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语/中华经典藏书
定价:20.00元
作者:尚学锋,夏德靠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10105943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经典的价值和魅力在流光岁影里永不褪色,先贤圣哲的智慧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现活。为在古代经典与现代经验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我书局推出“中华经典藏书书系”。
本套书系定位为传统文化经典的普及本,遴选中华文化中的经典书目,加以注释、翻译,大家阅读古代文化经典。在编写中体现家庭藏书计划的理念,依据市场需求分批出版,所推书目遵循从“基础”到“拓展”的延伸,体现层级深入的理念,展现家庭藏书的层次。内容遵从经典,约请古代文史哲领域的专家把关,具有性;形式追求现代,采用双色印制;全面照应“经典藏书”理念。
内容提要
《国语》是一部先秦时期的历史文献汇编。其中所收录的,多为历史人物分散的言论,这些言论和国家兴衰、历史变迁有关。包括《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记载上起西周穆王时期,下迄鲁悼公,前后跨越五百多年。从编写体例来说,它是一部国别体的以记言为主的史料集,因此被称作“国语”。
目录
周语
祭公誎穆王征犬戎
邵公誎厉王弭谤
芮良夫论荣夷公
富辰誎襄王以狄伐郑以及狄女为后
刘康公论鲁大夫俭与侈
鲁语
曹刿论战
曹刿誎庄公如齐观社
臧文仲如齐告籴
展禽使乙喜以膏沫犒师
里革断宣公罟而弃之
叔孙穆子聘于晋
子服惠伯从季平子入晋
公父文伯之母论劳逸
齐语
管仲对桓公以霸术
管仲教桓公亲邻国
桓公帅诸侯而朝天子
桓公霸诸侯
晋语
史苏论骊姬必乱晋
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优施教骊姬远太子
献公作二军以伐霍
优施教骊姬谮申生
申生伐东山
骊姬谮杀太子申生
公子重耳夷吾出亡
里克杀奚齐而秦立惠公
惠公改葬共世子
惠公杀丕郑
秦荐晋饥晋不予秦籴
秦侵晋止惠公于秦
吕甥迎惠公于秦
惠公斩庆郑
文公自狄适齐
齐姜劝重耳勿怀安
齐姜与子犯谋遣重耳
卫文公不礼重耳
曹共公不礼重耳而观其骨并胁
宋襄公赠重耳以马二十乘
郑文公不礼重耳
楚成王以周礼享重耳
重耳婚媾怀赢
秦伯享重耳以国君之礼
秦伯纳重耳于晋
寺人勃鞮求见文公
文公修内政纳襄王
文公救宋败楚于城濮
文公任贤与赵衰举贤
胥臣论教诲之力
赵文子冠
范文子论胜楚必有内忧
祁奚荐子午自代
范宣子与和大夫争田
医和视平公疾
叔向论忧德不忧贫
董叔欲为系援
史黯论良臣
楚语
申叔时论傅太子之道
伍举论台美而楚殆
范无宇论国为大城未有利者
子常问蓄货聚马斗且论其必亡
王孙圉论国之宝
吴语
越王句践命诸稽郢行成于吴
吴王夫差与越荒成不盟
夫差伐齐不听申胥之谏
申胥自杀
吴晋争长未成句践袭吴
吴欲与晋战得为盟主
句践灭吴夫差自杀
越语
句践灭吴
范蠡进谏句践持盈定倾节事
越兴师伐吴而弗与战
范蠡谏句践勿许吴成卒火吴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套《中华经典藏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匠心独运,初见之时,便被其古朴典雅的气韵所吸引。外壳采用了一种温润的仿古纸质,触感细腻,让人忍不住想多摩挲几下。每一册书脊上的烫金字体都遒劲有力,虽是传统风格,却又不失现代设计的精妙平衡。翻开内页,那纸张的选材更是考究,墨色浓淡适宜,排版疏朗有致,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全然没有疲惫感。我尤其欣赏他们对于细节的处理,比如扉页上精心绘制的卷首语插图,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风骨。这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工艺品,它静静地矗立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文化宣言。每次从书堆中抽出其中一本,都仿佛完成了一个庄重的仪式,让人油然而生敬畏之心,也更愿意沉浸到书中的世界里去,去追寻那些早已沉淀的智慧之光。可以说,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能够拥有一套如此用心打造的实体经典,无疑是一种精神上的极大慰藉。
评分对于《史记》这卷的阅读体验,我必须强调其开创性的价值。司马迁这位史家之绝笔,其叙事手法之高超,令人叹为观止。他没有采用那种刻板的、干巴巴的年代记述方式,而是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融入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中去。读到项羽的霸气与悲凉,刘邦的市侩与权谋,我仿佛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铁血征伐的年代。尤其是那些“太史公曰”的评论,寥寥数语,却如点睛之笔,揭示了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价值判断,这种批判性的眼光,即便是放在今天来看,也是极具现代性的。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了解历史,更是在与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史诗感和悲剧美学,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英雄,无论成败,都值得被后人铭记和深思,其文字的力量足以穿透千年时光,直击人心最柔软也最坚韧的部分。
评分与以往阅读的传统国学书籍相比,这套《中华经典藏书》在“可读性”上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平衡。例如,在选入的唐诗宋词部分,排版上采用了大字号配合精美的宋体印刷,使得那些朗朗上口的佳句不再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成为了可以被欣赏和吟咏的艺术品。那些描绘山河壮丽、抒发个人情感的篇章,在这样的阅读载体上,其韵味被极大地放大了。我惊喜地发现,原来许多我以为已经烂熟于心的诗句,在重新沉下心来逐字逐句品味时,竟能发现新的光彩——那句“黄河之水天上来”,不再是简单的地理描述,而是一股磅礴生命力的喷薄而出。这种深度体验,是碎片化阅读时代所缺失的。它鼓励你放慢速度,去感受文字背后的节奏、音韵和作者倾注的全部心血。这本书,是唤醒我们对母语文字之美的深层记忆的钥匙,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每天朗读几首,共享这份文化遗产的温度。
评分我一直对道家思想怀有浓厚的兴趣,而这本收录了《道德经》与《庄子》的典藏,无疑是最好的入门和深入的向导。相比起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解读,这套书的注释和译文做得尤为精炼和精准,它在尊重原文意境的前提下,用现代人易于理解的白话进行了阐释,避免了过度“现代化”而失真的问题。读《庄子》的汪洋恣肆、逍遥自在,仿佛所有的烦恼和束缚都被那“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的境界带走了,让人心灵得到极大的放松和升华。而《道德经》的“无为而治”、“上善若水”,则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和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新视角,它教人懂得收敛锋芒,顺应自然之道。我常常在感到焦虑或迷茫时,随机翻开一页,总能从中汲取到一股清凉而有力的智慧之泉,让人回归到一种更本真、更洒脱的生活态度中去,这种精神层面的滋养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评分读完《红楼梦》的这一册,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人物心理描摹的入木三分,简直是活生生地将那些闺阁女子、世家子弟搬到了眼前。林黛玉的敏感多思,薛宝钗的圆融周到,贾宝玉的叛逆痴情,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没有一丝矫揉造作之感。书中对于大家族由盛转衰的描写,更是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宏大历史画卷,让人在为书中人物的命运唏嘘叹息的同时,也对“世事无常”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语言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无论是诗词歌赋的信手拈来,还是日常生活对话的精妙对答,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的韵味和美感。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某些段落,那种文字中流淌出的情感张力,至今仍在我心中激荡回响。这本书,初读时是故事,再读时是人生,每一次翻阅都能带来新的感悟和发现,远非快餐式的电子阅读所能比拟。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深处的幽微之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