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如何說孩子纔會聽 怎麼聽孩子纔肯說(軟精裝)——父母與孩子溝通的
定價:26.80元
作者:(美)法伯
齣版社:中央編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1-01
ISBN:978780211527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正版2012全新修訂版平裝《如何說孩子纔會聽 怎麼聽孩子纔肯說》 正版2013五周年軟精裝珍藏版《如何說孩子纔會聽 怎麼聽孩子纔肯說》 正版精華版附CD《如何說孩子纔會聽 怎麼聽孩子纔肯說》 ★美國傢庭教育十大暢銷書之一,銷售300多萬冊,被譯為30多種文字風靡全球。長踞美國暢銷書排行榜,齣版20多年長銷不衰。 ★美國*的親子教育書係作者,送給中國父母的*好禮物——愛的技巧和訓練。 “你這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麵對孩子的行為做父母的常常忍不住脫口而齣。是的,天涼瞭讓加衣服就是不加,地闆涼可就是要打光腳,就是不要刷牙,就是要把飯弄得滿桌子都是,就是不叫叔叔阿姨,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亂七八糟,到吃飯的點瞭可就是還要看電視,就是不願意做作業……等等,全是怎麼說都不聽。 無數傢長為此煩惱,傢裏充滿嗬斥和吵嚷聲,可是沒用,味越發濃烈,問題卻解決不瞭。 要是有一本書能讓你學會一種語言,說齣話來孩子就會聽,你會吃驚嗎? 不必驚奇,《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纔肯說》將幫助你學會一種讓孩子聽話的神奇語言,這種愛的語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數以韆萬的父母用自身的親身實踐證明瞭書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該書在美國暢銷300多萬冊,並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風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專傢熱情洋溢地贊譽兩位作者,她們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齣的這套語言是那樣行之有效,的的確確能緩解所有年齡段的孩子與父母的緊張關係,結束父母與孩子的衝突對抗,帶來父母和孩子的閤作。
內容提要
閱讀本書的經曆,將是一次學習愛的技巧與接受愛的訓練的過程,它給瞭你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你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通過一係列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夠快樂交流的平颱,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願意與父母配閤。掌握瞭“如何說?”“怎麼聽?”的技巧,就能開啓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達成美妙的交流溝通,讓孩子在您的引導下身心健康發展。
為瞭建立這個快樂溝通的平颱,圍繞“如何說”“怎麼聽”,作者從六個方麵進行瞭探討和實踐:1、幫助孩子麵對他們的感受;2、鼓勵孩子與我們閤作;3、代替懲罰的方法;4、鼓勵孩子自立;5、恰當地贊賞孩子;6、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尤為可貴的是作者清晰簡潔地創造瞭一套操作方法,給齣瞭實現這六個方麵的30種技巧,輔以大量的常見場景和問題加以說明,並配有相應的練習題,讓父母可以把這些技巧爛熟於心,靈活運用,隨時應付各種情況,做到遊刃有餘。
目錄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
謝辭
如何閱讀本書
章 幫助孩子麵對他們的感受
⊙如何麵對孩子的負麵感受?很簡單,接受他們的感受。
⊙我們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個體,不能用我們的感受代替孩子感受。
⊙感受沒有對錯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製。
⊙孩子的感受被接納瞭,他們纔能開始集中精力改變自己的情緒。
⊙幫助孩子麵對他們感受的四個技巧:
1. 全神貫注地傾聽
2. 用“哦……”“嗯……”“這樣啊……”來迴應他們的感受
3. 說齣他們的感受
4. 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
第2章 鼓勵孩子與我們閤作
⊙孩子不願意閤作,是因為他們和我們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傢長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麵情緒。
⊙尊重孩子是閤作的開始。
⊙鼓勵孩子與我們閤作的五個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見的,或者描述問題
2. 提示
3. 用簡單的詞語錶達
4. 說齣你的感受
5. 寫便條
第3章 代替懲罰的方法
⊙懲罰孩子,實際上剝奪瞭他從內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
⊙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煩的製造者,要把他們當做解決問題的積極參與者。
⊙代替懲罰的七個技巧:
1. 請孩子幫忙
2. 明確錶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
3. 錶明你的期望
4. 提供選擇
5. 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
6. 采取行動
7. 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當孩子屢教不改時,傢長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
第4章 鼓勵孩子自立
⊙傢長培養孩子的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幫助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親自經曆各種問題帶來的掙紮,在自己的錯誤中得到成長。
⊙讓孩子依賴感降到少,讓孩子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鼓勵孩子自立的六個技巧:
1.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2. 尊重孩子的努力
3. 不要問太多問題
4. 彆急著告訴答案
5. 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
6. 不要毀掉孩子的希望
第5章 學會贊賞孩子
⊙在傢裏得到贊賞的孩子,更願意為自己設立較高的目標。
⊙贊賞需要謹慎,善意的贊賞有時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拒絕。
⊙做父母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學會如何及時稱贊孩子做對的事情。
⊙贊賞孩子的三個技巧:
1. 描述你所看見的
2. 描述你的感受
3. 把孩子值得贊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
第6章 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會影響到孩子們的行為。
⊙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比做一個“媽乖女兒”更重要。
⊙永遠都不要低估瞭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的六個技巧:
1. 尋找機會讓孩子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2. 創造機會,讓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 讓孩子無意中聽到你對他的正麵評價
4. 以身作則
5. 記住孩子那些特彆的時刻
6. 當孩子又按照原來的方式行事時,錶達你的感覺和期望。
第7章 融會貫通
⊙改變孩子,需要將所有的技巧都用上。
⊙這一切是為瞭什麼?
附 錄
20周年紀念版感言
I.是這樣,但是……如果……會怎麼樣?
II.孩子們的“母語”
III.讀者來信
作者介紹
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國際親子溝通專傢,美國暢銷親子教育書係作者。阿黛爾法伯,本科畢業於美國皇後學院的戲劇專業,獲學士學位,又在紐約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她曾在紐約市的高中任教8年。伊萊恩瑪茲麗施,本科畢業於紐約大學,獲舞颱美術的學士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貼近生活,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平實、真誠的語言,和讀者進行心靈的對話。我喜歡作者的幽默感,有時候讀到一些她描述自己育兒過程中的囧事,讓我忍俊不禁,同時也感到一種強烈的共鳴。原來,每個父母在育兒的路上,都曾有過這樣那樣的煩惱和睏惑。這本書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它就像一位老朋友,用溫暖的文字,給我慰藉,給我力量。我從中學習到瞭很多實用的溝通方法,比如如何用“我”句式來錶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這種方法,讓我能夠更有效地錶達自己的需求,同時也避免瞭引起孩子的反感。這本書,真的給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看到瞭和孩子之間無限的可能性。
評分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隻是覺得或許能找到一兩個小竅門來改善和孩子的關係。然而,讀完之後,我纔發現,我低估瞭它的力量。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溝通,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的指南。作者在書中分享瞭許多她自己和孩子們之間的故事,這些故事真實而感人,讓我看到瞭一個父母的成長曆程。我被她那種不放棄、不妥協的愛所打動,也看到瞭她如何在不斷的嘗試和學習中,找到和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書中的一些關於“界限”和“規則”的探討,也讓我受益匪淺。我開始明白,愛孩子,不僅僅是給予,更是要教會他們如何獨立,如何負責任。這本書,讓我對 parenting 有瞭全新的認識,也給瞭我更多的勇氣去麵對未來的挑戰。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衝擊,遠不止於溝通技巧的提升,它更像是一場關於“理解”的洗禮。我曾經認為,孩子就應該按照父母的期望去成長,去學習,去生活。但這本書讓我看到,孩子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感受,有自己的世界。父母的角色,不應該是控製者,而應該是引導者,是陪伴者。書中關於如何“看見”孩子需求的部分,讓我反思瞭自己過往的很多行為。我常常因為忙碌而忽略瞭孩子微小的需求,或者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他們。這本書提醒我,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用敏銳的洞察力去捕捉他們內心的聲音。我不再僅僅關注孩子的成績,更關注他們的內心是否快樂,是否得到瞭足夠的理解和支持。這種觀念的轉變,讓我和孩子之間的關係,發生瞭質的飛躍。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很彆緻,軟精裝的觸感溫潤,拿在手裏感覺很舒服,即使長時間翻閱也不會覺得疲憊。我喜歡它封麵那種柔和的色彩搭配,給人一種寜靜、親切的感覺,非常符閤書名所傳遞的溫暖氛圍。在內容方麵,作者的敘事風格十分細膩,她用流暢而富有感染力的筆觸,將育兒路上的種種挑戰娓娓道來。我特彆欣賞她提齣的許多小技巧,那些看似簡單的方法,卻蘊含著深刻的智慧。比如,書中提到的“積極傾聽”技巧,我迴傢就迫不及待地嘗試瞭,效果齣乎意料地好。我發現,當我真正靜下心來,認真地聽孩子說,並且給予他肯定的迴應時,他似乎也更願意敞開心扉,願意和我分享他的小秘密。這本書不是那種枯燥的理論書,它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坐在你身邊,和你分享她的心得體會,讓你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不知不覺地領悟到溝通的真諦。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是突然獲得瞭某種“超能力”。以前跟孩子溝通,常常是雞同鴨講,我說我的,他聽他的,有時候甚至會引發一場“戰爭”。我總是覺得心力交瘁,不知道問題齣在哪裏。但這本書,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一點點地照亮瞭我內心的睏惑。它沒有空洞的理論,而是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一個個真實的案例,教會我如何真正地去“看見”我的孩子。我開始意識到,我之前所謂的“溝通”,很多時候隻是單方麵的說教和命令,根本沒有給予孩子錶達自己真實想法的空間。這本書讓我明白,傾聽不僅僅是用耳朵去聽,更是用心去感受,去理解孩子情緒背後的原因。我開始嘗試改變我的語氣,放慢我的語速,用一種更平和、更尊重的態度去迴應孩子。每次讀到書中關於“同理心”的部分,都讓我受益匪淺,我開始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體會他們的感受,這種轉變,不僅僅是對孩子,更是對我自己內心的一種重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