:感觉在性唤起中的作用
剂:西班牙苍蝇和犀牛角
性反应与大脑:理智的性?
性激素:是它把我们“引入”性爱的吗?
性反应
第6章 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
出生前的性别分化
性别认同
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
性别差异:不同万岁还是相同万岁?
成为男人还是女人——性别特征形成
心理两性人和男性特质一女性特质的重建:更多特质,更快乐?
第7章 吸引与爱一联结的力量
吸引力:联结的纽带?
爱:“早晨和傍晚的星星?”
第8章 关系与沟通
浪漫关系的ABCDE发展阶段
孤独:“所有孤独的人都来自何方?”
关系满意度:沟通是关键
第9章 和行为方式
独自完成的
与他人发生的
0章 性取向
1章 怀孕、妊娠和分娩
2章 避孕和流产
3章 儿童和青少年的性
4章 成人的性
5章 性功能障碍
6章 性传播感染
7章 异常
8章 性强迫
9章 商业化的性
附录 自我评估的计分方法与分数解释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章 什么是人类的性?
什么是人类的性?
关于人类的性的观点
第2章 人类的研究方法
人类研究的科学方法
总体与样本:代表多样化的世界
观察法
相关法
实验法
研究的道德规范
第3章 女性的性解剖学和生理学
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
乳房
月经周期
月经期问题
第4章 男性的性解剖学和生理学
外生殖器
内生殖器
泌尿生殖系统的健康问题
男性性功能
第5章 性唤起和性反应
解读性:感觉在性唤起中的作用
剂:西班牙苍蝇和犀牛角
性反应与大脑:理智的性?
性激素:是它把我们“引入”性爱的吗?
性反应
第6章 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
出生前的性别分化
性别认同
性别角色和刻板印象
性别差异:不同万岁还是相同万岁?
成为男人还是女人——性别特征形成
心理两性人和男性特质一女性特质的重建:更多特质,更快乐?
第7章 吸引与爱一联结的力量
吸引力:联结的纽带?
爱:“早晨和傍晚的星星?”
第8章 关系与沟通
浪漫关系的ABCDE发展阶段
孤独:“所有孤独的人都来自何方?”
关系满意度:沟通是关键
第9章 和行为方式
独自完成的
与他人发生的
0章 性取向
1章 怀孕、妊娠和分娩
2章 避孕和流产
3章 儿童和青少年的性
4章 成人的性
5章 性功能障碍
6章 性传播感染
7章 异常
8章 性强迫
9章 商业化的性
附录 自我评估的计分方法与分数解释
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虽然是走简约路线,但内涵的丰富性绝对超出了同等价位的许多大部头。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性与健康”这一部分时所采取的辩证视角。它清晰地阐述了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那种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绝不是把性仅仅看作是一种生殖本能或者单纯的生理活动。书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长期压力对性功能的影响,详细分析了皮质醇水平变化如何微妙地干预了神经递质的平衡,这个部分的论述逻辑严密,引用了大量前沿的内分泌学研究成果,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扎实的研究功底。此外,作者在讨论现代社会中性焦虑的普遍性时,提出的应对策略非常实用,不是空泛的鼓励,而是基于行为认知疗法(CBT)的实用工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普及知识,更是提供了一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框架。对于那些希望以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式来管理自己亲密关系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工具箱”。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以为这是一本会充斥着大量枯燥解剖图和冷冰冰的数据报告的学术专著,但《性与生活》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读起来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引人入胜的社会学田野调查报告。作者的叙事功力一流,尤其擅长通过具体的案例故事来剖析抽象的理论。我记得其中有一段关于现代伴侣关系中亲密感消退的研究,作者没有直接下结论,而是巧妙地穿插了几位受访者的独白,那些鲜活的、充满挣扎的文字,比任何统计数字都更能击中人心。这种“讲故事”的方法,使得原本可能高高在上的“性科学”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人情味。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非主流”性倾向的探讨,不是以一种评判或猎奇的眼光,而是秉持着一种纯粹的科学求真精神,细致入微地分析了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和环境影响,这种尊重个体差异的态度,在同类题材的书籍中是极其罕见的。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正常”和“异常”的界限,有了更宽容和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性与生活》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作者在探讨人类性科学这个略显敏感的话题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洞察力和严谨的态度。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文化背景下性观念演变的梳理,那种跨越时空的比较分析,让我对“性”这个概念有了更宏大和多元的理解。比如,书中对古代某个文明在性爱仪式中的符号学解读,真是鞭辟入里,绝非教科书式的简单罗列。它不仅仅是在陈述事实,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性在人类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乃至权力关系中扮演了何种复杂角色。我读到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章节时,深感震撼,作者提出的那种基于科学证据和心理发展阶段的引导方式,远比我过去接触到的任何说教都更具建设性和人性化。书中对生理机制的描述也恰到好处,既不过于晦涩,也绝不流于肤浅的猎奇,保持了一种令人信赖的专业水准。读完后,感觉自己对人性深处的某些驱动力,又多了一层理解的滤镜,看待日常的人际互动,都增添了许多层次感。这本书无疑是严肃研究者和对自我认知有追求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受益的佳作。
评分阅读《性与生活》时,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跨学科整合能力”。作者似乎有着深厚的心理学、人类学乃至进化生物学的背景,能将这些看似无关的领域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而有力的论述体系。比如,在讨论择偶偏好时,作者不仅引用了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还结合了人类学中关于婚姻制度多样性的考察,最后落脚到现代个体选择的复杂性上。这种多维度的考察,使得任何单一的解释都显得单薄无力。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性伦理”的处理方式。它没有预设任何道德框架,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在科学认知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一套既尊重个体自主性、又符合社会和谐的性道德准则。这种开放而批判性的态度,是对传统禁锢的有力挑战,同时也为建设性的对话提供了坚实的知识基础。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严肃、深刻、且极具启发性的作品,值得反复品读。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观感是:它提供了一种“去魅”的视角,但这种“去魅”并非让人感到乏味,而是带来了真正的自由。作者非常坦诚地揭示了许多流传已久的性迷思的荒谬之处,用现代科学证据一一击破。比如,书中对特定“壮阳”偏方的科学机理进行了严肃的剖析,展示了安慰剂效应在性心理中的强大作用,这种直面现实的勇气非常可贵。更让我感到醍醐灌顶的是,作者对“性与权力”关系的探讨,它超越了简单的两性对立,深入到社会结构、经济地位对个体性表达的潜移默化影响中去。我记得书中有一段分析了某种特定职业群体中对性角色的刻板化期待,揭示了社会环境如何规训了人们的身体和欲望。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剥洋葱,每读一层,就能看到更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建构是如何影响我们最私密的体验的。这种层层递进的深度剖析,绝对不是市面上那些浅尝辄止的“指南”所能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