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史记 世家
定价:33.00元
售价:19.8元,便宜13.2元,折扣60
作者: 司马迁,于童蒙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506443623
字数:
页码:3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史记》既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的开山之作,也是此类文体的经典之作,而《世家》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十世家除儒学宗师孔子和农民起义陈涉之外,其余是皇胄之后或福勋之臣,各诸侯王的成败得失,无疑更加丰满翔实了历史的真实风貌,使读者更深一层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文化的特质及渊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司马迁(前145-?),西汉史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几年后便开始了《史记》的写作。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获罪下狱,并遭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全书共52万多字,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之间大约3000年的历史,人称其为《太史公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影响深远。鲁迅曾称贊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
文摘
序言
每一次打开这本载有世家篇章的典籍,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精神上的朝圣。我尤其注重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扮演了关键过渡角色的家族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某种精神内核的传承与变形。书中对于一些早期贵族阶层的礼仪、观念乃至迷信的描摹,细节丰富到令人惊叹。这使得我能够超越单纯的“谁打败了谁”的表层叙事,深入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我发现,尽管朝代更迭,但人类在追求荣耀、维护家族尊严、面对天命时的种种反应,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记录,更是一部关于中华民族集体性格的心理侧写报告。它以最凝练的文字,记录了中华文明早期权力结构是如何构建、维系乃至最终瓦解的,是理解中国传统社会运作逻辑的基石。
评分我对这种侧重于“人物群像”的史学著作情有独钟。这套书(我买的版本排版清晰,注释详尽,这一点非常重要)的魅力就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又细腻的历史网络。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年代和事件,而是通过一个个世家的兴衰轨迹,勾勒出周、秦、汉初那段波谲云诡的历史图景。阅读时,我仿佛化身为一个穿越时空的观察者,目睹了旧秩序的崩塌与新力量的崛起。令人震撼的是,书中对某些重要人物的评价往往是多维度的,既有对他们的功绩的肯定,也有对其局限性的深刻剖析,绝不偏颇。这种平衡的视角,让历史人物不再是扁平化的符号,而是充满了矛盾和复杂性。我常常在想,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在面对家族命运的重大抉择时,内心是何等的煎熬与挣扎。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去理解权力、责任与历史必然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评分这本精装版的《史记》简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装帧典雅大气,纸张的质感摸上去就很考究,能感受到出版方对经典应有的尊重。我特意挑选了带有详细注释的版本,翻阅起来果然事半功倍。那些晦涩的古文在现代白话的穿插解释下,变得生动起来,仿佛司马迁老先生就在耳边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这种将历史叙事与人物命运紧密结合的写法,每一个世家、每一个名臣的兴衰荣辱,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读完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就像经历了一场漫长的人生缩影,让人在感叹世事无常的同时,也能汲取到历经沉淀的智慧。特别是那些关于权谋斗争、道德抉择的描写,即便放在今天来看,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关于治理天下的教科书,值得反复品味,每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最近沉迷于阅读那些厚重的历史典籍,这本《史记》的某个版本(我手头拿的这个版本封面设计颇具古风,让人一上手就觉得庄重)着实让我领略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魅力。不同于其他官方史书的刻板叙事,司马迁笔下的个体生命显得异常鲜活饱满。他不仅记录了王侯将相的丰功伟绩,更细腻地描绘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私德公义。我特别关注那些篇幅相对较短的世家记载,它们往往是最能体现时代风貌和家族气节的片段。比如某某家族在乱世中的挣扎求存,那种在忠诚与背叛、生存与理想之间的艰难权衡,读来令人唏嘘不已。这本书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将“人”置于历史的中心,让冰冷的年代和事件,顿时拥有了可感可触的温度。每一次翻到关键转折点,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想象那个历史场景,感受先人的呼吸与心跳,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是其他任何书籍都难以比拟的。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捧起这套书还有点畏惧,担心自己无法驾驭这种古奥的文风,但实际阅读下来,发现那些翻译和解读的版本果然帮了大忙。我最欣赏的是那种史诗般的叙事节奏。它不像现代小说那样追求快速的冲突爆发,而是像一条缓缓流淌的大河,从涓涓细流汇聚成滔滔江海。每一个世家的开端,都带着强烈的宿命感和开创精神;而其衰落,又往往是内部腐化或外部环境剧变的结果。这种“治乱循环”的模式,在不同的世家中得到了反复的印证,让人对历史的规律性产生一种敬畏感。特别是其中对于军事行动和政治手腕的描述,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古代战略教科书。我甚至会边读边在脑中勾勒当时的地理形势和兵力部署,那种将古代智慧与现代思维进行碰撞的乐趣,是阅读其他历史普及读物时所体会不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