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聖”之稱的唐代大詩人杜甫一生流離失所,備受磨難,本著憂國憂民、激憤愾憫的情懷,其詩作較真實地描述瞭唐代曆史轉摺時期的政治局勢和社會麵貌,反映瞭民間疾苦,有“詩史”之稱。杜詩藝術成就極高,為曆代所重視,注傢蜂起,到宋代有“韆傢注杜”之說。清代的仇兆鰲花費20年時間,搜集各傢注本,輯為《杜詩詳注(共8冊)》,資料極為詳盡,至今仍不失為閱讀杜詩的一種重要的參考書。
原序
舊唐書文苑本傳
新唐書本傳
杜氏世係
杜工部年譜
杜詩凡例
杜詩詳注捲之一
遊龍門奉先寺
望嶽
登兗州城樓
題張氏隱居二首
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
與任城許主簿遊南池
對雨書懷走邀許主簿
巳上人茅齋
房兵曹鬍馬
畫鷹
過宋員外之問舊莊
夜宴左氏莊
臨邑捨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隄防之
患簿領所憂因寄此詩用寬其意
假山
龍門
李監宅二首後一首見吳若本
……
杜詩詳注捲之二
杜詩詳注捲之三
杜詩詳注捲之四
杜詩詳注捲之五
杜詩詳注捲之六
杜詩詳注捲之七
杜詩詳注捲之八
杜詩詳注捲之九
杜詩詳注捲之十
杜詩詳注捲之十一
杜詩詳注捲之十二
杜詩詳注捲之十三
杜詩詳注捲之十四
杜詩詳注捲之十五
杜詩詳注捲之十六
杜詩詳注捲之十七
杜詩詳注捲之十八
杜詩詳注捲之十九
杜詩詳注捲之二十
杜詩詳注捲之二十一
杜詩詳注捲之二十二
杜詩詳注捲之二十三
逸詩
杜詩詳注捲之二十四賦贊
附編
我最近沉迷於研究中國古代的文學史料,尤其是那些能夠幫助我重建古人閱讀體驗的典籍。這套《杜詩詳注》便是其中翹楚,它的價值遠超“注釋”二字所能概括的範疇。我特彆欣賞它在“詳注”二字上的決心和力度。很多版本在處理一些生僻字詞時,往往草草瞭事,或者直接用現代漢語進行替換,這就損失瞭大量的曆史韻味和語言張力。但此書不然,它似乎有一種與古人對話的執著,對於每一個可能産生歧義的詞項,都盡可能地追溯其本義、引申義,以及在不同時期語境下的特定含義。更難能可貴的是,它似乎也采納瞭曆代對杜詩的不同解讀觀點,呈現齣一種多維度的闡釋框架。比如,對於“三吏”“三彆”這樣被反復解讀的作品,書中並未采取一傢之言,而是將宋人、明人、乃至清人的某些獨特見解也穿插其中,讓讀者能夠體會到詩歌文本的“活態性”。這對於嚴肅的學術研究者或者隻是想深挖一首詩背後的文化意涵的普通讀者來說,都是極大的裨益。這簡直是一部濃縮的杜甫研究史和文獻學著作。
評分說實話,剛開始接觸這套書的時候,我有點擔心它會過於學院化,讀起來會很吃力。畢竟“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這個名頭聽起來就透著一股嚴肅勁兒。然而,實際的閱讀體驗卻齣乎我的意料的流暢。這套書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是以杜甫的生平軌跡和作品創作時間為綫索的,這樣閱讀起來,我們能非常直觀地感受到詩人的心路曆程是如何隨著時代洪流起伏的。從青年時期的意氣風發,到中年的漂泊不定,再到晚年的睏頓與超脫,詩歌的情感基調和風格變化,都被這種編排巧妙地串聯起來瞭。我尤其喜歡它對一些著名篇章的背景補充。比方說,很多注釋隻告訴你這首詩寫於某地某年,但這本書會詳細描述那個地方當時發生瞭什麼事件,杜甫可能見到瞭哪些人,這些外部信息極大地豐富瞭詩歌的感染力。它不像某些學術著作那樣,把詩歌抽離齣來單獨分析,而是將詩歌緊密地嵌入到具體的曆史肌理之中,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代入感,簡直就是一本結閤瞭史學、地理學和文學的綜閤讀本。
評分這套《杜詩詳注》真是讓我對唐代大詩人杜甫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我一直覺得杜甫的詩歌氣象萬韆,既有傢國天下的深沉憂慮,又不乏對個體生命細膩的體察,但光憑著零散的讀本和一些選集,總覺得隔瞭一層紗。這八捲本的詳注,就像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嚮導,把我帶進瞭杜甫那個動蕩而又充滿詩意的時代。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考據的嚴謹性,對於詩中齣現的典故、地名、人物,甚至是那些看似尋常的物件,都做瞭細緻的入微的解釋。比如,讀到“硃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時,我過去隻是感嘆其對比之強烈,但詳注中對當時長安城內外的社會階層差異、物價水平、甚至“硃門”的具體指代都做瞭鋪陳,使得那份“哀”不再是抽象的口號,而是觸手可及的社會現實。而且,它不是那種枯燥的注釋堆砌,而是巧妙地融入瞭對詩歌藝術手法的分析。在解讀那些著名的律詩時,講解者對聲律、對仗、煉字之妙,講解得深入淺齣,讓我這個外行人也能品嘗齣“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心境。我甚至感覺,每讀完一首詩,都像經曆瞭一次小小的文學探險,收獲滿滿。
評分我是一個對文字的“質感”非常挑剔的人,無論是排版、字體還是紙張的觸感,都會影響我閱讀的興緻。這套書在裝幀和印刷上,確實體現瞭“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應有的水準。紙張選擇瞭那種偏嚮米黃色的環保紙,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過分疲勞,這對於我這種一坐下來就要啃好幾個小時的深度閱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字體選用的是宋體,字號適中,注釋部分雖然內容繁多,但通過閤理的留白和分段處理,使得頁麵看起來井井有條,絕不會讓人産生信息過載的壓迫感。而且,這八捲書的裝訂都十分紮實,即使是頻繁翻閱查找,書脊也依然牢固,這說明它不僅是用來“供奉”在書架上的,而是真正鼓勵讀者去“使用”的工具書。很多工具書往往在設計上過於功利,犧牲瞭閱讀的美感,但這一套書成功地平衡瞭學術的嚴謹與閱讀的愉悅,讓人在享受知識的同時,也獲得瞭極大的審美滿足。
評分我發現,不同版本的杜詩選集或注本,常常在對某些爭議性詩句的解釋上南轅北轍,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相當睏惑的。這套《杜詩詳注》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厚道和專業。它並沒有簡單地給齣某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常常會采用“或以為……”“此說最為通達……”“兼采前人之議……”這樣的錶述方式。例如,在解讀杜甫晚年的一些帶有隱晦政治色彩的詩句時,它會很審慎地引述不同學派的觀點,並分析每種觀點的證據鏈條和邏輯漏洞。這種“帶著讀者一起思考”的寫作手法,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互動性和批判性。它教給我的不是“應該怎麼想”,而是“如何更全麵地理解一個文本的復雜性”。對於那些渴望超越錶麵感悟,進入文本深層結構分析的讀者來說,這種詳注的深度和廣度,無疑是極具啓發性的。它讓我明白瞭,偉大的詩歌,其解讀的空間永遠是開放且值得探索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