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守望孩子,静待花开
定价:35.00元
作者:王道国 高晓蓉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581779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爱孩子,就要给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如今,中国的家庭教育充满了浮躁和功利:从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到一味追求成绩而忽视德育。在这种压力环境下,孩子的心理问题远比过去严重。其实,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
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好的教育。”能够享受优质家庭教育的孩子,一般都有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家中听不到家长的叫喊声。家长既不会指责孩子,也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而只会用自己行为的方方面面影响孩子。
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好好学,啥都可以满足你。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胜他人一筹,于是纷纷奔走于各辅导班、特长班之间,主动掏钱给孩子报名。可是,真正能够从中获益的孩子究竟有多少呢?
孩子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急功近利的教育只会加重孩子的负担;给孩子设置的目标太高,也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不管是性格品质的培养,还是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仅靠一时半会儿的学习,都是不行的。要想教育好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就要遵守其成长规律,适应其身心发展特点,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从“守望”开始。爱孩子,就要给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内容提要
父母是孩子贴心的、直接的护航者,童年时期父母的教育方式将对孩子一生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在亲子关系中,无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采用的是何种方式,重要是终的效果。孩子的成长似乎是自然且无可阻挡的过程,父母只要用全心的爱去陪伴和守护身边,静静地等待和欣赏就已经足够,本书告诉家长朋友们如何用“守望一朵花开的时间”与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书中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目录
作者介绍
王道国,副教授,现为明德书院院长,《父母规》研究中心顾问,运河企业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孔子研究院儒学会馆文化顾问,大爱基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总发起人,著有《左手责任右手执行》等作品,参与编写《幸福企业的密码》《师德》等。
高晓蓉,副教授,从教24年,连续多年被评为教师,荣获2014年济宁市教育局“孔孟之乡美教师”荣誉称号,立足产学研研究,提出“岗位化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闻做讲写”五项能力体系与“思悟谋慧性”养成系统。
文摘
序言
这本《守望孩子,静待花开》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读到这个名字,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父母如同辛勤的园丁,悉心呵护着每一株幼苗,耐心地等待它们在最恰当的时机绽放出最美的姿态。这种“守望”不仅仅是简单的等待,更是包含着理解、支持、引导和无条件的爱。它暗示着作者深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自己的节奏和成长的轨迹,强求与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探讨如何真正做到“守望”——如何在孩子面临挫折时给予力量,如何在他们迷失方向时提供指引,又如何在他们取得点滴进步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被看见、被珍视。同时,“静待花开”也传达了一种平和的心态,提醒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与自己的焦虑和期待和解,相信生命自有其规律,尊重自然发展的过程,不急于求成,而是享受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这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我相信这本书会像一位智慧的长者,为我提供关于耐心、理解和爱的深刻洞见,帮助我在育儿的道路上更加从容和坚定。
评分我对于任何能够引发深度思考和情感共鸣的育儿类书籍都充满期待。当我第一次看到《守望孩子,静待花开》这个书名时,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便油然而生。它不像那些充斥着“成功秘诀”或“快速提升”的书籍,反而带着一种诗意的哲学意味。在我看来,“守望”二字,不仅仅是指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更是一种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和对其内心世界的理解。它暗示着,我们不能仅仅将孩子视为“需要被塑造”的对象,而是要看到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独特之处,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去体察他们的情感。而“静待花开”,则是一种对生命自然进程的耐心和信心。它提醒我们,成长的过程往往是漫长且曲折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的是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去体验、去犯错,然后在关键时刻给予恰当的支持和引导。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如何在这种“守望”和“静待”的理念下,建立真正有质量的亲子关系,如何帮助孩子在不被过度干预的环境中,发展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评分作为一名对教育话题颇感兴趣的读者,我常常在思考,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和应对孩子们的成长需求。而《守望孩子,静待花开》这个书名,就像一缕清风,拂去了我心中的些许浮躁。它所传达的“守望”精神,在我看来,是一种深刻的信任和尊重。它意味着我们相信孩子有能力去探索、去学习、去犯错、去成长,而我们所要做的,是给予他们坚实的后盾,而不是时时刻刻的干预和控制。而“静待花开”则是一种对生命规律的敬畏。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有着自己的基因密码和生长周期。强行催促,只会拔苗助长。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理想的育儿状态:父母像一个温暖的港湾,接纳孩子的一切,包括他们的不完美;又像一盏明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指引,而不是包办一切。我迫切地想要知道,在实际操作层面,如何才能做到这种“守望”和“静待”?书中会提供哪些切实的建议,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更少的焦虑,更多的爱,去陪伴孩子走向属于他们的璀璨未来?
评分我一直认为,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关于如何与人性共舞的学问。当看到《守望孩子,静待花开》的书名时,我立刻被它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吸引住了。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管教”孩子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陪伴”孩子探索世界的指南。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阐述“守望”的真正含义的。它是否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父母常常面临的焦虑,比如对孩子学业的过度担忧,对孩子未来发展的预设,以及在这种焦虑下,我们如何才能真正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转而以一种更平和、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成长?“静待花开”的意境,让我联想到很多关于生命力的隐喻。生命本身就拥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而父母的角色,或许更多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滋养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舒展,去发现自己的潜能,去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帮助我在日常的亲子互动中,去践行这种“守望”和“静待”的教育理念,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评分许多育儿书籍往往聚焦于孩子成长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而《守望孩子,静待花开》这个书名,却以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将焦点放在了父母的心态和对孩子成长的根本认知上。这让我眼前一亮。我理解的“守望”,是一种不离不弃的陪伴,一种相信孩子内在力量的信任,一种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急于代劳,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尝试的态度。而“静待花开”,则是一种对生命节奏的尊重,一种明白“时机未到”的智慧,一种不被外界评判标准所裹挟,坚持自己教育初衷的定力。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将这种深刻的理念,落地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的。它是否会提供一些方法,帮助我们识别和克服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可能产生的过度焦虑和控制欲?它是否会引导我们去关注孩子真正的需求,而不是我们以为他们需要的东西?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育儿路上的一个精神伙伴,它不会给我刻板的指令,而是提供一种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厚的理解,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平和、更加充满爱意的姿态,陪伴我的孩子,静待他们各自生命中最美的绽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