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张居正直解《尚书》:全2册
定价:78.00元
作者:张居正
出版社:中国言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171174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尚书》是我国现存*早的记言体史书。*早时它被称为《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尚书》是历代帝王的教科书和士子科举进身的**之书。《张居正直解尚书》原名《书经直解》,是明朝隆庆六年,由两朝帝师张居正同翰林院讲官等人专门给万历小皇帝编写的日讲的宫内读本。直解《尚书》相当于对古文的白话翻译,是*皇帝一人的皇家读物。这本书流传到宫外,成为当时通行的一种读本。清代的康熙皇帝读此书后御批:朕阅张居正尚书、四书直解,篇末俱精实之义,无泛设之词。此书在今天仍不失为学习国学的辅助读物。
目录
上册卷一 虞书 一、尧典 二、舜典卷二 三、大禹谟 四、皋陶谟 五、益稷卷三 夏书 六、禹贡 七、甘誓 八、五子之歌 九、胤征卷四 商书 十、汤誓 十一、仲虺之诰 十二、汤诰 十三、伊训 十四、太甲上 十五、太甲中 十六、太甲下 十七、咸有一德卷五 商书 十八、盘庚上 十九、盘庚中 二十、盘庚下 二十一、说命上 二十二、说命中 二十三、说命下 二十四、高宗肜日 二十五、西伯戡黎 二十六、微子卷六 周书 二十七、泰誓上 二十八、泰誓中 二十九、泰誓下 三十、牧誓 三十一、武成 三十二、洪范下册卷七 周书 三十三、旅獒 三十四、金滕 三十五、大诰 三十六、微子之命卷八 三十七、康诰 三十八、酒诰 三十九、梓材 四十、召诰卷九 四十一、洛诰 四十二、多士 四十三、无逸卷十 四十四、君爽 四十五、蔡仲之命 四十六、多方卷十一 四十七、立政 四十八、周官卷十二 四十九、君陈 五十、顾命 五十一、康王之诰 五十二、毕命 五十三、君牙卷十三 五十四、同命 五十五、吕刑 五十六、文侯之命 五十七、费誓 五十八、秦誓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次的阅读体验,用“酣畅淋漓”来形容毫不为过。我曾尝试过好几个版本的《尚书》注释,但总觉得要么是太侧重于历史地理的考辨,要么就是陷入了循环论证的泥潭。这套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抓住了《尚书》作为“政治文献”的核心精神——即对君权合法性的持续论证与对统治者行为的伦理约束。张居正的解读,非常注重这种“实践性”和“教化性”。每当遇到关于“慎厥德”、“敬兹新邑”之类的论断时,作者总能引申出现代社会同样适用的管理原则。这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启发性,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对于那些想要深入理解中国政治哲学源头的读者来说,这套书是不可多得的珍藏。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份来自古代贤者的“诤言集”。
评分这本《张居正直解〈尚书〉》的出版,简直是古籍爱好者的福音。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来细细品读,那种沉浸感是久违的。作者对《尚书》的解读,不是那种冷冰冰的学术考据,而是充满了对古代政治智慧和人文精神的深切体悟。尤其是在阐释那些晦涩难懂的篇章时,张居正的注疏如同拨开历史迷雾的火炬,让原本高深莫测的“天命”观、“德治”论变得鲜活起来。他不仅仅是在解释文字,更是在重构一个时代的思想脉络。我尤其欣赏它在保持原文严谨性的同时,所注入的那种现代视野,使得这部三千年前的经典,读起来一点也不觉陈旧,反而像是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装帧设计也十分精美,纸张触感温润,字体的排版疏朗有致,非常适合长时间阅读,能让人心静。
评分自从我开始系统研究先秦文献,就发现市面上很多版本的《尚书》要么过于注重训诂考证,让人读之如堕云雾,要么就是过于“白话化”,失了古文的庄重与韵味。直到我拿到这套书,才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这里的“直解”二字,名副其实,它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包装,而是直击文本的核心要义。很多历史学者对“盘庚”中迁都的抉择,总有不同的侧重,而这里的解读,将君臣之间的权衡与百姓的福祉做了细致的剖析,让人对“居安思危”的政治哲学有了更立体的认识。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佳的入门砖,对于资深研究者而言,也是一面检视自己理解深度的镜子。我甚至将书中的一些关键论断记录了下来,准备在接下来的研讨会上引用。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中国古典文学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那种既有学术深度又贴近普通读者阅读习惯的古籍注疏本。这套《张居正直解〈尚书〉》无疑达到了这个标准。它的行文风格非常平易近人,没有那种拒人千里的学术腔调。特别是它对一些涉及天文、历法和祭祀仪式的段落的处理,清晰明了,很少出现那种“此处略过不译”的敷衍了事。我特别喜欢它在注释中引用的其他史料佐证,这些旁征博引让《尚书》不再是孤立的文本,而是与整个先秦史料网络紧密连接起来。这使得我们不仅读懂了“书”,更读懂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态。如果说《尚书》是上古的宪章,那么这套解读就是为现代人精心打造的“使用说明书”,实用性极强。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张居正”这个名字的权威性是抱有期待的,但更担心的是,这是否会变成一种过度解读的产物。然而,翻开书后,这种担忧立刻烟消云散了。这套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详尽地解释了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它将《尚书》置于当时的礼乐制度和权力结构中去考察。例如,对“皋陶谟”中刑罚与教化的关系的论述,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极其 nuanced(细致入微),没有简单地将其归类为“严刑峻法”或“仁政德化”,而是展示了两者如何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复杂性。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文本的解释空间,让我对古代治理国家的整体思路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每读完一章,都会忍不住合上书本,在脑中反复咀嚼其中的深意,感觉像是上了一堂高规格的古典管理学课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