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精装版) 9787511709448

弟子规(精装版) 9787511709448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晓鹏 著
图书标签:
  • 弟子规
  • 国学经典
  • 传统文化
  • 修身养性
  • 儿童启蒙
  • 礼仪规范
  • 行为规范
  • 品德教育
  • 中华传统文化
  • 精装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09448
商品编码:29991818592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1-10-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弟子规(精装版) 作者 赵晓鹏
定价 20.00元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 9787511709448 出版日期 2011-10-01
字数 页码 180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弟子规》经过弟子贾存仁的改订而成。依照《论语·学而》中孔子所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作为全书的纲领,分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馀力学文八章,总结和借鉴了前人和同时代的人们的教学规矩和经验,影响了当时和后代。

   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弟子规
总叙
入则孝
出则悌


泛爱众
亲仁
馀力学文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弟子规》(精装版) 9787511709448 一部穿越千年的行为准则,一份传承万代的道德指南。 内容梗概: 《弟子规》并非一本讲述特定故事、虚构人物的文学作品,也不是一本探讨前沿科学、揭秘历史的学术专著。它是一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行为规范教材,其核心在于教导个体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成为一个有德行、有教养的人。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将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道德伦理精髓,化为具体可行的日常行为准则,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各个社会阶层的人士。 本书内容涵盖了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要求,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引导读者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其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易于理解和实践。 主要内容构成: 《弟子规》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承载着深刻的道德训诫: 总说 (Zǒng Shuō): 这一部分是全书的总纲,强调了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品德修养的根本意义。它指出,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做人的首要德行,是立身之本。《总说》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为全书奠定了基调,强调了“孝”、“悌”在人际关系中的核心地位。它阐述了,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孝敬和悌爱都做不到,那么其它的道德修养便无从谈起。这部分也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明辨是非,懂得如何行善积德。 入则孝 (Rù Zé Xiào): “入则孝”是《弟子规》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之一,聚焦于一个人在家庭中的行为规范。它详尽地阐述了子女应该如何孝敬父母,如何对待长辈。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和尊重。 孝敬父母的方方面面: 这一部分详细规定了子女应该如何对待父母的衣食住行。例如,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尽心尽力照顾,昼夜不离;父母说话时,子女应恭敬聆听,不得打断;父母有过错时,子女应委婉劝谏,而不是顶撞或抱怨。书中还强调了对父母的尊重,无论父母说什么做什么,子女都应以礼相待,不应有丝毫轻慢之心。 爱护兄弟姐妹: 除了对父母的孝敬,这一部分也涵盖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爱。强调“兄道友,弟道恭”,哥哥要友爱弟弟,弟弟要尊敬哥哥。兄弟姐妹之间要互助互爱,共同维护家庭的和睦。 勤俭节约: “晨则省,昏则定”体现了子女对父母生活起居的关心和责任感。同时,书中也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不浪费父母的血汗钱,不奢侈浪费。 出则悌 (Chū Zé Tì): “出则悌”将道德规范从家庭延伸到社会,阐述了在家庭之外,一个人应该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尊敬师长,如何对待朋友。 尊敬师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弟子规》中对尊敬师长有着明确的教诲。学生在老师面前,应恭敬有礼,认真听讲,不随意嬉闹,不顶撞老师。老师的教诲是宝贵的,应该认真领会并付诸实践。 友爱朋友: “朋友,乃所以辅仁也。”这一部分强调了与朋友相交的原则。应选择正直善良的朋友,在朋友有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朋友犯错时予以规劝。交往中要诚实守信,不搬弄是非,不传播谣言。 与社会大众的相处: 延伸到与社会上其他人的相处,也强调了基本的礼貌和尊重。例如,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言行举止,不喧哗吵闹,不扰乱他人。 谨 (Jǐn): “谨”强调的是言行的谨慎和约束,告诫人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做出不恰当的事情,从而维护自己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言语的谨慎: “非礼勿言”,不随便说话,不说谎,不说伤人的话,不说无意义的闲话。要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发言。 行为的谨慎: “非礼勿动”,不随随便便地行动,不做鲁莽之事,不做出格之事。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冲动,三思而后行。 举止的规范: 学习在各种场合保持得体的举止,无论是站、坐、走,都应有规矩,展现出良好的修养。 信 (Xìn): “信”是诚信的体现,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人际交往中,诚信是立身之本,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基础。 言必信,行必果: 说到就要做到,做不到的事情不轻易承诺。一旦做出承诺,就要竭尽全力去完成。 诚实无欺: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说实话,不欺骗他人,不隐瞒真相。 不耍小聪明: 不用欺骗的手段来获得利益,不耍小聪明,而是脚踏实地,光明磊落。 泛爱众 (Fàn Ài Zhòng): “泛爱众”是将爱心和关怀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层面,强调对一切众生的爱护和尊重。 尊重生命: 不随意伤害无辜的生命,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应心存仁爱。 关怀弱者: 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如老人、小孩、残疾人等,应主动伸出援手,给予关怀和支持。 平等对待: 不因贫富、地位、种族等差异而歧视他人,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 乐于助人: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心。 亲近仁人 (Qīn Jìn Rén Rén): “亲近仁人”强调的是结交有德行的人,学习他们的优点,远离恶习,从而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认识到朋友对自身品德的影响,主动选择和有良好品德的人交往。 学习榜样: 观察和学习身边品德高尚的人,借鉴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处世哲学。 远离恶友: 警惕那些品行不端、喜欢作恶的朋友,避免与他们过多来往,以免受到不良影响。 其余 (Qí Yú): 这部分是对前面各个部分的补充和升华,进一步强调了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以及将所学付诸实践的必要性。它提醒读者,学习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更是为了修正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品德,最终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弟子规》精装版以其高品质的制作,不仅在内容上保留了经典的智慧,更在呈现方式上体现了对文化的尊重。它是一部集教育性、实践性、传承性于一体的经典读物。 普适性: 《弟子规》所倡导的道德规范,穿越时空,不分地域,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它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为人处世的根本准则。 实践性: 书中的每一条都来源于生活,贴近实际,易于理解和实践。它不是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是具体的行为指引,可以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育意义: 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弟子规》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的绝佳教材,可以帮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个人成长: 对于成年人而言,《弟子规》也是一面自我反省的镜子,帮助我们审视自己的言行,不断完善自我,提升个人修养。 文化传承: 收藏和阅读《弟子规》精装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继承民族的智慧。 总而言之,《弟子规》(精装版)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简洁的文字,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指导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如何成为一个正直、善良、有德行的人。它提供的不是一套僵化的教条,而是一种温润的引导,一种对美好品德的追求,一种对和谐社会的构建。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书页摸起来有一种温润的触感,装帧设计得很典雅,即便是作为家中的摆设也显得很有品位。我记得当时选择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冲着这个“精装”的质感去的,毕竟是经典,值得用最好的方式珍藏。翻开扉页,那略带米黄色的纸张映入眼帘,油墨的印制非常清晰,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庄重感,让人忍不住想慢下来,细细品味每一个字。特别是那些传统纹饰的边框点缀,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花哨,又烘托出了内容的厚重。合上书本,它沉甸甸的分量给予人一种实在的满足感,仿佛手中捧着的不是寻常的书籍,而是一份沉淀了数百年智慧的宝藏。这种对实物细节的考究,在如今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显得尤为难得和珍贵。我非常欣赏出版社在细节上所下的这份功夫,它让阅读变成了一种仪式,而不是敷衍了事。

评分

从内容的接收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并没有试图用复杂的语言去“重新包装”传统教诲,而是以一种朴素而有力的姿态呈现。我发现自己阅读的节奏非常慢,不是因为内容难懂,而是因为每一句话都值得停下来,在脑海里进行一次小小的“回放”和“对比”。比如关于如何对待朋友,如何处理日常的小摩擦,这些都是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的现实问题。它提供的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准则。这种贴近生活的深度,使得阅读的收获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而是真正内化成了为人处世的准绳。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一时的震撼来得更深远、更持久,也让我对这部经典的生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意。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说实话,非常符合我对于“传家之宝”的定义。它不是那种追求时尚前卫的风格,而是沉稳大气,透露着一种历经岁月考验的美感。我把它放在书架上,与其他一些现代设计感的书籍放在一起时,它自带一种气场,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的分量。尤其是那个锁扣或者说书签绳的设计(如果有的花),非常贴心,让读者在中断阅读时,能够清晰地标记自己的进度,也增添了一份仪式感。书脊的烫金字体在光线下会泛出低调的光泽,彰显着内容的价值。我甚至会时不时地拿出它,摩挲一下封面那细致的纹理,那份触感本身就是一种享受,让人联想到过去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也提醒我要放慢自己脚步,去体悟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智慧。

评分

我是一个对阅读体验要求比较高的人,尤其是对于需要反复研读的经典类书籍,纸张的耐用度和油墨的持久性是我的关注重点。这本书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出色。我试着在某些段落做了简单的铅笔标记,发现纸张的韧性很好,即便是用力按压也不会轻易破损或洇墨。长期翻阅经典,书页的磨损是难免的,但好的精装本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延缓这种损耗。它的装订方式也相当牢固,即便是像我这样喜欢把书完全摊开阅读的人,书页也不会轻易散开或者“掉页”。这种物理上的坚固,对应了精神上的恒久价值,让我觉得这笔投资非常值得,它注定可以伴随我很多年,甚至可能传承下去。

评分

初次阅读的感受,完全超出了我一个现代人对“古籍”的刻板印象。我原以为会是那种晦涩难懂、充满生僻字的文本,但这本书的排版和注释处理得非常巧妙。它似乎在努力搭建一座桥梁,连接着古人的教诲与我们当下的生活。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看似简单的道理,在现代社会中反而被我们遗忘了,比如对待长辈的那份恭敬,与人交往时的真诚守信。文字本身的力量是强大的,但好的呈现方式能让这份力量更有效地传递。这种感觉就像是听一位慈祥的老者在耳边娓娓道来,没有说教的生硬,只有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我特别留意了那些章节间的过渡,它们衔接得自然流畅,显示出编者对整体逻辑结构的深刻理解,使得整部作品的阅读体验非常顺畅,没有出现那种“读不下去”的卡顿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