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聚焦和谐社会-北京工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定价:32.00元
作者:张秀芬 等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130106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799kg
编辑推荐
张秀芬、陈凤芝主编的《聚焦和谐社会——北京工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这本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集是2010年暑期北京工商大学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的*终成果,也是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又一个阶段性成果,涉及新中国成立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及其相关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这些调研论文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如社区居民生态消费现状调查、企业用人要求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报告、北京市居民消费生活方式的调查、发展农村民俗旅游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查、贵州省锦屏县固本乡农村沼气发展使用情况调查报告、北京市农村网络普及与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网络普及与使用状况的调查、关于家庭结构对人们休闲方式的影响的调查报告、关于国家对西藏教育优惠政策的比较调研、关于北京公园休闲文化的调查报告、从大文化的视角开发利用同江文化资源、北京市在职人员个人养老规划、社区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关于“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报告,也有各学院集体组织的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
内容提要
张秀芬、陈凤芝主编的《聚焦和谐社会——北京工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是北京工商大学学生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文集。该校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指导下,针对社区居民生态消费现状、北京市居民消费生活方式、发展农村民俗旅游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变化展开调查,并加以思考与梳理,形成自己的看法与认识。《聚焦和谐社会——北京工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报告》可供高校师生参考使用。
目录
1.社区居民生态消费现状调查——以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社区为例2.企业用人要求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调查报告3.北京市居民消费方式的变迁(1998~2008年)4.发展农村民俗旅游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查——以延庆柳沟村为例5.贵州省锦屏县固本乡农村沼气发展使用情况调查报告6.北京市农村网络普及与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7.关于农村网络普及与使用状况的调查——以北京市郊区为调查对象8.关于家庭结构对人们休闲方式的影响的调查报告9.关于国家对西藏教育优惠政策的比较调研10.关于北京公园休闲文化的调查报告11.从大文化的视角开发利用同江文化资源——对同江地区的调研考察报告12.北京市在职人员个人养老规划调研报告13.社区家庭养老情况调查报告14.关于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报告15.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16.商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17.法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18.机械工程学院2010年暑期学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19.艺术与传媒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20.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报告21.材料系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报告22.琉璃河中学实践活动总结报告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聚焦和谐社会-北京工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这个书名,唤起我对社会转型期中青年角色的一份深刻关注。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年轻一代既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者。 “学生社会实践”的定位,意味着这份报告承载着的是一份来自一线、未经雕琢的观察。 我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社会观察”和“问题剖析”充满了兴趣。 在“和谐社会”的宏大叙事下,学生们是否能够捕捉到那些被宏大叙事所遮蔽的、更微观的社会现象? 他们是否能敏锐地发现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摩擦”与“共振”,并从中反思“和谐”的真正内涵? 我期待的是,这份报告能够展现出一种批判性思维与建设性精神的结合。 学生们不应该仅仅是被动的记录者,而应该是积极的思考者。 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是否能够触及本质? 他们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否能够具有可行性? 尤其是结合“和谐社会”的目标,我希望看到的是,这份报告能够为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一个独特而有价值的窗口,让我们可以从年轻一代的视角,去重新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聚焦和谐社会-北京工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报告》,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触及了我对社会观察的兴趣点。 我总觉得,任何宏观的社会议题,最终都要落脚于个体的体验和感受。 而“学生社会实践报告”,恰恰提供了一个极具价值的视角——年轻一代如何理解和参与构建他们所处的社会。 我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学生视角”尤为好奇。 在这个信息爆炸、观点多元的时代,学生们是否能以一种更加超然、也可能更加纯粹的方式,来审视社会中的矛盾与融合? 他们是否能跳脱出成人世界的既有框架,发现一些被我们忽略的、或者习以为常的“不和谐”之处,以及那些默默存在的、促进和谐的“微光”? 我相信,学生们的实践报告,不应仅仅是数据的堆砌和现象的罗列,更应该包含他们真切的困惑、大胆的质疑、以及那些闪耀着理想主义光芒的思考。 尤其是结合“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我期待他们能从中提炼出关于青年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他们对于未来社会形态的设想。 他们的报告,也许能为我们这些“过来人”提供一种新的解读社会的方式,一种充满活力和希望的视角。
评分“聚焦和谐社会-北京工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报告”,这个书名所传递出的信息,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一份对社会现实的真诚回应。 我非常欣赏这种以报告形式来呈现社会实践的严谨态度。 “学生实践”四个字,意味着这份报告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将理论付诸实践,在实践中获得认知和体悟的过程。 我对其中可能存在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部分尤为期待。 我想知道,在“和谐社会”这个主题下,北京工商大学的学生们,是如何将他们的课堂知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 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是否遇到了预料之外的困难? 他们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并从中学习和成长的? “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和贡献,而学生们的社会实践,正是这种努力的体现。 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生动地展现出,学生们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观察、去理解、去促进社会的和谐。 他们的报告,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记录,更应该包含着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以及他们对于未来社会发展方向的思考和展望。 这样的报告,对于任何一个关心社会发展的人来说,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让我联想到了许多关于社会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但“北京工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后缀,又赋予了它一种独特的现实意义和生动性。 我常常思考,在学术理论的光辉背后,社会真实的运作究竟是怎样的? 而学生们的社会实践,正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我对报告中可能出现的“个案研究”和“田野调查”充满了期待。 能够深入到社会肌理之中,去捕捉那些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现象,这远比泛泛而谈的理论更有力量。 我猜想,这份报告不会仅仅停留在对社会问题的表面描述,更可能包含着学生们对问题根源的深度挖掘,对现有政策的有效性分析,以及对未来改进方向的合理建议。 “和谐社会”这个概念,本身就包含了复杂的多层次结构,它涉及到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方方面面。 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在这些不同的维度上,学生们是如何通过实践,去观察、去理解、去探索实现和谐的可能性。 他们的报告,或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系列具有说服力的案例,来证明“和谐”并非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来逐步实现的。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初次映入眼帘,便让人心生一份温润的期待。 “聚焦和谐社会”,这几个字本身就自带一种宏大的叙事感,仿佛能瞬间将读者带入一种更为宏观的社会视角。而“北京工商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副标题,则又为这份宏大增添了一份具体的、来自一线的声音。 我可以想象,在这份报告中,定然汇聚了年轻学子们敏锐的观察力、真诚的思考,以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付出的点滴努力。 他们或许走访了城市的街头巷尾,或许深入了乡村的田间地头,用他们的眼睛去记录,用他们的心去感受。 关于和谐社会,我们常常在新闻中、在理论中听到,但“和谐”二字,究竟是如何在真实的社会肌理中展现,如何被普通人体验,这才是最触动人心的部分。 我猜想,报告中一定有许多生动的故事,讲述着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社区邻里之间的守望,以及在面对挑战时,人们所展现出的团结与互助。 这些故事,或许不像宏大的政策宣言那样掷地有声,却如同涓涓细流,滋养着社会的和谐土壤。 作为一个读者,我渴望通过这些鲜活的案例,去理解“和谐”二字的真正含义,去感受那份来自社会最底层,也最本真的温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